继《长征》之后,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又一部战争文学力作《解放战争》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120万字的大部头,被王树增认为“写得最难,却写得最好”。同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一样,以写作严谨、吃苦著称的王树增坦言,从最初计划创作到书的出版,王树增花费了20年的时间,几乎重访了书中涉及的每处战场遗址,费时费力费心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而且在创作中,王树增竟然累晕在街头。难怪对有人提出的“看看史料,一攒就成”,王树增有些怨愤:“你攒个试试。” “写得最难,却写得最好” 对《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做了这样的点评: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强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扩展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王树增对上述评价予以认可。“解放战争辐射到这块国土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这场战争关乎中国人今天的生存样式。我在书中的一个关键处写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论是对于正在夺取政权、还是正在巩固政权的所有政治集团而言,这是必须牢记的。’” 写《解放战争》是王树增20年前就做好打算,作为战争系列作品中的一部,用王树增的话说,“这本书一直在心里放着。” 虽然作品之间难以比较,但王树增说,相比以往的《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写得最难,却写得最好。 “一攒就成,你攒个试试” 王树增在作家圈子里是最肯下功夫的。做写作的准备工作时,无论是去采访,还是阅读电报、文献,关于这场战役的所有信息,王树增都记在笔记中。 《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笔记的文字量一般是成书的四五倍。在写作《解放战争》时,王树增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阅读电报,他曾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了红四方面军留存下的所有电报,试图用它们复原这支部队所经历的一切。 在王树增看来,没有什么比电报更真实的了。后人的记述和亲历者的讲述,都会根据个人的需要,或者根据个人的情感的指向,让历史发生些略微的走样,而电报不会。 在《解放战争》上册完成前后,王树增曾晕倒过一次——走在路上突然什么都不知道了,等醒来的时候已在120急救车上。“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倒下了,我记得上卷刚完,还有一半没有写。我当时很害怕我就此‘光荣’了,但是好在我现在把下卷写完了。我很期望下一卷的出版,这对我来讲很重要。”王树增说。 这样的写作,费时费力 费心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王树增甚至有些怨愤:“有人说,看看史料,一攒就成。我的回答是,你攒个试试。” 《解放战争》写给年轻人看 在《解放战争》之前,王树增已经完成了《朝鲜战争》、《长征》和《1901年》等作品。他的作品,被称做非虚构类文学。这就意味着在同类作品中他既不虚构也不完全纪实,而是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采访当事者,尽力还原历史的面貌。在以个人对历史的解读、认知引导读者的同时,还要保持文学表述的激情和可读性。 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最耗费心力的,但也是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王树增说,他最喜欢买他书的是年轻人,因为他写这些,就是为了给现在的年轻人看的。 在《解放战争》中,王树增坚持了自己一贯的写作风格,每一个细节必须真实,上至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将领,下到进攻一个暗堡的战士;大到横跨中原五省的战役,小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在他的笔下,都必须有档案有出处。“比如一个士兵,在书里也就几百字,但查史料做采访就用了一个多月,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王树增的书里 ,对话很少,但凡有对话,他也坚持“都是来自当事者的回忆录或者自己的采访录音,绝不编”。 上《百家讲坛》讲《解放战争》 王树增在《百家讲坛》成功讲述《长征》之后,近日他又将登坛讲述自己的纪实文学新作《解放战争》。 对于在较为娱乐化的电视媒体上讲述严肃的军事题材,王树增表示难度非常大,但他在记者的追问下透露一个“秘籍”——感情真。这种无招胜有招的方式使其讲座目前收到非常好的反响,有不少参与现场录制的观众都在追看他的讲座。 “我真心敬仰这些父辈。他们的幸福和快乐与我们现在的观念不同,与钱多钱少根本没关系。除了少数军事发烧友外,很多观众并不在意每场战役究竟是怎么打的,但大部分人能够以此关照当下,思考怎么活才有价值,他们的激情能够让人真正感动。” 人物名片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大校军衔,现任武警创作室创作员,著名作家。此前曾在山西临汾地区插队,后在武汉空军某部当伞兵,历任武汉空军创作室创作员,武汉空军文工团编剧,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副团长、编剧,鲁迅文学院办公室主任、在职研究生。其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他创作的《远东朝鲜战争》、《1901——一个帝国的背影》和长篇巨著《长征》在读者中反响强烈;在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1911再读辛亥》、《脚踏着祖国的大地》中任节目总撰稿。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年09月07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年09月0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