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从生存漂泊到内心漂泊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艳梅 参加讨论

    在年轻的中国当代作家中,徐则臣是较具创造力的一个。他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场,一种深邃的气质,一种智慧的美感。
    《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是很有韵味的一个短篇。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不过不是那种烂俗的婚外情。小说是“京漂”和“故乡”系列的延伸,漂泊成为一种心理感觉,而故乡则凝结为记忆中的一条河。“在路上”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深度,更是精神和心理的深度。小说写出了一种潜在的时代情绪,喧嚣中的深刻的厌倦;写出了一种类型的人,从畏惧流俗、拒绝与浮躁的时代合唱,到突破生活的围困不断出走;同时也写出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疼痛和向往。小说超越了红尘男女的生存表象,进入到了生命存在的哲学高度。徐则臣总能准确触摸到生活的质地,无论是柔软的,还是粗砺的,或者有着巨大裂隙的,他都能在自己充满智慧的文字和思绪里,将其打磨成一个生活与艺术的整体。
    外在世界和内心生活、都市和故乡、居家和在路上,其实都是一个所指,徐则臣的小说具有隐匿的主观激情,对于心灵流亡的关注与跑步穿越生活本身同在,并且藉叙事的智慧而获得近似于飞翔的精神的自在性。对都市的抗拒,并非指向故乡,而是心灵的安稳和宁静。妻子倾心投入光怪陆离的世俗生活,是现实的对应;女子坚信丈夫清白徘徊于看守所门外,是信念的外化。女子后来的改变意味着某种外在信念的破灭,而男人内心的坚守最终显示出巨大的自我救赎力量。这两个女子,还有那个出了看守所就觉得不折腾就亏了的副主任,他们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生活。而一直在路上的“我”却不太一样,作者写出了这个人生活之外的一些东西。他活在内在的世界里,活在一种远离的状态中。如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奔向世界的中心、社会的主流,生怕被落下、被淘汰,拼命追逐,却在追逐的过程中,逐渐失掉了自己。而这个男人自甘边缘的坚持,就显得与众不同,这个人内心的信仰,也就是徐则臣的小说信仰。小说中外部生活写得简略,人物的精神世界却很宽阔。
    这篇小说从“京漂”系列的外在漂泊而进入更深的内心漂泊,由生活的漂泊而至生命的漂泊。当然也是生存,是刻意制造的不断出差,不断出走。而故乡终于浓缩成一条河流。男主人公记忆里那条童年的河、故乡的河、作为生命和心灵的河流,加深了小说中的漂泊感和回归感。无论是关在双层玻璃的屋子里,还是不停地辗转在路上,屋子、列车,都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反衬出心灵探索的无限,同时也是对过度敞开的世界的一种微弱反抗。小说写出了精神和心灵的漂泊感,不过并没有因此抽空生活,而是把这种封闭与敞开内蕴于生活本身。这个男人以病态进入读者视野,夜行列车上的咳嗽,引出吵架分手的妻子,引出送药的女子,这种始终在路上的状态,混合着断续的咳嗽声,混合着往事和现实,强化了与生活的错位感。作者对这个人物内在丰富性的开掘,使小说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和韵味。女子的工作和外貌都改变了,而男人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内心,这个对照,显然是超时空的,而且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物的深层把握能力。疾病,让远行成为一种带有隐忧的历程,也就是说,逃跑和追寻并不轻松,因为面对的是真正病态的世界——表面热闹其实冷漠。男人因为无乡而孤独,在喧嚣的生活中,在广场、街道、公园、家中、列车上,都是孤独的,不过不尖锐,在舒缓的叙事里,跟随这个男人的行走,每一次出走,都是在寻找心灵之乡,寻找过安宁日子的幸福。小说慢慢向前推进,每一次心灵聚焦都给读者一个跌落,等到最后回头看,才看出这个男人广阔无边的孤独之中坚持内心信仰的力量。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1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1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