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我喜欢这部书的这种味道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胡平 参加讨论

    写历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宏观和概括性的,比如像传统的写历史书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侧重微观和细节的,比如说像《家国十年》的书写方式就是。首先作者并没有将“文革”中的红卫兵运动作简单的定性,或者予以彻底的否定,而是通过一个真实的人、一部真实的日记来反映那个时代的红卫兵。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到她每天记录的事儿都是来自耳闻目睹,她记录了1966年至1976年间发生的真实事件和当时人们的真实心理,读起来要比宏观的、概括性的历史书更具说服力。我们阅读这样的历史,感觉到她的可信,她不是经过有意的主观性的选择,而是从所见所闻出发,用一个女孩子微观的切身体会来表现那个时代。正是这种切身体会,才有可能给人以特殊的感染力量。
    我想,现在的张新蚕如果回头再想写出《家国十年》是写不出来的。作者在书中使用了两种语言:一种是14岁至24岁的日记的语言;另一种是现在的语言。显而易见,她现在已经不可能恢复到14岁至24岁时的那种语言了,而这两种语言又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红色少女的成长和历史的成长。从这一点出发,我很喜欢这部书的这种味道——这部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氛围、人格模式,以及由历史氛围和人格模式形成的国家历史。
    《家国十年》所反映出来的青年人的人格模式,一方面它是理想主义的,是具有道德情怀的;另一方面又是愚昧和受到愚弄的。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如果简单地把“文革”写成:来了一拨红卫兵,不是批斗就是挥动皮鞭,显然也不是当时的情形。其实红卫兵都是以革命的名义,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去批斗、去献身。显然这种“献身”是不妥的。
    在《家国十年》这部书中,对于追求理想主义、对于知青接受再教育的描写很真实,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对于上山下乡也不是予以简单的一概否定。每一个城市的知识青年,在他们接受再教育的时候,都必须把农民看做是比自己高明得多的教育者(比如书中出现的老户长、老贫农),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谦逊态度,形成不轻视普通人、善于向普通人学习的生活理念,都是一种难得的收获,而这部书恰恰就写到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14岁的少年,当时在闭关锁国和舆论一致的条件下,他相信一切宣传所说的话,最后形成的人格模式,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那时候的环境和现在的网络环境相比,有着巨大的反差。我在读《家国十年》的时候就想,这个少年,以及当初的我们,为什么会形成那样的文化模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改革开放的环境,相反却是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的环境里,灌输什么就是什么。包括书中批判的《清宫秘史》《桃花扇》《林家铺子》《家》等文艺作品,以及作者赞赏的《白毛女》《林海雪原》等文艺作品,这一切都对那个时代的青年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一个14岁的少女的日记并不能反映历史的全部,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它看做历史的全部。此外,日记也有它掩盖的一面,即语言的共性多于个性,当时我也写日记,那时是绝对不敢把将来被人家看到、认为有问题的话写上去,我想作者也同样如此。所以也不能认为这部日记就是一个少年的全部心理,但却可以说是重要心理的一部分。另外,书的深度不是很够,既然要触及“文革”,就应该有一种超越历史、更有深度的反思,这是《家国十年》尚存不足之处。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1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