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青春的行走——读杜文娟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柳岸 参加讨论

    给人印象,杜文娟是一位很富有实践精神的女作家,她的写作很有一种“亲历”精神。如果说她的“地震系列”小说是用实实在在的爱心行动写成的,那么她的青藏高原系列小说就是用双脚行走写成的。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就是她青藏高原系列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题目中一个“走”字,就很好的诠释了所有作品所透露出的亲历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吴紫藤,是一位有着丰富内心世界而又文弱的单身女子,她由于婚恋的不如意及精神的郁闷和不甘平庸等诸多因素,决定只身去西藏旅行,途中偶遇以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青年教师司马君,于是结伴而行。小说情节的地点从云南,江南水乡,展转到陕西,西北各省最后到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小说的主题是发散的,以旅游为主,以旅途上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写到年轻人的理想,追求,情感,祖国大好河山,汉藏友谊,青藏高原的雄奇风光,人性尊严等等。主人公吴紫藤,带有作者心灵自传的影子。简单地说,这是一部都市情感类现代人寻觅精神家园的写意小说,主人公从琐碎的庸常的现实生活中逃避,出走,不甘平庸,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俗常走向壮丽与崇高,走出世俗。作者以年轻人的心灵,打量着这个世界,年轻的心捕捉着人生的新鲜感,寻求生命的意义。
    此处的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既是现实世界实际的,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是一种高度和开阔。作者笔下呈现出一片壮丽的新视野,用浪迹天涯的方式寻求人生寄居。可以说这是一部“行走小说”或“漫游小说”。 “行走小说”早先流行于美国,最有代表性作品是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旅行,作为一种生活和生命方式,在欧美更是一种普遍传统,以此为内容的文学作品也是普遍现象,但这在中国并不太多见,特别是像《在路上》这样张扬放纵或者说出格的小说,就更是少见。这样说并非就认为作者杜文娟写作此小说之初就是刻意学习《在路上》,我以为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一种暗合。这更符合写作的内在规律,他们二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青春气息的张扬。可以看得出,杜文娟的这部《走向珠穆朗玛》绝对不是一部“观念先行”的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忘记了许多文学的条条框框的,“不守规矩”的文学作品,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
    作为一个青年作家的长篇处女作,这部小说不足和欠缺自然不可避免。如有些部分过实,过于琐碎。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而这部小说着力于“景”和“情”,相比之下,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描写欠用力。特别是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描写并不是很成功,吴紫藤与司马君,由于他们关系特殊而有些疏离,不是恋爱关系,所以人物描写更多流于外在化,缺乏某种更深入的关系描写。当然,这部小说由题材的特殊性,人物描写有其难度,特别是那些“在路上”邂逅相遇,后又不再遇到的一次性人物。对于旅行小说而言,这些人物的描写成功于否,是很关键的,而这部小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做得比较成功,这也是难得的。而小说的思想主线却不是很清晰,作者的笔触及到许多问题,却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虽说这也是因题材的特殊性,但更是艺术功力的欠缺而致。对一些情节的描写用笔“过分”,过于明白清晰,破坏了含蓄性,缺少蕴藉。对于不太清晰的部分,应保持其模糊而混沌的本来面目。比如小说对小说主题是探索个人自由,追求个体价值,勇于向未知世界探求的精神这个重要思想线索,也并没有完全贯穿。小说的主体意识时常变得很弱,特别是小说结尾部分,思想感情被事件淹没,几乎被“宏大激情”所淹没。而这宏大激情也因为没有充分的形象铺垫,如同歌曲的高音结尾,心有余而气不足。流于某种意义上的空洞。远不如小说前半部分那些富有青春激情的主体意识。这也暴露了作者艺术思想素养的欠缺。
    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宁愿接受青春的错误,也不要青春的平庸。青春的错误,也是美丽的。青春的写作,就是一次激情而潇洒的行走。可以说杜文娟的这部小说,是用实践行动写成的,不是书斋中的纯文字操作,她的写作无意识中贯彻着一种强烈的“行动主义”,对自己的亲闻亲历有一种自信。这不仅只是一种具体的写作形式,而是一种宽泛的写作心态,一种境界,一种大文学观。尽管这种文学观还不太成熟。这样的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活。作者如同一个记者,一路采访,处处有新鲜的人生景观,收集鲜活的语言,各地的众生相,捕捉细节,鲜活的中国当下的广阔社会百态,一路上各地的语言与风土人情,底层的民生疾苦,作者的笔像一个和长长的纪实,即景式没有完整的情节和故事,只有镜头和画面,只有行为和对话,如实呈现,但是一种全息的呈现,一种蕴含丰富意蕴的呈现。作者把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怪现象,巧妙地融入小说中,点化一切遇到题材,这是一种大气,一种有容乃大。如同杂文随笔,随时捕捉具有文学意义的细节,将真实场景与真实感情和盘托出。文字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如描写 “黄河的颜色”等等诸如此类的景色描写,不身临其境就难以体会,有时候主人公还身处险境,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些描写可谓神奇瑰丽,无限风光在险峰,由此可见作者的探险精神和追求生命的壮丽的勇气。如第二十一节关于买火车票难的描写,又有真实的底层生活。有朴实无华的朴通人,如青藏线上的汽车司机,一天也见不到人影的青藏公路上,人的孤独,写出他的奉献精神;拉萨街头那个不会说汉语的藏族三轮车小伙子;也有传奇人物,如“独臂骑手”,这是一个如余纯顺那样的壮士;还有许多无名英雄,如周晓玲的爷爷修青藏公路几十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作者挖掘历史,为这些无名英雄献上敬佩的颂歌。小说很有一种写实的精神,同时又透露出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和青春朝气。小说着力于年轻人的心灵悸动,表现了他们的理解与追求,一路壮游一路豪情,处处皆美景山河有诗意,祖国大好河山任我游,小说多次提及诗人海子,多次写到高原壮丽的景色,诗意浓郁色彩斑斓。
    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小说,尽管没有大的欠缺也不乏深刻意蕴,但读后让人有一种消极的隐世的思想,而另一些小说,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却是鲜活的,读后却让人有入世的思想,让人产生积极向上心愿,让人想参与到现实生活的洪流中去。杜文娟的这部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就是属于后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这部小说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似乎是其优点,或者可以说,它的优点和不足是融合在一起的,让评说者很难清晰地将二者截然分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写作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主体精神,进入了创作状态,没有受太多的既成观念的影响,没有受流行的却平庸的写作理念的影响。可以想见,作者就是进入了这样的写作状态,让自己青春的激情在创作中自由发挥。这种创作状态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需要不甘平庸勇于探索的精神,需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这在陕西的文学环境中难能可贵的。到目前,陕西文学总体上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那就是乡土题材与宏大主题,好的作品似乎都要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标签:厚重。文学圈几乎形成一种印象,言文学必沉重。这种滞重的文学观念这已经成为陕西文学发展的一个桎梏,缺乏灵动与活力,远离生活。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些有影响的作家年龄的老化,更是文学观念的被各种所谓的宏大意识形态所束缚所绑架,文学逐渐远离生活,缺乏自由。自由的精神,应该是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如果说陕西文学缺乏现代意识和思想这种提法有点抽象,那么,可以简单而形象地说,陕西文学缺乏青春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换个说法,这二点的缺失,正是陕西文学不足的外在表现。而恰恰这两点,却正是杜文娟这部长篇小说的特色,仅从这一点考量,这部小说就有其某种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杜文娟这部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就是一曲生命的青春与外部世界的奇丽景色碰撞出的青春之歌。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01月11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01月1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