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文坛上,是各种手法各种奇巧技艺被人翻新的最好的场所,但是有时素朴、对生活的见证与关怀和思索的写作手法却逐渐被人忘记了,在这时我接到了高洪波先生的《中央党校日记》。本书是从2005年2月28日洪波先生入住中央党校学习时起笔,到2006年1月13日结束学习为止,这是一个鬓有白发的老童生的学习实录。洪波先生称,在党校学习的日子,他是以党校学员与作协会员的双重视角开始记“党校日记”的。 我有时想,曹雪芹也是在西山的黄叶村“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写作《红楼梦》的,这和洪波先生正好是邻居。洪波先生写日记时如是秋雨里写作,当得上“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了,只是他是在延安枣园的雨中参观,那时洪波先生走到张思德纪念碑前,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读到此处,我想这高大伟岸的身躯和戴望舒笔下雨巷里丁香一样芬芳的妙龄女子相遇时那别样的情趣。在这样的雨中,我看到了诗人的洪波先生,好思的洪波先生,他日记里记载这天的凌晨,他写了诗。 我知道,对一般人来说,党校是神秘的所在,如万仞宫墙,外人是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的;这里是我们党的大脑,是思想的高地,是“执政党的思想源”,如载入历史改变历史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些理论多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这里也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学习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 洪波先生的《日记》是一种见证,很多人特别是诗人,他们多不关乎人类生存的场景与心灵,不关乎民族生存与演变的大义,总是用一种游戏的、消散的东西对待生活。特别有一些人,他们不敢面对生活,他们不是在场、不是思索,而是凌虚蹈空,以所谓的诗意空灵技巧远离当下和我们血脉、脐带相连的土地。如果我们的文字不和我们所存在的土地,不和当下的思索发生关联,这样的文字是可疑的,也是洪波先生所不为的。《日记》里有的文字是写实,截下一段生活的横断面,如树之年轮,让我们审视生活的纹路;有的文字则是思考感悟,让我们触摸到洪波先生思想的体温。他在《日记》里记录了他和他的同学们那紧张快乐、严肃活泼的学习生活,听课、作业、讨论、调研、各种文体活动……王蒙先生如老和尚般幽默而又讥讽地说这是体校日记。是啊,是身体力行,这是一扇窗,让我们所谓的“方外人”和“槛外人”可以窥见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在中央党校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思索,真是功莫大焉。 透过洪波先生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党校不是学员读死书的书呆子、教员照本宣科的地方,这里是思想的碰撞和仰望星空的前沿。作为一个诗人,我们看到了洪波先生对这个民族的拳拳之情,爱之深切,在《日记》里我们看到洪波兄的忧思“文化价值离散;文化发展日益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基;文化产品缺乏竞争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渗透、干预加强”。文化也是一种势力,是一种话语权。如果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文化根基被连根拔起,这样的民族的明天是可怕的,或者说这样的民族没有明天。 洪波先生在党校的日子,犹如集香木再生的凤凰,他新生了。他在党校期间做了许多的笔记,在读《顾准日记》时他记下这样一段话:“革命家本身最初都是民主主义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树立了一个终极目的,而且内心里相信这个终极目的,那么,他就不惜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而牺牲民主,实行专政。”顾准一直是我喜爱的思想者,在这里我们可看到洪波先生的眼界。 日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鲁迅喜欢的《越缦堂日记》是要人看的,写起来是要端架子的。有的是流水性质,帮着自己回忆或者记忆一些事情,如鲁迅的日记。但很多的日记,是一种私密的话语,就是给自己看的,是可以完全把思想裸露出来,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日记无疑是一种心灵的独白。我想,洪波兄的日记本无意于发表,所以,这里看出的是真。 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在中年时段有一年时间读书和思考,是一种福分。因为现在社会的喧嚣,常常使人迷失心性,无怪乎洪波先生在2005年6月27日的日记中写下这样的感慨:“离党校仅三日,内心突然产生怀念。竟感到外面太喧嚣、太热闹,而寂静的校园、宁静的宿舍让人神往,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还有他在党校纪念册上的题词:“美好的事物照例都是短暂的。党校的生活便是一种明证。把握住美好,让她从十指间滑落时留下刻骨铭心的感觉。然后对岁月说:我一天都没有虚度!”这是一种诗人的感悟,也是一种生活的真谛。 米兰·昆德拉在耶路撒冷领奖时引用古犹太人的一句谚语“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是米兰·昆德拉的幽默和对人类困境的认识。虽然上帝在发笑,我们仍然要思索:我思故我在,有人说会思索的人可以活两遍! 是啊,我在洪波先生的《日记》里,看到了另一个深思的他,另一个活着的他。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02月28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02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