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邓胤龙 参加讨论

    中国文学,浩瀚淼然,其优秀作品,一直以来是广大读者的精神粮食与支柱,它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显然,文学阅读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文学阅读取向可以使大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良好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使精神品质得到升华,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时至今日,随着市场化、经济化、实惠化的观念盛行,大学生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关注、欣赏与接受,较之上世纪的“天之骄子”,其功利性、消遣性、时尚性、虚荣性更加突出。我们不妨从大学生借阅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情况来进行分析。
    通过对图书馆2010年读者借阅的文学作品统计,我们发现:从作品来看,以海岩、安妮宝贝、路遥、鲁迅、巴金、张小娴、张爱玲、郭敬明、池莉、钱锺书等为主的现代及当代中长篇小说借阅量最高,占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总借阅量的39.5%;以梁羽生、金庸、三毛、卫斯理等为主的武侠、言情、科幻、侦探推理等通俗小说以及韩国校园爱情小说借阅量占27.3%,奇怪的是琼瑶、席绢的小说却无人问津,这和上世纪的“琼瑶热”、“席绢热”截然不同;以董云卿的《李世民大帝》、司马路人的《朱元璋》、高阳的《明朝的皇帝》、圣烨的《话说大清》、孙文圣的《皇太极大帝》、《太祖努尔哈赤》、二月河的《乾隆皇帝》等以唐朝、明朝、清朝历史和人物事迹为题材的史传小说借阅量占14.6%;小说以外,散文借阅量占12.4%,主要是以鲁迅、张小娴、余秋雨、朱自清、林语堂、易中天、彬彬等作家的作品综合集、随笔、杂文为主;报告文学占6.2%,主要是以余秋雨的《借我一生》、刘一达的《京味儿系列》等反映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纪实性报告文学为主。
    从单个作家来看,当下大学生喜欢的作家有张小娴、海岩、鲁迅、梁羽生、金庸、沈从文、路遥、贾平凹、安妮宝贝、钱锺书、韩寒、张爱玲、郭敬明、迟子建、吴淡如、季羡林、北岛、莫言、史铁生、苏童、闻一多、徐志摩、王安忆、萧红、黄仁宇、苏童、曹文轩、废名、王朔、刘心武、方方、池莉、巴金、王小波等。这些作家中,有的是在社会上享有很高赞誉、为社会所公认的“大家”,如鲁迅、沈从文、巴金、徐志摩、朱自清、季羡林、钱锺书、贾平凹、金庸等;有的是实力派作家,如王安忆、张爱玲、路遥、海岩、萧红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深沉思考,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其底蕴,抉微勾沉,纤毫毕现;有的是“80后”作家,如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张小娴等,他们的作品文字唯美,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从文学流派来看,以路遥、鲁迅、沈从文、方方、海岩、池莉等为代表的乡土派、写实派小说最受欢迎,这也说明中小学语文的学习以及名人效应的确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其次,以韩寒、郭敬明、张小娴、安妮宝贝为代表的“80后”写作群也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作品讲述的多是读者亲身经历或深受感动的事情,读者与作品“无缝接合”“零距离”,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其他文学流派如玄幻小说、网络小说、寻根小说等也有相当的阅读群。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象,即以《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小说受欢迎程度不高,只有微乎其微的学生借阅《林海雪原》。
    从上述统计来看,现在的大学生文学阅读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当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气质、提高品位、陶冶情操、体味人生。他们在文学阅读上特别在意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现实性,表现出了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较高的审美层次。路遥、鲁迅、沈从文、方方、王安忆、张爱玲、海岩、池莉、安妮宝贝等为代表的乡土派、写实派、青春派小说,就是他们的首选。 大学生通过文学阅读,特别是对高雅文学中的一些现代作家以及一些当代作家的经典文学的阅读,借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质、开阔自己的文学视野,从而不断塑造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其次具有明显的消遣性和娱乐性。不可否认,当今一些大学生文学阅读的随意性很大,他们的文学阅读仅满足于好看、热闹和刺激的心理需求,阅读文学作品只是作为一种消遣、休闲,借以排解在学习、生活中的内心压力,从而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这也是以梁羽生、金庸、三毛、卫斯理等为主的武侠、言情、科幻、侦探推理等通俗小说及“韩剧”系列畅销不衰的原因所在。最后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和虚荣性。当代大学生的求新心理、求异心理和猎奇心理很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文学阅读受时代影响的印记很重,对流行的回应十分强烈。随着一些作家的商业化炒作、部分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的热播、以及一些名家讲座栏目的兴起,使得阅读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成为大学生的时尚。另外,一些“80后”作家,如安妮宝贝、张小娴等,由于和当代大学生同处一个时代,在对事物的理解上容易形成共鸣、激发兴趣,其个性化的文学作品风靡大学校园。不管是大众文学读物还是精英文学或经典文学读本,一旦成为流行,必成大学生追逐的对象。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到王小波的杂文,从王朔的小说到王安忆的《长恨歌》,从刘心武的红楼研究到于丹的《论语》《庄子》解读等,就是最好的证明。不少学生之所以读这些书就是因为它们是流行的,他们不管这些作品质量如何,他们要的是显示自己的文化水准,以获得别人的尊重,或感受时尚,模仿时尚,以期得到认可。
    我们应该指导读者:金庸的武侠小说,文化内涵丰厚,蕴含生命意识和人生哲理,是大众文学中的精品;王朔的作品在颠覆传统文学神圣的同时,从文本本身来说,语言上独具风格;海岩的小说虽然是一个套路,但张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80后”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弥补了高中生、大学生自己的时间段——青春期缺少文学表现的遗憾,让大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心里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等等。但是读者应该有选择地读,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这类作品上。如果是这样,不仅排挤了对精英文学、经典文学的阅读,而且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下降。因为金庸小说具有虚幻性,掩盖了现实的残酷和苦难;王朔的小说游戏人生,缺少崇高和社会责任感;一些晚生代作家把个性化写作当成欲望写作的代名词,表现的不是人性而是人的自然性……因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学分析,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此外,通过余秋雨、刘震云、易中天、于丹等作家、学者的明星化,可以带动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崇拜性地阅读。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如《围城》的改编、苏童、王安忆、方方的小说改编等,也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从而通过文本与影像的对比,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身的文学素养。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04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0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