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述评《中国1911》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国华 参加讨论

    2010年,云南省作家协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新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田欣多次出席活动,四次发表重要讲话,极大地励了云南作家创作激情。一批云南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频繁刊发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小说月报》等全国重点文学期刊上,更为可喜的是,在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我省有四部作品入围,其中彭荆风的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和雷平阳的诗集《云南记》荣获第五届鲁奖;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中,吴然的散文《踩新路》获得大奖。2010年也因此成为云南文学的丰收年。
    一、抓大活动,扩大文学的影响
    文学活动,历来是加强作家交流,扩大文学影响的有效途径。2010年,云南省作协抓大活动,力求获得大的影响。8月18日至20日,省作协与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文联承办的“赞中华、颂云南、呤玉溪”繁荣云南诗歌论坛在玉溪举行。来自北京、昆明、玉溪三地的领导、学者、诗人和评论家130多人参加了诗歌论坛。此次论坛,12位诗人和学者分别古诗词创作中的中国形象、云南新诗成就的基本评估及“本土化”倾向等话题展开了交流。论坛举办期间,老、中、青三代诗人以文会友,以诗论道,共同回顾总结了云南诗歌的历史和现实,探讨和展望云南诗歌未来的发展蓝图,这对繁荣和发展云南文学事业、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0年,云南省作协开展了30余项活动,组织创作了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十部报告文学、《中国维和英雄》的创作,扩大了文学的影响。
    二、让文学回到生活的现场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回到生活的现场,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是云南省作家协会2010年的自觉意识。
    1月12日,当海地发生大地震,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有8名官兵遭遇不幸,他们中有3位烈士来自云南。消息传来,云南省作协从最基本的情感和责任出发,迅速策划,建议由烈士的战友、军旅作家刘广雄创作一部全面反映维和英雄的报告文学,并将其作为云南省作协2010年重点扶持作品。此后,云南省作协一直关注该作品的创作。在3位烈士魂归故里的2010年2月4日,云南省作协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在昆明举办了“中国海地维和云南烈士作品座谈会”,两个月以后,2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中国维和英雄》面世,5月12日,《中国维和英雄》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6月,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百家》杂志,全文选载了该部作品。
    2010年春天,百年不遇的大旱席卷云南大地,河流干涸,草木枯萎,在那场全省人民与旱魃斗争的过程中,文学没有缺席。4月初,云南省作协与《云南日报》文化生活部共同举办了云南抗旱文学作品征文,以反映云南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抗击特大旱灾的感人事迹。4月23日,借云南省第六届文学创作奖颁奖活动举行之机,云南省作协组织作家为旱区捐款和捐赠书籍。次日,云南省作协组织的“关注旱情,心系灾区”作家采访活动在曲靖举行。7月,云南省作协与《云南日报》文化生活部共同编辑出版了《边疆文学》增刊——抗旱文学作品专号,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7月28日,云南省作协和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在昆明举行“2010年云南抗旱文学、摄影作品集首发式”。
    为让作家能够深入生活,从生活和现实中积累创作素材,增加情感体验,云南省作协2010年把引导作家深入生活、贴近时代、向生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拓展作家深入生活的渠道,探索作家深入生活的方式,2010年11月22日,云南省作协在昆明安宁召开定点生活生活座谈会,一批作家将走出书斋,投入火热的生活,开始尝试深入生活与创作需要的对接。
    三、一如既往重视民族文学创作
    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大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实力雄厚、佳作迭出,文学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民族文化大省。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成绩斐然,从1976年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家民委共同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至今的9届评选中,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先后有近百人获此殊荣,获奖数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战略中,云南的少数民族作家,将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我省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2010年1月10日,借欢迎云南16位少数民族作家从鲁迅文学院学成归来之机,云南省作协在昆明召开了“繁荣云南省数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提出了四项繁荣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具体措施,11月10日,云南省作协又与中国作协合作,在临沧组织召开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探讨如何进一步繁荣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问题。
    四、关注青年作家的创作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文学的生生不息与繁荣发展,必须依靠朝气蓬勃的年轻作家。为夯实云南文学发展的基础,云南省作协7月4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第二届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来自云南16个州市的48名青年作家代表以及省内的一些知名作家出席了会议。近年来,云南青年作家的创作不断取得新收获,在2003年揭晓的第四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14位获奖作家中,只有4位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到了2006年第五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的24位获奖作家中,青年作家占了14位,而到了2009年第六届的19位作家中,青年作家占了13位。青年作家获奖比例的逐届提高,表明云南青年作家,已经成为云南文学星空中最闪亮的群星。而在2000年以来所揭晓的三次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评选中,16位获奖的云南作家,45岁以下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占了11位。
    在云南省第二届青创会期间,省作协对十位德艺双馨的青年作家进行了表彰,鼓励他们对云南文学所作的贡献,并对全省的青年作家发出“积极投身到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来”的倡议书。参加会议的青年作家在青创会上相互交流了学习和创作的经验。会议还提出了一套有利于青年作家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包括为青年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定期开办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等6项举措。“让青春与文学同行”,青年作家聚集一堂,文学点燃青春的梦想,青春又继续抒写文学的传奇。第二届云南青创会的召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云南省作协也因此有机会,为青年作家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五、收获
    读完林觉民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再听齐豫演唱的《觉(遥寄林觉民)》,以其妻子的口吻哭诉:“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任你是铁石心肠,也忍不住会泪流满面。其实在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中,这样以身殉理想的人实在太多。他们推己及人,以己度人,并自认应该献身民族与国家。伍立杨的新作《中国1911》,就以大开大合的场面为背景,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一批仁人志士的影像,再现了风云变幻的年代理想主义者们的真实一面。
    在“理想”二字近乎奢侈的时代,提起理想,让人恍若隔世又如冷水浇头,醍醐灌顶。这本书里,且不论黄兴、秋瑾、林觉民等早已青史留名者,那些被淹没或被刻意淹没的人,经过伍立杨的打捞,亦露出光亮的一面——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组织的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赵声病重时将陈英士等同志召于床前,悲愤地说:“我负死难诸友矣,雪耻唯君等”,并连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革命爆发后,陈果夫在南京读陆军中学,他和同学辗转抵达武汉,到起义军军务部找到部长孙武,表示为赴难而来,任何危险的地方都可以去,后被安排到炮兵排当士兵。一天晚上,陈果夫和众士兵连续搬运子弹,精疲力竭,几乎昏倒……
    当时两湖革命空气弥漫,各校学生多有参加革命行列者,湘省巡抚余诚格曾诘问湖南高等学堂监督刘人熙:“汝校有革命党人否?”刘答:“革命乃圣贤事业,后生辈何足当之?”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攫取后,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等人组成刺袁暗杀团。事发后,被敌人以棉花裹身躯,遍浇煤油,纵火活活烧死。张先培在牺牲前慷慨陈词:“我不得为共和国之新民,尚可为共和国之新鬼,死有何憾!”
    尽管革命前后,趁火打劫者有之,因利乘便者有之,“秘密团体者,品流杂甚,不足语(李大钊的同学白坚武语)”,但理想主义者们的坚定如熠熠放光的群星,照亮了一个黑暗的世界。他们是行动家,与冷眼旁观的看客比,他们不仅付出汗水和泪水,甚至是热血与家庭……
    我一直在思考,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他们的生活显然比庶民优裕,按部就班地熬下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没有问题的。唯一的答案是,那些先知先觉们,都感受到了危机,都被危机逼到了绝路上,“晚清的问题不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转型的问题。这个转型一定要有现代性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和制度来做支撑。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的追求,不只适用于西方,而具有普世意义(伍立杨语)”,他们是被使命感催促着,内心已经承受不了,必须突破。他们不在乎什么地位,恰如蒋翊武、刘复基等人,宁肯投入部队基层当最小的兵士,去宣传革命,发展同仁。先知先觉永远只是少数,这种情况下,正需要他们去普及常识、改变现状。
    《中国1911》 伍立杨著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原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03月23日
    
    原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03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