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想到了语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荆永鸣 参加讨论

    受中国作家协会的委派,我曾与青年作家张悦然前往德国参加了一次“朗读之旅”,先后在波恩、海德堡、科隆和斯图加特等地朗读自己的作品,并与当地读者座谈交流。回国后,朋友问我此行有哪些感受。因为毕竟是一次“朗读之旅”,我首先想到的还是语言。准确地说,是不同语言在人们交流中带来的隔阂与障碍。
    在这次朗读活动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当我们朗读作品或与读者座谈交流时,同样一段文字、一句话,在场的华人可能会报以笑声,而经过翻译,德国人听后却无动于衷;相反,我们说了一句很普通的话,德国人却鼓掌笑了,而一旁的华人则莫名其妙地看着那些德国人,眼神里的意思好像是说:这有什么好笑的?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值得深思。由此我想到了文学,想到了那些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的中国文学作品。我对汉语以外的文字一窍不通,因而无法得知它们(包括我自己的作品)被译成其他文字时究竟是什么样。平时,我们总是说汉语言很强大,其词汇与词义的丰富性是世界上任何语种都不可与之相比的。问题是,它一旦被转换成其他样式的文字,还能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单从语言层面来说,我总怀疑有许多东西都被过滤掉了,包括它的节奏、速度,特别是韵律和味道……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汪曾祺先生也曾经讲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一部被过滤掉语言魅力的文学作品,岂不是一棵大树被捋光了叶子,一个人被剥光了衣服?倘若我们的作品果真被翻译成了这样,那可真是中国文学之大不幸。
    其实,也不光是汉语的问题。我们在海德堡的朗读活动中,主持人是一位女汉学家,她问我们,德语从发音到节奏怎么样,好听不好听。我说好听,很优美!我必须得这么说,这是礼貌问题。接下来,我才特别注意了一下这位女士提出的问题,发现她的德语表达真的是抑扬顿挫,如鸟语般婉转,很有一种音乐感。可是,在那些被译成中文的德国文学中,我们却很少能够享受到这种语感上的优美。恰恰相反,平时我们读外国文学作品,甚至读那些公认的世界名著时,也常会被冗长枯燥的文字弄得很烦。我不相信那些富有才情的伟大作家们一点都不会幽默,可看看有些文字,他们又的确是在板着面孔、几乎是用同一种语调絮絮叨叨。仔细想来,这也许和翻译家有关,有时可能也无关,最糟糕的情况是,人家已经“幽默”了,而我们却不能心领神会。
    再反过来说个小例子。有年去非洲,遇上一位黑人导游,能说会唱,非常风趣。上世纪80年代,他在中国有过6年的留学经历,说一口地道的中国普通话。但就是这么一个“中国通”,也常常被我们几个中国作家之间的玩笑蒙进鼓里。有时一句很简单的玩笑,我们也不得不给他解释上半天。其实不懂也正常,你总不能让一个肯尼亚人为听不明白中国的几句方言负责。问题又回到通俗化的结论上来,那就是,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文化背景做支撑。或者说,语言背后的文化远比语言本身更重要,更博大,也更费解。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学如何走向世界。谈论这一问题我深感自己的力量不够,资格也不够。我只想说一点个人的体会:让作品超越不同的语言,努力去探索、发现人类共有的良知与经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假如没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怎么办?很简单,那就还是老老实实地写好我们自己的“语言”。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22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