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质若金铁幻若烟云 ——王宏草书《将进酒》赏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辛少华 参加讨论

    王宏先生暇时好研草书,积有岁时,日臻其妙。
    近观其狂草李白诗《将进酒》长卷(50cmx916cm,作品被湘潭齐白石纪念馆收藏并刊勒上石),通篇188字,煌煌巨制,一气呵成。笔力遒雄,质若金铁;墨气氲氤,幻若烟云。乍观之惊愕,细味之怡然。
    唐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擅草者,必解“使转”之妙,所谓“使转”——即草书线条须令笔锋在纸上纵横腾挪,劲疾如奔的高速运动中完成。
    高品位的优质草书线条具有两大要素。
    其一:“流而畅”。即以逆锋涩势驱毫,正而兼侧,转而带折,时提时顿,忽隐忽烁。以轻灵运苍质,以苍质展轻灵。所书线条“流”中藏“留”,“畅”中含“涩”,“留”不带“流”,“涩”不塞“畅”。“流畅”与“留涩”互掣互裨、相反相成,使之和谐浑融地统一于静若金铁、动若丝缣般至刚至柔的奇妙线质之中。
    其二:“力实而气空”。何谓“力实”?即所书线条须有力透纸背、人木三分之功;何谓“气空”?即所书点画,精气充溢于内,神采飞扬于外,墨气所射、四表无穷。“空”即“虚”。欲得“气空”务求“力实”;欲得“虚”而神,务求“实”而精。“虚”自“实”处乃真“虚”,“实”极而后“虚”,奇境生焉。
    天性颠放的张旭狂草《古诗四帖》可谓大“虚”,而其正书《郎官石柱记》可谓大“实”;今人林散之六十岁之前下足了“实”功,晚年专攻草书,厥享“草圣真传在斯翁”之誉。诚然,年龄与成功与否无绝对关系,亦有才情卓绝、且用志不分而独擅风流者,怀素四十岁时即创作出惊世杰作《自叙帖》。
    纵观古今草书大家无不以“最大天才下最笨功夫”,缘于“入法至严”而成于“出法至纵”。
    以上述标准观照王宏草书,无不合此轨辙。
    王宏认为:“真如站,行如走,草如奔。”岂有“站”不稳,“走”不动,而能“奔”者乎?草书线条之纵横飞翥有备于正书线条之端严静穆;草书线条之“不平不直”实基于正书线条之“横平竖直”。“横平竖直”为“擒”,“不平不直”乃“纵”。“擒”之愈严,“纵”之愈阔。欲“纵”先“擒”,“擒”“纵”自若。挥洒成草,创作乃真;意态为狂,神澈气清。至此“始知真放在精微”,卒能“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他在三十余年的书法实践中于正书一脉用功甚笃,长期浸染于张迁、张玄、郑文公、王羲之、欧阳询等汉魏晋唐碑帖之间,打下了较扎实的正书基础。近十年,侧重攻狂草,穷源溯流,广取博蓄,于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王铎、于右任等历代草书大师心仪手追、函规挹矩、渐入堂奥,出蓝胜蓝或翘首可期。
    且赏其《将进酒》(见文中图)“使转”之奇,开端一个“君”字,蓄势而发,逆入回锋流泻而下,引出全篇“如天斯空,如海斯阔”般的壮伟波澜。或驰毫骤墨抒慷慨,或裹锋徐行寄深情;忽而狂潮涌起若“黄河之水天上来”,忽而风平浪静似“玉鉴琼田三万顷”,为无象之画,目不暇接,乃无声之乐,韵味悠长。
    然而此作点睛之笔当在接近尾声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一句中之“将”字,左边旁一竖涩行贯下,速提锋牵引而上、突顿成点、复向上下疾转、再折返右上行……牵丝处若昆刀刻玉般爽利;萦回时似鸿翔鸾舞之轻盈,真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神来之笔。
    质而言之,写草书即是写辩证法、写性灵。
    笔法如此,章法尤然。
    王宏认为草书章法“有定则,无定势”。“则”秉故常,“势”却诡异,关键在善用对立统一之矛盾法则随势妙发、随态运奇。
    欲创造奇妙的草书章法,书家须具如下意识。
    一、“险”“夷”相生的“奇势”意识:“险”而生动,“夷”则安稳;“夷”而不“险”则板,“险”则不“夷”则乱。以“险”伏“夷”,以“夷”化“险”,“险”“夷”相生,奇势万变。
    二、唯道集虚的空间意识:所谓“计白当黑’,即是摄“实”“蹈”“虚”,“虚”“实”互用;“虚”而不竭,“虚”藏万有;笔行纸上,神游八荒;“神”君“形”从有限之“实”导入无限之“虚”。苏轼《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一语道破了中国人之艺术空间观。
    三、七彩纷呈的墨华意识:沈鹏先生说“黑是色彩的纯化、潜化”。很有见地,这一“纯”一“潜”道出了墨的妙用。墨写出的“黑”如同“虚室生白”之“白”,潜藏七彩,单纯而非单调。从这个意义上讲,“黑”即七彩之“虚”,故黑有“白”之昭,“彩”之华,“虚”之缈。“黑”“白”之道,斐然灿然。
    斡旋神理,“体尽无穷而游无联”。
    王宏不音有识,贵能妙用。
    
    
    再析《将进酒》(如图)之整体章法,“势”随“情”转,“情”随“势”发,奇势异态,幻若烟云。从势态上讲,三“起”两“伏”,从空间上讲,三“开”两“阖”;从节奏、韵律上讲,三“扬”两“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势若天纵,突“起”、突“开”、突“扬”;至“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渐“伏”、渐“阖”、渐“抑”;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至“但愿长醉不愿醒”复“起”、复“开”、复“扬”;“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随情之缋绻而再度趋迟;从“陈王昔时宴平乐”至结尾,再掀狂潮。此时,书家完全进入‘物我两忘”、不拘形迹类,唯见神采之化境。
    细审局部,更窥其纵敛展束合度,大小疏密有至,欹正俯仰生情,萦绕盘旋成趣。“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于天机”气骨凛凛,风神翩翩,犹睹仙子曼舞,万里长空舒广袖“天地阔远随飞扬”似聆仙乐缈缈;“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一派瑰奇浪漫,光明俊伟之象。今日之书家王宏将昔时诗人李白之“愁”转化升华为艺术情境之“美”,游目聘怀之“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说张旭将主观情感的转化,客观世界的变易,“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其狂草“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触景生情,缘物托志。诗人与书家同登真美、大美之境。
    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诗哲境界乃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真率的深心的自我。
    草书是书家抒情寄志的最佳载体,借飞舞的草书线条谱写出自己心灵与宇宙万形里的华彩乐章。
    王宏说:“我写草书是在繁忙紧张工作之余的放松,是积极的休憩。”工作的严谨理性与挥毫泼墨的态情浪漫,互为裨益。一方面,他把书法当作怡神遣兴、益智驱疲的净土与乐园;另者,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又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净化社会精神环境,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的责任。这就排除了以书法为业的功利目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这种修炼过程就不仅仅是技巧和心智的砥砺,使之成为一种爱好、一种调剂、一种习惯、一种本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动整个生命的丰沛的潜能活动力,使之在渊深的人文意识的浸润中得以升华,从而通由笔性、心态、学养、精神、人格的整合途径,抵达‘道与艺合’的无挂碍,无执着之境”。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是所有公权行使者务必追求之崇高奉献精神,将其寓之于书,书境必渊然而深,浩然而博,耸然而高,美之至矣。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2期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