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掘耕于华文文学的学者江少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渊 参加讨论

    2010年8月,在吉隆坡召开了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研讨会,众多作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江少川教授所做的大会发言“曾翎龍散文的时间经验与精短美学——读《我也曾放牧时间》”立足审美的视角,从细微处着眼,既有理性的分析,又融进生命的感悟,而且发言本身声情并茂,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博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誉。
    作为江少川教授的年轻同事和学界的晚辈,笔者早就听闻江老师是我国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借这次同赴马来西亚开会的良机,笔者和江老师从吉隆坡到槟城,一路蕉风椰雨,进行了多次长谈。从江老师的教学与研究生涯中,笔者获得了许多启迪,更增添了对他的一份敬意。
    江老师为人朴实谦和,总是自称为学术研究的迟到者、后来者。其实,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显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1958年冬天,刚上高中的他,就在当时武汉市影响最大的报纸《长江日报》副刊上发表了诗作。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武汉一所中等医药学校任教。课余,他笔耕不辍,继续用挚爱书写着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多个领域,他都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江少川的名字与才华逐渐被读者熟知和认可。1979年,他回到了母校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主授写作等课程。江老师说:“术业有专攻。你在某个领域耕耘十年,你就是专家。”的确,他不仅认真上好每堂课,而且努力使自己成为了写作学的专家。他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三次修订,多次重印,现已发行了21年,是全国上百所院校采用的教材,还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教育书展优秀畅销书奖;他主编的《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是全国卫星电视教育的指定教材,重印24次,2010年又经修订再版;他独撰的《现代写作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凝聚了自己从事写作教学与研究数十年的思考,是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并荣获了中国写作学会第二届优秀著作成果三等奖。江老师还两次主讲全国卫星电视写作教学课程:第一次在武汉拍摄录制,由中央电教馆播出;第二次在北京拍摄录制,主讲24讲,由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
    令人钦佩的是,江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写作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他一直在探索新的学术空间、寻求新的学术生长点。1988年的秋天,一个看似偶然的契机为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学术研究之门。当时,江老师的一位表兄从台北返乡探亲。阔别家乡40年、早已鬓发银白的表兄,与亲人们喜极而泣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给江老师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表兄回台后,又给他寄来了一包台湾版的文学作品集。通过阅读与思考,江老师意识到,台港澳文学相较于大陆的文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直少有人关注,值得开拓。而且,海外华人与中华文化有着血浓于水的脉脉深情。台港澳文学既承继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纳了外来文学的影响,具有特殊的地域性,名家名作颇多,具备研究的价值。多年的写作实践和对当代文学的长期研究,使江少川老师具备了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感受力。常常自谦是迟到的文学研究者的他,在台港澳文学这块新的原野上不断勉力深耕,最终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先者。
    江少川老师在台港澳文学研究方面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宏观与个案结合。江老师研究的涉猎面很广。台港澳的名家力作以个异的审美风貌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关注的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数量众多,发表了多篇有关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论文。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在文学史层面上展开宏观观照,先后发表了《当代台湾小说的流派与嬗变》、《当代香港本土小说的流变》、《世纪沧桑中的澳门文学回眸》等具有历史感、概括性的学术论文。江老师不是机械地将“点”与“面”拼凑在一起,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注重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这从他的“高阳研究”中就可见一斑。高阳是全球华人读者最喜爱的历史小说家。国内首家高阳究研中心就设在华中师范大学。江老师是该中心的主要成员,撰写过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其中的《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意识》一文堪称国内高阳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他主编的《解读八面人生——高阳历史小说评论》,先后由大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和台湾的黎明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版。在这些个案研究的积累之上,江老师又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发掘高阳历史小说的意义和品格,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项目《文化视野中的高阳历史小说研究》,将高阳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学术层面之上。
    其二,热点与冷门结合。在国内台港澳文学的研究领域,对台港文学的关注度相对比较高,而对澳门文学的研究历来最为薄弱。江老师甘为先锋、勇于披荆斩棘,在澳门文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澳门回归前夕,江老师撰写的研究澳门作家陶里的长篇评论《魔幻写实与志怪传奇当代港澳社会写真》在《澳门日报》分两次连载刊登,引起澳门社会各界高度的重视。上文提到的长篇论文《世纪沧桑中的澳门文学回眸》,则对澳门文学的历史传承、文化背景和审美品格做了全面而精到的评述。该文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后,又先后被《新华文摘》、《澳门日报》、《台港文学选刊》、《社科信息》等报刊选载、摘登,引起较大反响。因此,澳门笔会、澳门日报专门邀请江老师参加了“千禧年澳门文学研讨会”。他的会议论文《“后设”、“聚焦”与生活原生态——初读寂然》收录于澳门出版的《千禧年澳门文学研讨集》。同济大学哲学博士王健总结了江老师在澳门文学研究中表现出的“方法论”的特色,并指出,“以作家作品为中心,按照历史的和总体性互动的眼光去审视地域文学的风貌,来阐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这种研究方式为澳门文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而笔者更想强调,关注学术研究中“冷门”,不仅表现了江老师的眼力,更为后学指明了一条学术成长的道路。
    其三,教学与研究结合。江老师的台港澳文学研究始终没有脱离他热爱的讲台。他不断将研究心得引入课堂,努力把台港澳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的视野之中,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给本科生开设了台港文学课,培养了台港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即使在退休之后,江老师也不辞辛劳,指导博士生、研究生撰写相关论文,并大力推荐发表,为台港澳文学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江老师与人合著的《台港文学教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台港文学精品赏析》(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以及他撰写的《台港澳文学作品选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等高校文科教材,已多次再版重印。这都是他立足教学,教研结合、教学相长的硕果。
    而且,这种教研结合也使江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笔者曾有幸聆听过他讲解余光中的诗作《乡愁》。江老师首先是浅唱低吟,营造诗性氛围;继而介绍诗人的创作经历,重点突出其悲患情怀;再纵横古今,从《诗经·东山》、《楚辞》,讲到杜甫、马致远,以及闻一多、戴望舒的同类诗歌;最后联系现实,表达中国人民渴望家园统一的迫切心情。整堂课可谓厚积薄发,真正达到了情与理浑然一体,个人感怀与家国命运休戚与共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江老师的课广受欢迎。他曾应邀到湖北工业大学等武汉多所高校以余光中、金庸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武汉图书馆“名家讲坛”也特邀他去作了题为“余光中的情感世界”的演讲。
    2005年,作为江老师台港澳文学研究结晶的专著《台港澳文学论稿》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分为四部分:台湾文学篇、香港文学篇、澳门文学篇与海外华文文学篇。此书出版后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已有多位学者发表了书评。许祖华教授在评论中写道:“在对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的学术背景中,江少川教授的这本专著的学术品位是令人钦佩的,它是一部集成以往、启迪未来,有力度有深度,既展现了研究者个人风采,又对所研究的对象推进了一步的学术著作。”武汉大学张晶博士把该著列为台港澳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国内一些知名高校还把该著指定为相关精品课程的必读参考书。在该著的后记中,江老师说:“蓦然回首,这本不厚的书稿,它收录的文字,写作时间的跨度竟有12年之久”。12年,是一段漫长的、艰辛跋涉的学术历程。但在江老师眼里,这“只是一滴水珠,一朵浪花”。他不愿停止负重前行的步伐。另一个新的领域——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又吸引了他的目光。的确,如江老师所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台港澳文学研究的自然延伸。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全球化的文化大背景之下,他的学术事业的又一次跃升。
    笔者认为,江少川老师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不仅保持,而且强化了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因为他在不断更新自己,始终坚定地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形式的拓新。江老师不仅一以贯之地从文本出发研究作家作品,撰写了许多有份量的学术论文,而且新世纪伊始,他就着手进行新移民作家的系列访谈。现在已经访谈了少君、严歌苓、林湄、张翎、陈瑞琳、黄宗之、朱雪梅、吕红等一批有影响的新移民作家。这些访谈都是江老师在参加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期间与这些作家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交流后整理而成的,并先后发表于海内外的学术刊物上,还被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者多次引用。学者访谈录(Interview withscholars)是当今国际上非常推重的一种学术写作体裁。它不仅具有第一手的资料文献价值,为海外华文文学的深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访谈中的双方,研讨切磋,经常会激发出不少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令读者击节叫好。在江老师所进行的这些访谈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博雅与睿智。江老师表示,他还将继续进行这种学术访谈,发掘海外华人文学的独特魅力。
    第二,诗学的建构。相较于之前的台港澳文学研究,江老师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方面的理论视野更加宏阔。他发表的《论新移民小说的时间诗学建构》、《新移民诗歌的空间诗学》、《新移民作家的文化立场》和《女性书写·时间诗学·影像叙事——读吕红中短篇小说集》等论文,都是从诗学建构的角度来整体上认识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比如,江老师以“第三文化”——由母语书写的原创性文化,即第一文化与移居国的第二文化之间碰撞交融而产生的文化——作为支点,解析新移民文学,提出了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这样的探索极大地提高了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水准,也为海外华人作家提供了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认识维度。正因为如此,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的《华人文学》杂志,2009年特邀江老师主持了“新移民文学研究专栏”,组织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受到海内外华文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第三,方法的自觉。江老师一贯注重文本研究、注重文本细读、注重审美直觉和感知。同时,他又非常注重方法论的研究。他认为,文本研究是基础,但要真正有所感悟、有真知灼见,必须在方法论的引领下研究文本,即从“非自觉状态下走出来”。江老师说,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很重视批评方法的。他还常常反思陈寅恪的话:“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考证”。正是有了这种自觉的方法论意识,研究文本,才可能得出有新意的结论、写出有深度的批评文字。特别是面对海外华文文学,由于作家的海外身份与特殊文化背景,必须要有研究方法的自觉。江老师最早关注的旅美作家严歌苓,是影响很大的、高产的移民作家。针对她不同的小说文本,江老师分别从叙事、文化与比较的视角,写了《边缘女生存悲剧的现代叙事——评<谁家有女初长成>》、《传奇恋情下的蕴涵深度——<扶桑>与<洛丽塔>的比较研究》、《文化视野人性开掘现代叙事——评严歌苓新作<第九个寡妇>》等系列论文。而对旅加作家张翎的小说,则运用空间意象加以观照;对旅美作家吕红则从女性主义角度切入。可以说,江老师的研究已经步入了一个方法自觉的境界。
    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江老师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在国内首次将台港澳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整编在一起,搭建了中国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的桥梁,被余光中先生誉为“当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教程构架完整,共分四编,前二篇主要讨论台港澳地区的文学状况,第三篇则指向华人移民最密集的地区,即通常所说的“南洋”;第四篇论述欧美澳洲的华文文学。编者以全球性视野,展现出台、港、澳及由中华文化孕育、并延伸到海外的五彩斑斓的华文文学的天空,评述了全球华文文学的风貌、流变,现状与发展。中华文化传统是贯穿全书的血脉,正是这一文化脉络把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华文文学与延伸到海外的华文文学连接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生命整体。
    笔者认为,广博的学识、严谨细致的态度和文情并茂的语言表述,是江老师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肯定的内在原因。学者江少川的影响已经遍及海内外。多年来,他的论文不仅常常见诸国内多家报刊,而且还被台湾、香港、澳门、美国、法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华文报刊刊发或转载。就在江老师和笔者等人一起在马来西亚参加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研讨会的同时,他撰写的论文《底层移民家族小说的跨域书写———论张翎的长篇新作<金山>》,作为首届加拿大华裔/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夺得了由加拿大中国笔会与龙源期刊网联合组织的“加拿大华裔/华文文学论文奖”评选活动的优秀奖。本次评奖的评委是由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约克大学、西安大略大学、中国南京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五位权威教授组成。在我们离开吉隆坡回国后的2010年10月,江老师又受邀成为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奖项“花踨文学奖”的推荐人。甚至还有一位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马来西亚南方学院的老师,仅仅听过江老师的一次会议发言,就恳请江老师为自己即将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作序。
    在马来西亚的会议期间,笔者常常看到江老师与从事会务工作的青年大学生们亲切交谈。由此笔者对江老师的为师之道也产生了兴趣。江老师只要一谈到他的学生,总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早在1987年,他就因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而优先晋升为副教授。他说,教书育人其实体现了教师的两种魅力,一是学识的魅力。学识者,包括学问与识见。这要求教师教好书,擅于传达,能以学术的魅力感染学生。二是人师的魅力。人师者就是为人师表。这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磨砺他们的品质,以身作则地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比如,在课堂上,江老师不仅讲金庸的武侠小说,还讲金庸成功的人生,指点学子们认识社会、规划人生。听课的学生受到很大启发,曾以《透过金庸品人生》为题,写成报道刊登在《楚天都市报》上。
    从教几十年来,江老师待学生严中有爱,亦师亦友,与学生结下了深厚而长久的情谊。他当过四年班主任的中文8102班,在毕业时为他献上了这样一首诗:“是你有缘/也是我们有幸/你成了我们大学生活的导游和引路人/不倦的旅行留下了你温馨的足迹/我们焦渴的心田受过你德行的浸润/共同的心愿使我们如鱼得水/难忘的相处刻上了永恒的美好记忆/只怨时光不在把更多的恩惠赐给我们/来得突然也去得突然/带着深沉的依恋/只能把我们的祝愿暂时托付给苍天/愿我们的别离不要太长久太长/愿友情的金带把我们拴得更紧更牢/纵使走遍天涯海角/我们的心永远对你微笑———献给尊敬的江少川老师”。他指导过实习的中文系80级的学生一鸣远在香港,毕业后一连25个新年给他寄来贺卡,为此江老师专门写了一篇散文《第25只白鹤飞回桂子山》以纪念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即使是对素昧平生的学生,江老师亦充满关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位研究生在研读江老师的论著时发现了自己撰写论文所急需的,但是很难找到的一些资料,于是就在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论坛上发帖求助。江老师辗转得知这个情况以后,立即把自己收藏的资料寄赠这位未曾谋面的学生。这位学生深受感动,写了一封长信致谢。
    在从吉隆坡回国的航班上,江老师神闲气定地说:“我这人资质平凡,没什么别的爱好,唯挚爱写作。我的信条是:以写作怡情、写作养性、写作养生。”俯瞰云空下隐约可现的山峦与海洋,江老师轻轻吟诵起他写于台湾东海岸的一首小诗《山与海之间》:左边,是云雾中的群山/右边,是蓝色的太平洋/山下,椰林、墓场/海岸,礁石,雪浪/试问山的根基有多深?/海的浪涛卷向何方?/山一程,小树茁壮长高/水一程,幼鸟振翅飞翔/人生的大巴车直驶向前方/何必感叹行程短暂有限/饱享每一寸金色的时光/坦然拥抱/海的柔情/山的阳刚/不必问终点在哪里?/不是雄峻的高山/就是美丽的海洋。
    刘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江少川,男,港台文学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载:《学者》2011.03
    
    原载:《学者》2011.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