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21世纪的印尼华文报业与华文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陆然 参加讨论

    从唐朝末年起,广东、福建等地就有大量百姓到印度尼西亚垦殖开荒,他们对印尼的经济开发、社会发展、文化进步作出了公认的贡献。其中华人在传播和推广马来语成为团结印尼各族人民的语言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华人在群岛各地旅行、经商,都使用“马来语”,把马来语传播成为各个不同种族的共同“国语”。华人最早经营出版业,不但印刷商标或商品传单,也印刷报刊和各种书籍,他们对发展印尼文学和文化、发展印华教育和文学更是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1999年印尼总统瓦希德颁布了言论自由的法令,实施了全面的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只要有经济实力和读者支持,只要不违反基本法制和社会道德,任何语言的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可以自由出版发行,不需要申请出版准字。事实证明在这个伊斯兰教徒占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新闻出版自由和多元化文化没有带来任何不良弊端或危害性,反而推动了华文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百家争鸣的和睦社会开创了新纪元。随着印尼政府的多元文化、多元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华文文化蓬勃发展,华文书报自由通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印尼华文报业的今昔及展望
    在1856年以前,印尼完全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报纸杂志,也没有印尼华人办的华文报刊,当时舆论完全被统治者垄断和控制,只有荷兰统治者或上层社会出版的一些期刊(二周或一周出版一次)或杂志,主要是在巴达维亚、泗水和三宝垄出版。印尼的华文报刊比土生华人创办的印尼文报刊晚,19世纪60年代印尼就出现了土生华人创办的马来文报刊《泗水之星》,但最早的华文报刊则是在1909年才出现的[1],并且几乎都是周刊,在1957年达到一个黄金阶段,当时有18家华文日报在全国各大城市发行,发行量约有25万份。这18家华文日报有:雅加达的《新报》、《生活日报》、《天声日报》、《自由报》、《中华商报》;其中《新报》是全国最大的华文日报。另外还有棉兰的《苏门答腊民报》、《民主日报》、《华侨日报》、《新中华报》、《兴中日报》、《苏岛时报》;泗水的《大公商报》、《青光日报》、《华侨新闻》;锡江的《匡卢日报》、《侨声日报》;坤甸的《黎明报》、《诚报》[2]。
    1958年4月印尼政府关闭了亲台湾的《天声日报》、《自由报》、《中华商报》和《青光日报》等,在1960年又查封了《生活日报》、《苏门答腊民报》和《民主日报》等。1963年有13家持印尼民族主义立场的华文日报出版发行,如《忠诚报》、《首都日报》、《火炬报》和《革命火炬报》[3],但在1965年9月30日政变后,华文报刊和书籍全面被苏哈托政权取缔,1966年4月华文学校全部被关闭。
    1999年10月瓦希德政府允许开办华文报刊,可以举办华文补习班。华文杂志《呼声》、《印尼与东协》每月定期出版。印尼全国有十多家华文日报出版,但能维持出版的现在只剩下6家:
    《国际日报》是全国最大的华文日报,2001年1月出版,目前以雅加达总部为中心,用远距离传送在泗水、棉兰、坤甸4地同时印刷发行,分送全国84个城市,目前发行量近4万份,每天印刷32版。《国际日报》下属3地各设地方报纸,在苏北为《棉兰早报》,东爪为《泗水晨报》,西加是《坤甸报》,致力刊登地方华社新闻和当地广告。
    《世界日报》是台湾《联合报》在印尼创办的华文报,2001年6月出版,主要是向在印尼的台湾工商业者服务。
    《印尼商报》于2000年4月出版,最先是印尼文版《BISNIS IND》的姐妹版,出版一年多后严重亏损,股权卖给华商独象集团经营,引用马来西亚原华文报人当执行编辑,只是发行量很难提高。
    《印度尼西亚日报》是30多年来唯一的华文日报,变为普通华文日报后,发行量大幅下降,后来靠广告维持经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2005年被共和报业收购。
    泗水《千岛日报》2000年10月在泗水创刊,得到泗水华人企业家林文光等赞助,主要在东爪和印尼东部城市发行,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和华文教育。
    棉兰《印广日报》2001年初出版发行,主要在棉兰和苏北地区发行,属地方报
    纸,销量有限。
    由于不需要出版准字,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华文杂志出版,如在首都雅加达先后创刊的华文刊物《印尼与东协》(月刊),现改名为《新印东》,《东声》(月刊)、《印华之声》(月刊)、《印华文友》(双月刊)、《华中春秋》(双月刊)、《巴中文苑》(三月刊)、《二十一世纪》(月刊)、《生活与健康》(月刊)、《印尼风情》(月刊)、《印华妇女》(三月刊)等,在泗水有《千岛杂志》、《新中通讯》,棉兰有《拓荒》、《南风》,万隆有《清华艺苑》,井里汶有《虾城放歌》,等等,有条件的华社团体也出版不定期会刊来加强会员间的联系,推动会务更好地发展,如《梅州会讯》等,但由于人才短缺和读者有限,一般发行量都在1000到3000份之间[4]。
    虽然现在华文报业能坚持下去,但仍面临极大的困难:第一,能写能译的人才严重短缺。在苏哈托政权的专制下华文断层30多年,华文编写人才呈现青黄不接的状态,导致现在的报纸新闻报道品质和华文水平不高。翻译文章则词不达意,读者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读者日益减少的危机。1957年,当时全印尼华文学校约有1850家,华文读者有30万人至50万人。21世纪初印尼华人约有1000万人,但能讲华语的只剩下约300万人,能读的约有五六十万人(多是50岁以上的老华人),有兴趣读报的大约只有七八万人,而有条件或能买到华文报纸的最多不过5万人左右,这就是当前华文报刊的读者数量。如果不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华文报刊将面临读者减少的危机,这是当前非常严峻的问题。第三,商业广告有限,营业收入捉襟见肘。印尼全国每年的商业广告约25万亿盾至30万亿盾(约30亿美元左右),其中80%都归电子传媒所得,而华文报刊的商业广告估计每年只有350亿盾左右,如果不是靠华人社团成立、会庆和丧喜广告,华文报刊恐怕难以维持下去,因此根据实际分析当前印尼华文报纸能维持6家并存已经十分难得了,要有更大的发展和突破,还需要经营者在全国各地孜孜不倦地努力。
    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怎样突破这些阻碍来发展华文报刊?首先华文报刊的发展与华文教育是密切相连的,要从开展华文教育开始,培养优秀的编辑人才,增加华文报刊的读者。其次华文文化的提高也促进了华文报业的提高,因此,要推广华文文化,开拓华文报刊的市场,使华社、华人共同努力筹措资金,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并要利用现在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其他海外华人的联系,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华人办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华人的团结,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和各宗教团结。在印尼的报业史上,华人传媒对全印尼的民族觉醒和独立运动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印尼报业的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华人报刊要表达全体华裔参与建设国家的态度和决心,争取华人应有的平等权益和地位,争取创建一个多元化、民主、改革和更公正、更繁荣的新印尼,为振兴新印尼而报道华社的动态、讯息和心声。
    华文报业和印华文学携手并进
    印华文学一直以来与新闻传媒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一百多年来,新闻传媒对推动印华文学的发展一直起着带头作用。尽管今后传媒形式将会多样化,报刊的影响将逐渐减少,会被电视、互联网或其他高科技传媒逐步抢占市场,但新时代的华文文学配合多姿多彩的大众传媒,应该会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
    洪渊源在1921年创办的华文日报《新报》附设了副刊《小新报》,刊登了一大批杂文、白话小说、新体诗,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之后出版的华文报纸也纷纷设立副刊,发表华文白话作品。这些作品用白话文体例,反映印尼华人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是印尼华文文学的起步[5]。随着日本占领的结束,印尼华校开禁,华文文学恢复并快速地发展起来。在各地办的华文报刊上出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有华人办的华文杂志也刊登了大批有关印华的文艺理论、批评和创作。一些青年甚至创办了一些纯文艺杂志。这些报纸、文艺副刊和杂志,为印尼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园地,有些报纸还经常举办各种专题性质的文艺比赛,提倡写作的风气。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文艺是全面丰收的。
    严格地说,印华文学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土生华人文学,早期以通俗马来文书写,曾有过辉煌的蓬勃阶段,产生了像李金福、吴炳亮、郭德怀、朱茂山、史立笔、林庆和、包求安等一批著名侨生作家,写出了几百部文学作品,在印尼独立以前发挥了重要影响。另一个是印尼华文文学,在印尼只有90年左右的历史,过去一直同华人祖籍国(中国)的政治变革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新中国诞生。印尼华文文学在20世纪前60多年里,具有浓厚的华侨文学色彩,刚好同土生华人文学互相补充,形成印华文学的两大分支。直到今天,这两大分支还在壮大发展,有着不同的读者和影响。
    不管是土生华人文学或印尼华文文学,早期的著名作家都是新闻工作者出身或通过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成名的。许多重要作品也取材于当时的新闻故事,比如李金福的代表作《复仇》、《坏人集团》和《大老千》,都是把报上的社会新闻写成小说的。吴炳亮的佳作《罗宏贵》和张振文的《黄西的故事》也是根据当地的新闻故事创作出来的。郭德怀的名著《花江的玫瑰》和《公益》;林庆和写的《斗争》;史立笔的代表作《出家当和尚》[6],都是在土生华人报刊上刊载而名噪一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华人社会的人生百态。
    印华文学的诞生、成长和发展,都同当时华文报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从1900年印华文学的萌芽阶段到发展阶段,印华文学都随着华文报业的普及和广泛发展而日益成长。即使是在最黑暗的专制时代,印华文学仍通过新、港、中报刊和半官方的《印度尼西亚日报》突破严密的封锁,发出黎明的光芒。在1999年,印尼迎来了华文教育解禁,华文报刊和华文文学百花齐放的新气象,这是给予所有华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良好机遇,也是对华文报业和华文作家的重要挑战。当前的问题是印华文学怎样同华文报业携手前进?华文作家怎样充分利用报纸的空间,推动和发展印华文学?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华文报业怎样发掘、培育写作人才,积极推动印华文学的蓬勃发展?
    笔者认为:第一,印华文学应同新闻媒体相结合,与时代共呼吸。新闻反映了时代的进展、报道了社会的动态,新闻媒体是文学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尽的题材。如果作家们要寻求灵感,最好的方法是熟读新闻故事,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能产生杰出的作品。历史题材也是过去了的新闻故事,许多伟大作家的成名作品就是由新闻故事改编的,比如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玛格莉特的“乱世佳人”等。
    第二,印华文学应反映华人社会的社会百态,应该用诗歌、散文或小说描写各种阶层的华人的生活面貌,写出感人肺腑的好作品,同时还应该把题材扩大、把地域扩大,描绘穷苦华人和人民的生活,叙写底层百姓的不幸和欢乐。
    第三,挖掘地方文物,撰写新闻特写或报告文学,印尼各地有无数文物或古迹,都蕴藏着一段动人或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支旗杆、一块银币或一座古庙,可能都有其可歌可泣的历史,可以写成新闻特写、可以作为报告文学,这些都是印华作家可以挖掘写作的题材。
    第四,关心主流社会,写熟悉的生活题材。长期以来,印华作家的许多成名作品都同祖籍国有联系,受到祖籍国社会变革的冲击和影响。现在这种观念和内容要改变为热爱印尼,参与并融进印尼的主流社会,推动族群和睦,互助合作。
    21世纪,印尼华文教育的复兴,使印华文学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华文报业也随之得到推广,而华文报刊广泛普及到印尼群岛的每个角落,为推动华文教育、华文文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印尼的华社和国家繁荣贡献出了力量。
    注释:
    [1]冯爱群:《华侨报业史》,台北学生书局,1976年版,第41页。
    [2][3]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119页,第
    120~123页。
    [4]李君哲:《印尼华文文学沧桑》,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
    [5]杨怡:《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页。
    [6]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人文学》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8。
    (作者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2006级专门史博士)
    原载:《新闻爱好者》2010.3(上半月)
    
    原载:《新闻爱好者》2010.3(上半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