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给自己的笔进补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沈莫非 参加讨论

    ■书名:《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
    ■作者:梁文道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读家:沈莫非
    ■入评理由:为什么一个对书有如此理解能力的人,会是经常占据公众媒体的节目主持人,湮没在流行文化里?他会更在意自己的哪种身份?
    说起我“读书的朋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嗜书瘾君子,没有特殊的偏好,却有广泛的兴趣,对书有超乎寻常的感情。藏书、访书、和书友、书贩交流,构成了他们人生不可简单评判的主题。这类人特别喜欢读关于“书”的书,别人的淘书日志可以叫他品咂许久,终生在思考的是“人和书”的哲学命题。他们虽然爱屋及乌,追逐自己喜欢的“书人”,却不清楚自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书人”;另一种朋友是对思想史有抱负、有野心的人,他们对书籍的态度往往跳脱出娱乐的藩篱,学以致用,在前辈学人留下的人文领域默默地掘进不已。他们关注自己和别人的精神生活多过别的事物,终生思考的是寻求自身的意义,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和各种思想、思想家的文字里找寻自己认可的价值体系。这两类朋友我都很倚重,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假如以梁文道以往的书来介入以上这两类朋友的生活,或许是一个两方面都不买账的局面。因为前一种读书人读了会觉得不解渴,后一种读书人读了又会觉得没有获得深刻。人们会说,梁文道的书,一向如此。叫人经常想起的,不是书界,而是喧嚣的媒体。笔者听过梁文道主持的《开卷八分钟》,那期正好在评阿马蒂亚·森的《身份与暴力》。那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一个对书有如此理解能力的人,会是经常占据公众媒体的节目主持人,湮没在流行文化里?他会更在意自己的哪种身份?或者,哪种身份更能使读者接受他,从而帮助他实现自己真实的理想主义?
    对于做访谈,梁文道自然驾轻就熟,他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是“有想法的人”,自己决定受访人是哪些,而且准备彻底使自己“消失”在访谈之中,很显然他也意识到什么时候要把舞台交给别人,在访和谈之间形成一种明确的权衡关系。但若不是书前事先声明做过部分的修改,使人留有一些悬念,这次结集的一些访谈未免显得平淡。比如对董桥的访谈,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前辈专栏作家的身份对别人作品的评论,而读者期待的往往不是这个。老先生往往都像一座藏好的名山,人们都有那种窥看的心理,他给你看一点,决定给你看什么,都在于他,但也在于访客。另一方面,采访董桥确实很难,都说访谈比写作轻松,在他那里就不然。
    笔者比较喜欢的访谈有采访赵广超、十年砍柴和舒国治。赵广超先生的那种创作很使人叹服,他把原画扫描进电脑,然后勾描出原画的轮廓和结构,然后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他能把上千个古装的人物放在一副故宫的鸟瞰图中去,严格恪守大的不逾矩,而特别在意那种“缓慢的重复”,既是学习也是重现,更是鉴别的过程。作者本来是输出的,现在创作过程本身成了输出过程,留给作者的比输出的结果还要重要得多,读者会在这种通俗化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作者的劳作和古典的细节是如何形成的。
    舒国治接受访谈和写文章给人感觉是一致的,总是开始就能使人很轻松。他在访谈里讲在武当山吃的一顿素饭,是“20年来吃的最震撼的一顿”,这是因为做饭人的态度,是这种心意使这些菜“产生了一种化学的美感,产生了一种爱”,所以才那么好吃。舒先生说家庭主妇都会堕落,会去贪图方便,结果最后什么过程都享受不到。近些年舒国治从到处旅行实践个人对生活本质的主张,转型为“美食作家”,其实深究起来他的观念并未转场。现代人连普通的家居生活都享受不到丁点的乐趣,如何是好呢。其实舒国治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就是人们今天生活起来能不能和从前做吃食一样,“按规矩做就是最好的”。这个人,他那种摩擦时代的轮轴、阻止它“无目的”地向前的态度总是叫人神往。
    原载:北京青年报 2011年05月26日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1年05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