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海外华文文学的非母语和母语写作比较 ——以东南亚华文文学和北美新移民文学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美国〕融融 谢 参加讨论

    一、海外华文文学的非母语和母语写作界说
    所谓非母语写作,是指出生在海外的华裔,在当地文化中成长,以居住国的国语为母语,中文已经成为非母语,但却用以写作。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也被称为亚细安),如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新加坡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华裔的非母语写作,又可称为亚母语写作,因为这个国家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华人,华语基本不属于外语,已经如英语一样成为国语之一,因此,东南亚各国华裔的非母语写作中,新加坡无疑最成熟、最热闹。其次则为泰国,因为政府和皇室对华语比较重视,给华裔接受中文教育带来很大的便利。而所谓母语写作,这里则主要是指新移民华文创作。他们出生在中国,在国内接受了相对完备的教育,中文毫无疑问就是母语。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移居海外,或许已经具备了居住国语言的写作能力,但仍坚持以母语进行创作。在北美,这样的作家群体很庞大。
    海外华文文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中国文学在海外的拓展,但是,如果以非母语和母语写作为观察的角度,海外华文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海外拓展”,且两者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义。
    非母语的华文文学并不是中国文学的依附,而具有其独立的属地性,有其自身的特色。日本三重大学教授荒井茂夫教授研究海外华语文学二十多年,他在《语种的华文文学和文化的华文文学》一文中说,把华文文学和研究者本身的文化民族意识结合在一起,中国研究者以“原根性”、“寻根”、“乡愁”等来解读是很普遍的,并持有同情华人住在异乡的乡愁、赞扬华人的成功、召唤回归母国故乡怀抱的情绪也是很自然的。但不容忽视的是,离开了对非母语写作的社会背景和身份认同的了解,只把他们当作海外的中国作者来研究,这些研究无论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水平上,都走不出“一厢情愿”的迷思。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非母语和母语写作之异
    以东南亚的华文文学和北美的新移民文学写作相比,我们看到非母语和母语写作的以下
    几个不同点。
    首先,在东南亚各国的华裔,传承华语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从早期移民发展到现在的第二第三代,华语教学从孩子开始,很多作家介入了传播华语、教授华语、参与组织中学生作文比赛、组织文艺嘉庆等活动,付出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而在北美,中文教学和华语写作基本是分开的两个阵营。我们很难想象,北美新移民的后代能够像东南亚华裔一样,把华语写作传承给后代。
    第二,虽然东南亚国家曾因政治动荡或排华运动,华文教育被中断,华校、华文报纸被关闭,不准公开说华语,泰国、缅甸、印尼、越南等国家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有的甚至时间长达几十年之久(比如,印尼从1966年开始禁止华语,三十年后才重新开放)。但是,华语写作从地上转为地下,再从地下冒出头来,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66年“缅甸式的社会主义”只发行缅文和英文两种报刊杂志,禁止其他语种,包括华文在内。在没有华文报刊、华文杂志的缅甸,华文文学创作并没有停止。根据缅甸华侨许均铨介绍,1948年仰光出现了一个社团,名为“朱波吟社”,成员以写古诗词为主,该诗社的刊物是《吟草》,62年来不定期地出版过数十本诗刊,手抄版本,属于内部发行。1984年至1990年缅甸北部出现一本《永新文艺》的文学杂志,同样是手抄版本,属于内部发行,先后出过四期。2006年1月推出一本《永新文艺》合订本,这是缅甸唯一的华文文学综合刊物。相比东南亚各国,新移民作家从祖国移民北美之后,所经历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震荡,固然刻骨铭心,而这种刻骨铭心的感情表现在新移民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厚重、深沉的描述:异国他乡的漂泊,对故土的怀念,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身份认同的危机等等。但是新移民作家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得新移民作家能进行率性洒脱的创作。
    第三,东南亚作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程度远远超过新移民作家。首先是表现在身份认同上,他们用华语写作,但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是当地国民中的一个华裔族群。新移民作家还没有在身份认同上跨出这一步,甚至在加入美国或加拿大等国国籍后,仍旧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种身份认同的悖谬鲜明地表现在其字里行间,形成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其次是北美新移民还没有在当地形成自己的影响,没有华文读者的众多市场,多是跑回中国出版和发行;而东南亚在出版、新闻等媒体中,华语作家俯拾皆是。再者就是自立的程度,东南亚作家远远超过新移民作家,华人在东南亚国家和北美国家的社会地位有着明显不同。身处东南亚国家的非母语华文写作者,对于中国这个他们根之所系的泱泱大国,有着孺慕和崇敬的情怀,并为悠久而精湛和中华传统而自豪,这成为他们学习和继承华语写作的动力之一。加之华人经过几代努力,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地位不可忽视,往往在各个领域尤其商业方面相当成功,有相当的能力和财力支持华语写作的传承和发展。以东南亚亚细安文艺营为例,每两年举办一次,各国轮流,迄今为止已经举办22年。其中八个国家有华文作协,制定长远和近期目标。如举办征文比赛,出版书籍,多方交流等等。更令人欣喜的是,将华文作品翻译成当地语言,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学界。拿印尼华文作协来说讲,每年开一次理事会,每两个月开一次研讨会(包括翻译研讨会),并与当地华文报纸《国际日报》联合举办旅游征文比赛,在推动文学发展和经济腾飞上取得了双赢。而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新兴的写作队伍,作家组织以及作家团体比较薄弱,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具有如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那样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一是他们处于刚刚立足的阶段,还需依赖祖国的提携和发现;二是新移民作家还没有形成具有规模和实力的文学团体和文学组织,虽然个人成就突出,近几年不乏佳作连连,但却更像是散兵游勇,不成规范的体系;最后就是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处在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里,文学创作被英语世界包围,他们的后代运用华语的机会和兴趣要少得多,所以运用华语创作的机会微乎甚微。如果将来华语的发展可以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或者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英语分庭抗礼,那么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母语写作也可以像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非母语写作一样蓬勃发展。
    三、海外华文文学非母语和母语写作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当我们把研究的重点从一厢情愿的“中国人”视角移开,深入非母语的华文写作的领域中,就能发现东南亚作家的很多独到之处。最近在泰国举办的第十二届亚细安文艺营年会,各国作协汇报两年中举办的各种活动洋洋洒洒,令人刮目相看。北美有很多华文文学网络,但是文学团体屈指可数。这次文艺营选编东南亚八个国家的华文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随笔等,而且有些文学作品是第一次出现在年会上。如刘笔农的小说《故乡的风》、晶莹的散文诗《佛丕小笺》、周若鹏的诗歌《早安,午安,晚安》,短小,简朴,别有韵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东南亚华语作者还创造了新颖的六行小诗:从2003年元旦开始,泰国《世界日报》文艺副刊《湄南河》专门刊登六行以内的小诗,每日一首,在世界华文诗坛独树一帜。2006年7月1日,又成立了泰华小诗磨坊。小诗磨坊成员既有小诗作品,也有探讨理论的文章,除在泰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报刊杂志发表外,还每年出版一本作品集,每位成员30首,合共240首,每首诗均附“诗外”一则及插图,主要由林焕彰主编,名为《小诗磨坊》,至今已出版2007年版、2008年版、2009年版。泰华“小诗磨坊”自2007年七月上旬在新浪博客网建立“小诗磨坊博客”,两年来点击率已突破90000大关(引自《泰华小诗磨坊简介》,作者杨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渗入当下世界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导致海外华人学习中文却不重视文学写作的倾向。东南亚的第三代华人,学习中文更多的目的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从而便于交流学习中国的建设发展经验。父辈们对华语的那份热爱和执着正在减退,导致东南亚各国的华文作协文学队伍后继乏人,发现和扶植新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如果放任自流,非母语写作势必衰退。所以,加强非母语的中文教育和文学交流,刻不容缓。
    相比东南亚的非母语写作,北美新移民作家几乎没有关注和思考后继无人的问题,一心只想自己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学作品。的确,近几年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现在名满天下的严歌苓,其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作家像严歌苓一样多创作出几部有价值有力度的文学作品。但是让人忧虑的是,能有几个在海外以中文为母语进行创作的作家能像严歌苓这样获得一个良好的契机,作品问世的同时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仅仅依靠中国国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北美新移民作家在认清创作形势的同时,必须组织起行之有效的文学机构或文学团体才能将更好的作品推出家门、国门,走向世界,新移民文学才不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
    注释:
    [1]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屋,2008年3月版,第111-134页。
    [2]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35-140页。
    [3]王一桃:《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书系》,世华文协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3-9页。
    [4]王列耀、颜敏:《困者之舞: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四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87-99页。
    [5]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7页。
    作者融融,女,美国华文作家;谢昕妤,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2
    
    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