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朴研究二人转已逾30载,成果颇丰,已出版两部专著《二人转与东北民俗》《二人转的文化阐释》。最近,他的又一部研究成果《戏谑和狂欢》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当年二人转研究专家王肯谈起自己研究情况时说:“我对二人转只做两件事:一是发掘,二是发现。”两件事,看似微乎其微,但是倾其一个人终生精力也未必做好。杨朴的这部新作,对二人转既是发掘,又有发现,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在这部新著中,杨朴开宗明义地讲:“戏谑和狂欢是新型二人转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艺术的本质在于它的表现性(苏珊·朗格语),表现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表演上。杨朴认为,二人转在表演上,丑角和旦角之间的逗弄,对人物的夸张模仿以及与观众戏谑化的交流等等,都体现了这种艺术特征。但是,艺术表现性的本质,还是艺术的审美精神。笔者认为,杨朴概括出的“戏谑与狂欢”,抵达了二人转审美精神的核心。 从戏剧精神和表演特征上看,可以把二人转归纳到喜剧范畴。喜剧的审美特征是乐观和嘲讽。英国文艺理论家鲍桑葵认为:“避免一本正经、避免一切痛苦和失望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喜剧。”现代二人转无论从情节设计,还是音乐、说口、人物对白、舞蹈,都不是“一本正经”的。它通过夸张、幽默和巧妙的表演,千方百计地让观众发笑,让观众“避免一切痛苦和失望”。 娱乐性是二人转的天性,它诞生之初可以说是关东民间的艺术,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心理调剂和精神享受。“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已经成为民间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农民艺术从诞生之初就打上了“实用”和“喜悦”的烙印。诚如英国文艺理论家里德所说:“农民艺术具有各种特征。首先,它与那种久负盛名的所谓‘优美’艺术完全不同,它总是‘实用的’,源自一种把色彩和喜悦投射在日用品(如衣服、家具、陶器地毯等物)上的欲求。” 过去的二人转是“一树两枝”,一树是二人转,两枝是单出头和拉场戏。有人认为,现在二人转是“一树三枝”,增加了小品。自从二人转进入城市,已经变成了“一树多枝”,汇入了流行歌曲、说唱小品,歌舞笑话、曲艺杂技等诸多艺术形式,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时尚。然而,其内核与要旨,还是其传统的娱乐性。它之所以能包容或者与多种带有喜剧色彩的艺术形式对接,本质上就在于它戏谑与狂欢的审美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人转也进入了变革期。但愿有更多像杨朴这样的专家学者关注二人转,研究二人转,推动二人转与时俱进,有更大的发展。 原载:《文艺报》2011年06月29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6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