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三句杂感与第一本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唐文一 参加讨论

    臧克家自幼受到祖父、父亲的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后,开始习作新诗。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的新诗《默静在晚林中》,已显露出不凡的诗人气质。一份偶然的考试卷,使闻一多为臧克家开启了走上诗文之路的大门。
    1930年,25岁的臧克家报考名师云集的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的两项科目分别为数学和国文。臧克家从小就重“文”不重“理”,所以数学他交了白卷。国文试卷出了两道题,考生可任选其一作答:一是“你为什么报考青岛大学?”另一是写一篇杂感。臧克家则将这两题全答了。“杂感”题他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答案不足30个字,却表达出他在亲身经历过北伐和大革命失败后的悲痛消沉。
    考试完毕,臧克家心情沮丧,因为数学交了白卷,自以为没有了希望。谁知此后不久,他竟收到了青岛大学英文系的录取通知书,真是喜出望外。开学报到时,一位姓庄的教员告诉他:“你的国文卷子得了98分,头一名!闻一多先生看卷子极严格,5分10分的很多,得个60分就不容易了——你却得了98!”原来如此,是闻一多慧眼识才,感动于臧克家那三句极富哲理的杂感,给以高分,破格录取。
    进入英文系后,臧克家学得比较吃力,便想转系改读中文。当时的青岛大学,学生可以转院或转系,那是首任校长杨振声的一贯主张,然而真正付诸实践时,操作起来却有相当难度。这时候,臧克家想到了“伯乐”闻一多。于是壮起胆子敲开了闻一多的办公室,报上了自己的姓名和来意。闻一多从写字台后仰起脸来注视了他一会儿,然后说了一句:“你来吧!”就这样,臧克家如愿以偿地转入中文系,成了闻一多先生的嫡传弟子,成了一名“诗的学徒”,此后他踏上了新诗创作的道路。
    闻一多先生主讲《历代诗选》课程。臧克家跟着恩师,一心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学习功课之余便日夜苦吟。每当他写出了自己认为值得一看的诗,就跑去向闻一多先生请教。闻先生总是拿起“红锡包”香烟,两人一边吸烟,一边喝着茶,一边谈诗,“室内充满了诗的空气”。除了这种思想上的交流之外,闻一多还把臧克家的《难民》和《老马》推荐给《新月》月刊发表,稿费高达八行诗4块大洋!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处女作诗集《烙印》,但因名不见经传,书店的老板不愿出版。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闻先生负责写序言出20块大洋,王统照先生任发行人出20块大洋,王笑房出20块大洋,请卞之琳在北平印刷出版。1933年7月,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烙印》面世了,由卞之琳、李广田设计的封面,采用了黑红的经典配色。在诗集中,那被雇主无情辞退的老长工,苦苦候客的洋车夫,黑矿井里的采煤工,寒夜里的老乞丐,遭遇灾荒的流民,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都成了作者笔下描写并同情的对象。《烙印》不但给新诗坛带来一部现实主义的佳作,还成为臧克家一生诗歌创作的方向,奠定了臧克家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杰出地位。
    《烙印》一出现,立即引起文化界的强烈反响,许多著名作家纷纷为它撰写评论文章,臧克家别具一格的诗风被誉为“《烙印》体”或“臧克家体”,作者被誉为“1933年文坛上的新人”。茅盾甚至认为,在当时的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那一年,臧克家28岁。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6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