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不离土和水——我写《东屋掌灯西屋亮》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墨瑶 参加讨论
写了50年,书也出了不少本,有机会在石家庄,也有机会在京城,我还是执著地选择了家乡。认准一个理儿,作家不能离开土和水。虽然到处有阳光,但少了土和水,长不出苗儿。
    家乡情深。生于斯,长于斯,感恩于斯,写于斯,是我的欣慰。情愿烟霞铸瘦容。
    我的家乡乐亭守着滦河,民歌、皮影、鼓书和评戏(先前称落子)蔚然成风,源远流长,构成乡俗文化的水土。这水土是我写作的根脉,是我安身立命之本。《东屋掌灯西屋亮》,原是一首民歌,她在我心中动荡了几十年,终于在三年前动笔,今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以一首家乡的民歌为载体,写人,写情感,写文化的嬗变。“文化态势决定命运——献给童年的记忆及成长的背叛”,是这本书的题记,也是面对哺育我成长的这片水土的感悟。我希冀以歌与哭的形式,思考逝去并不遥远的时代,呼唤人性的回归,用以报答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和水。
    童年的许多记忆,有的是听父老乡亲们讲的,有的是我懵懵懂懂见过的。随着时间流动,日月推移,它们不断变换模样,难以叫人捕捉。沉积多少年,终于扯住牛鼻子,方使躁动安定下来,这就是文化的态势。古老的滦河文化,孕育了那个时代的百态人生,有多少难忘,可以烛照现实,启迪当今,时时鼓荡我提起笔来,倾诉泣血之思。
    要把想说的传达给读者,就需要演绎一个动人的故事。小说中的故事截取自1945-1952年间,正是国内阶级矛盾白热化的当口,土改平分、战争支前、肃反镇反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时候发生。小说的主人公口袋儿,就在这新旧社会激烈碰撞中奋勇前进脱颖而出,成长为县委书记。一个民歌世家的小女子,带着她的民歌在血与火的磨难中书写传奇,人与歌共命运。民歌遭遇了战火,斗争锤炼了歌者,广袤的冀东平原上演着悲壮与凄美。这是民歌式的战争,这是战争式的民歌。围绕口袋儿的众多男男女女,村长、地主、翻身农民、热血青年、婉丽村姑、知识女性、土匪、胡子、国民党高官、共产党干部……共同在界定的舞台上,出演一幕幕动人魂魄的与命运抗争的人间奇剧。正义与奸佞,纯真与放荡,都在时势与潮流中扭曲嬗变,情爱、友爱、性爱,都在文化层面上展现颠簸。多少卓绝苦斗,令世人扼腕;多少沉痛代价,叫苍天落泪,正如滦河套里的天象奇观——无云而雨,老百姓称之为:天泣了。
    滦河滚滚淘岁月,多少人和事,逝去不可追。惟有至真至纯的民歌,从古唱到今,时时提醒我,这里是家乡热土,这里有父老乡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之水——
    东屋掌灯西屋亮/一个小女描花样/描的花样没处放/放在大哥枕头上……
    (《东屋掌灯西屋亮》,张墨瑶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原载:《文艺报》2011年12月02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12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