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作家的自然成长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红柯 参加讨论

    红柯,作家,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一届学员,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主要作品有“天山系列”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大河》《乌尔禾》《生命树》等,中短篇小说集《美丽奴羊》《跃马天山》《太阳发芽》等,另有小说《阿斗》《家》《好人难做》等。
    我的个人简历中总是强调曾在天山10年,同时还强调曾执教于伊犁州技工学校,这10年对我太重要了。技工学校对我没有太多要求,我头上没有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最紧张的高考指挥棒,没有教学大纲,只要学生喜欢,我爱怎么讲、讲什么学校都不管,我自己编教材,《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曾国藩教子书》,唐诗、宋词……技工学校重实践,实习机会多,我带学生跑遍天山南北。这种自由的方式使我直到现在也不习惯动笔前列出详细的写作计划,我无法提供一本书的大纲或让大家来论证书的选题,这就是天山以及技工学校给我养成的沙漠方式——沙暴式的形散神不散。1995年以后我执教大学,教的也是边缘化的写作课,业余写作。个人生活质量与精神世界应该体现在业余状态,写作完全出自精神需要。
    1995年底回陕西后,我过两三年就会回一次新疆,去跟群山、草原、大漠幽会。在西域大地上动辄七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巨大的时空交错,以至于我把故乡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也看成了“绿洲”。天山——祁连山——秦岭,那些地名在一脉相承的群山脚下一字摆开,伊犁、奎屯、石河子、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河西走廊、兰州、天水、宝鸡、西安、关中平原,这不就是瀚海伸向中原的一块天然绿洲嘛。
    无论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这条大动脉血肉相连,这就是李希霍芬博士所谓的“丝绸之路”。从来没有到过西域的云南诗人樊仲慰把沙子比喻为渴死的水。我曾经把沙子比喻成小米露珠,最终想到的是蚕卵,粘在纸板上的小米粒一样的卵,变成细小的虫子,慢慢长大……古人把戈壁沙漠称为瀚海,蚕就是海中鱼。我一直把维吾尔人的达甫手鼓看成沙漠的缩影,邦邦的手鼓声就是爱情来临之际的心跳,心灵飞翔如鸟,翱翔如鱼,柳宗元与毛泽东的诗文都把水中鱼喻为翔于空的鸟。西北民间剪纸的经典图案就是鱼,农村妇女过年时献给灶王爷的是一条鱼馍馍。信奉喇嘛教的藏族、蒙古族把鱼视为神物,鱼通神灵,他们是不吃鱼的。鱼被各族人民高度抽象成一种生命哲学。
    鱼生存的那些河,那些大西北的河有那么强悍坚韧的生命力!我很荣幸小时候在姨姨家学会了游泳,俗称凫水或打漂水。每年暑假我都要去她家待一段时间,后来一条水泥大渠——北干渠把我们村一劈两半,我就很少去了。北干渠干净方便,县城的公家人也喜欢到北干渠游泳,但很危险,有桥的地方才有台阶能上岸,多少人错过了桥边的台阶被淹死了。我曾经几次脱险。再次去姨姨他们村子的河里凫水,真正体会到河的温暖与自由,爱在哪里上岸就可以上岸;游累了,往浅滩上一躺,水草、鱼儿、青泥、岸边的树……自由随意,完全没有水渠的机械刻板单调,水渠的目的性太强,太功利化、太实用,它的水是流不到大海中的。水是有生命的,从泉到溪到小河到大河到海洋。普希金把大海喻为自由的元素,与普希金差不多同时代的曹雪芹把女人比做水,女人最完美的生命状态应该是河流的状态,最终融入大海。
    我这个生活在西北内陆的农家子弟,直到2003年40岁的时候才见到大海,一年之内见了两次,一次海南岛一次广西北海,可以想象我有多么激动。我的游泳技术只能让自己在浅水区品尝一下大海,仰躺在海面上,大群的海鸥从天而降,就像长翅膀的羊群,海浪很容易让人想起天山草原的草浪和瀚海里的沙浪。这种巨大的想象也只能来自西域大地,一匹马从马驹到儿马到成年马要换几次颜色,枣红马会成为白马或大灰马,绝对的魔幻现实主义。内地读者视为浪漫主义的东西在西域基本是写实主义。神话传说、歌谣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2009年夏天写完《生命树》,一周后我去到西天山伊犁河畔,2010年春天又赴希腊参加国际书展,在爱琴海边朗读《生命树》的片段。《生命树》是“天山系列”中神话传说最密集的一本书,也是大面积写女人的一本书。《西去的骑手》基本上是一本男人的书,女人零星闪现如泉眼;《乌尔禾》里的女性如同荒漠里的小溪;《大河》写额尔齐斯河,女人才是真正的大河;《生命树》几乎囊括了泉水、小溪、河流、大海的所有生命形态。
    在爱琴海边朗诵《生命树》很有意思。爱琴海意味着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核心是女人,盲人荷马对女性的肯定与赞美给西方文学打上了永恒的女性引领上升的底色。神话给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浪漫主义特有的巨大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力,一个民族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扬的时代。神话的另一大贡献就是让人类走出愚昧,走向科学、走向理性。神话与迷信最大的区别就是迷信让人盲目顺从、认命,丧失主体意识与个人意志,进而丧失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神话都是反抗命运,不认命。孔子很早就强调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神话从此式微。汉儒纳入阴阳五行谶纬符命之说,儒学成为经学理学道学,迷信色彩越来越浓。中国历史上三个黄金时代都是儒学衰落,神话与浪漫主义高扬的时代,即所谓先秦思想,魏晋风度,“五四”精神。中国古典文学从屈原开始到《红楼梦》结束,从诗歌开始到小说收尾,都充满神话色彩,都是命运的反抗者,不认命。《红楼梦》可以说是“五四”的先声,发现、肯定并赞美女性的伟大,同时也赞美了儿童,大观园里就是一帮不想长大、不想结婚的小孩,以儿童视角看世界,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在曹雪芹笔下复活了,林黛玉这个小女子流不完的泪是火辣辣的,是鲁迅《野草》里所吟诵的“地火在地下运行”,毁灭一切又创造一切。这就是中国小说的野性精神。小说总跟封建社会过不去,小说是一种现代精神,浪漫主义大师庄子最先提出“小说”一词真是意味深长。
    《生命树》出版时我才意识到近600万字的“天山系列”中,除去500万字的中短篇集子、长篇已有4部,完全可以称作“天山长篇系列”。《生命树》里4个女性的命运激活了我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在关中渭北老家一位少女被流氓所骗,怀孕嫁到我们村,跟《生命树》里的马燕红一样,可她没有马燕红那么幸运,她疯了、死了,这就是我最新长篇《好人难做》(《当代》2011.3)的核心故事,《好人难做》同样以关中西部古老的神话与当下生活相融合。神性是人性的最高体现,丧失神性,人与木石动物无异。11世纪喀喇汗王朝伟大的诗人哈斯哈吉普在《福乐智慧》中说:“人不为贵,人性为贵。”这个人性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孜孜以求的“神人”结构中充满了神性的真正的“人”。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2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