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脂批对《红楼梦》“细”的关注与激赏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赵海忠 参加讨论

    《红楼梦》是一部巨著,不必多言。同时,《红楼梦》也是一部微观上的“巨著”。几乎任何一个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一部皇皇几十万言的长篇小说,它甚至可以在非常小的细节和用词用字方面经得起研究和琢磨,这在中外小说史上是少见的。
    概括地说,《红楼梦》对细小的关注和微观性的描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红楼梦》人物之微观。人物是小说的支柱,不同的小说具有不同的人物设计和组织法。相对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大多数的小说对人物的设计和处理体现了较强的概括性,作家根据小说的表达意图确定小说中人物的数量和关系。《红楼梦》是小说,从根本上讲当然也是这样一种情状,但是《红楼梦》对人物的概括和确定似乎更符合生活的实际,似乎更难以让读者觉察这种概括。一方面,《红楼梦》写了很多小人物、小角色,写了很多在小说中存在不久的人物,随便一闪的人物,顺口一提的人物。另一方面,《红楼梦》更注重写人物生存与活动的细小方面。
    从众多人物中提取个别人物的写法,让人感到太多的“小说”味。《红楼梦》并不是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写在了作品之中,但却在一定范围内写了较丰富的人物链、人物群,较“松散”的人物链、人物群。这样,《红楼梦》在对人物的设置和观照上,既突出了主要人物并且把聚光灯集中在他们的身上,又召集了许多小人物而且不忘记将散光甚至也是聚光灯照射在他们的身上。在《红楼梦》中只出现一两次的人物很多,有的人物即使没有真正出场,作者也将他们写得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这样,小说就营造了庞大的人物生发点和关系网。此外,作者在对一些群众场面的处理上也颇见心思,让人感到“芸芸众生”、大千世界的存在。即使在《红楼梦》的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作者主要的也是刻意描写他们生活的细小方面。聊天、喝茶、游戏、玩耍等等。早就有人指出,《红楼梦》其实并没有写多少惊天动的大事,围绕主要人物的,主要是一些生活小事,体现了人物在面对小事、处理小事上的态度和举止。这一切就造成《红楼梦》艺术在人物塑造上的微观性。
    事件之微观。上文说过,《红楼梦》注重对小事件的关注和描写。在《红楼梦》中,表面上看不出对于涉及民族、社会和国家大事的描述。对于《红楼梦》的主角贾家而言,有大事,也不少,但作者或者是不便或者是不愿去做更细致的描述。所以,一般地说,《红楼梦》主要是写了家务事。而且不管是对什么事件的描述,《红楼梦》都注重对其细节、场面的详细处理,小到一丝头发,小到一个茶杯,小到一枝梅花,小到一对耳环,确实是一部小《红楼梦》。场景也是小说的主要方面,《红楼梦》写了多少场景,恐怕是谁也不能统计清楚的。与事件之微观相一致,《红楼梦》的场景场面也是以微观见胜。无关紧要的吃饭、喝茶、踏雪、赏梅、游戏、打骂、拉话、填词、作诗、讲古等场景场面,处处体现出细小来。与作者仔细描述事件的具体过程相联系,《红楼梦》对场景的描述也是非常具体仔细入微的,这是人所共知的。
    物体之微观。《红楼梦》写了很多道具式的物体。作者在做具体处理的时候,非常注重对小物体的描述,也非常注重对物体的细小方面作描述。如贯穿作品始终,可以说是作品生成关键的“宝玉。”作者通过几次精细的描述,将其刻画得极其精细。“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不仅如此,作者为了增加形象性,还非常例外地用图画的形式加以表达,可谓动了脑筋。
    艺术手法之微观。曹雪芹在小说创作中很注意照应,注重伏线千里,前后左右的照应,注重用词用字。
    脂砚斋对《红楼梦》在细小方面和微观上的成就也有敏锐的认识和由衷的激赏。在各种脂批中,单用“细”字对《红楼梦》在细小和微观上的成就就有不少。如:
    “先云‘根基已尽’,故今用此四字,细甚!。”
    “细。”
    “三字细。”
    “文字细如牛毛。”
    “细极。”
    “这一句衬出后文黛玉之不能乐业,细甚妙甚!。”
    “是哄小儿语,细甚。”
    “是梦中景况,细极。”
    “细!盖平儿原不知有此一人耳。”
    “细!是巳时。”
    “一进荣府一回,曲折顿挫,笔如游龙,且将豪华举止令观者已得大概,想作者应是心花欲开之候。借刘妪入阿凤正文,‘送宫花’写‘金玉初聚’为引,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
    “细极!李纨虽无花,岂可失而不写者?故用此顺笔便墨,间三带四,使观者不忽。”
    “细甚,交代毕。”
    “细甚。”
    “为玉兄一人,却人人俱有心事,细致。”
    “这一忖度,方是聪明人之心机,写的最好看,最细致。”
    “此回将大家丧事详细剔尽,如见其气概,如闻其声音,丝毫不错,作者不负大家后裔。”
    “请问此等光景,是强是顺?一片儿女之态,自与凡常不同。细极,妙极!。”
    “曾用两处旧有之园所改,故如此写方可,细极。”
    “细极。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后文又云,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皆从此‘北’字而来。”
    “细极!从头至尾,誓不作一笔逸安苟且之笔。”
    “‘斜’字细,不必拘定方向。”
    “补四字,细极!不然,后文宝钗来往,则将日日爬山越岭矣。记清此处,则知后文宝玉所行常径,非此处也。”
    “正面,细。”
    “写出水源,要紧之极!近之画家着意于山,若不讲水。又造园圃者,唯知弄莽憨顽石壅笨冢辄谓之景,皆不知水为先着。此园大概一描,处处未尝离水,盖又未写明水之从来,今终补出,精细之至!。”
    “怡红院如此写来,用无意之笔,却是极精细文字。”
    “未写其一段极清极细,后文鸳鸯瓶、紫玛瑙碟、西洋酒令、自行船等文,不必细表。”
    “可见前进来是小路径,此云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之正甬路也,细极!。”
    “暗贴王夫人,细。”
    “静极故闻之。细极。”
    “补还一句,细。方见省亲不独贾家一门是也。”
    “妙!宝玉心中早安着这着,但恐茗烟不肯引去耳。恰遇茗烟私行淫媾,为宝玉所胁,故以城外引以悦其心,宝玉始悦,出往花家去。非茗烟适有罪所胁,万不敢如此私引出外。别家子弟尚不敢私出,况宝玉哉?况茗烟哉?文字着楔细甚。”
    “才与母兄较争以后之神理。最细。”
    “一转,细极!这方是颦卿,不比别人一味固执死劝。”
    “‘大家’二字何妙之至神之至细腻之至!。”
    “细致。”
    “何等精细!。”
    “妙!文字细密,一丝不落,非批得出者。”
    “妙极细极!因此处系依古董式样抠成槽子,故无此件此槽遂空。若忘却前文,此句不解。”
    “是八月中当开窗时,细致之甚。”
    “故思及平儿一人方如此,故放手细写绛芸闺中之什物也。”
    “文有数千言写一琐事者,如一吃茶,偏能于未吃之前既吃以后,细细描写;如一拿银,偏能于开柜时生无数波折,平银时又生无数波折。心细如发。”
    “细腻之极!一部大观园之文皆若食肥蟹,至此一句则又三月于镇江江上啖出网之鲜鲥矣。”
    “周到细腻之至。真细之至,不独写侯府得理,亦且将皇宫赫赫写得令人不敢坐阅。”
    “细致之甚。”
    “司棋事后从鸳鸯误得来,是善周全处。方与鸳鸯前后行景不致矛盾。何等精细如此。”
    “所谓此书针绵慎密处全在无意中一字一句之间耳,看者细心方得。”
    “此等家常细事岂是揣摩得。”
    “贾老在座,故不便出‘浊物’二字,妙甚细甚!。”
    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评语说明两个方面的意思,一,《红楼梦》有大多的对细小的关注和微观性的描述,二,脂砚斋感受到了这种对细小的关注和微观性的描述并且对这种对细小的关注和微观性的描述是大加赞赏的。
    由《红楼梦》和脂评对细小的关注想顺便指出的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一样,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不同的是,宏观研究涉及的是对象的性质、本质等显要方面,正确的研究的结果反映的是对象的全貌和整体。微观研究涉及的是对象整体的细节或者是对象的枝杈等细小的方面,研究的结果反映的则是对象的局部和点滴。
    世界是由宏观和微观构成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同样重要。在实际研究当中,宏观研究确实解决了一系列的大问题,但也存在无限上纲不着边际空谈成风的现象。这种貌似宏观研究的宏观研究,还不如进行一些微观研究更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而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及其逐步积累,就会实现对抽象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解决。由微观到宏观,在宏观的笼罩下实施微观,对客观世界的关注、研究和掌握才能全面。
    对于文学的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应当有大致相当的比例,而且事实上也基本是这样的一个比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微观研究能够揭示、描述文学的一些侧面,而文学这种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艺术也必须对其进行微观研究才能更好地揭示其特征、本质等宏观的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