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曹頫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广文 参加讨论

    《新京报》2005年3月30日报道了青年学人陈林的红学论文《破译红楼时间之谜》,论文考证《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之父曹頫,也即早期抄本上的批语者“脂砚斋”,在学界引起反响。
    事情真象陈林说的那样—即曹頫真是《红楼梦》的作者吗?我的回答则是否定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曹頫的出生时间与作者的出生时间至少要早二十七年。
    我在《“饯花会”的真相是什么?》已经论证过贾宝玉生于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公元1724年5月18日)。贾宝玉是作者的化身,换句话说,作者生于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现在来看曹頫生于何时。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初七日曹頫折:“窃念奴才包衣下贱,黄口无知,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特命奴才承袭父兄职衔,管理江宁织造,……”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唐·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云:“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实际上,“黄口”并非全指十岁以下的儿童。曹寅十六岁入侍,其康熙五十年奏折曾云:“臣自黄口充任犬马”,可见“黄口”只是未成年之意。古人二十岁称弱冠,二十岁以上为丁。曹頫自称“黄口无知”,可见其当时的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大约为十七、八岁。假设曹頫继任江宁织造时为十八岁,曹頫则约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
    两者年龄相差达二十七岁之多。《红楼梦》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乾隆一二年间,这时作者(贾宝玉)尚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而曹頫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二、曹頫的家庭状况远远不如书中的贾府。
    在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间,曹頫的家业已经衰败,无法与书中宁荣两府的兴盛景象相提并论。
    第六回中写道:“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这“三四百丁”中还不包括奴仆。第五十二回中麝月说:“家里上千的人”(含奴仆)。书中描写曹府的府第、陈设、饮食起居,都相当奢华。
    而曹頫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奉旨抄没曹頫家产的江宁织造郎中隋赫德奏报:“窃奴才荷蒙皇上天高地厚洪恩,特命管理江宁织造。于未到之先,总督范时绎已将曹頫家管事数人拿去,夹讯监禁,所有房产什物,一并查清,造册封固。及奴才到后,细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一十四口,余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奴才即将欠户询问明白,皆承应偿还。再曹頫所有田产房屋人口等项,奴才荷蒙皇上浩荡天恩,特加赏赉,宠荣已极。……曹頫家属,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今其家属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见《故宫周刊》第八十四、八十五期)。雍正七年七月(1729年)及同年十二月(1730年)的两件刑部致内务府“移会”与“咨文”中提到曹家妇孺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屋十七间半”(《历史档案》1983年第1期),这大概就是隋赫德“酌量拨给”曹頫的房屋。曹頫的田产房屋人口被抄没后都赏赐给了隋赫德,曹頫回京后家产只有隋赫德拨给的这十七间半房屋,人口也不会剩下很多。
    《红楼梦》写的是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的事,从曹頫被抄家算起,至书中故事最盛时期,仅短短几年时间。曹頫当时是戴罪之身,加之亏空巨大,负债累累,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不大可能购买或建造出象书中荣国府那样的豪宅,也不大可能将家庭人口发展到“三四百丁”。现实中回京后的曹頫家住宅规模和人口数量与书中的荣国府出入较大。
    第十六回中贾蔷道:“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雍正六年,隋赫德在上报查抄曹頫家产的奏折上称:“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奴才即将欠户询问明白,皆承应偿还。”到雍正十三年,这些欠款应当已经偿还,曹頫几乎没有可能有五万两银子寄存在别人家。
    以上说明,《红楼梦》中的贾家并非指曹頫家。
    三、曹頫的经历与贾宝玉明显不同
    作者在书中反复说宝玉“无材可去补苍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只在家或入学堂读书,与仕途毫无瓜葛,只在十八岁时初次参加乡试,一出考场就离家出走,杳无踪迹了。历史上的曹頫则不然,曹頫十几岁就继任江宁织造,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皇帝登基时又授内务府员外郞,是有官职的人,不能说是无处“补天”。
    四、曹頫不具备贾宝玉那样的乖张性格
    从人品性格看,贾宝玉虽才华横溢却不喜读书(专指“治理”之书),于八股一道,平素深恶,尤厌仕途经济,父亲贾政视他为“酒色之徒”,将“酿到弑父弑君”的地步;母亲称他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老家人说他“天不怕地不怕”,确该严加管教;世人评他“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国于家无望”。这是“末世”的世家子弟中一个具有乖张性格而不堪承家者的典型形象。历史上的曹頫则完全又是一种情况。康熙六十年(1721年)刊《上元县志·曹玺传》记载,曹頫“字昂友,好古嗜学,绍闻衣德,识者以为曹氏世有其人云。”曹寅康熙五十年(1711年)曹寅曾在扬州写下了《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思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其中第二首为:“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承家望犹子,努力作奇男。经义谈何易,程朱理必探。殷勤慰衰朽,素发满朝簪。”曹頫早年步入官场,十余年间虽无所建树,却也未闻有何劣迹,当是一个寻常的守成者;至于后来遭罢官抄家,主要是由上代亏空巨大所致,与本人牵扯不大;政敌贬他“年少无才,遇事畏缩”;史学家评他“好古嗜学,绍闻衣德“;伯父曹寅很赏识他,许他既能“成材”,也堪“承家”,且于朱陈理学有一定的造诣;老家人赞他“忠厚老实”。相互比较,可知这是两类性格反差极大的人,实难以结成人物与原型的关系。
    如果说以上只是别人对曹頫的评价,尚不足以证明曹頫不具有乖张性格,那么从他向朝廷上报的奏折上看,可以确切地证明曹頫不具有贾宝玉那种乖张性格。
    康熙五十四年九月初一日曹頫折:“接阅邸抄,知部议需用骆驼运送军粮。老母泣谕奴才,以为奴才等仰沐主恩豢养,足以过活,惟恨不能身亲荷担,为国驱驰。情愿捐银三千两,少供采买骆驼之用,略申蝼蚁微诚。谨具折奏闻,伏乞天恩赏收,奴才母子不胜激切顶戴之至。” 满是功名利禄之心。这与宝玉淡漠功名利禄的乖张性格绝然不同。
    五、曹頫一生坎坷困顿不可能有时间和心情写言情小说。
    曹頫继任江宁织造以后,不仅在经济方面面临巨大亏空,而且还在政治方面屡遭打击,经历很多挫折。雍正二年被雍正皇帝招至北京交怡亲王允祥传奏;因骚扰驿站雍正五年十二月初四雍正皇帝下令将曹頫等交由内务府和吏部严审,在曹頫被撤职受审的时候,雍正又得知曹頫转移财物、企图隐蔽,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传旨查封曹頫家产;雍正六年二月(公元1728年),新上任的江宁织造隋赫德将曹頫江南家产人口查明接收,并上报皇帝,曹頫在京城的家产人口,也由内务府全部查封。六月,骚扰山东驿站案审结,判曹頫赔银四百四十三两二钱,由内务府负责催讨,并将曹頫戴上木枷示众。雍正六年初夏(公元1728年),曹雪芹随同祖母、母亲等全家老少,由南京回到北京,住在崇文门外蒜市口的曹家旧宅,开始了穷困潦倒的悲凉生活。曹頫经历过一系列挫折和磨难,一生坎坷困顿,还有时间和心情著书大谈风月,显然不大可能。
    于湖北襄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