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入门》之书商行为(第十三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总说
    正如杨传镛所言——“当《红楼梦》的传抄越出了亲属戚友以及极少数有密切关系的王公贵族的圈子之后,便逐渐地进入了市场,成了商品。”
    两百多年来,《红楼梦》的传播史上,不断的活跃着书商的身影。
    说到《红楼梦》的书商,许多人首先想到了程伟元。
    应该这么说:程伟元首先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整理者,其次是首先发起了《红楼梦》百二十回本的刊刻印刷——当了一次书商。从目前已有的史料来看,程伟元多才多艺,文学功底极好,他主要的职业是当幕僚。当书商,好像就是印刷程甲本、程乙本这一次。
    程伟元是个特例。本章“不说”程伟元。
    本章主要涉及抄本方面的“书商行为”,涉及与版本问题联系较紧的“书商行为”,因此,种种印刷本方面的“书商行为”,民国时期及当代的“书商行为”,均不涉及。
    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有两种路数:清晰源流图的探寻和辨微识小。
    辨微识小派的思路是——“今存《红楼梦》抄本不仅是过录本的过录本,而且是拼抄本的拼抄本。这意味着,每一种今存抄本都存在着多个(起码是4个)诞生于不同时空的版本现象。这样,由现存13种这样的拼抄本去描述《红楼梦》的版本流向,其复杂性与混杂性是可想而知的。”
    由于现存抄本的非常的“复杂性与混杂性”,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红楼梦》的版本研究。
    甲戌本有特殊标志——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十五个字。
    己卯本有特殊标志——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及“己卯冬月定本”
    庚辰本有特殊标志——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及“庚辰秋月定本”。
    能迷信这些特殊标志吗?
    如果不迷信这些特殊标志,会推导出“程前脂后”的结论吗?
    这些特殊标志,是作者写的?是脂砚斋写的?是书商写的?
    总之,我们不能回避“书商行为”。
    第二节、吴世昌说书商
    吴世昌在《红楼梦探源外编》第156页写道:
    “可见脂砚斋至少‘评’‘阅’了六次,校对(可能又评阅)了一次。把它仅仅称为‘四阅评过’的本子,也是不对的。总之,这些藏主或书贾加上去的签条名称,和‘有正本’的书题上所标的‘国初抄本’一样,必须严予考察,再定取舍,(如认‘国初抄本’为可靠,则《红楼梦》的著作年代将上推至顺治年间)不应当无批判地人云亦云,造成研究工作上的混乱现象。”
    对“可见脂砚斋至少‘评’‘阅’了六次,校对(可能又评阅)了一次。把它仅仅称为‘四阅评过’的本子,也是不对的。”一句,吴世昌在该书第156页有注。其注文写道》
    “‘四阅评过’这签条,显然是从另一个本字上过录来的,和书中脂评的实际情况全不相干。又如‘脂配本’(即所谓‘己卯’本)的第二、第三册目录页上,也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签注。第二册在此签注下还有‘己卯冬月定本’一行小字。由于此本和‘脂配本’的字迹完全相同,出于一人之手,可知这些本子系一个书贾所雇的抄者所过录。从此本第二十二回末附记,可知其过录时间均在丁亥之后。‘四阅评过’、‘某年某月定本’云云,都是随意加上,以‘昂其值’于‘庙市’的花招,虽其底本也许确是某年所定,但这些年份决不能即此现存抄本的年份。”
    第三节、杨传镛说书商
    杨传镛在《红楼梦版本辨源》第39、40页写道:
    “看来,这个最表层共同异文几乎还是通体存在的,而它的最突出的标志,却是几个名字的变更:
    英莲 →英菊(或讹作菊英)
    余信 →蔡信
    枕霞阁 →秋露阁
    等等。从这样的实际内容来判断,我认为,这是在流传蕃衍后期的某个环节,由某个刁钻的书商所干的勾当。
    当《红楼梦》的传抄越出了亲属戚友以及极少数有密切关系的王公贵族的圈子之后,便逐渐地进入了市场,成了商品。彼时,《红楼梦》是‘畅销书’,脍炙人口,历久不衰,不胫而走几三十年。这样一来,在某些人那里,广为搜罗,组织翻抄,囤积居奇,改头换面,都将成为他们获利生财的手段。某个拥有分流了的己卯本和庚辰本的书商,为了牟取暴利,将行款格式相同的两个本子,同时都改了几个名字和一些语词。用以标榜他的《石头记》与众不同,以售其奸,这便是己卯、庚辰两本得以重行会合的契机。同时,由于书商的刁钻,他当然是知道在书中留下怡亲王府的‘胎记’(即讳字)的价值的,所以,对这个‘胎记’,在初期一定没有什么改动。倒是后来碰到了‘外行’,有不少讳笔字,就被发现并复原了。我们今天之所以看到有的讳字避,有的又不避,有的本子避讳字多些,有的又少些,那奥秘就在这里。
    这个曾经分流,又得以重行会合的‘己卯·庚辰’本,就成了往后出现的‘己卯、庚辰两本的‘共同祖本’——我所以给它打上引号,是因为它是一个怪物;它并不‘共同’;它只是最表层相同,而里面的几层却是不同的。这也很容易理解:书商造假,是为了射利,他绝不会把二者全部统一起来,不然,他不但偷鸡不着,还会毁掉书,大蚀其本!在书商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进程中,己卯、庚辰两本肯定是各行其道的;这就使得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己卯、庚辰两本,初看总体相同,而局部又并非小异,从而让人误以为它们是两种本子。而其实,它俩只是一种本子,亦即都是怡亲王府抄藏的那个‘己卯·庚辰’本的后裔,但却穿着两套略微不同的服装。”
    第四节、戴不凡说书商
    《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载有戴不凡的遗作《版本识小录》。
    戴不凡在《版本识小录》(《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第265页)里写道:
    “如果浮光掠影,随手翻翻,可以说,用工整颜体字钞写的戚本,不愧是一部‘精抄本’。但如果细加审察,并校以庚辰等本,不难发现这部‘精抄本’其实也有不少不精之处。……这里先看‘精抄’的戚本中的累累错字别字,为省篇幅,举明显的十例为证……”
    戴不凡在《版本识小录》(《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第269页)里写道:
    “就以上情况看,戚本漏抄的原因,约之不外二端,一是钞胥整行的跳钞;不漏则已,一漏必30字左右。二是错看上下文两处相同的字眼为一,而遗漏了中间文字。当然,也有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因而漏钞的。至于漏钞的情况,在某些回目如第十二、十三、十四回中,一条也没有;在某些回目中如第四十一回就连四接五地出现。这当是由于钞胥注意力有时集中,有时不集中的缘故。
    总之,戚本虽字体娟美,行格整齐,但有这么多误夺之处而不校,可见它在实质上并不是有意倩人精工钞写之本,而仍然是坊间钞本,有利于高价出售而已。”
    第五节、季稚跃说书商
    季稚跃在《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余论》里写道:
    “以上的这些情况充分地证明:蒙古王府本上前七十四回是一个辗转过录本,其不见脂本的侧批不是蒙古王府收藏者所批的,弄清这一点很重要。同时,蒙古王府本也不是蒙古王府收藏者组织人员过录的,而是得于书贾之手。其主要证据有三:证据一就是移植到模仿程伟元手迹的序言。书贾在得到前七十四回过录本后,为了出售时得到好的价钱,又组织抄手利用程甲本补齐前六回和后四十回。为了造成是程伟元收藏的一百廿卷《红楼梦》全璧手抄本的假象,利用卷五的空白页仿造程伟元的字迹补上序言,鱼目混珠。在补抄时,书贾要抄手将程甲本书口上的‘红楼梦’改抄成‘石头记’,但第九十三至九十六回的抄手赶抄心切,忘了书贾的嘱咐,无意中将‘红楼梦’三字照抄,留下了痕迹。这一痕迹,是该抄本不是王府收藏者过录的证据之二。证据之三,第六十二回页六B面天头的‘们牌’和‘不敢惊’的字样决非蒙古王府收藏者所为,也是书贾得到前就留下的,应该是不懂事的孩子随手按下面正文胡乱写上的。”
    第六节、庙市
    程甲本《红楼梦》程伟元序云:“《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序中有“庙市”一词。此“庙市”在《红楼梦》早期抄本的流传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什么是“庙市”呢?当时北京的庙市有多少呢?这些庙市各座落在什么地方呢?
    庙市——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的集市
    宁欣在《乡村的庙会与庙市》中写道:
    “大型庙会活动,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庙会,逐渐发展成为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古代的神灵、先祖和古今英雄都一起作为百姓祭奠和娱乐的对象。……明清以来,北方地区庙会与农贸市集的结合比南方更为紧密。不过,即便在江南,如果是商业网络不发达的农村或偏僻的地区,庙会仍然发挥着商品交流的重要作用(见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文化》,三联书店,2002)。
    百度百科写道:
    庙会又称‘庙市’、‘节场’。……(北京)庙会是每月逢三(初三、十三、廿三)是土地庙;逢五、六(初五、初六、十五、十六、廿五、廿六)是白塔寺;逢七、八(初七、初八、十七、十八、廿七、廿八)是护国寺;每月逢九、十、一、二(初九、十九、廿九,初十、廿,初一、十一、廿一,初二、十二、廿二)是隆福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崇文门外东便门一带)等等,几乎天天有庙会,甚至于一天还不只一处,可以说,老北京是庙会的天下。”
    百度百科还写道:
    “《旧京琐记》里有记载:‘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白塔寺的庙会与护国寺庙会基本相同,因白塔寺与护国寺不但位置相邻,而且庙会的日期也相近。 ……护国寺位于北京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庙会定在农历每月七、八两日。……隆福寺位于北京东城东四牌楼之西,是北京名刹之一,当初庙里的香火十分兴旺,是‘东西两庙’之东庙。每旬九、十有庙会。因此地繁华,游人众多,有的摊贩为多赚钱,九、十两天之后不走,继续营业一两天,这样隆福寺的庙会就由每旬两天变为逢九、十、一、二这4天了。隆福寺庙会的规模居京城庙会之首位。……厂甸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当时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厂甸的。……宣武门外是各省会馆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暇时多愿到琉璃厂逛逛,对促进琉璃厂书肆和文物、南纸店铺的发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杨传镛(著)。于鹏(整理)。红楼梦版本辨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戴不凡。版本识小录。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1980。
    (4)沈治均。红楼梦成书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
    (5)宁欣。乡村的庙会与庙市。文史知识,2007(1)。
    (6)季稚跃。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余论。红楼梦学刊,2004(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