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关于刘心武现象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欧文 参加讨论

     
    刘心武先生再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引起一片热议,赞扬的有,非议的也有,褒贬不一。正因为如此,《红楼梦》及红学再度成为人们关注和谈论的话题。对此我姑且称之为“刘心武现象”。
    暂且不谈刘心武先生观点的对错,单就刘心武先生能够再度引起人们对《红楼梦》及红学的关注、学习和讨论这一点上讲,对推动红学发展无疑是有贡献的。
    刘心武先生是知名作家,他本人又是中学教师出身,编故事和讲课是他的特长,加之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人听起来不乏味,能够吸引人,这是他能够再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原因。
    刘心武先生能够再度登上《百家讲坛》讲《红楼梦》,并不完全靠“知名作家”这个头衔,他对《红楼梦》的确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目前研究《红楼梦》的人中,能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人并不多见。我听了两次周思源先生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感觉似乎并没有多少自己的独到观点和体系,现在除了还记得他反对刘心武先生的“日月说”外,对他的讲课几乎没有多深的印象。
    对刘心武先生的观点我并不赞成,但不会对他的观点展开批判。因为他毕竟是个作家而不是学者。学者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遵从客观和严谨。作家的思维方式则是形象思维,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的想象。刘心武先生以作家的思维方式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我认为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刘心武先生以“红学家”自居并声称是揭示《红楼梦》的故事真相,不仅有误导读者之嫌,也显得有些不自量力。
    对刘心武先生本人及他的讲课内容我不想作过多的评论。我所思考的问题是,当今红学号称“显学”,参与研究的人之众、研究的范围之广、研究的成果之多,是其他社会学科无法企及的,然而却没有产生象周汝昌先生那样的红学大家,遂使一个不是专门研究红学的小说作家刘心武先生在红学界成名,个中原因不应该令那些专门研究红学的人深思吗?
    对刘心武先生在红学界成名并再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红楼梦》,大家完全可以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我认为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今红学无旗手,遂使心武上讲坛。问题在于,为什么当今红学界不能出现新的旗手?
    自胡适先生的新红学举旗以来,红学有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象周汝昌先生这样的红学大家,而这些红学家也的确不是浪得虚名。如周汝昌先生,穷毕生精力查阅文献索考证据,并认真思辨,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体系。扪心自问,现在的“红学家”们有几人能做到这样?前些时候在网上遇到一个叫张立均的朋友,他在版本研究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功,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目前红学界象张立均这样肯下苦功的人并不多。目前红学界有的只是名利当头,心性浮躁,不作深入地研究,不作系统地研究,一知半解,便大言不惭以“红学家”自居,胡说八道,胡搅蛮缠。在这种学术氛围中,红学怎么能健康发展?更别遑论出现公认的红学大家了。
    有人天真地说,要想办法“勾引”人们对红学发生兴趣并让他们购买自己的红学著作,试问你用什么办法“勾引”?难道读者都是傻瓜没有一点认知力和判断力?如果你的“红学著作”只是一些奇谈怪论并无知识可言,又有谁会购买呢?恐怕想通过玩《红楼梦》成名和发财最终只是一场梦耳!
    有人不是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抱怨读者鄙俗只知道猎奇,指责刘心武等人媚俗。其实这种抱怨和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这些人也不想想,读者为什么会对红学发生兴趣?那是因为关于《红楼梦》的内容及作者有许多谜团,求知欲是读者对红学发生兴趣的原因。而红学家的职责就是破解这些谜团,为读者释疑解惑。读者的求知欲是无可厚非的,为读者解答问题也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解答得对不对,那是解答者的学识水平问题。对于解答者的观点和依据,那是学术问题,可以展开学术讨论。比如,我不赞成刘心武先生关于秦可卿是康熙废太子允礽之女的说法,可以撰文予以批驳。但这种批驳是建立在有根有据的基础之上的,是通过说理来实现的,通过争鸣达到对学术问题的共识。这样,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学术氛围,红学研究才能健康地发展。
    现在有人为了维护自己在红学界的“权威”,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反对“本事考”,或者一味地反对“文学考”。另外一些人喜欢自说自话,听不得批评意见。还有少数人批评别人的学术观点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侮辱谩骂。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学术态度和正常的学术风气,而是一文化的堕落,其根源是极端的名利思想在作怪。
    试问,如果抛开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红楼梦》研究还有必要吗?如果不研究解答有关《红楼梦》的疑惑问题,红学还能成其为红学吗?如果不开展正常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对学术问题还能形成共识吗?
    红学既然被称为“学问”,就应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而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研究《红楼梦》作者的生活背景,研究《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研究有关《红楼梦》故事情节的脉络,破解有关《红楼梦》的谜团,就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就是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
    如果对上述问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改变目前红学界不良的学术态度和风气,恐怕红学研究再难有大的发展,更别希望出现什么红学大家了。若干年后登上《百家讲坛》讲《红楼梦》的,恐怕还是刘心武之类的人物。
    刘心武先生有关《红楼梦》的观点错误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目前红学界的浮躁心态和不良学术风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