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假不真时真岂假?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昱宁 参加讨论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当年首播时,我读小学五年级,刚在父亲的书橱里偷偷读完一百二十回的程乙本。读红楼容易犯傻,“这会子竟又痴了”之类的“红楼体”,上口容易,多念叨几遍,就入了心;若是碰巧书橱里,原著的左边搁着一本入门级的《红楼梦论稿》(蒋和森),右边躺着几本骨灰级的《红楼梦学刊》,那对于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八级地震期的我来说,犯傻能犯到何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我一边和着王立平(此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善于制造唯美旋律的作曲家)写的《枉凝眉》,揣摩配音演员一字一句拿捏的台词(这一版红楼的配音班底,基本上与当时中央广播电台的广播剧《红楼梦》重合),一边跟着“探佚派”们撒下的线头,在“红楼迷宫”里原地转悠,把曹雪芹和脂砚斋想象成类似于神雕侠侣的组合,仇恨那些可能参与篡改、毁灭原稿的阴谋集团,相信真正的、字字珠玑的后四十回,总有一天会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横空“出土”。在那时的红学政治气候中,高鹗和程伟元都是很不讨好的名字,“掉包计”和“兰桂齐芳”则成了后四十回俗不可耐、狗尾续貂的铁证。那一版的最后六集,也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彻底推翻了后四十回的“合法性”,殚精竭虑地推出了当时红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先是安排宝玉送妹远嫁而遇险,再是指挥黛玉闻讯泪尽而亡,紧接着才是宝玉回家完婚,最后让四大家族死得干干净净、不得超生,宝玉胡子拉碴地隐没于雪地高天,以完此劫。
    我不喜欢欧阳奋强留络腮胡子的模样,进而隐隐地为这套粗枝大叶、四角俱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诠释而不安。但那个年代,或者说以我当时的年纪,对话语权本身,怀有如今无法想象的敬畏。不安持续了没多久,我也就学会说服自己,像宝玉接受金玉良缘一样,接受了红学家们的安排。平心而论,哪怕剔除先入为主的感情因素,87版的许多单项指数,即便放到今天,亦属上乘。无论是戏剧节奏、人物基调还是服装化妆道具,都可以说“几无大错,常有高分”。不过,因为那时狂热地收集过《红楼梦》的相关剪报,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彼时在各类报刊的文艺版上,在《大众电视》的读者来信中,对此剧也存在种种争议,除了对后四十回的修改有不同意见以外,几个主要人物的表演,也引来众说纷纭。那时公认度最佳的是邓婕演的王熙凤,而受到最多质疑的恰恰就是如今被网友们追认为“此女只应天上有”的陈晓旭,言其“尖酸有余,可爱不足”者,大有人在。如果当时也有网络也有论坛,那么,剧组也会收到板砖——未必成筐,却也成篮。
    对新版《红楼梦》的拍摄,我本来确实怀着比对新版《三国》更多的期待。比起“四大”里的另几部,《红楼梦》有更入世的面貌,却有更出世的心机,也有更立体的诠释空间和更多只能意会的灰色地带——这一切,拿到技术手段更为完善的今天,应该有的是新意可以施展。此外,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本人对这部奇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可能不存在狗尾续貂,更没有偷梁换柱,“红楼断梦”的说法只是红学产业链上一个极具话题价值(这种“传奇性”对其江湖地位的巩固,似颇有裨益)的环节罢了,既缺少有力的人证物证,又没有文学批评上的实在意义,其最大的便利,是给很多人提供了饭碗。我越来越倾向于认同现存的一百二十回的完整性,它由一个人写完——不管他是不是曹雪芹——的可能性至少不比双人接力的可能性更小(近年来,红学界持此说者也并不罕见,他们的考证恕不一一列举),所以,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文学价值的认定,就应该以这一百二十回本为根据。事实上,一旦扔开那些比推理小说更离奇的“红楼探案学”(说到这里,很难不联想到刘心武的《秦可卿之死》),一旦回归文本本身,我们就能平心静气地读出更多一以贯之的东西,而不是被预设的“腰斩”扰乱了视野、搅翻了胃口。比如“兰桂齐芳”,为什么就不能退后一步,看到在盛极而衰之后再跟一个衰后渐兴,是一种颇具反讽意味的循环结构呢?为什么非得惨绝人寰,才是最高明的批判呢?在我看来,当李少红最终决定忠实于一百二十回本(相比之下,署名用“无名氏续书”可算是个不痛不痒的妥协,不影响实际效果),老老实实地让贾宝玉先中科举再当和尚时,这一版《红楼梦》就获得了重拍的意义。
    然而,单凭这点意义,就能不辜负过亿的投资和观众的期望吗?《红楼梦》试播之初即被冠以“红雷梦”,其受到口诛笔伐的力度远远超过同期推出的新《三国》,大半原因还得从主创自己身上找。先说句公道话,滚滚雷声中,难免有个别“乱判葫芦案”的例子,比如有人贴出照片,林妹妹宝哥哥坐的船上竟挂着两只轮胎,但你若再耐心点,翻翻出处,就能发现那只是剧组开媒体见面会(顺便替乌镇做广告)时带妆亮相而已,远非剧照,更与剧情无涉。但除此之外,诸如铜钱头鬼叫门凌波步,诸如混血贾母耄耋贾政,再诸如四季麻袋装、配乐书朗诵,都是大抵不错的形象表述。至于那个最有喷饭效果的段子——贾琏“叫几个清俊的小厮出火”被拍成了“小厮替琏二爷拔火罐”——即便编导并非纯洁到连“出火”是什么意思都不懂,那至少也是他们在自作聪明,以为这样一来就能图解根本无法实拍的“出火”。画公仔无须画出肠,何况还是一段如此笨拙的肠子。
    凭着全国那么多“红专”、“红粉”的雪亮眼睛,再从新版红楼里挑出多少雷段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更耐人寻味的,倒是“雷”从何来,这其中有没有编导在整体把握原著时的自乱方寸。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还是先大体看看《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如果将《红楼梦》三维化,站在高处俯视它,你会发现它是那种景深超大的作品。前景是一个封闭的、呈内循环的家族的详尽起居注,沿着极其生活化的轨迹铺展线索,有时候琐碎得使读者迷惑,似乎无意抵达任何戏剧性,只是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精准诠释而已。这个家族中激起的所有矛盾,都像是小石子投入水面,水波是一圈圈漾开的,进而再与其他石子激起的水波交汇,纹丝不乱。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从第一回起,就能看到前台的热闹背后,衬着虚无的底,补天顽石,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一僧一道,真事隐假语存,宝玉、金锁、风月宝鉴、太虚幻境,来自后台的“运作”虽然着墨不多,却总是在关键节点上左右前景中芸芸众生的走向。这简直有点类似于《黑质三部曲》里的两个平行世界,一则虚一则实,各有各的体系和规则,而作者总是时不时地割开平行世界的窗口(那些大大小小的“托梦”,那块忽而被砸、忽而失落、忽而归来的玉),让我们透过“实”看到“虚”的控制,看到那只教人无限怅惘的翻云覆雨手。王安忆在《心灵世界》里,曾对《红楼梦》有过一段相当到位的解说,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虚幻的后景)其实是一个形而上的境界,倘若没有它,那么前台的一切细节,便如一盘散沙,孤立地存在着,而它们的聚合则是出于偶然性。惟有在那个后景的笼罩下,它们才是一体的,并且这堆琐碎的事物才不再是琐碎的,终与日常的生活有了区别,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局部的翻版……”
    87版《红楼梦》把几乎所有的功夫,都花在了“前景”部分。有关太虚幻境的部分被删得一干二净,涉及“封建迷信”的部分被尽可能弱化,倒是秦可卿之死被坐实成了“淫丧天香楼”(那当然是另一项重要的“红学成就”)。这个指导思想落实到其他各个环节中,就是强化戏剧性,严格遵循正常的叙事逻辑,在服、化、道各方面都一丝不苟。可能正是意识到了旧版红楼在展现“后台”时的明显不足,而“空灵诡异”又恰恰是导演李少红向来善于驾驭的风格,因此,选择以这一点为突破口来凸显新版之“新”,也算合乎逻辑。于是乎,我们看到了过度戏曲化的人物造型,看到了昏暗、阴郁的画面,看到了大量棚内拍摄的、以灯光代替自然光的镜头。从潇湘馆看出去的视觉效果,就像站在拉斯维加斯五星饭店里的走廊上一样,蓝天白云也好,一弯冷月也好,都像是电脑动画、彩绘幕布加上灯光变幻的产物。于是乎,我们看到了被不厌其烦运用的“快进”镜头(李导说是为了让节奏更快,那直接切换镜头岂不更快?)和反常视角,听到了本土电视剧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音效。还有那个“从这间屋跑到那间屋”都要交代一番的旁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掩饰演员表现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在时时提醒观众跳出戏外,听听“说书人”怎么讲,从而强化了某种不真实感——须知,写实主义的至高境界,就是让读者 / 观众忽略叙事者的存在。总之,这一版红楼的宗旨,似乎是离“生活”越远越好,离真实越远越好。
    也许,在编导看来,借着“唯美”和“梦幻”的名义,原著中强调的礼数伦常、等级差异,便不再是演职人员关注的重心,甚至,在人物关系上违反点基本逻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宝黛的年龄错位被解释成男女发育差异,黛钗的身材错位则用“气质遮百丑”来搪塞。也难怪观众咽不下这口气,哪里需要劳动什么红学家,只看过越剧或者连环画的老百姓都可以告诉你:“元迎探惜”的身高体重、长不长青春痘割没割双眼皮,都是小节问题,你爱怎么排列组合都无所谓;而女一号女二号的胖瘦,却是整部红楼的题眼,既关系到人物的终极命运,也弥漫在无数生活细节里,否则贾宝玉也不至于动不动给林妹妹披件衣裳熬个汤药,却对着宝姐姐雪白的、退不下玉镯的膀子发呆。你硬要拧巴,那就等于把杨贵妃变成赵飞燕,让孙悟空置换猪八戒。另外,在“照本宣科”(忠实原著)大旗的掩护下,编剧(说实话,按此剧现在的面貌,编剧的工序几乎可以省略)只要稍微来点“自我发挥”,就往往要闹笑话,前述的“拔火罐”是一个例子,在“荣国府元宵夜宴”里还藏着另一个:话说阖府老少聚在一起看戏,前面是昆曲《西楼会》,后面是说书《凤求鸾》,都是跟着原著来的,冷不防中间冒出几句过场——“花花草草随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分明是《牡丹亭》里的著名唱段“寻梦”。《牡丹亭》是什么性质的戏?就在前几集里,林妹妹在行酒令时不小心念出其中的几句唱词就差点被宝姐姐勒令下跪,此刻它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荣国府的中心戏台,那是不是相当于如今哪个高级干部摆喜宴,席间却大张旗鼓地集体观摩A片?
    整部《红楼梦》中,“虚”和“实”在不同的段落中各有侧重,简单说就是两头偏虚,中间偏实。尤其是“抄检大观园”的前前后后,其多头线索的并进和会合,偶合性与必然性的叠加,堪称中国古典写实水准攀至巅峰的典范。只可惜,这样“正面直击”、表现演员功力的重场戏,被新版红楼一以贯之地用“风格化”手法冲淡、抹平,就连探春打王善保家的那记响亮的耳光,都没给个像样的脸部特写,只照例用几个走位飘忽的鬼魅镜头,就轻易滑了过去。殊不知,红楼的“虚”不是铁板一块、空无一物的虚,而是依靠着逼真、实在的前景愈加反衬出后台的“冥冥天意”,反之亦然——这也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精髓所在。当“假”作不了“真”,骗不过观众的眼睛时,托在“真”背后的大虚无、大荒凉,也就显得既单调,又滑稽了。一味的“虚”和一味的“实”一样,都辜负了曹雪芹下笔时的孤诣苦心。总而言之,李少红在选择新版红楼的审美走向时,坚决地反87版之道而行之,却不知不觉走得太远太远——究其实,还是书没有读通的缘故。
    原载:《东方早报》2010--7-18
    
    原载:《东方早报》2010--7-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