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灯谜诗中的取象思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郝秀荣 参加讨论

    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既不同于形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它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使文学作品也具有了一定的神秘性。《易经》就因为它的“取象思维”和“整体思维”(1)构成的辩证思维而具有自已的特色。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易经》中的取象思维呢?
    一
    “取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物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思维形式。”“取象思维是《易经》古经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2)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取象思维是以物象为基础,借助于想像的手段,来达到概括、抽象出一个道理的目的。我们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个思维过程的话,可以这样表示:物象   想像   道理。比如在《乾·初九》爻辞中说“潜龙,勿用。”这里就是借助于“潜龙”这种物象,在认识、领悟“潜龙”物象的基础上,通过想像,概括、抽象出“当事物处于初始低级阶段时,要隐忍待机,不可妄动”的道理。这是取象思维的过程。但是,我认为取象思维到这里为止这一过程还不够完整,后面还应该有一个步骤,那就是把这个抽象出来的道理再反作用于物象,而这里的物象就是不确定的任意物象了。把这一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物象1
    物象   想像   道理  类比   物象2
      物象3
    ┇
    ┇
      物象N  
    其中,“类比”这种手段就是说前后两种物象之间具有相似性,这个相似点就是“道理”,所以,我们可以把前一个物象中所作出的指示通过道理的转化后,用于对后面的物象作出指导,而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点的“道理”在最后对“物象”作出具体指示时却并不出现,也就是说,整个取象思维的过程是一个由物到理再到物的过程,而前后两个“物”之间的不同是前者是唯一的、固定的,而后者是任意的、不固定的。仍然以《乾·初九》爻辞为例,当我们概括出道理之后,整个思维过程并没有完,还要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其他的物象,并对该物象的行为作出指导。但是具体对哪个物象进行指导却是不确定的,要根据人们的需要来确定对象。它可以是某个人的仕途,也可以是某个人的婚姻,还以以是某人是否有利于经商等等。当具体到某个物象后,我们就要把这个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对这个物象的具体指导,既不能用产生道理的物象,也不能用这个道理去直接作出指示。当具体到某个人的仕途这一具体物象时,就不能说“你要像龙一样潜伏在家里,不要去争仕途”,也不能说“你要隐忍待机,不要轻举妄动”这样笼统模糊的话,而应该和具体的情况结合起来作出指示,可以说类似于“你现在面临的环境不适合于出仕,你应该再充实完善自已,等时机成熟时再去争取”等等的话。正因为取象思维概括道理和把道理转化成对新的物象的具体指导的过程是隐性的,是普通人看不到的,所以《易经》中的卦爻辞才具有了神秘色彩,普通人只是看到了由物象到物象的指导过程,自然会认为这很神奇。
    其实,《易经》中的取象思维具有的这种神秘色彩是同原始人类的思维特点分不开的。“原始人类的思维是表象思维,缺少抽象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够从本质上将两种事物加以辨别,使事物能够清晰地显现在人的意识当中,可是表象思维则是以整体的形象进行思维。其特点是,形象虽然完整地保存在意识之中,却不能对形象进行细致地分析。这种思维的混沌,将大自然现象、禽兽与人类自身混为一体。结果是,自然现象,鸟兽虫鱼无不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也具有和人类相同的活动方式。这就是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的互渗律。”(1)从这里所说的表象思维来看,同我们所说的取象思维是基本一致的。表象思维既然是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而我们的《易经》成书于奴隶社会,所以,我们可以说,表象思维是取象思维的源头,取象思维是表象思维的发展。在表象思维阶段,人们认为自然现象、禽兽和人类一样具有相同的情感和活动方式,所以,可以用自然现象和动物的活动来指代并解释人类的活动和情感,这为《易经》中用动物或自然现象作为物象来说理提供了可能性和根源。其次,在表象思维阶段,自然界的现象和动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可以作为解释人类活动的载体,但发展到取象思维阶段,由于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自然现象和生物开始有了高贵与低贱之分,于是,开始有了图腾崇拜,而具体到《易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和动物都可以作为物象的,能作为物象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了,比如“龙”、“马”、“山”、“水”、“天”、“地”、“雷”、“火”等等。那么,为什么会在自然万物中选择这些作为《易经》中说理的物象呢?我以为可能是出于以下的原因:一是基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心理,于是一部分物象在人们的意识中便成了高贵的象征,比如“龙”这种物象;二是随着人们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一部分自然现象不再具有神秘性,人们对它们不再畏惧,而还有一部分自然现象人们仍然无法彻底了解它们,对它们仍然怀有恐惧心理,所以,在《易经》中就把这一部分自然现象作为表达对灾难或者艰难困苦的解释的载体,即物象,比如“水”这种物象可能就是因为原始人不能完全了解它,或者不能完全控制它的障碍性、破坏性,于是就用它作为表示遭遇凶险情况时的物象。《困》卦中,下卦为水是险,象征处于穷困之中;三是因为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走寒冷,“太阳”可以带给人类光明,于是,原始人对这类自然界的物象是发自内心的崇拜,所以,在《易经》中用这一类物象来作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祝愿的物象。在《晋》卦中,上卦离象征太阳,作为太阳普照大地,万物柔顺依附的物象。这一变化恰好说明取象思维是表象思维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思维更向主动和理性方向发展了。
    取象思维虽然较之于表象思维更进步了,但它毕竟是原始思维的产物,是不能同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相比较的。但是,取象思维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它对后来我国文学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曾产生了影响。比如《红楼梦》的灯谜诗中就可以看到取象思维的痕迹。
    二
    在谈《红楼梦》的灯谜诗之前,先了解一下灯谜诗的起源及发展。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隐语”、“瘦词”(瘦即隐藏之意)。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篇”中云:“谜也者,回互其词使昏迷也。”据《北史》载:“试作一谜,当思解之: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脏不入已。”猜:箸(即筷子)。这条完整的事物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三国时,北海太守孔融,曾以汉字笔划的离合作四言诗,是谜史上较为完整、成熟的字谜之首。此谜谜面共二十二句,八十八字。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也有曹操和杨修猜谜的故事。(1)至于灯谜,顾名思义是在灯上粘贴谜条。据宋《武林旧事》中说:“又有以绢灯翥写诗词,时寓机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别人。”这便是关于灯谜诞生的最早记载。(2)以灯悬谜,实发韧于宋,盛于明代。灯谜是一种在明代民间相当流行的文字游戏,上自文人士大夫,下至一般民间平民百姓,都以此作为闲暇时的娱乐。在古代,有一种所谓“瘦词”,相当于明代的“隐语”,俗谓之“谜”。一般认为谜语始于“黄绢幼妇”之说,其实自汉伍举、曼倩时就已有谜语。在《鲍照集》中,又可找到“井”字谜。到明代,杭州人多用谜语猜灯,任人商略。永乐初年,钱塘人杨景言“以善谜名”。在明代,民间流传的佳谜甚多。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字谜,物谜,人名谜几种。关于灯谜的定义,明人又有如下说法:“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曰灯谜,亦曰弹壁灯。”清《清嘉录》之“打灯谜”条亦云:“好事者巧作隐语,拈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1)灯谜载入文学小说,始见于清代。《红楼梦》第五十回和第五回、第二十二回都出现了字谜和谜语。书中不少人名采用灯谜中的“谐音”谜法。灯谜刊用于报纸,亦始于清末。上海发行的《申报》在当时经常刊有灯谜,谜底次日揭晓,猜中者赠阅该报或奖实物,以招来订户。灯谜自春秋战国产生萌芽,以后络绎延绵,不断完善,计算它的历史,大约有两千四百多年了。(2)可见,灯谜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本身就具有自已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谜面和谜底之间本身就具有某种关联性或者象征意义,这是它的构成条件。
    《红楼梦》中的灯谜诗除了灯谜诗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外,还具有在特定文学背景下的别一层涵义,那就是它暗寓文章的情节发展或人物的命运。而在达到这种文学效果的过程中,作者就运用了取象思维。《红楼梦》的“灯谜中除了贾环一首外,贾母带头叫众姐妹所制的,大都隐括着她们后来各自的遭遇,亦即回目所说的‘谶语’”。(3)每一首诗中所隐含的各人的遭遇可以看作是前文所说的取象思维公式中的“道理”,而每首诗的谜底可以看作公式中的前一个“物象”,而每首诗所暗指的人物则可以看作公式中后面“任意物象”中的一个,而每首诗所暗含的道理也可以用来指导除了《红楼梦》中的这一具体人物之外的其他人或事物。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各首诗中的取象思维。
    贾母
    猴子身轻站树梢。
    —— 荔枝
    首先,把“荔枝”这种物象用“猴子身轻站树梢”这样的语言描绘出来,从而引起联想,让人们猜出是“荔枝”,但这时是作为灯谜的思维过程,是运用联想的方式来猜出谜底的游戏过程,而不是取象思维的过程。当我们由“猴子身轻站树梢”的物象,通过想像的方式概括出贾家“树倒猢狲散”的道理时,由“荔枝”想像、概括出“离枝”的道理时,这才是取象思维的过程。当概括出这样的道理后,我们自然又会回到贾母这个物象的指示分析上来。大树,是靠朝廷庇护着的这个罪恶的封建大家庭的特权和地位,而贾母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最高家长,自然就是这棵大树,而贾母这棵大树倒了,贾家的子孙这些“猢狲”们自然也就散了,当然也就“离枝”了。同时,抛开贾家这一特定背景,“树倒猢狲散”、“离枝”这些道理对于其它情况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用《易经》中的表达方式把这则灯谜诗改写一下就会变成这样:
    《荔枝》:猴,身轻,立于树梢,凶。
    此时,作为卦爻辞,就可以用我们上面抽象出来的道理对任意物象作出指示了。至此,这则灯谜诗虽然在《红楼梦》中出现,但跳出《红楼梦》的圈子,这则灯谜中的取象思维的指导意义仍然可以发挥作用。所以,灯谜诗的取象思维不仅仅指它暗示着《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更指它可以对《红楼梦》以外的其他物象的指导作用,这才是灯谜诗的完整的取象思维过程。
    贾政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 砚台
    同样道理,谜面的语言是对“砚台”这一物象的描绘,通过对这些描述语言的想像,我们可以抽象出“一本正经”、“顽固不化”这样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联系贾家的背景,从而对贾政的命运作出评论。这首灯谜诗十分切合贾政这一形象的思想性格特征。他酷喜读书,信奉“诗云子曰”,却口“不能言”;赋诗题对,本领有限;滔滔说理,也无能力。而作者就借他谜语中“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八个字,先隐含着贾政之所言后来必有应验。如果用卦辞的形式改写这首灯谜诗,则可写为:
    《砚台》:身端,体坚,不言,言必应。
    同理,此时就可以作为普遍意义上的卦爻辞来解释生活中的任意物象了。
    贾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 爆竹
    由对爆竹爆炸过程的描绘,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的道理:世事变化莫测,荣华富贵转瞬即逝。用这一道理来看元春的命运,则正好暗示了元春的命运。一响而散的爆竹,恰好是元春富贵荣华瞬息即逝的命运的写照。在她入宫为妃、煊赫飞腾之时,敌对政治势力亦即所谓“妖魔”,因贾家忽然得到皇亲为靠山而曾震恐得“胆尽摧”,而元妃的早死,“实在是与她所依仗的势力在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的勾心斗角中失势倒台有关,而并非象续书中所说的因‘圣眷隆重,身体发福’,‘偶沾风寒’,遂成不起的。”(1)所以,元妃的死,就像爆竹爆炸一样灰飞烟灭了。把这首灯谜诗中所蕴含的道理用卦爻辞的形式概括一下,可以这样说:
    《爆竹》:身,束帛,气,如雷,镇妖魔,亨。回首,成灰,凶。
    那么,就可以用这一卦爻辞所蕴含的道理去解释生活中的其他物象了。
      贾迎春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 算盘
    “天运”,算盘上的珠子或碰在一起,或分离,在没有计算出“数”之前,谁也不知它是离是合,要看注定的结果是什么,所以叫“天运”。但算盘上的珠子,靠人的手指去拨,所以说“人功”。结局明明是人拨出来的,但又不随人的意志,不为人所预知,这道理很难懂得,所以说“理不穷”。在《红楼梦》中,它恰好暗示了迎春的命运。迎春就像一粒算盘珠,父母之命是“人功”,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而是否真的能有好归宿,还有“天运”在起作用,她有人功,但没有好的“天运”,所以落得个悲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这一物象中抽象出这样的道理:人算不如天算。人的设想、计划再美好,如果没有好运气,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相反的结果。把这一道理用卦爻辞的形式表示可以这样说:
    《算盘》:天运,人功,不测。有功,无运,凶。
    如果用这一爻辞所暗含的道理去解释别的物象,其涵义自然十分明了。无论所求事物为什么,都可以用“求好未必得好”来作出解释,因为没天运。
      贾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风筝
    这里以断线风筝暗示探春远嫁不归。庶出的探春凭着投靠王夫人,在贾府中一度当上了发号施令的女管家,这就和风筝凭着东风吹送入云一样,但一旦风筝断了线,这位精明能干的三小姐就再不能有所为了,同时还要远嫁他乡,纵有千般本领恐怕也无法施展了。“莫向东风怨别离”又说出了这种结局的无奈。我们可以从谜面所描写的风筝物象中抽象出这样的道理:外力固然可以助人成功,但一旦外力消失,则结局令人无奈而又无能为力。如果把这一道理用卦爻辞表示可以说:
    《风筝》:清明,高升。东风散,线断,落,凶。
    如果用这一卦来解释人的工作是否顺利,可以说,在清明时节,因有贵人相助,事业会有升迁,但需防止一旦贵人的相助失去,则会事业受挫,遭受打击。用于解释其它的物象也是同样的道理。
    贾惜春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 佛前海灯
    在这首谜诗中,作者虽然借用了一些佛教语,如“色相”、“性”等等,但其用意,显然并不在于劝人信佛,也不过是预示惜春的归宿而已。“性中自有大光明”之说,只是写惜春将来前途绝望时自身的念头。从后两句,我们可以抽象出这样的道理:当人处于表面看来绝望的黑暗境地时,绝望之中却也暗含着一点希望。在《红楼梦》中,惜春这个人本就是以保住自身的清白为宗旨,不允许别人的事玷污了自已的清白,所以,当入画被撵出园子时,她非但不挽留,反倒摧促快些带走。这样一个只关注自身德性修养的人,最终在绝望时遁入空门去修身养性,也可以算作是黑暗中的一丝光明吧。把这首谜诗中所含道理用卦爻辞表示可以这样说:
    《佛前灯》:色相无成,惟听佛经,非沉黑海,自有光明。
    《红楼梦》中的灯谜诗,早期脂砚斋批本都止于惜春之谜,后面的几首都是后人增补的,或后人改属吟诵对象的。而我个人也认为,后面的几首确实存在着作者不能确定的问题,比如说“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这首灯谜诗,有人说是宝钗作的,但以宝钗这等聪明之人,当不会作出这样无修养、失身份的诗来。所以,便不再分析后几首的取象思维了,因为既然不是作者的原作,所以可能根本就没有取象思维的运用,或暗含的意义违背作者的原意等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取象思维作为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在后代社会中并没有消失,而是仍然发挥着作用。《红楼梦》灯谜诗中对取象思维的运用,恰 恰说明了取象思维的魅力所在。
    --------------------------------------------------------------------------------
    (1)于春海著  《易经 玄妙的思维模式》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2)于春海著  《易经 玄妙的思维模式》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1)王向远  张哲俊主编 《 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上卷)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1)《谜史探源》第149页
    (2)《谜史探源》第150页
    (1 )陈宝良 《明代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版
    (2)《谜史探源》第151----152页
    (3) 蔡义江著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北京出版社   1979年10月第一版
    (1)蔡义江著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北京出版社   1979年10月第一版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著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北京出版社   1979年10月第一版
    2. 于春海著  《易经 玄妙的思维模式》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