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曹雪芹百十回《石头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贾益珍 参加讨论

    众所周知,《红楼梦》现在流传最广的是一百二十回本,此本由程伟元、高鹗在曹雪芹所著《石头记》的基础上续补改定而成。程高之续补改定,使《红楼梦》的故事得以完整流传,自然功不可没。可同时也因程高对曹雪芹《石头记》原著的删改与续补,使现在流传的这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与曹雪芹的原著有了很大的出入,甚至有些地方与曹雪芹原著之意相悖。为了更好的理解曹雪芹,理解《红楼梦》,我们有必要探讨曹雪芹《石头记》原著的本来面目。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依据现已发现的各种脂本的内容与脂批,对曹雪芹《石头记》原著略作梳理,一陈己见。
    一、曹雪芹《石头记》原著为百十回
    《红楼梦》曹雪芹原著多称为《石头记》(有时也称《红楼梦》),一百一十回,且有这样一个本子流传。徐恭时先生《红楼梦版本有关人物资料札记》里已经做过介绍。据徐先生介绍,这个一百一十回的《石头记》一度由蒙族人三多收藏,并且这个本子在日本发现过。当时北大有一个名叫儿玉童达的日籍教授看到过三多藏的这个《石头记》本子。他还记得后三十回的内容。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版本常谈》里也谈到这个本子⑴。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也提到了三多(三六桥)的《红楼梦》本子,只是误记为四十回本⑵。几位先生的介绍当然不是凭空捏造,耸人听闻。笔者相信,肯定有这样一个曹雪芹原著的百十回《石头记》本子流传。下面笔者就从现在所能看到的脂批里找出一些有关这百十回《石头记》的证据来。
    蒙古王府本第三回脂批:
    后百十回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⑶。
    戚序本第二回回前脂批:
    以百回之大文,先以此回作两笔以冒之,诚是大观⑷。
    戚序本第二十一回回前脂批: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三十回,犹不见此回之妙。此回“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回“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庚辰本第二十五回脂批:
    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⑸。
    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脂批: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由以上五条脂批可以看出,作批者无论是脂砚斋还是畸笏叟,或是其他的脂批者,他们都是看到过已完成的曹雪芹原著《石头记》的。这原著《石头记》就是一百一十回。上面所引的第一条脂批明确说“百十回”,第二条第四条说是“百回”,盖举其约数。若原著是一百二十回,按照习惯,批书人则不会举其约数而称“百回”。当然,按照习惯,九十多回至一百〇几回都可约称为“百回”。但有第一条脂批直接称“百十回”和第五条脂批“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则可以肯定原著当为“一百十回”。若为一百二十回,则“书至三十八回”还不到三分之一,批书人就不会也不能说“已过三分之一有余”的话了。还有第三条脂批明确指出“后三十回”,就是说八十回以后还有三十回的文字。因为二十一回至八十回尚有六十回之多,并非三十回。且“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之回目也不见于八十回之前。所以,此处所说的“后三十回”只能理解为八十回以后的三十回。从上面所列举的这五条脂批,我们可以推断,曹雪芹《石头记》原著为一百十回。那么曹雪芹原著百十回《石头记》与程高所修补的百廿回《红楼梦》有何不同呢?我们且看程高对原著的修改与续补。
    二、程高修补《石头记》
    程伟元和高鹗对原本《石头记》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修与补。修,主要体现在前八十回中。就像他们在《红楼梦引言》中所说“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定无讹”“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⑹。其实他们在修前八十回中,不只是“增损数字”,还做了不少的删改工作。吴世昌先生在《红楼梦百二十回本中的问题》一文中对程高的“增损”总结了十二个方面⑺。读者还看以比照研究。这里略举几例,以见程高“增损”之一斑。
    第八回,宝玉在薛姨妈家里,林黛玉也来了,宝玉“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知道下雪了,就问自己的斗篷取来了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说“我多早晚说要去来着”,这里高鹗将“多早晚说要去来着”改为“何曾说要去”⑻。这还算是个别词句的改动,虽有方言与书面语之区别,意思还相去不远,可看作是“校阅、改定”。有很多地方,程高做了大量的删改。第五十三回,写贾母花厅之上摆了席,每一席旁边都有各样的陈设,其中有“草字诗词的璎珞”,雪芹原本中有一段对绣这璎珞的姑苏女子及其绣艺的介绍,程高将这段近四百字的介绍都删掉了。第七十八回,程高将宝玉去蘅芜苑的所见所感的一大段文字也删掉了。还将议论贾环贾兰宝玉作诗与“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的一大段文字都删改了。诸如此类的删改,在前八十回里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拿雪芹原著的《石头记》(脂本)与程本对照,就可以看出。
    程高对《石头记》补的工作就是后四十回。虽未必如他们所说“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微修辑”“未敢臆改”⑼。但他们在补写后四十回时有所依据应是可信的。不管是“故纸堆中”还是“鼓担上得”⑽,他们是搜集了一些关于后四十回内容的文字。这些文字或有雪芹散失的原稿,或是其他人的续作。以这些文字为原始资料,程高经过加工性的再创作,就完成了后四十回的续作。这后四十回的续作,读者自可从通行本百廿回《红楼梦》中看到,此处不再赘言。下文重点说说曹雪芹原著后三十回的内容。
    三、雪芹原著《石头记》之后三十回
    曹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石头记》是全书故事的收场部分。《红楼梦》的故事发展至八十回后,已行将收尾,金陵十二钗等《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将趋于归结。所以,后三十回涉及的人物故事丰富复杂。笔者依据前八十回原著内容和脂砚斋透露后三十回内容的一些批语,再加上日本教授儿玉童达谈及的他看到过的后三十回内容为佐证,从贾府被抄、几个主要人物的结局和回目等方面,对雪芹原著后三十回的故事略作探索。
    (一)贾府被抄
    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里,贾府被抄是一个主要内容,是后三十回的大关键,也是全书的大关键。贾府被抄没后,子孙流散,《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等主要人物的命运便急转而下。这一内容,程高的续书里也写到了,但又写“复世职政老沐天恩”“沐皇恩甄家延世泽”,则与雪芹原著殊不相类。
    第七十四回里探春有这样一段话:“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我们知道,雪芹是将甄家作为贾家的影子来写的,且《红楼梦》里后面的故事往往在前面的文字里都是有寓意预言的。探春的这段话里,雪芹借甄家被抄,透露了贾府被抄没的信息。探春的话也清楚的说“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咱们也渐渐的来了”。这实际上就是后三十回里贾府被抄没的预言。
    再看前面第五回中《红楼梦曲子》所预言的贾府结局:“家亡人散各奔腾”“好似食尽鸟投林”。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贾府若不是获罪被抄没怎能一下子变得“家亡人散各奔腾”呢!
    还有第十三回里秦可卿托梦与凤姐,有“将来势败时”和“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样的话,这话其实都是后三十回里贾府被抄没而势败的预言。
    关于贾府的被抄没,脂批里也是有所透露的。第二十四回,庚辰本有一则朱批:
    孝子(指贾芸)可敬。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
    第二十二回也有一则脂批:
    使此人(指探春)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
    第十七、十八回,元春归省时点的第一出戏是《豪宴》,己卯本有脂批:
    《一捧雪》中,伏贾宅之败。⑾
    这里所说的“事败”、“贾宅之败”,就是被抄没。同是庚辰本的第二十七回有一则署名“畸笏”的朱眉批说得更明白:
    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
    说明畸笏是看过雪芹原著后三十回里贾府被“抄没”的文字的。
    也正是因为贾府获罪被抄没,《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等主要人物的命运便天翻地覆,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官僚因犯罪被抄家而一蹶不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
    (二)后三十回里主要人物命运的归结
    贾宝玉
    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里,王夫人和贾母做主,宝玉与宝钗成婚。婚后二人关系也还不错,有一起叙旧的情节。庚辰本二十回有一条脂批可证:
    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露文章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妻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
    己卯本此回也有一条可证的脂批:
    间上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有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之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
    宝玉与宝钗婚后,黛玉便痛心过度,泪尽而逝。宝玉很是悲痛,便去潇湘馆,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就写了一篇诔文悼念。庚辰本第七十九回有两条脂批可证:
    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之至。
    先为对境悼颦儿作引。
    宝钗见宝玉悲痛难以释怀,不思进取,便设言讽谏,所以就有了前面所引了“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的回目。
    很快贾府的大变故就来了,因获罪家产尽被抄没。宝玉和贾府的几个主要人物都锒铛入狱。在狱中吃尽苦头。茜雪、红玉和贾芸(二人此时已结成夫妻,如儿玉童达所言)相继去探狱,一面送饮食衣物,一面打点狱吏。这也有脂批可证: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回)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段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六回)
    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⑿(靖藏本二十四回)
    见过三多藏《石头记》后三十回的日本教授儿玉童达在说到宝玉后来的情况时,就写了“狴犴”两个字。这也可以证明后三十回中有宝玉入狱的情节。
    贾府被抄没,宝玉入狱,便同意袭人嫁给了蒋玉菡。这在前面的文字里也是有预示的,第二十八回宝玉将自己与蒋玉菡换的茜香罗系于袭人腰里,脂批也说是“伏线”之文。袭人出嫁时便叮咛宝玉留着麝月。
    宝玉在狱中大约是不长时间,就因北静王水溶从中周旋(蒙古王府本第十四回脂批:宝玉见北静王水溶,是为后文之伏线)被释放。释放后,宝玉便和宝钗一起流浪,麝月是他们身边的唯一丫鬟。他们也曾流浪到二丫头的那里。
    袭人和蒋玉菡知道后,就去寻找宝玉,见到宝玉时就有“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情景。于是就将宝玉等三人接回自己的家中“供奉”。这也是有脂批可证的。庚辰本第二十八回回前批语:
    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二十二回脂批:
    全是袭人口气(指麝月),所以后来代任。
    宝玉与宝钗等在袭人家得以为生。因精神上的严重打击和物质条件的极度艰苦,宝钗便因难产身亡。这有儿玉童达写的“分娩”“难产”四个字为证。最后,历尽了家庭变故,饱尝了世态炎凉,宝玉看破红尘,悬崖撒手,出家为僧。于太虚幻境证了前缘,复归于青埂峰下。这是有很多脂批可证的。庚辰本第二十五回脂批:
    叹不得再见玉兄悬崖撒手文字为恨。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脂批:
    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
    靖藏本第六十七回回前脂批:
    末回撒手,乃是己悟;此虽眷念,却破迷关。是何必削发?青埂峰证了前缘,仍不出士隐梦中;而前引即湘莲三姐(周汝昌先生校)。
    程高续书写宝玉中乡魁后才披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而出家,殊不类雪芹原作之意,亦与前文所写宝玉性格不合。
    林黛玉
    《红楼梦》的故事发展到了后三十回,黛玉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泪一天比一天少。伤心悲痛,便又写了《十独吟》,抒发自己的伤痛。不久便泪尽而逝,于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归位以证前缘。这也有可证的脂批。
    庚辰本第二十八回回前批:
    自闻曲以后,回回写药方,是白描颦儿添病。
    戚序本第二十六回脂批:
    《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
    靖藏本第七十九回脂批:
    观此知虽诔晴雯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
    第十七、十八回,元春归省点的第四出戏是《离魂》,己卯本有脂批:
    伏黛玉之死,《牡丹亭》中。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之大过节大关键。
    第五回《红楼梦曲》中的《终身误》《枉凝眉》也是对宝玉与宝钗成婚,黛玉死去的预言。第二十七回《葬花吟》中“质本洁来还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第七十六回黛玉联诗时所吟“冷月葬花魂”也都是将死的预兆。
    富察明义《题红楼梦》诗里也有“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⒀的句子。明义当是看过或听过雪芹所著后三十回的内容,这几句诗就是黛玉夭亡信息的透露。
    薛宝钗
    宝钗与宝玉成婚以及后因难产而亡,前面关于宝玉的文字中已述,这里不再重复。宝钗与宝玉的结合,前面所引的脂批已经提供了充分的证据。程高的续书应与雪芹的原意相差无几。而宝钗因难产而亡,则没有脂批透露,前八十回中也没有预言的词句。这就不好理解。笔者认为,雪芹在起初创作的构思中,还没有安排宝钗因难产而亡的写作计划;后来在创作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宝钗因难产而亡的安排。
    第三十八回宝钗所写的三首诗里分别有三句值得注意的诗句。《忆菊》里的“慰语重阳会有期”,《画菊》里的“粘屏聊以慰重阳”,《咏蟹》里的“长安涎口盼重阳”。
    这一回共有十五首诗,独有宝钗这三首诗里提到重阳。可见重阳这个节日在以后(八十回后)宝钗的生活里肯定有着特殊的意义。根据这三句诗的意思看,重阳这个日子对宝钗来说应是个好日子,这从“会有期”“慰重阳”“盼重阳”里能体会得出。在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里,当有关于宝钗这个好日子的故事。据前八十回的文意看,对宝钗来说,最看重的好日子莫过于大婚之日。所以,笔者推断,宝钗与宝玉结婚之喜日就是重阳节这天。
    史湘云
    史湘云在后三十回的故事里,先是嫁给了卫若兰。这是有脂批可证的。
    戚序本第三十一回回后总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正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这就是说,湘云所佩之麒麟,当通过宝玉,辗转到了卫若兰身上。后三十回里有一段写卫若兰射圃,其时所佩之麒麟就是史湘云所佩之麒麟。史湘云就是通过这个麒麟与卫若兰结合。他们的结合应该说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这样美好的夫妻生活,没过多久,就因卫若兰死去(或是其他变故)湘云寡居而告终。这在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和《红楼梦曲子·乐中悲》里是有预言的。“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便是对湘云悲惨命运的形象预言。第三十七回湘云作的《海棠诗》里“自是霜娥偏爱冷”一句,己卯本有脂批“又不脱将来自家形景”,也是对湘云凄惨结局的透露。
    儿玉童达所说史湘云与宝玉结了婚,应是误记。前面所引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关于宝玉情极之毒的脂批里就说“后半部”中宝玉“悬崖撒手”是因为宝玉有“世人莫忍为之毒”,紧接着还有这样的话:“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这里批书人说宝钗、麝月,却丝毫没有提到湘云。说明在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里没有湘云与宝玉结合的文字,也就是说没有儿玉童达所谓的“结缡”。
    程高续书里虽没写史湘云嫁卫若兰,但写其丈夫痨病死了,史湘云立志守寡,倒是与雪芹原著相离不远。
    探春
    探春远嫁是雪芹早已设计好的构思。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和《红楼梦曲子·分骨肉》里都是有预言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曲子“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雪芹一开始构思,就拟定了探春远嫁的结局。
    第二十二回里探春所做的风筝灯谜就有“清明妆点最堪宜”“莫向东风怨别离”的诗句,其中就有远嫁的寓意。前面所引庚辰本探春灯谜后的脂批也说“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这就是说,在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里,有探春远嫁的情节,且出嫁与家人分别的时间当在清明节。
    程高续书所写探春远嫁,当合雪芹原著之意,但后又由海疆回到贾府,就与雪芹原意不相类了。
    王熙凤
    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文字里,应和前八十回一样,熙凤的戏份还是很多的。前面所引脂批里所说的“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的故事当发生在贾府抄没之前。王熙凤虽已大失人心,仍是争强好胜。但很快贾府王府等四大家族的变故便接踵而来。熙凤曾指使闹事的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还有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因迟到而被打之人,看到贾府获罪,便都火上浇油,相继借故闹事,给熙凤落井下石。这可由第十四回写熙凤所打之人含羞去了,甲戌本此处的一则朱批“又伏下文,非独为阿凤之威势费此一段笔墨”⒁推断出来。再加上熙凤逼死尤二姐,贾琏就曾说“终究对出来,我替你报仇”。因此,后三十回里贾府王府事败后,贾琏便休了熙凤。熙凤蒙羞含辱,辗转回到了金陵老家,最好死在了金陵老家。这正如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里的“一从二令三人木(甲戌脂批:拆字法),哭向金陵事更哀”,及其曲子《聪明累》里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所预言的。
    程高续书里,王熙凤在贾府死后魂返金陵,与雪芹原著之意不合。
    巧姐
    雪芹原著的后三十回里,巧姐在贾府抄没之后,被刘姥姥带回乡下,嫁与其外孙板儿为妻。之后刘姥姥又带巧姐与板儿到狱神庙探望贾琏和宝玉等。我们看有关巧姐的脂批便知。
    甲戌本第六回的回前脂批:
    此回借刘妪,却是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
    “二进”第三十九回、四十回、四十一回、四十二回已经写了。“三进及巧姐之归着”当为后三十回里的内容。
    第四十一回,写到大姐(巧姐)与板儿玩柚子和佛手并互换的情节时,庚辰本有两条脂批:
    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
    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蒙古王府本此处也有一脂批:
    伏线千里。
    这里的脂批所说的“伏线”就是此情节为后三十回之伏笔。柚子与佛手即是后三十回巧姐和板儿姻缘的预示。
    巧姐去狱神庙探监的情节,靖藏本和蒙古王府本第四十二回的两条脂批也可看得出:
    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得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
    作谶语以影射后文。
    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就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红楼梦曲子·留余庆》也是同样的意思。由此可见,因王熙凤曾接济刘姥姥,刘姥姥很是感恩,在贾府被抄没之后,就带着巧姐到了自己家里,嫁与板儿为妻,过着“纺绩”的农村生活。
    程高续书写巧姐由刘姥姥做媒,嫁与其庄上的富户周家,不合雪芹原作之意。
    妙玉
    雪芹后三十回的文字里,妙玉的结局就如第五回中的断语和《世难容》的曲子所说: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就是说,“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后来还是终陷淖泥中,沦落风尘。
    第四十一回,写妙玉不要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时,靖藏本有一条脂批:
    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劝惩,红颜固不能屈从枯骨,岂不哀哉!(周汝昌校)。
    此条脂批透露,后三十回里,妙玉在瓜洲渡口,被迫沦为风尘女子。红颜命蹇,结局悲惨。
    程高续书说妙玉被贼寇抢去后,“不依”而被贼寇杀了,也是不合雪芹原著之意的。
    香菱
    雪芹原著《石头记》中,八十回后,香菱很快就死去了。按雪芹对香菱命运的安排,薛蟠娶了夏金桂,香菱就被其折磨致死。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副册关于香菱是“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连枯藕败”,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且甲戌本对“自从两地生孤木”的批语也是“拆字法”。其寓意就是香菱自从遇到夏金桂(两地生孤木为“桂”字),很快就被折磨死去,“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四回写香菱被拐子卖给冯渊时,甲戌本就有脂批云:
    可怜真可怜。一篇《薄命赋》特出英莲。
    这也是对香菱薄命的预言。如果真像程高续书所写,香菱做了薛家“大奶奶”,那就不能算薄命了。再说第八十回写到:香菱本来怯弱,血分中有病,又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酿成了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已是病入膏肓了。所以雪芹原著八十回后,香菱很快就“香魂返故乡”了。
    后三十回文字里所写其他一些人物,如元春、迎春、惜春等,一方面程高续书所写与雪芹原著之意差别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可供推断的脂批不是很充分,这里不再另作述说;袭人、茜雪、红玉、贾芸等,前面所述关于宝玉的文字里已有所涉及,此处也不再赘述。
    (三)“宝玉”失而复得
    后三十回的文字里还有关于宝玉所佩之玉的情节。此玉当失掉了两次。一次为冬天下雪,王熙凤在穿堂门前扫雪时拣到。一次是辗转到了甄家,甄宝玉亲自送了回来。此次当在最末一回,甄宝玉送回了“宝玉”,便与贾宝玉同受和尚和道人的点化,悬崖撒手,彻悟出家,真假合一,证了前缘,归于青埂峰之下。下面两条脂批可证。
    庚辰本第二十三回,写宝玉从贾政那里出来,刚至穿堂门前,此处有脂批:
    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
    己卯本第十七、十八回,写元春省亲时所点戏文有《仙缘》一出,脂批云:
    《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四)后三十回里的几个回目
    雪芹后三十回的文字,笔者从前八十回所写文字寓意的预示和脂砚斋的批语,还有儿玉童达所提供的后三十回的情节之中推断出了以上一些主要人物的故事。还有一些脂批(前文已引),透露出了后三十回的几个回目,也有助于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雪芹后三十回的故事。笔者下面就列出来,并对所写内容加以推断。
    1.薛宝钗借词含讽谏。见第二十一回脂批。此回写黛玉逝后,宝玉悲痛,宝钗借词讽谏规劝,使其走出悲痛,留意仕途经济。
    2.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见第二十一回脂批。此回写凤姐大失人心,疾病缠身,仍强撑着理家。
    3.卫若兰射圃。见第二十六回、第三十一回脂批。此回写卫若兰在某圃中习射,佩有宝玉所赠之麒麟,并以麒麟与史湘云结合。
    4.抄没。见第二十七回脂批。此回写贾府获罪被抄家,家产尽被抄没入官。府中男子大多被捕入狱。此回系后三十回乃至全书最关键的一回文字。贾府从此急转直下,一蹶不振。
    5.花袭人有始有终。见第二十回脂批。此回写袭人嫁与蒋玉菡,和蒋玉菡一起供奉落难的宝玉宝钗等一家人。
    6.狱神庙慰宝玉。见第二十回、第二十六回、第二十七回脂批。此回主要写茜雪、红玉与贾芸去狱神庙探望宝玉等贾府一干入狱之人。并打通狱吏等关节,使宝玉少受其罪。还想法使宝玉能早日出狱。
    7悬崖撒手。见第十八回、第十九回、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五回、第六十七回脂批。此回是曹雪芹百十回《石头记》的最末一回,是《红楼梦》故事的大结局。宝玉历尽人间幻相,由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点化,打破迷关,大彻大悟,出家为僧。再由甄士隐指引,在太虚幻境目睹警幻之情榜(情榜内容有: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以及金陵各钗之“芳讳”)。最终复归于青埂峰下,现顽石之原形。此情榜之情节类似于《封神演义》结局之封神榜。
    推断了雪芹原著后三十回的一些故事内容后,读者便会发问:雪芹原著后三十回究竟哪里去了?笔者再依据脂批和日本儿玉童达的说法,做进一步的推断。
    四、后三十回之下落
    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辨》一书的下卷里一节专谈“后三十回的《红楼梦》”,先生认为后三十回的内容“都是续书”,说《红楼梦》的原本“只有八十回”⒂。笔者认为,俞先生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先生当时能看到的脂本只有戚序本,见不到其它脂本里批书人关于雪芹原著后三十回内容的很多批语。
    通过前面笔者所引的脂批,可以肯定,脂砚斋畸笏们是看到过雪芹原著百十回《石头记》的后三十回内容的。即使他们看到的不是最终的定稿,也起码是一个未定的草稿。故事情节,人物归宿已经是很清楚的了。通过脂批透露的信息,我们知道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
    曹雪芹写作修改——→脂砚斋们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曹雪芹改定——→脂砚斋们再批评
    这一过程,正如雪芹自己所说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不是短时间容易完成的。因此笔者推断,后三十回还没有经过雪芹的最后改定,但初步的写作修改是已经完成了的。
    那么雪芹初步写成的后三十回的草稿哪里去了呢?我们再看前面引过的几条脂批。
    庚辰本第二十回脂批: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题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过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甲戌本第二十六回回后脂批:
    前回倪二、紫英、湘莲、玉菡四样侠文,皆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
    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段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庚辰本第二十回的这条脂批说的很清楚,畸笏叟曾亲眼看过“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即五六回)的文字。可到了丁亥(乾隆三十二年,即1767年)夏天,畸笏叟再批时已经看不到了,“被借阅者迷失”了,畸笏叟为此很是叹息。二十六回的这两条脂批也都说后三十回的这些文字“迷失无稿”了。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雪芹百十回《石头记》后三十回文字,批书人脂砚斋畸笏叟们是亲眼目睹过的,是还在“誊清”的未经雪芹最后改定的草稿。这些未定的草稿后来被借阅者迷失了。这“借阅者”是谁,我们无从推断,但可以肯定,他(或他们)是《红楼梦》的最早读者,是和脂砚斋畸笏叟一样跟雪芹关系很密切的人,是关心雪芹《石头记》创作的人。他(或他们)也许是转借过程中无意丢失了这后三十回,也许是出于某种原因而有意“迷失”了。这些我们现在都没有依据去推断了。但是,依据现已发现的各种脂抄本,笔者推断,《石头记》初期的抄本是以十回为一本,这后三十回正好是三本。也就是说,《石头记》在雪芹和脂砚斋们创作、修定、批评的过程中,有三本被借阅者迷失了,这三本恰恰就是后三十回。后来畸笏叟要再批时就已找不到了。
    通过笔者以上推断,曹雪芹原著《石头记》(也称《红楼梦》)为一百一十回。后三十回的故事我们也大致了解了一些。这将有助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更好的理解曹雪芹,理解《红楼梦》。虽说后三十回雪芹原稿在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夏天就已经被借阅者迷失了,但这迷失的三十回(三本)原稿,笔者相信,一定还在,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徐恭时先生《红楼梦版本有关人物扎记》里介绍的端方收藏的《石头记》抄本和蒙古族人三多收藏的《石头记》抄本,当是曹雪芹百十回《石头记》原稿的完璧,其中当然包括被借阅者迷失的后三十回。笔者和各位热心《红楼梦》的读者一样,期待着雪芹原著百十回《石头记》完璧的再现。
    注:
    ⑴、⑺.《红楼梦版本论丛》,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1976年5月。244页、21页。29至71页。后文引此书者不再作注。
    ⑵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2月新1版。136页。
    ⑶《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1版。120页。后引此本者不再作注。
    ⑷《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1版。39页。后引此本者不再作注。
    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0月1版。580页。后引此本者不再作注。本文所引脂本原文均出此本,不另作注。
    ⑹、⑼、⑽、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12月1版。32页,32页,31页,12页。
    ⑻《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2月3版。99页。后引程伟元、高鹗改文均出此本,不再作注。
    ⑾《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1版。365页。后引此本者不再作注。
    ⑿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红楼梦版本论丛》。31页。后引靖本脂批均自此本,不另作注。
    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1版。卷十四,七页。
    ⒂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8月1版。16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