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华天 参加讨论

    在“ 红学”的研究上,形成了很多“理论体系”。它能起到引导读者接受其见解和结论的作用。但我们却忽视了作者向我们阐明的真假辩证著书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作者已给我们建立了破解书中之迷的理论体系。作者在开卷的自云中,就指明了这书采用的是以假隐真的艺术形式,更指明这书隐写的是自己的亲历亲闻。
    作者有借石头之口,进一步说明他的亲历亲闻,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是“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指明表面的假语村言,是“满纸荒唐言”,但却 “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另外,作者还用批语的形式,给我们提示很多他们采用的“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如:“分述单传”、“一击两鸣”、“金针偷渡”、“隐曲错综”、“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双岐岔路”、“双管齐下”、“指东击西”、“横云断岭”、“曲笔”等百种之多的艺术手法。
    作者已将作品的体裁(自传体)和艺术形式(以假隐真)的创作原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还阐明了假故事是“满纸荒唐言”,并让我们用“取其事体情理”的方法去鉴赏这个“新奇别致”的书。加之脂批对作品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点评,已经建立起一套非常完备、非常独特的理论体系。
    我们根本用不着在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之外,再建什么理论体系了。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和进入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并在理解中指导我们的解谜。
    实际上,解谜过程,就是个破案过程。《红楼梦》的谜案太大、太多,案中有案,前后又是一个个的连环案,环环都有内在连系。而分析案情,是离不开“取其事体情理”的推理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个“索隐”过程,没有根据种种迹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就不识掩盖真情的假象,就不会发现线索找准真相目标。
    那些只知要直接“外证”的先生们,根本就不识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更别说进入作者的理论体系之中去了。所以他们才只要直接的外证,他们决不肯费丝毫的力气,自己进入书中去找证据。“朝山不进山,拜佛不进庙”,这样搞学术,是永远不会正视书中有“隐”的。可以说,现今红学界的学术体系,根本就没与作者的著书体系接轨。
    我们何不想想,当时的历史条件允许作者说实话、允许作者给世人留下直接史料证据的话、史料又能如实纪录作者亲历亲闻的话,他又何必隐写自己的亲历亲闻呢?他又何必藏而不露呢?批者又何以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呢?这个特殊现象本身,就说明作者和他圈内的人,是决不敢留下任何直接证据给世人的。所有证据都是由象征隐寓间接暗示出来的。
    然而,那些要直接证据的人,决不正视这一切,你拿不出直接证据,你就是胡说!当年有人通过不懈探索,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并且自转。可那些只凭直观感觉认识事物的人,因为自己没感觉到地球转,看到的只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所以就不相信地球绕着太阳转。岂不知我们直观看到的,恰恰是自然界的假象。
    探索者是根据天空的星象位置,行星运行的规律,测定这些行星围着太阳转的,而地球也是这些行星中的一员。这是根据地球与这些天体的相互连系,“间接”地得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这一正确推论的。因此“间接证据”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来的。探索者根据天体的位置关系,根据天体力学,测出地球与月亮的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公里。可那些要直接证据的人,就让你拿个尺子量出来给他看。你不量出来给我看,我就说你是胡说谬论。这就是他们的学术逻辑。
    这样的“学术”,一概不承认间接证据的可靠性。贾雨村在第一回的咏月诗,与赵匡胤未当皇帝前的咏月诗有相同的性质。这就“间接”地证明咏月的雨村,代表着一个未来的皇帝。这种相同性质的对应性,就是“间接证据”,它决不比直接证据的分量轻。可只看直接证据的学术罗辑,则无视“间接证据”的可靠性。
    书中所有的“象征”艺术,都是“间接证据”。那种不正视这个现实的“学术”体系,对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连皮毛都没摸着呢,又怎么会承认和鉴赏这么美好的“间接证据”呢?这样的“学术”,只以他们的认知水准来确立真理标准。测距的方法有多种,可他们只认拿“尺”量,别的方法一概不顾,一概是胡说八道。我们对证据的概念和取向,有严重误区。证据不仅仅在作品之外,更在作品之中。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弄清其“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才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对这样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至今连它的艺术性都不懂,难道不可悲吗?我们抛开了“艺术”去谈“学术”,是“红学”上最大的结症和误区。抛开了“内证”去谈“外证”,恰是反《红楼梦》的,也是根本不了解作品艺术形式的表现。
    我们应当学术与艺术相结合,外证与内证相结合,考证与索隐相结合,专家与大众相结合,才能使“红学”得到健康发展。《红楼梦》是全中华民族的,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只要是健康的探索,谁对它都有话语权。
    时至今日,已出现几十种作者之说,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的“红学”,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这种大好局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红楼梦》作者是谁?才是红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虽然各自的“作者说”,其论证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故意去歪曲事实、误导读者。其中都有一些可取之处,不可攻其一点,全盘否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从中受益。
    红学界给大家定了个“学术规范”,叫做“实事求是”。可他们一点点的“求”都没做,更不承认书中有“隐”。他们对作者开卷声明的真事隐,完全持否定态度,这就是反作品、反作者的霸道行径。
    什么叫“实事求是”?怎么“求”?必须对复杂事物和重重迷团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这些过程他们丝毫没有做,他们“求”什么“是”了?这个“是”,可是指《红楼梦》本质性的“隐”说的。
    对《红楼梦》而言,“实事”,就是作者隐于书中的“亲历亲闻”。红学会根本就没去“求”这个“实事”的“是”,这叫什么“实事求是”?这种丝毫没有“求”的“学术规范”,就是喊着学术反学术,喊着规范反规范。可人家地位在那呢,人家是“名正言顺”的权威。因此,这种“自欺欺人”的“学术规范”,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来误导世人的。
    在索隐和考证上,如果不能对作品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入探索,就会走上一条“以假证假”之路。这种方法,只能发现点蛛丝马迹,并不能找准真正作者的目标。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以假证假”认知层面的理解想象下,牵强附会出各自不同的作者说。 
    有的只满足于自己的一孔之见,以点带面、以假当真,这里摘一句脂批,那里摘个情节,七拼八凑、断章取义地去附会其“一孔之见”,再披上“学术”外衣,就能“出师有名”了。从此“故步自封”,不再深入探索研究。整天忙于给“漏洞百出”的立说打补丁,可越补洞越大,最终还是“可怜无补费精神”。
    有的是自我炒作的高手,弄出一大堆自己的理论体系去懵人。最具欺骗性的是,鼓吹自己的体系能“自圆其说”,并沾沾自喜地引以为荣。进而把“突破”、“里程碑”的光环,厚颜无耻地套在自己头上。可是他们连“突破口”都没找到,何谈“突破”?他们连红学的“出路”都没找到,没有路,在哪立“里程碑”?
    这种“自圆其说”的本质,说穿了,就是“自欺欺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圆的只是自己的“牵强附会”,并没有“圆”出作者的亲历亲闻,既:真事隐。他们没有“破假识真”的分析探索过程,也不识作者象征性的真假辩证艺术手法。这样的“自圆其说”,是考不准“本事”目标的。“自圆其说”的欺骗性,与“实事求是”的欺骗性,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怪圈,不知套牢了多少才华横溢者,使其才华酿出一堆堆学术垃圾,实在可惜。
    作者为了隐真,将真实变成了谎言,我们则要将谎言还回真实。作者(批者)说:“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第八回脂批)”。而我们的破解,则必须“老诚”,不应有丝毫“狡猾”的自圆其说。作者为了隐真,需要“游戏笔墨(第八回脂批)”,但我们的解迷,则不应有丝毫“游戏笔墨”的自欺欺人。不能从假故事上一一有序地、对应地、全程地、破假识真地还原“真事隐”,任何新旧作者说都毫无立足之地。我们只有认清和尊重作者的“理论体系”,认清和尊重作品的“艺术规范”,才能有效地破解《红楼梦》之迷,才能找到《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