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我对程伟元、高鹗“分任”整理《红楼梦》的推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摘要(结论)
    一、程伟元对高鹗说:“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高鹗“遂襄其役”。本文对程伟元、高鹗“分任”整理《红楼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测。
    二、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的“王尔调说媒”情节,是程伟元的一个小诙谐——将好朋友王尔烈写进《红楼梦》。
    三、 嘉庆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尔烈七十岁生日时,程伟元在北京向王尔烈贺寿。嘉庆五年三月,程伟元应王尔烈之邀,到萃升书院(沈阳书院)执教。可见,从嘉庆元年至五年,程伟元一直与王尔烈保持密切联系。
    四、 往前追溯,乾隆三十七年以后,程伟元可能通过“同学友”李楘认识了王尔烈。
    五、 刻书前“二十年间”程伟元一直在北京。
    六、程伟元可能寄籍天津,他进京非常便利,长期滞留北京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七、既然李楘与王尔烈从乾隆三十七年起有可能同在四库全书馆同事(任馆臣),那么,程伟元可能通过李楘,与王尔烈从乾隆三十七年起就成为好朋友。
    八、由程伟元整理“王尔调说媒”情节,进而推测程伟元整理《红楼梦》的81—98回,高鹗整理《红楼梦》的99—120回。
    九、进而推测程伟元、高鹗以二十回为一个单元,交替“分任”整理《红楼梦》。
    十、在前八十回里,可能是这样的:
    1、程伟元整理:1—20回,41—60回。
    2、高鹗整理:21—40回,61—80回。
    十一、为什么要“交替‘分任’整理”?一是因为整理的工作量大,二是因为受摆字、印刷进度的制约。六个摆字工必须连续工作八个月,才能摆完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
    第二节、  程伟元、高鹗的《红楼梦序》
    
    一、 程伟元的《红楼梦序》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版,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以先睹为快者欤?小泉程伟元识。
    二、 高鹗的《红楼梦序》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
    第三节、王尔调说媒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写道:
    却说贾政试了宝玉一番, 心里却也喜欢,走向外面和那些门客闲谈。
    说起方才的话来,便有新近到来最善大棋的一个王尔调名作梅的说道:“据我们看来,宝二爷的学问已是大进了.”
    贾政道:“那有进益,不过略懂得些罢咧,‘学问’两个字早得很呢。”
    詹光道:“这是老世翁过谦的话。不但王大兄这般说,就是我们看,宝二爷必定要高发的。”
    贾政笑道:“这也是诸位过爱的意思。”
    那王尔调又道:“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 和老世翁商议。”
    贾政道:“什么事?”
    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说是生得德容功貌俱全,此时尚未受聘.他又没有儿子,家资巨万。但是要富贵双全的人家,女婿又要出众,才肯作亲。晚生来了两个月,瞧着宝二爷的人品学业, 都是必要大成的。老世翁这样门楣,还有何说。若晚生过去,包管一说就成,”
    贾政道:“宝玉说亲却也是年纪了,并且老太太常说起.但只张大老爷素来尚未深悉。”
    詹光道:“王兄所提张家,晚生却也知道。况和大老爷那边是旧亲,老世翁一问便知。”
    贾政想了一回,道:“大老爷那边不曾听得这门亲戚。”
    詹光道:“老世翁原来不知,这张府上原和邢舅太爷那边有亲的。”
    贾政听了,方知是邢夫人的亲戚。
    坐了一回, 进来了, 便要同王夫人说知,转问邢夫人去。
    谁知王夫人陪了薛姨妈到凤姐那边看巧姐儿去了。
    那天已经掌灯时候,薛姨妈去了,王夫人才过来了。
    贾政告诉了王尔调和詹光的话……
    第四节、王尔烈
    
    一、王尔烈生平之一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二十三日。
    二十六岁考取贡生,三十八岁考取举人,四十岁为顺天府平谷县教谕。
    乾隆三十六年,四十四岁参加殿试,考二甲一名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乾隆三十八年,四十六岁参加《四库全书》纂修。
    乾隆四十年,四十八岁充京师会试同考官。
    乾隆四十六年,五十四岁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后转任吏科给事中,六十一岁任通政使司参议,后转顺天府府丞,六十九岁任内阁侍读学士,举办七十大寿活动,同年参加皇帝举办的千叟宴。
    七十二岁以大理卿致仕,回盛京(今沈阳市)掌教盛京书院,七十四岁卒,葬于家乡。
    一、 王尔烈生平之二
    《艳碟门的博客》写道:
    39岁时,他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但没能及第。
    44岁时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
    乾隆三十八年,又委任他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从事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
    过了二年,清廷又特任为京师会考同考官。
    54岁时,又被派遣到陕西道监察御史,负责稽查满清王朝在该地的铸币情况,分理陕西的一些刑事案件等。
    乾隆五十三年,时年61岁,清廷考虑到他已经过了耳顺之年,遂调回京师,担任顺天府(今北京)丞。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炎,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并恩赐他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
    清颙炎嘉庆四年王尔烈72岁时,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
    74岁(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病逝,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二、 七十寿屏
    辽阳市博物馆保藏了王尔烈七十寿屏。
    寿屏共九扇,每扇用木做框,高二十公分,宽三十二公分,上下雕寿字,总长二百八十八厘米。
    以铜折叶联在一起,有首尾两扇,中间七扇,每扇两行,每行九幅书画作品,共百二十六幅作品,有寿字九十一幅,诗詞五幅,画三十五幅。
    这百二十六寿贺作品由百二十五人敬送,其中广泰送两件。
    有一幅寿字无落姓名与官位,有人猜测为嘉庆所送。
    有二十三人没标官位,其中就有程伟元的《双松并茂图》,这说明程伟元与王尓烈的深厚友谊。
    第五节、嘉庆年间程伟元与王尔烈
    程伟元在程乙本出版之后、到盛京将军晋昌处作幕僚之前,在哪里生活?
    嘉庆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尔烈七十岁生日时,程伟元在北京向王尔烈贺寿。
    嘉庆五年三月,程伟元应王尔烈之邀,到萃升书院(沈阳书院)执教。可见,程伟元一直与王尔烈保持密切联系。(王尔烈于嘉庆四年以大理寺少卿在北京致仕,然后回沈阳掌萃升书院。)
    因此,可以断定,从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十六日(程乙本出版之日)到嘉庆五年二月,程伟元基本上生活在北京。
    嘉庆六年,王尔烈病逝,这时,程伟元还在沈阳。因此,从嘉庆五年到嘉庆六年,两人仍保持密切联系。
    程伟元生于雍正十三年左右(与李楘生年相近),比王尔烈小八岁。
    第六节、程伟元与李楘
    
    一、“程君小泉,予之同学友”
    程伟元的同学友、奉天府丞李楘在《〈且住堂诗稿〉跋》中说:“(晋昌)先生筑室三楹,颜曰‘且住草堂’。盖取‘且住为佳’之意,而恋阙之情默默寄于言外。每遇政事之暇,风日晴和花木繁褥,邀予觞咏其间。莲幕中,如叶君畊畲,先生之友也;程君小泉,予之同学友,佐先生奏牍者也;俱工于诗。叶又精于铁笔,程亦擅长字画。凡席中联句,邮筒报答,必与二公偕,而更之绘图镌笔,以纪其事。”
    二、李楘生平
    李楘,字沧云,江苏长洲人,生于雍正十三年,乾隆三十七年壬辰进士。
    据现有史料,乾隆四十二年、四十六年,李楘皆为四库馆臣。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误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欽奉谕旨》:……户部主事李楘……均照例罚俸三个月。】
    李楘先后任户部主事、内阁中书。
    嘉庆五年二月,授李楘为奉天府丞。同年三月,晋昌任盛京将军,延请程伟元入幕。
    李楘与程伟元本是少年时的学友。
    三、 刻书前“二十年间”程伟元一直在北京
    胡文彬先生著有《冷眼看红楼》(中国书店2001年版)。该书卷七第八篇是《为伊书林备辛勤——李楘行踪交游及诗艺》。该篇写道:
    李楘为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进士,如程伟元与李同年入京赶考,那么正好是二十年间。清人笔记中有言,程积二十余年,始整理出120回《红楼梦》,证明他一直在北京。我推测他三十七年(1772)落第后,愧于回南,于是在京一面准备再考,一面逛书肆购书、看书,后终得《红楼梦》钞本,决定付之梨枣。倘不错,程伟元从三十七年(1772)来京至嘉庆初出关,前后当有25年时间。
    第七节、程伟元寄籍天津
    
    一、“遍索江浙一带的科名录”
    徐恭时先生在《孙锡<赠程小泉(伟元)>诗试绎》里写道
    笔者遍索江浙一带的科名录,以及方志中的科举志,不但查不到他中举的名字,连秀才的名册中也无其名。这里存在几种情况,——他确是苏州籍,根本没有进过学,以布衣从幕,晋昌的诗句,不过是希望他循科举之路爬上去。还有可能,他或许在他县寄籍,应过科举,署“古吴”仅指原籍。
    二、“自然也应当在苏州地区上学”
    胡文彬先生、周雷先生在《程伟元与<红楼梦>》写道:
    关于程伟元的籍贯,根据他早年与李楘同学这个事实,可以作一种推测:他可能是苏州人。李楘是江苏长洲人。在清代,江苏省苏州府治吴、长洲、元和三个县;辛亥革命后废长洲、元和二县,并为吴县,即今苏州。清代陆懋修编辑的《苏州长元吴三邑科第谱》里,有关于李楘登科和任官的记载。这就是说,李楘从小是在自己家乡发蒙进学,参加乡试的。他是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辛卯科长洲县的举人。那么,程伟元和李楘是“同学”,自然也应当在苏州地区上学。因此,说程伟元属苏州籍,是有可能的。
    三、程伟元寄籍天津
    
    四、 孙锡之诗
    赠程小泉(伟元)
    孙锡
    青杨小巷拓城阴,折简来投碧海簪。
    冷士到门无暑意,虚堂得雨有秋心。
    绿醅盏浅怜轻病(时余病目,节饮),
    红豆香多入瘦唫(吟)(展红梨主人《秋风红豆图》)。
    寄语直沽东下客,好将佳话续题襟。
    【注:孙锡,字备衷,号雪帷,浙江杭州人氏,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年)进士。嘉庆七年任奉天开原知县,嘉庆九年卸任。嘉庆二十二年,任宁远知州。】
    (二)徐恭时先生的串解
    徐恭时先生在《孙锡<赠程小泉(伟元)>诗试绎》里写道:
    ……再从全诗来串解。
    首句,孙锡自己说明在杭州家里的地点环境,上面已作分析。
    第二句,指孙锡致书程伟元。投簪指弃官,碧海指东海。
    第三句点出程伟元去职前的身份是:“广文先生官独冷”的教官。“到门”,明确说,程伟元来到孙家。
    在四壁空虚的屋宇中延接了这位旧雨远客;开樽小饮。
    共同展看红梨主人晋昌所绘赠的《秋风红豆图》,图上有程伟元等的题诗,从看图,回忆在辽东唱酬的旧情。
    程伟元到杭州一度会唔,又匆匆别去,他的行踪何处目前缺乏史料难以分疏。
    诗句比较不易理解的,就是末联的上句“寄语直沽东下客”。
    直沽指海河,小直沽指天津诸河汇处,大直沽在天津东南十里。
    孙诗中为什么要非凡点出“直沽”这个地点,这当和程伟元主要活动有关。
    “直沽东下”有解作“下关东”;也有解作从天津东南顺流而下;也有人分析或许程伟元寄籍天津。由于史料缺乏,不易论断,存疑以待续证。
    我们从刘大观的诗中,知道程伟元在嘉庆十九年之际,他不在京、津或江南一带,刘大观在武昌题诗说:“小泉今亦路迢迢”,在诗句中看不出确切去向。
    但这年二月,晋昌第二次出任盛京将军,是否再延程伟元入幕,史料未见,难以分疏。
    孙锡《赠程小泉(伟元)诗,简绎如上。有待发现新资料,再作补记
    (三)徐恭时先生的注释
    徐恭时先生在《孙锡<赠程小泉(伟元)>诗试绎》注释二里写道:
    ②此外再补说一点,即程伟元的住处问题,照他画幅上所署地名为“古吴”,古吴之称,可以指苏州府直属的三县,但也泛指苏州四周各县,古籍中署“古吴”而非苏州籍的材料很多。程伟元虽和李楘为“同学友”,而李楘早年读书,是在原籍常熟,他的诗集中有具体记述。他的诗集取名“惜分阴斋”,就是常熟旧宅中的书斋名。李楘于乾隆十八年寓居长洲,以长洲籍入学,此后仍不时回常熟原籍。有些论文认为李楘即是长洲人,则程伟元也是长洲人。但在有关苏州资料及《程氏迁吴支谱》中都找不到程伟元的名字,有人认为他由于羁旅他乡,所以未记载他的名字。
    有一个线索,值得注重,就是孙锡赠程诗中非凡提到:“直沽东下客”,是否程伟元之家,是在天津,由于津门的《采芹录》之类的书没有发现查见,所以未能证实他确切的居处。希望研究者从这一地区的有关资料中进一步探索,或许能发现新材料。他旅寓京中,是可以确证的,但查顺天府的有关科名录中,也找不到程伟元的名字。
    (四)词语解释
    1、直沽。古地名。金、元时称潞(今北运河)、卫(今南运河)二河会合处为直沽。
    在今天津市内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一带,为天津聚落最早兴起之地。元延祐三年(1316年)置海津镇,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天津城,为南北漕运和海运的咽喉。
    元时由于直沽聚落的发展,专称旧三汊口一带为小直沽,称其东南海口附近一带(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北岸)为大直沽。
    2、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五)我(童力群)的臆断
    我认为:“寄语直沽东下客”,就是“东下客”已经长居“直沽”,也就是说,程伟元已经将自己的籍贯变为天津(直沽)。
    因为程伟元的原籍是苏州一带(其中有可能是常熟),后来的籍贯“天津”(直沽)就是“寄籍”。
    乾隆年间,寄籍者颇多。
    赵翼为了顺利参加科举考试,到天津冒商籍。
    俞瀚(字楚江,号雪芹)寄籍顺天府大兴县。
    也许程伟元到天津投靠了某个亲戚,说不定到天津入赘亦有可能。
    第八节、李楘与王尔烈
    
    一、乾隆四十六年同事
    《钦定四库全书勘阅缮校诸臣职名》【亁隆四十六年(1781)“上谕”】写道:
    “……翰林院编修臣王尔烈……内阁中书臣李楘……”
    二、乾隆四十六年之前可能有八年同在四库全书馆
    乾隆四十二年,李楘在四库全书馆。
    乾隆三十八年,王尔烈成为四库全书馆臣。(乾隆三十六年进士)
    李楘是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可能当年成为四库全书馆臣。
    这样,李楘与王尔烈,乾隆四十六年之前可能有八年同在四库全书馆。
    第九节、乾隆年间程伟元与王尔烈
    因为程伟元与李楘是“同学友”,李楘乾隆三十七年考中进士,那么,程伟元可能也于乾隆三十七年进京参加会试,且由于考试不顺利而长期滞留北京。
    因为程伟元可能寄籍天津,那么,他进京就非常便利,长期滞留北京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既然李楘与王尔烈从乾隆三十七年起有可能同在四库全书馆同事(任馆臣),那么,程伟元可能通过李楘,与王尔烈从乾隆三十七年起就成为好朋友。
    第十节、对程伟元、高鹗“分任”整理《红楼梦》的推测
    一、由程伟元整理“王尔调说媒”情节,进而推测程伟元整理《红楼梦》的81—98回,高鹗整理《红楼梦》的99—120回。
    二、进而推测程伟元、高鹗以二十回为一个单元,交替“分任”整理《红楼梦》。
    三、在前八十回里,可能是这样的:
    1、程伟元整理:1—20回,41—60回。
    2、高鹗整理:21—40回,61—80回。
    四、为什么要“交替‘分任’整理”?一是因为整理的工作量大,二是因为受摆字、印刷进度的制约。六个摆字工必须连续工作八个月,才能摆完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
    第十一节、摆字、印刷进度的制约——
    要以这种速度印完全书并装订成册最起码得七、八个月”
    《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二辑,刊载了日本红学家伊藤漱平先生的《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下)——程本的“配本”问题探讨札记》(李春林译)。该文注释31写道:
    据《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记载,武英殿聚珍版处让十二名供事担任检字,每人的标谁日工作量是检字一版(大字是二版)。这种从“摆书”开始,每天都以“平垫(去污)”“校对(校正)),’’校完发刷(校了下版)”的顺序进行的排印工作法效率较高,这就是同书卷本中所讲的“逐日轮转办法”。因急于刊行,程氏也采取与此相类似的“突贯作业”。《程式》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江苏等地都翻刻刊行(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9一70页),因其刊布和程甲本的刊行相隔才十几年,所以应该充分考虑程氏那时所受到的影响。但检字工在武英殿是以供事的名义从事工作的,也许民间难以找到这么多人材。程氏当时是联系依靠一套木活字四处漂泊专门印刷家谱的谱师,这可能就是所谓从明代以来繁荣的华中(一般专指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聘请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参照多贺秋五郎《宗谱之研究(资料篇)》东洋文库,1960年,第一部第五节《体裁与印刷》)本文所引用桥川时雄教授的文章中也指出,当时北京刊行的官报《邸报》的活字与程本的字体类似,有可能与这方面的人物有联系(参照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新版,1955年第二章第十节以下。据第十一节记载:不仅杂志式的官报《邸报》,而且民间报房发行的《京报》也“以活体木字排印,常法漫不可读”。这里面好象还有用陶活字和速成用的泥版印刷的)。
    事情并不仅仅是检字工的确保问题,常备活字的多寡,由此而来的同时排版能力,都是用小资本来从事这项事业的程氏等人望尘莫及的。武英殿在创业时期就己俱备大小木活字十五万个,具有同时排印四十八版的能力,可见规模大不相同(金简的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奏折—《程式》第7页以下)。根据这些,也就可以大体估量出程氏使用“手工工人”的排版能力了。假定常雇六、七名检字工,一日平均六、七版,两天就可排完一回。程甲本全书共一千五百八十一页,其中最长的是第七十四回二十个页码,最短的是第个二回八个页码,平均计算十三个页码强。要以这种速度印完全书并装订成册最起码得七、八个月。以后,清末光绪年间北京的聚珍堂、上海的申报馆都采用木活字印刷,努力从事说部书的
    刊行工作。从它们各自逐年的刊行书目和刊年来看,设备虽有差别,但某种程度可以证明以上推测。
    2011年11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