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三辑,发表了兰良永先生的《也说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为曹雪芹逝世二百五十周年纪念作》。 《也说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的第三节是《<小诗代简>第一联浅析》。兰良永先生写道:“二则因为《小诗代简》之后第三首诗《饮集敬亭松堂》作于二月十五日,如果《小诗代简》是写‘杏花初放’,则多半写于二月十五日前,我们知道,在有的偏僻村落,直到今天还得自个儿去村委会取信,按清代的服务质量,僻居西郊的曹雪芹,是不是也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某个固定地点(如最近的兵营、驿站)取信?如果敦敏在大半个月前就‘小诗代简寄曹雪芹’,那他是不是为曹雪芹取信预留了时间?” 《也说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的第五节是《敦诚<挽曹雪芹>浅析》。兰良永先生写道:“明乎此,就知道敦敏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不管是请人顺路代送,还是委托民信局寄送,或是公器私用借助驿站传送,这刚遭离丧的‘孤儿寡母’都不大可能给敦敏回信;而最坏的情况,是《小诗代简》长期滞留在取信点等曹雪芹来取。” 我对兰良永先生的这两段话的讨论如下: 第一节、讨论的着眼点、着力点 一、“清代的服务质量”就一定差么? 度兰良永先生的“按清代的服务质量”之意,“清代的服务质量”是极差的。 “清代的服务质量”就一定差么? 兵营、驿站的服务质量,多半是不差的,因为服务质量极差就要被砍头。 至于商业的服务质量,多半也是不差的,因为清代的商人多半讲究“诚信为本”。 我们现代的某些商人,时常想的是“蒙人”。 古今中外都有服务质量的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的用现代某些“蒙人”的商人的服务质量去比拟整个“清代的服务质量”。 二、乾隆时期没有邮政局 兰良永先生写道:“我们知道,在有的偏僻村落,直到今天还得自个儿去村委会取信”。 兰良永先生信笔一路写来,但他忘记了一个前提——我们现代有邮政局,而清代乾隆时期没有邮政局。 “自个儿去村委会取信”,前提是邮政局已经把信件送到了村委会。 《湖北集邮网》2006年10月18日发表了刘方宣先生的《清代邮政发展的三个阶段》。该文写道:“奏准设立国家邮政虽为1896年3月20日,但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到1897年2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才实际开办(大清邮政官局在北京正式营业)。” 显然,乾隆时期没有邮政局! 三、清代驿站的功能 《常德政府网》2007年7月9日发表傅启芳先生的《清代常德的驿站》。该文写道: 清代驿站的主要功能是:文报传递、官员接待、物资运输,而重点是文报传递。所谓“六百里加急”的朝廷谕令或地方官员紧急军政奏报,皆通过驿站逐站飞马传递。因而,驿传是古代官方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尤其是在统一的朝代,更视为保持国家血脉通畅的关键所在。此种驿传严禁私人递入,民间通信只得由私人转递,不得涉入官方驿传。 四、清代民信局的寄递线路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网》2011年11月25日发表了徐建国先生的《民信局与侨批局关系考辨》(转引自:《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该文写道: 民信局最初是作为国内民用通信服务组织而出现的,主要为商业服务。…… 但从实际情况来讲,民信局的寄递地点和线路主要分布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信局发达的地区,都在能获利的路班,无利可图或入不敷出的路班,就无人问津”。 五、曹雪芹住在北京西郊偏僻的山村里 敦诚《赠曹雪芹》写道: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酒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何人肯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敦敏《赠芹圃》的第一句、第二句是: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敦敏《访曹雪芹不值》写道: 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 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张宜泉《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写道: 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刹今游寄兴深。 碑暗定知含雨色,墙隤可见补云阴。 蝉鸣荒径遥相唤,蛩唱空厨近自寻。 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 张宜泉《题芹溪居士(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其人工诗善画。)》写道: 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 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六、北京“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 《百度百科》写道: 曹雪芹纪念馆建于1984年,馆舍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该馆原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1971年在老屋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考证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 ……为记念伟大文学家曹雪芹,根据有关诗文所说曹雪芹的晚年"著书西山黄叶村"以及其他描述,特于北京植物园(原正白旗所在地)中辟地8公顷,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借名“黄叶村”。 ……1971年4月4日,正白旗39号房主在西屋的西壁外墙皮内发现题壁诗文墨迹,一些红学家认 为与曹雪芹有关,是为曹雪芹故居。1983年4月22日, 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在此建立曹雪芹纪念馆。 ……这是一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仿清代建筑。 【童力群注:北京“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北京植物园内。】 七、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七辑,发表了冯精志先生、华志先生的《曹雪芹与西山》。该文提倡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二辑,发表了胡德平先生的《香山曹雪芹故居所在的研讨》。该文提倡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了张佐双主编、李明新及樊志宾编著的《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该书提倡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八、香山健锐营不是“黄叶村” 《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发表了吴世昌先生的《调查香山健锐营正白旗老屋题诗报告》。该文反对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调查香山健锐营正白旗老屋题诗报告》附录了“俞平伯附书”。俞平伯先生反对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发表了赵迅先生的《“曹雪芹故居”题壁诗的来源》。该文反对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一辑,发表了胡文彬先生、周雷先生的《驳“曹雪芹故居之发现”说——香山清代题壁诗文墨迹考析》。该文反对香山健锐营是“黄叶村”。 九、陈毓罴先生认定的《懋斋诗钞》编年有问题的诗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了陈毓罴先生、刘世德先生、邓绍基先生合著的《红楼梦论丛》。 陈毓罴先生的《有关曹雪芹卒年问题的商榷》、《曹雪芹卒年问题再商榷》、《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新证质疑》等三篇论文,载于《红楼梦论丛》。 陈毓罴先生认为《懋斋诗钞》编年有问题的诗歌如下: 1、《送和怡斋牧马塞上》。(第47首) 2、《小雨访天元上人》。(第133首) 3、《村雨晓起》。(第134首) 4、《瓶桃限韵》。(第135首) 5、《古刹小憩》。(第156首) 6、《过贻谋东轩,同敬亭题壁,分得“轩”字。》。(第157首) 7、《典裘》。(第158首) 8、《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第159首) 9、《题画四首》。(第163—166首) 10、《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第218首) 这样,共计十三篇。 十、“它们前后的诗只有参考价值,不足为据。” 陈毓罴先生的《曹雪芹卒年问题再商榷》,载于《红楼梦论丛》。该文写道: 按《古刹小憩》、《过贻谋东轩》、《典裘》和《小诗代简》这四首诗是抄在一处的,同时根据诗中描写的景物看来季节相同,都是春日之作。它们是同时的作品当为可靠。《古刹小憩》和前面的《雪后访易堂不值》,《小诗代简》和后面的《月下梨花》,都是剪接起来的,中间都有一道接缝。剪贴粘接可能发生错误,它们前后的诗只有参考价值,不足为据。 十一、我(童力群)对《懋斋诗钞》编年的总体认识 2010年8月17日,《中国文学网·百年红楼梦·原创红学》发表了童力群的《我对<懋斋诗钞>编年的总体认识》。该文写道: 编年者,纪事以年月为纲也。 可引申为“诗歌集的按年、季、月、日排序”。 《懋斋诗钞》是敦敏的诗歌集,现存的以《懋斋诗钞·东皋集》为主,现存231首诗歌。 《懋斋诗钞》是抄本,上面有修改、贴改、挖改现象。 ……综上所述,我认为: 1、《懋斋诗钞》编年有问题的诗歌只有21首,仅占懋斋诗钞》诗歌总量231首的百分之九。 2、《懋斋诗钞》的编年从总体上看是可信的。 十二、余英时先生对《懋斋诗钞》的有关论断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了余英时先生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该书的第七篇是《“懋斋诗钞”中有关曹雪芹生年的两首诗考释》。该文写道: ……而“二月十五日过松轩”分韵赋诗一首正紧接在一整叶之后,故可确定为壬午之作。这首诗确定之后,下一首《饮集敬亭松堂》便非系于癸未(1763)年不可。 ……所以由于敦敏诸人这一连三年的二月十五日诗会,我们现在可以完全断定《懋斋诗钞》是一部大体编年的集子,无论《古刹》下“癸未”两字的贴补是怎样来的,总之,自《古剎小憩》以下的诗大体上应属癸未的作品,但是这种大体的编年并不能排除有偶然误编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就时间、地点、人物、聚会的性质来说《饮集敬亭松堂》之诗都与《小诗代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第二节、我的综述 一、《小诗代简》作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二月二十七日 兰良永先生《也说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的第三节是《<小诗代简>第一联浅析》。该节写道:“二则因为《小诗代简》之后第三首诗《饮集敬亭松堂》作于二月十五日,如果《小诗代简》是写‘杏花初放’,则多半写于二月十五日前”。 诚然,《饮集敬亭松堂》作于癸未年二月十五日,但是,《小诗代简》与《饮集敬亭松堂》不是一纸抄录的,因此,《小诗代简》的写作时间不一定紧挨《饮集敬亭松堂》——不必受《饮集敬亭松堂》写作时间的制约。 我认为:《小诗代简》作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二月二十七日。 我的这个论证,与陈毓罴先生的论证,几乎是亦步亦趋——我仿效了陈毓罴先生。仅仅是结论有点不同,陈毓罴先生说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我说是乾隆二十六年辛巳。 二、曹雪芹家附近有取信点吗? 《也说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的第五节是《敦诚<挽曹雪芹>浅析》。兰良永先生写道:“明乎此,就知道敦敏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不管是请人顺路代送,还是委托民信局寄送,或是公器私用借助驿站传送,这刚遭离丧的‘孤儿寡母’都不大可能给敦敏回信;而最坏的情况,是《小诗代简》长期滞留在取信点等曹雪芹来取。” 上述兰良永先生所言三种送信方法里,“还是委托民信局寄送,或是公器私用借助驿站传送”这两种,都与“取信点”有关。 由于曹雪芹家在北京西郊偏僻的山村里,民信局不设“取信点”。 由于曹雪芹家的具体方位没有被现代的我们真正的探究出来,由于香山健锐营不是曹雪芹的“黄叶村”,怎能确定曹雪芹家附近有驿站? 《也说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的第三节是《<小诗代简>第一联浅析》。兰良永先生写道:“僻居西郊的曹雪芹,是不是也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某个固定地点(如最近的兵营、驿站)取信?” 香山健锐营的实质是兵营,是练兵场,所谓“曹雪芹故居”,旁边就是碉楼! 众所周知,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北京“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只不过是在京的红学家们互相妥协的结果,其目的只不过是让北京“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有个落脚之地,这不等于当年曹雪芹的“黄叶村”真的就在这个地方! 三、仆人骑马送信 敦敏有仆人,有马。敦敏送达《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最佳方式莫过于派仆人骑马送信,当天就可返回,而且还能知道曹雪芹是否能收到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