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一座通往《红楼梦》艺术圣殿的桥梁 ——读陈维昭的《红楼梦精读》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梅芷 参加讨论

     
    假期里,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放新版《红楼梦》的同时,上海艺术人文频道播放了《红楼梦,你看懂了吗?》“大声说”节目(我们松江红学会的许多老师都参加了这次节目,我因家里有重要的事未能去成,非常遗憾!)让我聆听到许多专家学者对《红楼》这部百年名著的解读以及对新版《红楼》的看法。《红学通史》作者,复旦大学陈维昭教授,他在讲到黛玉形象时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她的娇、她的愁、她的怨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病态、凄怨的形象。这个形象的文化底蕴,它里面包含了许多传统文人的人格理想:孤高傲世、目下无尘。寥寥几句话,勾勒出一个至美的黛玉形象,说到观众心坎里去了。曾经翻阅过陈教授的《红学通史》,今天聆听到真知灼见,更是佩服。说来也巧,之后我和朋友到另一个红迷朋友那儿去玩,她那儿的农家书屋,虽小却有许多好书。当我看到了书架上的陈维昭教授的《红楼梦精读》,顿觉如获至宝,一有空就看,是难得的一本好书,受益颇多。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篇章回小说,拥有丰厚驳杂的思想内涵,那么如何从整体上去把握全书的意蕴?那些梦中飘散百年的迷魅又如何去解?陈教授撰写的《红楼梦精读》一书试图从正统红学的角度,以原典细读的形式,去回答这些基本问题。
    全书分为九讲,历数两百年来红学的主流观点,辅以近现代西方哲学与文论,逐一探讨了《红楼梦》的作者、叙事分层、原型神话、评点、版本、人物、命意、结构、笔法、艺术思维、续书现象等众多焦点问题。
    在写法上,本书将文本分析与学术史评结合起来,先节选数段文本,再切入红学史的代表性看法,剖析《红楼梦》复杂多层的叙事结构,阐释其卓越的美学价值,表现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展示其绵绵不绝的艺术魅力。
    关于续书,陈教授例举了众多红学名家的评价。王国维认可后四十回的“解脱”的觉悟历程;胡适赞扬后四十回完成了一个悲剧结局。俞平伯认为从情节衔接、艺术水平、审美情操、价值观念等方面看,后四十回远不如前八十回,但是从毕竟完成了悲剧结构方面看,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属于难能可贵。王蒙认为对于后四十回,既要看到它与前八十回的联系,也要注意到它的独立性、特殊性。基于这些基本立场,他对后四十回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续作者相当善于描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变态的精神现象,但总体上看,后四十回缺少艺术灵气。然后陈教授从价值思考和艺术表现作深入具体的分析,让人信服高鹗的后四十回确实不能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同日而语。虽然高续大致完成了贾府人物的结局,回应着前八十回,但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等方面,与曹雪芹的深邃、透彻和超脱相比,高鹗便显出他的平庸与俗气来。他把曹雪芹在前八十回所呈现的哲学命题拉回到一个世俗的道德命题上。”陈教授的评价让人过目不忘,他的审美境界以及人文气度、精神底蕴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正如他对《红楼梦》在人物、命意、结构等等总体的评价,《红楼梦》的作者又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建构意识,他不仅对笔下的人物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注和鲜明的爱憎,而且非常看重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思考;他不仅全身心地拥抱着当下的感性世界,而且对于存在、宇宙、本源、本真等形而上世界投去深邃的冥思。他为他的追踪蹑迹的生活故事设置了一个超现实的框架,编辑了一个理念的网络,首先是以大荒山的石头故事为起结,又以图谶文化编辑了一个宿命之网,所有的生活故事便镶嵌在理念的网络之上。”作者从哲学、宇宙、文学的高度去思考、感悟《红楼》名著,高屋建瓴,意蕴高远深刻,让人折服他深邃的思想、丰厚的学识。
    整本书以悲剧诠释和人物分析为脉络,从整个家族的颓唐难易出发,考察了一批前赴后继欲为贾府力挽狂澜却难逃噩运的女性形象。以秦可卿、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为例,在家族盛极转衰的临界点,入选贵妃的贾元春为何不能延续贾府的兴盛;秦可卿、王熙凤、贾探春这三代手段高明的管家人为何一一黯然离场;美貌、端庄、贤淑的薛宝钗及其“影子”花袭人何以被两百多年来的读者批判……大观园陡然倾覆,一时间物是人非,红颜们各自香消玉殒,她们的悲剧与抗争构成小说的一条重要主线。
    很喜爱黛玉这一形象,她的“风流袅娜”、“堪怜咏絮才”以及超凡脱俗的品行使我心里常常对她有着一份深深的怜惜(尽管我也是女性),懂得她的哀伤和悲苦,也为她的“泪尽离世”悲伤感叹。一直以为林黛玉是孤标傲世的,她像一朵远离人群的兰。陈教授是这么阐释她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
    “在观念上,她就把自己从周围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她把自己分裂成精神主体与作为物质存在的主体。”
    “她把世界看得污烂不堪,而自己则是纯洁无瑕,她要到这个世界之外去寻找纯洁的归宿”。
    然而陈教授从细节中解读出黛玉期待爱怜的心理,这种期待怜惜的心理注定了林黛玉的个人世界不可能自足。尽管她孤高傲世,但她必须在这个她所傲视的世界里去接受他人的欣赏,去获得她的所爱,于是她的主体性不得不被剥夺,红消香断有谁怜娇羞默默同谁诉?她多么希望能够释然地融入这个社会中——倘若这个社会不是这样浊臭的话。正是这样一种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才使她轻而易举地被薛宝钗的一番兰言所征服。作为一个妙龄少女,即使她想与这个世界隔绝,但内心还是希望有人来爱怜她,尽管隐藏得那么深。“孤标傲世偕谁隐?”连“散”的时候希望有人与她“聚”在一起“散”。陈教授从独特的角度,多层次深刻地解读出林黛玉的文化人格,他的诗意的语言以及人文精神的关照,使得人物那么鲜活生动,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别具一格的美,是文人心目中永远的林黛玉。正如著名作家王蒙在《话说红楼梦》提道的:“林黛玉是理想,林黛玉是诗,林黛玉本身便是情,是一切电脑都没有而人类所渴望、所难以获得、所梦寐以求的情。林黛玉的钟情、嫉妒、多疑、纠缠、惧怕,林黛玉的病态,表现了许多弱者的内心,表现了许多强者深藏的、潜意识中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内心。”
    我们也希望大观园是个乐园,宝玉和姐妹们永远快乐地生活在大观园,那里远离现实的利害冲突、算计、责任等等,那里是宝玉心灵的栖息之所,他可以过诗酒风月的艺术人生。但我们和宝玉对大观园的理想化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大观园与外面的世界一样,有爱与恨、善与恶、真与伪,有阶级的冲突,有利益的争夺,也有情感的取舍。这种现实性宣告了贾宝玉的精神避难所的幻灭。这种悲剧性对于贾宝玉来说更加内在、彻底。
    我们理解的“钗黛合一”是钗、黛之间的矛盾消失了。我们也希望“钗黛合一”,钗黛推心置腹、言归于好,大观园的女儿相亲相爱,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然而钗黛真的合一了吗?能否做到“钗黛合一”?陈维昭教授有他独特的见解。这个钗黛合一论并非像红学家所说的是合之则兼美。所谓合一,便是消解钗、黛、麝的区别,消解众女儿之间的差异性,使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钗黛能否合一,关键在于“无我”。然而,人只要活着,人就不能“无我”。一方面,由我思主体去感悟无我钗黛合一)才是摆脱痛苦的唯一出路以及无我钗黛合一)的绝无可能,这是贾宝玉的大悲哀,是他的意淫和对香消玉殒的悲恸的真正原因。但是,另一方面,由我思主体去感悟人只有到了死后才能无我,这是贾宝玉所体验到的人的更大的悲哀,也是他自悲自怜的更深层的原因。”贾宝玉仅仅把对众女儿的观照作为忘我的手段,所以他实际上并没有把众女儿当成现实的人,因而也忽略了她们之间的差异性。但众女儿却现实得很,她们怀着各自的欲望和意志,她们之间的欲望和意志时时刻刻在发生冲突。贾宝玉的“意淫”、博爱必然招致一部分人的怨忿,他的“钗黛合一”的意向成为水中月、镜中花。这是主体性的自成悖论,陈教授引用西方学者“主一客二”和庄子的“圣、智”的学说,并用大量的文字写下对“钗黛合一”独特的理解,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他的洞彻生命的智慧,但同时他又对生命予以深切的关照,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宇宙、存在以及生命终极问题的思考,也使我久久不能释怀。
     陈教授承袭传统文化,用自己的方式去播撒经典。“多年来他潜心研究《红楼梦》,写下了巨多文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厚厚的《红学通史》(上下册)。还有这《红楼梦精读》,我能触摸到这样的精神气脉——传承与开拓。陈维昭老师为我们精心搭建了一座通往《红楼梦》艺术圣殿的桥梁,整个一本书,让我感受到他视野的广阔,运思的缜密,落笔轻盈,诗意横溢;感受到了一种“唤醒”式的力量,而这正是《红楼梦》的精神,不是外在的“灌输”,而是内在的“唤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丰厚的造诣和学养,超人的识见随时体现在他的红学著作中,真的够我们红楼爱好者一生努力去学习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