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西方有三不问:不问对方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不问对方的职业。 我的经历告诉我:这“三不问”有道理。 十几年前,我父亲的同事的儿子王某突然到我家来拜年。王某事先已经知道我是大学老师。王某比我小十岁,一表人才,还皮肤白皙。 我从来没见过王某。我问道:“您在哪个单位工作?” 王某的白脸顿时通红,愣了好一会儿才答道:“我在某某小学当老师。” 我的经历告诉我:还应该加上“不问对方的籍贯”。 我多次傻乎乎的较真的问对方的籍贯。例如八年前我与某青年对话。我问道:“你是哪里的人?”对方回答:“我是武汉市的。”这时我应该适可而止,但我继续问道:“你是武汉市哪个地方的人?”对方回答:“新洲区的。”我问道:“你是县城的还是农村的?”对方红脸答道:“我是农村的。” 我认为很随意的事情,人家不想随意,于是乎就尴尬了。 因此,我给自己立个规矩——“四不问”! 书归正传,我今天对曹雪芹的年龄问题发一番感慨。 《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三辑发表了李广柏先生的《读张云章贺曹寅得孙诗》。该文实际上讨论了曹雪芹逝世时的年龄问题。 依我看来,一般而言,讨论曹雪芹逝世时的年龄问题的依据是这么两条——“四十年华”、“年未五旬”。由这两条可得出四个结论:40岁、42岁、45岁、48岁。 吴新雷先生提出新的见解,我将此见解化为“曹雪芹逝世时的年龄是52岁”。吴新雷先生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张云章贺曹寅得孙诗”,二是敦诚《寄怀曹雪芹》的诗注“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 我说:无论是“四十年华”、“年未五旬”还是“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都源自曹雪芹对朋友们的不同年份的不同场合的多次回答。 曹雪芹对自己的年龄闪烁其词,自有他自己的道理。 我赞同吴新雷先生的见解,依据仍然是那两条:一是“张云章贺曹寅得孙诗”,二是敦诚《寄怀曹雪芹》的诗注“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