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聚红轩里访红痴——杜春耕与他的《红楼梦》收藏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田红玉 参加讨论

    如果和杜春耕先生见见面,聊上一会儿,很快你就会感受到他对《红楼梦》的痴迷。
    记者采访他,是因为看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烟标精华》一书,装帧讲究、印刷精美,绝对是置于书堆中而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那种
    。翻开看看,图案丰富,品相、格调俱佳,透过这些烟标,竟似看见了《红楼梦》里一些活生生的人物和场景。读编著者杜春耕先生所作序,考证精审,论议严谨周密,不似一般的介绍文字,不禁对他顿生敬仰之心。于是,我在一个早晨来到了他的“红楼”世界。
    虽然心理上已经有了准备,但进入杜先生的家中,我还是不敢相信会有这样一处聚集“红楼”的“大观园”。160多平米的房间里,触目皆是与《红楼梦》相关的物什。进入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题的“聚红轩”匾额和卢嘉锡、赵朴初、刘炳森、欧阳中石等众多名家的题词;环顾四周,则满眼都是“红楼”珍品。博物架上是各式绘有《红楼梦》情节的瓷器,墙上嵌有红楼镜画,甚至厨房墙上的瓷砖也绘着红楼人物。杜先生领着我们看了他的书画,又高又大的铁柜子里装满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不肖说,单看这屋子里的陈设,已经能感受到主人对《红楼梦》的喜爱了。
    杜先生收集最多的还是《红楼梦》的各种版本。早就听说他的收藏比国家图书馆的还要丰富得多,这回记者算是见识了,除了铁柜子里的,案头几上也摆得满满当当。杜先生介绍说:“这些书就是近十年来收集的。《红楼梦》早期的版本,从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一直到民国时期的一些版本,我基本上都有。现在收集到的,比周绍良先生编的《红楼梦书录》里的还多,缺的极少,而且缺的这一部分都不是最重要的。从版本系列来说,已经较为齐全了。”他还不无得意地告诉我,“现在全国各地的书商,只要手头上有《红楼梦》,马上就会想到跟我联系,把书送到这儿来。”
    杜先生的书有一部分来自拍卖会。爱好《红楼梦》的人们大概还会记得,去年在中国书店举办的“北京海王村大众收藏拍卖会”上,杜春耕委托朋友以4.2万元的价格竞得一套33种版本的《红楼梦》。这33种版本中,17种是刻本,8种是排印本,另外8种是石印本,包括“清藤花榭刊本”。据杜先生自己说,这33种本子当中,他有用的也就几种,其他的本子就让给朋友了。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很值。
    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吧,但凡与《红楼梦》有关的物件,他都收集,包括瓷器、镜画、烟标、月份牌、20年代的明信片、邮票甚至各种版本的小人书。其中,有一件难得的珍品——最早的12张彩色情节画原件(由汪贴斋绘,汪氏生于曹雪芹卒后12年,他的技艺高超,至今还鲜有超过者),也到了他的“聚红轩”。
    此外,还有一件令杜先生颇为得意的藏品:林则徐手书咏红楼组诗的扇面。经鉴定确认后,引起红学界的极大兴趣,红学家周汝昌还为此赋诗一首“英豪也自爱红楼”。多情未必不丈夫,民族英雄也是性情中人。这些物品甚至引来了台湾和日韩的学者前来参观、借阅。
    “您收藏这么多,有没有更长远的打算?”记者禁不住好奇地问。
    杜先生说,“将来可能会考虑建一个《红楼梦》博物馆之类的机构,为红学研究人员和《红楼梦》爱好者服务。但目前还没有精力考虑这个问题,手头的研究工作很多,忙不过来。我从没想过收藏,就象郑振铎一样,因为研究,所以要收集一些书。我的研究是围绕《红楼梦》文本展开的,文本的比勘、互校、《红楼梦》成书过程的考证等等都需要以各种最早最好的本子为基础。因此,收集到的东西只能算是我研究《红楼梦》必须的资料,是为目前展开研究而用。”
    谈起《红楼梦》的研究,杜先生的劲儿更足了。他说:“我见到早期版本就买,希望能找到一些其他人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我只想搞清楚一个问题:《红楼梦》是如何成书的?而结果就是《红楼梦》的源头不止一个,而是两个。”
    杜先生的“二书合成说”在红学界大名鼎鼎。不少人起初认为他的提法太大胆,但时间长了都知道他是最谨慎、最讲求言必有据的,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称他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从他为研究《红楼梦》而收集到的“红籍”来看,他的文本比勘工作自然最科学不过。
    杜先生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就一直从事光学研究,在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工作。谈到由物理学研究转而开展《红楼梦》研究的原因时,他说:“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年纪稍大一些的人在这方面就会有些吃力,所以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我自己特别喜欢《红楼梦》,所以就选择研究《红楼梦》了。”
    如今,杜先生退休了,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研究《红楼梦》,“聚红轩”里的宝贝更是物尽其用、物超所值了。
    原载:《中国艺术报》
    
    原载:《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