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探索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玉梅(侗族) 参加讨论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而言,本民族文化就是其创作的优势和力量。每个拥有强烈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的作家都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立足本土,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探索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努力突破以往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格局中处于弱势、边缘和不发达的状况,为推动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文化中的一些弱势力量或因素濒临消亡。但别具意味的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却是关于文化差别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2004人类报告》中指出要保护和尊重文化自由,否定了差别一定会引起冲突的结论,文化的自由与差别被当成世界与民族存在之根本。这样的认识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学有什么启示意义呢?笔者认为,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坚信少数民族文化正是少数民族文学存在之根本,是其优势和力量之所在。
    文学是人学。人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存在构成了文学的丰富多彩。而人,除了生理上的区别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差异主要源自于其所承受的文化熏陶、所蕴涵的文化内容及体现出来的文化品格,因而一个族群、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最久远、最深层的特质就是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可以说,人的差异主要就在于文化的差异。在文学史中那些获得广泛认可的作家及其作品,往往就是因为文化的独特性而卓然独立的。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不仅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民族文化流传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就是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曲折反映。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而拥有自己的语言的少数民族来说,历史上古老的传统文化基本以口头传唱的方式代代相传,并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其中很大一部分构成了由群众集体创作出来的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文学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在少数民族中异常发达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壮族的《布洛陀》、瑶族的《密洛陀》等等,所叙内容无不从天上到地下,从神到人,从开天辟地到创造万物,涉及到远古祖先的生产斗争、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原始宗教等,博大精深,堪称为各民族的百科全书。
    作家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意识的代表。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作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自己民族文化的承载者,理应拥有一双客观审视民族文化的慧眼,能够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进行文学创作,通过对社会生活的逼真反映和深刻思考,让读者获取对民族历史文化生活的真切而全面的认识。同时,文学通过描摹千姿百态的人生,深入细致地表现人的心灵、情感和思想,实现对各色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文学既可以反映蕴涵着独特文化内涵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又能够生动传神地再现文化传承者、文化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通过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把民族文化的特殊光芒放射出来。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学获得独特性的关键所在。但是作家对民族的认识不能满足于对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更应该熟知民族的风土习俗、宗教信仰、思想道德等精神文化内涵,特别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看出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品格,将表层的生活现象提升到精神文化的高度。在民族文化氛围当中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刻画人物,表现人物身上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使作品的画面充满民族色彩,让人物浸透着民族感情。
    在各生活层面中,最能显示一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风貌的当属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风土习俗,因此民族的节庆、礼仪、婚嫁、祭祀等生活习俗常常被纳入作家艺术观照的视野,成为文学获取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的重要依托。但是,在对民族风情的审美追求中,作家显然不能停留在民族的奇异性层面,而是应该在民俗风情的描绘中展示一种人生境遇,传达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不管是风俗还是自然风物,其实都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和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的需要而设置的,写风情、写民俗实际上还是为了写人,写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的发展。文学作品不是仅仅通过表面的题材的新奇感和民族性特色就能够获得认可和接受的。文学的魅力主要在于通过富有特色的生活传达出关于社会关于人生以及人类命运的独特思索及感悟。所以作家在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生活,书写民族文化题材作品时,仅仅反映表面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现实生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深入挖掘蕴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民族文化传统精神,对生活有新的发现,赋予人物与故事以人类共通性的内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不只是工具,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体。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一切文化成果几乎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得以记载并得到巩固和发展。文学作品中不论是内容的获取还是形式的探索,莫不都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而得以实现的,所以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只有掌握丰富的语言,善于提取准确的精练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将社会人生深沉的思想内涵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可以说文学语言是考察创作者的知识水平、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以及文学素养等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少数民族作家有的以自己的母语——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创作,而大多数是以汉语进行创作的。自然地他们会努力使用正规的汉语,追求表达的熟练和纯熟。可事实上,在文学创作中,对汉语的熟练掌握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学的优势所在。语言的活力与创新是文学获得魅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而汉语因为历史的悠久而使活力和新质受到了磨损,一些看似圆熟流利的语言已经成为陈词滥调,缺乏力度和感染力,致使作品的质量极大地降低。而少数民族作家对汉语的选择和运用,也许会显得天真而笨拙,但是可能保持了语言的清新自然,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文学的语言,最重要的是朴素、准确和精练。少数民族因为自身的淳朴自然及对汉语掌握程度不高而可能更好地保持着语言的简洁和朴素,也许这就是一种表达的优势,更易于获取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过,我们在强调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身份和文学的民族性时,并不是要求作家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必须采取开放的态度。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吸纳新鲜的血液,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还会与外在的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因而作家不仅仅要在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素材和资源,还要及时敏锐地觉察到现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动向,发现民族文化中的新质,预测到隐藏在表面生活下面的未来趋势。
    同时,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彼此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每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员,都是国家的主人。因而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作家不但要有作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还要有作为中华民族之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创作当中能够拥有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视角,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或自己熟悉的生活置于中华民族的大背景中,在反映和审视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时能够从中国立场出发,深思本民族的、国家的,甚至是全人类的重大命题。
    原载:《文艺报》2007-12-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