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玛尔简的天鹅琴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叶梅(土家族) 参加讨论
认识玛尔简是在2006年鲜花盛开的5月。民族文学杂志社和民族团结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研讨班”,来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40多位作家相聚北京,开幕式上,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作家们花团锦簇欢声笑语,裕固族的女作家玛尔简就是那样令人眼前一亮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人口不到10万人,裕固族便是其中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裕固族随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而历经风雨,同时作为一个弱小的北方游牧民族,除了应对强势族群的侵害,还要应对生存环境的艰难,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人口已不足4000人。但裕固族自古以来,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对原始萨满教有着较多的保留,还有着丰富的口头民间文学,不断给本民族注入了顽强的生命力。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更由于国家给予人口较少民族多种优扶,裕固族人口现已接近1.5万人,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出生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个偏僻乡村的玛尔简,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忧伤和自尊,也有着伴随成长的风情天然,裕固族的命运深刻地映照着这个乡村女孩,她的成长经历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所发生的一步步变化。她的阿扎和阿娜(裕固语父亲和母亲)一定是对改变民族和个人的命运心怀痛切,才含辛茹苦地将自己的5个孩子培育出了4个大中专学生,而玛尔简在阿扎阿娜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不仅读完了研究生,还先后在当地妇联、文化局、民族歌舞团、文联等单位担任了领导职务,并且走上了别有滋味的文学之路。
    在裕固族的传说中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一位叫尧熬尔的歌手每天都赶着羊群在海子湖边放牧,他美妙的歌声感动了湖边的白天鹅,成群结队地随着歌声在他的头顶盘旋,其中有一只白天鹅最为痴迷。秋去冬来,鹅群飞向了温暖的南方,可这只白天鹅却不肯离去,白天夜晚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后来有一天,白天鹅却突然不见了,尧熬尔到处寻找都没有踪影。正当他非常忧伤的时候,天鹅来到了他的梦中,告诉他说它老了,身上的羽毛已完全脱落,无法再飞翔、再伴随他的歌声,但他可以去海子湖边找到它的尸体,用它的骨头做成一把琴,再将它的羽毛分葬在湖边,这样他们就可以永远相伴了。尧熬尔含着泪水一一照办,第二年春天,埋藏羽毛的地方长出了一丛丛红柳,而做成的天鹅琴无与伦比,裕固人从那时起,有了自己的乐器。
    或许,这个裕固族家喻户晓的传说打小就渗透了玛尔简的心,她也想跟那位歌手一样,为生养她的海子湖歌唱。她的文学写作正是在操作一把琴,吟唱裕固人的心声,倾诉她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从1989年就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的玛尔简,以散文创作为主,一直将多情的目光投向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投向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裕固人生活的巴丹吉林沙漠、海子湖、沙山、红柳、牧歌、牛羊……在她的眼里,都充满了灵性,都与裕固人的灵魂相沟通,它们是她描写的对象,也是她倾诉的朋友。
    玛尔简对阿娜(母亲)的感恩强烈动人,在真实的生活中,阿娜的爱无处不在,无论她是在海子湖边牧羊,还是千里之外求学,无论是工作还是写作,阿娜都给了她毫无保留的精神支撑。她在《献给阿娜的歌》《我在阿娜的眼睛里》等一系列篇章中,都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而细读玛尔简的散文,会进一步体味到,她所感激的母亲实际上更多的是大漠深处那片草地的化身,是勤劳的裕固人民的象征。母亲所具有的乐观坚强、包容慈爱、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玛尔简所热爱的裕固族精神,她歌唱着也被感动着,并由这种精神牵引着一步步向前。
    如果说迄今为止,海子湖还是一片未受到工业化的垃圾污染的洁净水泊,玛尔简的作品也散发着未曾受到文学世俗化侵扰的鲜活、质朴和清新,她的天鹅琴声来自天然,来自心底,不造假不作秀也少有功利的趋从,她“尽情歌唱、尽情舞蹈,歌唱自己民族不凡的历史传统,歌唱自己生活的艰辛与快乐,爱情的甜蜜与忧伤,天鹅琴声在海子湖上空久久回荡,犹如天籁之音……(玛尔简《永远的海子湖》)”
    就在那个充满激情的5月,我们欣喜地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济济一堂,他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故宫,在天安门前流连忘返,还聆听了一批专家学者的讲座,互相之间进行了各种话题的交流,他们带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来,又带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归去。这之后,我高兴地收到了水族、毛南族、阿昌族、锡伯族、赫哲族等多位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的作品,他们有的是结集出版,有的为《民族文学》写出了新作,以他们独有的民族话语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色彩。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选择显然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给予更多的珍爱和传承,实际上是对人们精神家园的生态维护。由此说来,玛尔简的天鹅琴声更显得意味深长。我们期待着,经过更多的生活洗礼和对民族经验的进一步认识提炼,在今后的日子里,天鹅琴会奏出更加美妙的乐章。
    原载:《文艺报》2008-4-1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