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少数民族文学喜事连连。本年度的民族文学作品,囿于阅读范围难以窥见全貌,然而从有限的阅读中还是领略到了老中青几代作家及主要作家群体的文学光环,看到了花团锦簇、多元性共生的繁荣景象。 颂歌与献礼 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祖国颂”的赞歌唱响全国。颂歌更是本年度民族文学吟唱的共同主题。铁依甫江、赛福鼎·艾则孜等已故作家的作品再现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伴随共和国诞生而开始创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的老作家玛拉沁夫、铁木尔·达瓦买提、金哲、柯岩、格桑多杰等,把艺术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心随时代,情系人民,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心灵之歌。 “放歌60年”征文、《民族文学》“祖国颂”征文等得到了各民族作家的积极参与。作家多从个体生活体验出发,通过个人、家庭及村庄的记忆和变化来折射生活的巨大变迁,表达对祖国的颂扬与感恩之情,是本年度民族文学的一大亮点。 《民族文学》蒙、藏、维三个民族文字版正式创刊,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办好民族文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有力证明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这是多民族文学交流的新平台和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新园地。还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开馆,一并为新中国60华诞献上了特殊的贺礼。 崛起的作家群 藏族文学的新收获 《西藏文学》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专刊,以多种文学样式反映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讴歌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如益希单增的短篇小说《小小金珠玛米》以自传体方式追忆艰辛的童年生活和获得新生的经过。诗歌《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农奴》等都以饱满的热情歌颂新生活,是唱给时代变革的赞歌。《芳草》刊出“吉祥青藏专号”,其中推出的第一部藏文长篇小说《绿松石》(朗顿·班觉)的汉文翻译版,反映了藏族在新时代的发展进步。 阿来出版了好评如潮的长篇小说《格萨尔王》。小说继承和发扬了阿来对文学民族性和对普遍人性指向的追求,通过民间说唱艺人晋美的经历重述格萨尔王的神话故事,侧重于从人性立场出发展示格萨尔王作为人的普遍性生命体验与思想情感,原本充满史诗意味的内容具有穿越时空的时代普遍性。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大收获,而且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 梅卓的短篇小说《出家人》,写出了年轻人在信仰与爱情之间的艰难抉择与痛苦。央珍的散文《拉萨的时间》在空灵的文笔中道出文学的拉萨和心灵的感悟。白玛娜珍的散文《生活的拉萨》写拉萨的现代化进程给藏族人带来的冲击。还有一大批年轻作家都创作出了令人激动的文学作品。 宁夏少数民族文学的新发展 宁夏少数民族作家以专辑、研讨会等形式,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独特的精神贺礼。石舒清的小说《平民三记》《老家的燕子》等,延续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表达和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描摹,演绎出丰富的生命体验,余味悠长。李进祥新出了短篇小说集《换水》。他的小说多是关于清水河的叙事,清水河是他人生之河、文化之河与艺术之河,让人窥探到生活的秘密和人性的丰富内涵,在不动声色中刻画民族性格、反映时代变迁。 东乡族作家了一容的小说《富汉的婚礼》反映贫富差距与城乡矛盾问题,揭示出底层人物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庄风》《流年》《一壶清水》《风痕》等新作,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饱含厚重的人生内涵,细腻深刻的表达,显示了80后作家的强劲势头。还有平原的小说,拜学英、维吾尔族阿舍的散文,以及单永珍、泾河的诗歌,等等,人才济济,充分显示了宁夏民族文学发展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曾经在西海固找到了灵魂依托、回归母族的张承志,出版了散文集《敬重与惜别》,集中体现了作家对文明多样性的尊敬,对世界视野、人类立场的企盼与追寻,是2009中国散文值得寻味的一笔。 广西少数民族作家的新崛起 《广西文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西少数民族文学专号’”,《民族文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作品专辑”,共推出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的41个作家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实力。黄佩华的中篇小说《牛王归来》赋予稻作民族的文化韵味,牛王勾连历史与现实,充满寓意,展示了生活百态,塑造了民族精神。黄土路《阳光穿透苹果》通过生活的偶然事件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折射出社会与人性的深刻问题。周耒的小说《雪越来越温暖》在苦难的人生叙述中寻求生活的温暖。杨仕芳是新近脱颖而出的侗族青年作家,小说《向彩虹奔跑》《最后一个夜晚》等在生活与人性的开掘上颇具匠心。 周民震、潘琦、凌渡、冯艺、凡一平、严风华、黄宾堂等壮族知名作家的散文,或追忆民族英烈,或描摹时代新生活,或袒露个人心灵,朴素的表达里隐含着深沉的内涵,意近旨远。梁志玲是壮族女作家中小说散文双管齐下的作家,散文《如草木般清宁》《饱满的颜色》和小说《纠缠》都饱含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思考。许雪萍、费城、黄芳、拓夫等人的诗作提升了壮族诗歌在少数民族文学的地位。 文学湘军的活力 苗族作家向本贵的小说《生活如歌》《将幸福进行到底》等延续他之前的现实主义精神,展示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与苦难中的温暖。吴国恩的长篇小说《亲信》《文化局长》通过官场反映社会的复杂情势,表现人性的复杂与变异,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新收获。土家族彭学明的美文《河边人家》《陕西》写地域其实是写人,写人情、人性和个人情思,《湘西年味》在习俗中表现人情世态,把属于民族文化记忆的乡间习俗写得栩栩如生,诗意盎然。 还有田耳的中篇《寻找彩芹》《湿生活》《戒灵》,黄光耀的中篇《土司王朝》,于怀岸的长篇《猫庄史》,马笑泉的长篇《巫地传说》,以及米米七月的长篇《肆爱》《给大明》等,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入开掘,拓展了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本年度的文学审美内容。 多元共生的文学格局 55个少数民族作家的精彩亮相 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高研班把55个少数民族作家代表会聚在一起学习、创作、交流研讨,高研班作品选《相聚在鲁院》、《芳草》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专辑,以及多部个人作品集集中展示了这批作家的创作水平。 藏族作家次仁罗布是西藏升起的文学新星,小说《阿米日嘎》《杀手》《传说》将民族性与时代性较好地结合到一起,表现出对重构民族文化的努力与探索。仡佬族女作家肖勤也是本年度值得关注的文学新人,《棉絮堆里的心事》《寻找丹砂》显示了她对现实生活与历史记忆的深入挖掘能力。瑶族潘红日的小说集《说事》能够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展现各种社会情势,充满民间的智慧与幽默,是近年来瑶族小说的新收获。毛南族谭自安的小说集《寻找阿红》和布依族韦昌国的小说集《城市灯光》反映社会人生百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严风华长篇散文集《一座山,两个人》在描述一座山两个人的生活中融入作家对于孤独、土地、名利、生命,以及对于人与自然等等问题的思考,营造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韵味的艺术境界。土家族谢彦秋的散文集《漫步多情的土地》《听心海》和赫哲族孙玉民的散文集《碧绿的明冰》等,各具特色。 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出版的诗集《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诗作以丰富的意象、真挚的情感对生活、对故乡、对民族、对爱情及人类进行深情观照,来自灵魂深处的歌吟和朴素的表达诠释了诗艺之美。羌族诗人羊子《从前的现在》《痛过怎样》饱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心理和羌族人民战胜苦难创造新生活的韧性精神,具有一种凤凰涅槃的气韵。 各民族作家掠影 云南是少数民族文学多元性化发展的重镇,鲁院55个民族作家中就有16位来自云南。老作家晓雪、张昆华、陈永柱、张长等笔耕不辍,年轻作家层出不穷。哈尼族存文学的长篇小说《碧落雪山》展示傈僳族山村人与熊温馨相处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布依族潘灵的长篇小说《市信访局长》揭示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和权益面前人性的复杂,充满批判意味。回族阮殿文的散文《一个漫游者在迪庆高原》传达作家对生活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与感悟。佤族聂勒的诗歌《大地上的部分细节》为身处都市的他实现了精神上的还乡,诗意悠长。 在西南边疆,彝族诗人群尤其引人注目,本年出版的《第三座慕俄格——21世纪彝人诗选》是这个群体诗歌创作特色的集中展现。书中收入了吉狄马加、倮伍拉且、阿苏越尔、阿库乌雾、李骞、普驰达岭等21位诗人的作品,他们自觉地以民族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倾诉自己的民族情感和个人情思,具有多重审美价值。 土家族作家叶梅小说集《妹娃要过河》和散文集《大翔凤》是其近年文学创作的一个总结,作品充满浓郁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叙事特征。甘茂华的散文集《拜读清江》融清江的自然历史人文与个人情思于一体,对清江作了深入而全面的诠释。第代着冬的《唢呐与银狐》巧妙地在唢呐声里传递出人生的百般滋味,意味悠长。侗族蔡劲松的诗集《自由的知觉》融诗歌、绘画、雕塑于一体,实现了文学与艺术的交融共通,为文学艺术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可能。 满族作家叶广芩的《大登殿》在今昔对照中展现女性命运、思索社会人生、沉思现代文明发展利弊。孙春平的《非典型正当防卫》《鸟人》反映人际与官场的复杂,引人深思。于晓威《水费收兑员老费》《在淮海怎样横穿街道》《羽叶莺梦》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性的复杂内涵和多重体验,在冷静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情感,含而不露。还有赵玫、关仁山、巴音博罗、华舒、蒋巍等作家的作品,都抵达了中国文学的前沿。 蒙古族作家阿云嘎的小说《第九个牧户》揭示了历史的独特层面。郭雪波的《杀了屠夫的猪》在荒诞的叙述里展示出生活的真实与复杂。鲍尔吉·原野和鲍尔金娜父女的散文,自然、朴素而充满真情,诠释出散文的真谛。娜仁琪琪格的诗歌与女儿苏笑嫣的小说,堪称文坛的一段佳话。 蒙、藏、维、哈、朝、壮、柯尔克孜等民族都有大量的作家从事母语写作。比如《阿尔泰诗选》(查刻勤 译)将民族性与时代性、个体情思与家国意识紧密结合,情感浓烈、自由奔放,开创了蒙古族新一代诗歌之风。还有蒙古族作家满都麦、吉·清河乐、海日寒、满全、多兰等,维吾尔族作家麦买提明·吾守尔、艾尔肯·沙比尔,藏族德本加、嘎代才让等,朝鲜族金春植、许莲顺、金学松等,壮族蒙飞,等等,作家梯队、文学样式也呈现出多元共生格局。 本年度出版的6卷本《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6卷20本《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既是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结晶,也是本年度民族文学的重大收获。凡此说明,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必将来临,我们倾情相盼,翘首以待!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