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解剖”美女作家 ——读《第四个神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士曾 参加讨论

    《第四个神话》 [日]筱田节子著 祝子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小说《第四个神话》开卷的场景,美得从容不迫:
     太阳雨中,白樱花落英缤纷;四十二支红玫瑰扎成一束,供在用磨光的卵石砌成的坟茔上。坟中埋的,是在42岁就故世的畅销书美女作家夏木柚香。细雨中,捧着花来扫墓的是两个女子:当年一手捧红夏木柚香的出版社编辑藤堂喜代子,和39岁单身女性、自由撰稿人万智子。藤堂喜代子为借夏木柚香忌日五周年,再出一本纪念专辑,让万智子执笔而把她领到夏木柚香的坟上。然后又将她带到横滨市内,一个英国风格的庭院。开门的是个长睫毛、大眼睛、一颦一笑都活脱脱如同夏木柚香的美少女——夏木柚香的女儿美奈子。她把来客带到母亲生前的书房,从33岁成名到42岁去世的夏木柚香写的各种版本的畅销书和她生前的相册,满满当当又齐齐整整地占满了靠墙的整整一个书橱。那些书当时的发行量每本都在70万册以上。一切都是完美的。纵然是墓地,雨丝和白樱花也装点出一种凄美。
     但是,藤堂喜代子坚持要美奈子带她俩进入夏木柚香生前独处之室。那是一幢玲珑小楼里,一个推开窗即能听到海上波涛声的小屋。藤堂喜代子又起意要美奈子打开小屋中一个白色壁橱,立即,一股甜酸相杂的乙醚气味扑面而来,米色系列、红色系列、玫瑰色系列……各种颜色、款式和牌子的指甲油,杂乱无章地挤了一橱。这是夏木柚香生前用过的指甲油,约有一千四百多瓶。
     看着这一千四百多瓶指甲油,万智子仿佛感悟到看似完美的“美女作家”夏木柚香,内心的痛楚和孤独。
     由此,小说以暗示诱发悬念,让读者与万智子一起,追索夏木柚香的生前奥秘。藤堂喜代子的用心也昭然若揭:当年,她为了赚钱,把一个家庭主妇实相寺三枝子改名夏木柚香,捧成一个畅销书作家。九年中,她靠夏木柚香的作品,数钱数到手酸。如今,她又为了赚钱,要万智子执笔来揭露夏木柚香的“完美”,用揭丑来破除“美女”的假面,再一次创造轰动效应,泡制出畅销的刊物和图书。因为对一个美貌出众的亡故畅销书女作家生前的情感生活,进行一番挖掘,在时下流行的都市文化中,无疑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创意。这类文章刊在杂志上,当期的发行量必然暴涨;而如此内容写成图书出版,有可能会创造又一本畅销书。
     就这样,《第四个神话》以解剖“美女作家”为由头,解剖文化消费时代的畅销书制作机制,透析文化被功利化的当下社会。它唆使传媒用“八卦”传闻,哄骗和误导人们的阅读品味,那些“八卦”媚笑着,挑逗着人性中天生的窥探欲望,刺激人们的感官,企求文化商品获得更多的利润。无论记者被称为“娱记”还是“拍拍垃圾”,都无关紧要;无论专栏作家还是特约撰稿人,抑或为人捉刀的枪手,都狂热地追逐“名人”隐私,让这些隐私曝光,吸引更多的“眼球”。如果这个名人还是个美女,那就更有文章可做。例如《第四个神话》先铺陈一个凄美的场景,然后,不惜打搅死者的宁静,搅起漫天阴霾,暧昧地一笔笔随意涂抹着美女的影像,有如盗墓者对死者的亵渎——从肉体到精神。
     《第四个神话》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筱田节子。故事情节又是女枪手万智子,挖掘已故女作家夏木柚香——真名实相寺三枝子的生前往事,而捧红实相寺三枝子的出版社编辑藤堂喜代子也是个女性。“三个女人一台戏”,女性的细腻视角,女性的思维方式,女性对情感的追索、揣测、攀比、妒忌,女性对隐秘私事探究的好奇心,女性剖析女性的情愫……使得小说洋溢着浓重的阴柔之气。其中,夏木柚香(实相寺三枝子)的美貌和私生活,包括她与丈夫、男友、情人的关系,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丝丝入扣地展现,委婉动人。同时,作家的文笔冷静得近乎残忍,它宛如手术刀,一一划破、剥离华美袍服,袒露出女性情感深处秘不示人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冷酷,没有解剖尸体的药水气味,也没有手术器械偶尔碰击的金属声。相反,文字游走在都市盛装、美食美景之中:那镶着钻石的戒指闪耀的光泽,那画着眼线的眼睛中透出的愠意,那女性专用的薄荷香烟散发的气息,还有日本经典艺术——能乐的轻歌曼舞……在夏木柚香、藤堂喜代子、万智子等身影的重叠、交错间,一幅日本当代都市女性生活的浮世绘,就这样生动地让人难以忘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09-0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