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家王小波(1952-1997)在中国当代文坛似乎是一个“异类”。作为身在京城的作家,他与文坛少有往来,与众多作家亦无甚交谊。他不是作协的会员,因为1992年主动辞去大学教职,还成了一个没有“单位”的人。他作品的数量不多,但想象奇崛、风格独特,同侪之中几无同类。他生前在港台海外已有相当影响,但在国内却鲜闻声息,1997以春秋正富之年遽然病逝之后虽如一鹤冲天,声名鹊起,但意味深长的是这一“影响域”却主要是所谓的“文学青年”,对其作出积极评价的也多是知识界人士,文学界的作家与批评家却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在同年面世的纪念文集《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属作家撰写的文章仅有刘心武的《寄往仙界》、李大卫的《祭王小波》、林白的《我与王小波》几篇 [1](P360-363,P369-371,P367-368) 。至于文学评论界,除了寥若晨星的几位论者之外 [2] ,似乎一直将王小波“悬置”,长时间暧昧的“沉默”迄今并无明显改变。如果再回溯其作品出版的历史,也是同样艰难曲折,远非今日气象 [3] 。王小波何以成为“异类”?对此,已有论者在相关论述中提出或涉及。如有论者针对王小波关于翻译文学对自己的影响的自白说:“在我们既往的文学生活中,一直都有那条波澜壮阔的暗河;……它从西方的,从那源头深远的古典文学里流过来……在喧嚷的、僵化的当代文学河床之下,引来了那远方的河水。” [1](P7) 王小波之兄王小平也谈到:“有人说,他是从古典文学,从那里面探索出来的。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我知道的最清楚,我们那时看的什么东西。他那时思考的形成,和前人不一样,都是从外国的东西里面来的。” [1](P99) 上述说法都明确了一个事实:本土作家王小波成为一个看起来的“外来者”是受到了西方文学(更确切的表述似应是以欧美文学为主的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甚至可描述为“重大的”。但迄今为止,关于王小波其人其作的论析并未就这一“事实”给出具体的描述,然后对之作出进一步的分析,进而作出可以坐实的结论;自然,也未就因此一影响在王小波的“文学观”的形成与此一基础之上的创作实践的表现予以缕析与评估。笔者在此想做的是:讨论王小波接获对其发生影响的“西方资源”的途径有哪些;它们在怎样的意义上“影响”了作家王小波;因此生成了怎样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具体的文学“来历”或“来路”如何。 二 我们需要了解并把握王小波接获对其发生影响的“西方资源”的途径。在仔细阅读其全部作品、含有真确信息的代表性纪念文字、相关且主要的评论文章之后,可以发现其途径有三:“家庭”———父辈的“大家”与王小波的“小家”;“学校教育”;(以文学作品为主兼及其他的广泛的)“阅读”。 王小波出身并成长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国家教育部的干部,从她关于王小波的谈话可以清楚地感知其良好的知识素养与文学见解 [1](P108-111) ;父亲王方名,有成就的逻辑学家,20世纪50年代曾因撰文批评苏联的逻辑学教材为毛泽东约见,与之讨论形式逻辑理论问题,他是家中的一部“活辞典”;其兄王小平,与王小波故事甚多,多次出现在王小波的作品中,曾师从我国数理逻辑研究的先驱沈有鼎先生(1908-1989),后为美国图兰大学哲学博士;其姐王征、王小芹均有美国生活、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其弟王晨光,曾留学美国东肯塔基大学,学习化学。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浓郁的西方教育背景或生活经历、文理交叉、充满学习交流与民主气氛的知识分子大家庭 [1](P97) 。 王小波的“小家”有同样性质。王小波之妻李银河的教育与专业是“西学”之社会学,她有西方教育的经历:社会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她又在北京大学完成了博士后。李银河自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社会学领域,80年代末致力于在中国仍有蒙昧、神秘、禁忌性质的性社会学调查(王小波曾以合作者身份参与此事),出版了《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1992)、《性文化研究报告》(2003)等多种专著,影响颇大。 在“学校教育”一径上,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完整地接受了6年的小学教育(1959-1965),“中学”是在混乱喧嚣的“革命”中度过的,而“文革”后期则是“上山下乡”。所以,王小波的学校教育可说是从“文革”前的小学“跳入”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大学”。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习商品学专业,他对数学的兴趣在此得到了保持与延伸;1984至1988年,他负笈美国,在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史学家许倬云,获硕士学位。王小波此一学习期间涉猎的范围在历史、社会学、哲学、文学间,同时仍持续小说的创作(其自称“我的宠儿” [4](P335) 的长篇《黄金时代》即成于此)。 作为接获“西方资源”途经之三的“阅读”,这一因素甚至可表述为“决定性的”。父亲2000余册藏书是王小波最早的“精神家园” [4](P322-324) ,也是其阅读历程之肇始。这实质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完成过程———用其姐王征的话说:“从小他对文学就有执著的爱,他用文学、用大量文学书籍,完成了自我教育。” [1](P123) 笔者对包括“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等在内的6种著作中涉及的“西方”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作了爬梳式的“量”化统计,它或者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数字化”“图像”———王小波曾读过谁、关注谁、欣赏谁: 在上述著作中,涉及西方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各类人物共约173人,510人次。 涉及各领域科学家约18人,44人次,以所涉次数为序分别是:爱因斯坦(1879-1955)、牛顿(1642-1727)、维纳(1894-1964,美国数学家)、阿基米德(前287-前212)、伽利略(1564-1642)、法拉第(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达尔文(1809-1882)、海森堡(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白尼(1473-1543)等。其中引用或言及最多者为爱因斯坦(10次)与牛顿(8次)。涉及思想家(包括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共约32人,129人次,依所涉次数为序分别是:罗素(1872-1970)、苏格拉底(前469-前339)、福柯(1926-)、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洛克(1632-1704)、布罗代尔(1902-?)、莱布尼茨(1646-1716)、马尔库塞(1898-1979)、弗洛伊德(1856-1939)、弗罗姆(1900-1980)、柏拉图(前427-前345)、尼采(1844-1900)、汤因比(1889-1975)、维特根斯坦(1889-1951)、斯宾诺莎(1632-1677)、杰姆逊(1934-)、弗雷泽(1854-1941)、托夫勒(1928-)等。其中引用或言及罗素为最多(达49次)。 涉及文学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批评家等)约83人,273人次;此中国别人物依自多而少序分别为:英国19人,59人次;法国16人,65人次;俄国13人,26人次;美国10人,35人次;德国5人,14人次;意大利3人,22人次;西班牙2人,8人次;希腊2人,7人次;拉丁美洲2人,2人次;其他国家11人,38人次。其中王小波引用或言及较多的人物及数据分别是:英国,萧伯纳(1856-1950)14次,奥威尔(1903-1950)13次,莎士比亚(1564-1616)11次;法国,杜拉斯(1914-1996)21次,尤瑟纳尔(1903-1987)13次,莫迪阿诺(1945-)7次;俄国,托尔斯泰(1828-1910)7次,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4次,果戈理(1809-1852)4次;美国,马克·吐温(1835-1910)17次,海明威(1899-1961)9次;德国,歌德(1749-1832)4次,雷马克(1898-1970)4次;意大利,卡尔维诺(1923-1985)18次;西班牙,塞万提斯(1547-1616)7次。其他国家的有:捷克,昆德拉(1929-)10次;古罗马,奥维德(前43-公元18)5次;奥地利,茨威格(1881-1942)4次;瑞士,迪伦马特(1921-)4次;古希腊,荷马(前9世纪-前8世纪)4次;丹麦,安徒生(1805-1875)4次。 我们可以据此提取出王小波谈得最多(或较多)的作家是:法国的杜拉斯、尤瑟纳尔;英国的萧伯纳、奥威尔;美国的马克·吐温;意大利的卡尔维诺;捷克的米兰·昆德拉。 在对王小波接获“西方资源”的三个途径作了如上的梳理及“量”化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较为踏实地就此三种途径对王小波可能发生的影响展开讨论。 作为父辈家庭对王小波接受“西方资源”的意义是明显的。首先,父亲王方名对王小波在“逻辑学”方面无疑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这从王小波在小说中不时以“逻辑方法”来讨论(议论)并推进情节可得到相当证明。这一影响在其行文自由散漫但表意严谨周妥的杂文随笔中也表现突出。这一影响的认识与评价甚至可以上升到“思维方式”的意义上:无论是杂文随笔还是小说,王小波都可见出思维的缜密(在形象思维的小说天地中这一表现自然不似杂文与随笔纹理明晰而显得内在些、复杂些)。而学习数理逻辑出身的其兄王小平,对王小波亦有同样的意义。他在回忆王小波时谈到:王小波读过数理逻辑方面的书,也曾与之有所交流,这对他写小说很有助益 [1](P89) 。均有在美国生活、工作或相应的经历,专业背景又是医学、化学的姐姐王征、王小芹,弟弟王晨光,则从自然科学的、有“西方教育”背景的意义上成为热爱文学并矢志于小说创作的王小波生活与写作的“环境”。这一环境中的自然科学的信息与人文科学思想以及欧风美雨中的体验的随时交流、讨论或争论把相关或相涉的“西方资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输入了作家王小波的意识。 王小波的“小家”,则从另一种意义上发生着与其“西方资源”有关的作用。在社会学领域,李银河的重心在“性社会文化学”。她对“性问题”的研究与骄人成果对王小波应该说有密切而微妙的关系。作为“性学”专家的李银河在客观上无疑担当了把性社会文化学的知识、观念、材料、研究方法、价值取向等向同样于此有兴趣的作家王小波“输入”的“使命”。王小波的小说几乎无篇不“性”、写性说性时的坦白泰然松弛自如、写性心理性行为甚至性器时具有“专业色彩”的深入,我想,李银河的存在乃是诸多因素中一重要因素。 作为“途径”之二的“学校教育”,包括王小波国内的大学本科教育与国外的研究生学习。王小波说:“我在大学里遇到了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播的数学老师,它使学习数学成了一种乐趣。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我有幸读到了我想看的书———这个书单很是庞杂,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直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 [4](P29) “数学”、“智慧、”“乐趣”、“罗素”这些可以看作王小波的“关键词”的字眼在此一节自白性的文字中都已出现。但对于未来的作家王小波,匹兹堡大学的四年(1984-1988)意义更大。在这里,著名史学家、社会学家许倬云对其影响颇大。心气高远的王小波在后来的文章中多次提及这位导师,李银河亦谈到这是王小波“最最推崇的”老师。许倬云明晰、强化了王小波关于“科学”的自觉意识、关于“信仰”的理念,指点了王小波的文学创作。李银河说:“许倬云的好多思想对小波启发挺大。” [1](P204) 此时,身在“西方”的王小波也充分享受着“环境”所提供的“资源”。他曾自费漫游了欧洲 [1](P195) ,这种身在“西方”此“山”中的经见与体验,对作家王小波无疑发生着微妙而细致的影响。如前所述,王小波接受“西方资源”最为重要的途径是自我教育式的“阅读”。阅读对其发生的影响广泛且深远。以上文胪列之相关数据及其实践中的写作显示,此一影响的范围至少可以包括其知识构成、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文学观诸方面;影响之深远则体现于他那具有挑战性且矢志不移的人生实践和立场坚定探求不懈的文学创作。 以知识构成论,王小波可说“文理兼修”,呈现了一种相对的“完整性”。“理”之一面,有学校教育的基础,但更有继之的补充性阅读及相应的深化或拓宽。其阅读的书目或对象包括了爱因斯坦、牛顿、玻尔、哥白尼、伽利略、法拉第、维纳、海森堡、达尔文、巴甫洛夫、李森科等。“理”之领域颇为宽泛的知识面使其作为“以文立身”的文学写作者有了一个特殊的基础与背景。他在写作中的自由引述与贴体证明强化也科学化了其观念与观念的表达。 “文理兼修”的知识结构对于作家王小波的意义不只是“知识”的,更是“思维”的、“思想观念”的。科学领域思维活动中所要求的本相的穷究、因果的联系、逻辑的严密、结论的坐实与可重复证明等实际上同时也在训练、培养一种思维方式和因此一思维方式导致的相应的思想观念,面对大千世界的王小波,其思维立足或出发于质询与怀疑。他曾多次谈及“思维的快乐” [4](P20-29) ,他认为:“思维的快乐则是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种” [4](P341) ,“思想”的权力“就是人的天赋人权之一” [1](P158) 。王小波不少于10次引述或言及苏格拉底,不少于4次引述这位先哲的同一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4](P110,P112)[10](P653)[6](P46) 我无知,故要求知。我求知,故要思想(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对王小波则是“我思,故我快乐”。这是寻求智慧的快乐。其实质是代表一个人在世界“主动的”存在状态。当然,其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同样甚至更多从诸多思想家处获益。从王小波所阅读的西方思想家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思想谱系以及这一谱系对其多方面的、具体的影响。在时间的纵线上,它包括上自远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下至当代的马尔库塞、维特根斯坦、福柯;从学科的横线上,这一思想家群落分布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等领域。从引述与言说看,其关注较多、或受影响较大者当数罗素与苏格拉底。 著述105种以上的罗素是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评论家” [5](P513) 、20世纪的思想巨子。在遣词造句上极有分寸的王小波敬罗素为“大师”。其引述或言及罗素近50次,说他“言必称罗素”似不过分。值得注意,罗素之“哲学”、“数学”、“逻辑”、“社会评论”诸领域也是王小波交错出没的空间:哲学是其谈天说地之指针;数学成为其文学创作之素材;逻辑是其缀文织字勾联全篇的肌腱;社会评论成为其杂文随笔的主体性内容。这应是王小波亲合、汲纳罗素的原因、结果与证明。其引述罗素或拿罗素“说事”的内容主要还是集中于伦理学范围。王小波对罗素的伦理学思想发生兴趣并受到影响与后者浓郁的人道主义因素和深刻的社会关注有关。 好谈话无著述的苏格拉底对王小波的影响虽不似罗素突出,意义却不可低估。因为在王小波著述之基本精神中,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不时闪现。比如苏格拉底以“认识自己”为哲学目的、“我无知”、“我不是智者”但“我是爱智者”、“有知识者才有美德”、“美德即知识”及“快乐即善”等思想或观念,可以视为王小波思想观念的若干关键词———求知、理性、智慧、乐趣等———这些似乎多可从苏格拉底处觅得踪迹。 无疑,对于以小说传世的王小波而言,从西方(欧美)文学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并渐而形成自己的“文学观”是他“西方资源”中最重要、最直接、也最具意义的部分。他也因此成为一个观念上自觉、写作中理性的小说家。应当承认,王小波之“小说观”并无系统化、理论化的表述,仅散见于其各类文字中。但其中所涉,已触及小说及创作诸多方面,也具有了一定轮廓,从这一轮廓中我们亦可发现其“西方资源”有迹可循的“来路”。 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写的是小说,我是知识分子。” [4](P338) “不幸的是,大家总不把小说家看成知识分子。” [4](P337) 王小波这一自白传达了他关于“小说家”具有现代性的理解与定位,也彰示了个人的自觉选择,即:一位小说家是知识分子;我要做、也是知识分子小说家。何谓“知识分子”?王小波简单、朴素的表达在我看来似已扼其要:“做自己的学问和关注社会。” [4](P33) 把它展开即是:一个知识分子有他自己的专业(学问),同时又关心社会问题,面对社会公益问题承担“社会的良知”这一角色,他是现实的“批判者”。王小波说:“我以写作为生” [4](P174) ,“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 [4](P234) 。他在创作中也的确表现出一种专业性、专家式的专注。同时,无论是写唐传奇、现实、未来世界,他也都显示出强烈的入世、问世精神,批判者的意识或跃然纸上,或潜匿其中。他的小说在思想上最终达到的高度与丰富的可阐释性与这一定位所产生的驱动力密切相关。 “知识分子小说家”的定位与选择逻辑地使作家的写作立意高远。表达一直低调、节制的王小波说:“文学是一种永恒的事业。” [4](P336) “我个人认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我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4](P234) 这些已上升到“存在与虚无”的哲学层面、掷地有声的言辞听来颇有“悲壮”之感。但这确是王小波一本正经的表达。视“文学”为“事业”已是不俗,为之“永恒”并“战斗到死”则更令人肃然。坦率地说,在我们所谓“转型期”的历史语境中,太多的作家在心理文饰之后匆匆追随“时流”而去,能如是者几?这一立意使王小波在艺术之路上缀文织字、筚路蓝缕,苦水磨剑、孜孜 。王小波的生命不幸中道为病魔劫掠,但他最宝贵、最成熟、最灿烂的岁月却是与他安身立命的小说同在的。他留下的近200万字的作品虽不能说皆为精品,但大部分却无疑可以传世。王小波最终在他所爱的小说中获得了他作为“人”的“有”。 “知识分子小说家”的定位与视小说为“永恒的事业”的立意使王小波成了艺术上的完美主义者。他说“我自己的理想就是写些好的小说” [4](P123) ,“我相信对每个作者来说,完美都是存在的” [4](P330) 。与之有交亦知情者说:“他立志要与世界上最好的小说家比肩而立,他选择了他们那种反复重写的方式。” [1](P15) 作家的表白与友人的佐证传达着共同的信息:王小波追求完美的小说。作为创作者,他谋而后动,绝不率尔操觚。他持璞在手,反复琢磨:“世间一切书中,我偏爱经过一番搏斗才写成者。” [4](P380) 完美主义的追求使他有了相关的思考,有了实践中的不懈探索、总结,也进而有了关于多种小说元素的自觉意识。 比如关于“小说语言”。王小波相信,“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它)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是文字的筋骨所在……世界上每一种文学语言都有这种筋骨” [4](P320) 。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他在语言上的用心与努力以及与之相应的精致与美丽。这也是他创作中为之奋斗的“境界”之一。 比如关于“风格”。王小波明言:“我的风格是黑色幽默。” [4](P116-117) 风格的自觉是一个作家成熟与理性的表征。王小波在“风格”上的自我意识有先天气质的因素(所谓“蔫淘”、“好恶作剧”之说) [1](P122,P145)[4](P121) ,也有思想者的自觉。他表白自己在作品中要做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而他在生活中发现的“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黑色幽默” [4](P331)] 。同时,这一风格选择还与他关于小说应当“有趣”、“轻”的追求有关:“黑色”是沉重的,“幽默”是轻松的,黑色幽默虽“黑”但“幽默”,这便化“重”而为“轻”;“黑色”在内,“幽默”在外,这便使直面小说的阅读第一反应是“有趣”、“好看”,是“轻”。作为一个对黑色幽默有所研究并持续关注的论者,我认为,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无论是自觉性、创作实践(作品)还是典型性,“黑色幽默”无出王小波之右者。 比如关于“主题”。对于作家,王小波设问:“什么是文学的基本问题?”“我的答案是: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1](P163) “在我的小说里……真正的主题,还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4](P331) 可以明晓,人的生存现状与人的生存的可能性即是王小波小说的自觉主题。这一有存在主义哲学背景或影响的主题是支配了二战后欧美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中国“文革”后“新时期文学”中“反思类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这一“主题”意识使王小波与他的作品具有了世界的、当代的、严肃的含义。 比如关于“小说规格”,他亦有自觉的意识:“对我来说,五万字以下的篇幅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的篇幅不能表达复杂的题目。” [4](P342) “我特别喜欢写长中篇(6万字左右)。” [4](P326) 适当的内容要求适当的规格,适当的规格会有适当的密度,亦有可能的精致。王小波盛赞6万字左右的杜拉斯的《情人》有“极多的信息,而且极端精美” [4](P325) ,便透露出与规格有涉的微妙关系:太长则易于松弛,过短则困于局促。王小波的小说基本保持了在6万字的中轴线上的上下浮动。阅读王小波可以感觉到他叙述中从容的驾驭,裕如的调度,同时也有了阅读者最易接纳的时间单元,其综合效用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显而易见。 对小说语言、风格、主题、规格等诸多小说元素的自觉最终促成了王小波艺术上的完美主义的追求,使他写出了如《万年寺》、《黄金时代》等近乎“完美”的小说。 另外,深解小说之“虚构”本性,是王小波“小说观”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来,“小说是虚构”乃是常识。但在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解“虚构”、用“虚构”,则大有不同。王小波认同小说的实质是“虚构”。他确信:“写小说则需要深得虚构之美。” [4](P328) 他认为,小说发生之地乃在“m iddle of nowhere”(乌有之中) [4](P248)] 。对“小说乃虚构”这一本质深度自觉的承认在实践上的意义是重大的。在有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当代中国其意义更是不凡:它给了创造者巨大的自由空间,它使想象与想象力充分地发挥成为可能,它保护了小说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正是由于对小说是“虚构”与“虚构之美”的深切领悟,才使小说家王小波的天才酣畅淋漓地得以表现,也才可能产生以《青铜时代》 [10] 为代表的那些想象瑰丽、情节诡谲、语言恣肆、色彩斑斓、气氛张扬、情趣盎然、意思丰腴的小说。 理清了王小波“文学观”即可探究其在“西方资源”中的文学“来路”了。显然,王小波整体意义上的“文学(小说)观”的形成与确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西方文学”的影响。即使不讨论非“西方资源”之外的其他诸多因素,它与爱因斯坦、苏格拉底、罗素等人的关系也更显“根本”。因为“文学(小说)观”的建立实则是一种“价值观”的建立与选择过程。而“价值观”的建立、选择与世界观、思维方式之关系又甚为密切。所以,王小波“小说家是知识分子”、“文学是永恒的事业”之类观念的形成与确立实际乃是上述先哲在其科学研究与人生实践中表现出的于人于世的责任感、使命感、强烈的怀疑与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属性对其发生影响的结果。但,在上述前提下,在“文学(小说)观”的具体意义上,更应注意的似应是潜移默化了王小波的那些异域“文学先辈”或“文学同行”。 在此前的梳理中,我们已明了王小波最为推崇、热爱、欣赏、肯定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包括杜拉斯、卡尔维诺、马克·吐温、萧伯纳、奥威尔、昆德拉等。从整体看,可以发现,这些作家几乎无一不是以怀疑、思考、批判、面对世界“发言”的知识分子或具有知识分子属性的人;他们几乎无一不是以一种敬奉“事业”的态度与尽善尽美的追求面对文学、面对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的人;他们几乎无一不是最终以自己丰硕的接获与鲜明的艺术个性跻身世界文坛的人。虽然他们所操兵器不同、演进套路各异、活动天地有别,然而这正是王小波同样地欣赏他们又博采众长并滋养了自身的原因。 杜拉斯是王小波言谈最多的作家(21次)。他把“皇冠”般的誉词“风华绝代”加冕于杜拉斯 [6](P277) 并告白:“我把杜拉斯……看作我的老师。” [4](P321) 王小波最欣赏她的“感性”:“没有感性的天才,就不会有杜拉斯的《情人》那样的杰作” [4](P72) ,是为知言。他盛赞《情人》“非常简约、非常完美” [1](P222) ,“包含了极多的信息”,这样的小说“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写小说的人害怕” [4](P325) ,王小波认为它代表了“现代经典的一种标准” [1](P222) 。他推崇《情人》的结构、叙述、情感控制、密度、精致和它(6万字左右)的规格 [4](P319-321,P326,P355) 。他也同样推崇杜拉斯为了求得“完美”而耗尽心血、不厌其烦的写作方式。很清楚,王小波从杜拉斯那里意识到的是与小说永远同在的“感性”(化)特征(情绪的真实、饱满、力度、深度与复杂)与“完美”(小说元素中的任何一部分甚至每一字句都不迁就地考究、用最得体的词与最佳的组合织缀光彩夺目的小说之“锦”,使整部小说的优雅叙述变成充满乐感的“人生的韵律”) [4](P355) 。而要抵达这一目标,则是步武前贤式地如杜拉斯那样的“修改”。王小波不仅有此意识,而且在写作中身体力行 [4](P319) 。但应指出:杜拉斯对王小波的影响有“观念”的意义,但更具“技术”的性质。杜拉斯之外,卡尔维诺则是王小波谈得最多(18次)、最感兴趣、认同程度最高、受影响最大的作家。王小波多次表示:“我一直喜欢卡尔维诺” [1](P60)[4](P337) ,“这位作家的作品我百读不厌” [6](P180) 。面对“谁对你的影响相对大一些”的记者提问,王小波坦言:“我恐怕主要还是以卡尔维诺的小说为摹本吧!” [1](P223) 卡尔维诺的什么吸引了手高眼高心气更高的王小波?把王小波的表白、卡尔维诺的“小说观”与小说、王小波的创作三者联系即可发现:吸引王小波的是卡尔维诺对“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1](P351) 的乐观判断与成功实践,是关于“轻” ① (lightness)的小说美学思想等。卡尔维诺在著名的《美国讲稿》中说:“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只能靠文学及其特殊的手段提供给我们。” [7](P317) 卡尔维诺的“信心”也在他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王小波在小说《茫茫黑夜漫游》 ② 中两次提及卡尔维诺:“卡尔维诺从中年开始,一直在探讨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小说和计算机科学一样,确实有无限的可能。” [8](P331) 王小波欣赏这一乐观态度的原因在于:这种“无限的可能性”的承认与信念从根本上释放了“想象”与“想象力”。卡尔维诺的小说美学有一重要范畴:“轻”,王小波对此十分关注。“轻”与想象有关,但“轻”有自己的“焦点”。卡尔维诺强调:“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 [7](P343) 卡尔维诺主张以想象的艺术世界的“轻”来抗衡实在的日常世界的“重”、以自由的艺术形式的“轻”来化解严酷的现实世界的“重”、以超验的虚幻世界的“轻”来隐喻经验的日常世界的“重”。再看王小波。他说:“我自身的体会是,写起东西来还是应该……,举重若轻。” [1](P221) 关于“轻”与“重”发此论之王小波还是朴素的,还不曾如卡尔维诺将其上升至美学范畴,重心似仍在技术含义。但他涉及到了“举重若轻”,而举重若轻恰是要把“现实之重”以“艺术之轻”去表现、去抗衡、去化解。王小波与卡尔维诺的小说在“意义”上都是“重”,但他们的小说读来却均见“轻”:卡尔维诺的童话故事、轻灵气质、明朗色彩;王小波的喜剧情节、滑稽场景、(黑色)幽默风格———在阅读的直感反应中它们都让人轻松、愉悦。这既是俩人相通相同之处,也是后者对前者的欣赏与汲纳之点。正因此,虽后来但同行的王小波表白:“卡尔维诺关于文学的主张和我比较接近”,“我……以卡尔维诺的小说为摹本” [1](P223) 。他从卡尔维诺处接获了“想象”与“想象世界”,接获了化重为“轻”、“轻”中见重,“轻”中释重的意识并转化为实践。 马克·吐温与萧伯纳都是因富于睿智的幽默与尖刻的讽刺进入王小波的阅读视野并被热情拥抱的。王小波对他们极为亲和:“我打小就看小说成癖。小学四、五年级,我就能看懂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了” [1](P214) ;“萧伯纳的剧本与众不同,不可不读” [4](P381) 。对萧伯纳的熟悉程度,他几乎是半个“专家”。王小波的一位至友谈及其小说风格时,指认其“师承渊源”是马克·吐温 [1](P143) ;其兄王小平则说:“他早期的作品里,处处看见马克·吐温的影子” [1](P86-87) ;王小波自己则不仅将两位小说大师带入自己的作品 [6](P132,P238)[8](P12-13,P122) ,写了萧伯纳的剧评,还把其剧作的台词浪漫地援引入自己的“情书” [1](155-156) 。从观念上解,王小波喜欢、接纳、学习、受影响于他们是因为后者的入世、问世、讥世,但马克·吐温与萧伯纳对王小波的含义主要是“风格”意义的:幽默、讽刺和部分意义上的黑色幽默。王小波笔下有一个频率极高的关键词———“有趣”。在王小波观念里,人生、世界、小说都应该是“有趣”的。有幽默则有趣,为有趣则要幽默。可以设想,倘无幽默,王小波复为王小波乎?反之,幽默于王小波多么重要,马克·吐温与萧伯纳的影响对其就多么重大。 奥威尔与昆德拉是与王小波心气相通的另两位著名小说家。他们对王小波的影响有艺术的一面,但从整体上看应是观念性、社会性、甚至是政治性的。王小波接触奥威尔时36岁:“1988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 [1](P241) “《1984》这样的书……帮助我解决(了)人生中的一些困惑” [4](P355) 。王小波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当中国全社会正在持续深入地清理、反思“文革”以至几十年来“左”的“政治遗产”时,与奥威尔1948年写成的政治寓言小说《1984》(作者甚至因此被称为“政治预言家” [9](P1) )遭遇,对“思维的精英”的王小波之震动和启示可想而知。这一震动与启示首先、主要是社会性的、政治性的。思想性、政治性———当然也有奥威尔在艺术上凭藉“想象”而有的“寓言性”———冲击了在世、入世、问世的王小波。王小波不仅表示“我喜欢奥威尔” [4](P377) ,而且在其杰作《红拂夜奔》特别注明受到了奥威尔《1984》的影响” [10](P377) 。事实上,王小波小说中俯拾即是的“性故事”所表现的“施虐与受虐”、“控制与反控制”、“支配与反支配”多可以在“专制与反专制”、“极权与反极权”的意义上解读。在此一点上也联系起了昆德拉与王小波的关系。昆德拉的经历、小说的背景或舞台以及活动其中的人物都使其有了“政治性”的“胎记”。王小波视昆德拉为“一流的知识分子” [11] ,欣赏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审视,对极权的、专制的斯大林主义的清算,他接纳昆德拉“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 [4](P327) 的“小说观”,他认为昆德拉与自己有一种可以“沟通”的“对小说艺术”的“真正的爱好” [4](P328) 。知昆德拉,更知王小波的旁观者有言:“王小波在移植唐传奇的同时……把小说作为假定性情境的这一精髓尽兴发挥,在发挥的同时寄托讽喻。在这一点上,他的追求与米兰·昆德拉设想过的小说素质之一不谋而合……。” [1](P301) 如是“不谋而合”,说“影响”似乎勉强。但在对王小波与昆德拉的对比阅读中,我以为二者确有艺术观念与创作实践彼此相通的地方,但在前者对后者的阅读中,后者在相同的艺术观念上对前者的强化、深化、更加自觉化却是肯定的。这些艺术观念包括“幽默与讽刺”(喜剧性)、“虚构与想象”(假定性)、“形式与技巧的创造性与尽可能的完美”(实验性与艺术性)等。自然,在“主题”上,昆德拉的作用与王小波推崇的奥威尔发生的影响是相同的,他强化了王小波的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归结王小波于奥威尔与昆德拉的关系,除了认同的前提,后两者共同的知识分子属性、反专制与极权的主题、“寓言”形式都是王小波汲纳或被强化的“资源”。而且,昆德拉的“幽默观”、“假定性”、“质疑性”等认识,甚至“性”题材对于王小波黑色幽默的风格、想象空间的开拓与想象力的充分展示都产生了明显而积极的效用。 综上所述,我们已勾勒出了王小波“文学(小说)观”在其“西方资源”中的文学“来路”:从杜拉斯处,他汲纳了小说艺术应“感性(化)”与“完美化”的艺术追求;从卡尔维诺处,他汲纳了“小说有无限的可能性”的乐观精神,释放了“想象”的翅膀,把经典小说沉重的文体羽化为“轻”,使之高翔于灿烂的“想象世界”;从马克·吐温与萧伯纳处,他汲纳入世、问世、讥世的精神和“幽默与讽刺”的艺术个性,形成并强化了自己“黑色幽默”的小说风格;从奥威尔与昆德拉处,他汲纳知识分子作家清醒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对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度关注,并借鉴以昆德拉为主的“喜剧性”、“假定性”、“实验性”特色,使小说的“诗”与“思”融而为一,变得“有趣”或更加“有趣”。 通过以上梳理、证明、辨析以及必要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王小波经由“家庭”、“学校教育”、“阅读”三条途径接获了对其发生重要影响的“西方资源”。这些“西方资源”对王小波长时间地、持续性地、共时性地发生影响、产生作用并最终得以“整合”:他在本土,以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与当代小说家的身份,面对本土的素材与题材,书写并书写出了具当代性世界性的小说———至于对其艺术成就的分析,乃是另一话题了。 参考文献: [1]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2]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3]夏辰:《王小波出版史———生前的冷落与死后的哀荣》[N].《南方周末》2002-04-11(C19). [4]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5]伊丽莎白·迪瓦恩:《20世纪思想家辞典[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王小波:《黄金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7]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美国讲稿》[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王小波:《黑铁时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董乐山:《一九八四》[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0]王小波:《青铜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11]王小波:《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一读》[N].中华读书报,1995-07-19(2). 原载:《文史哲》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