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获奖作品揭晓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杨 参加讨论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体现中国学者文学立场和美学视角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6年度)评选近日揭晓。六部获奖作品以不同视角描述重要历史事件对人的影响、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人类对未来的展望等多元话题。向中国读者展示了当代世界长篇小说的关注对象及最新成就。
    美国当代作家克莱尔·梅苏德的小说《皇帝的孩子》以“9.11”事件为时空背景,对纽约上流文化界做了一次别出心裁的考察。纽约新闻界的无冕之王默里·思韦特因越战而发迹,当他站在情人——女儿的好友丹尼尔的公寓楼窗前,亲眼目睹了“9.11”世贸大楼双子塔的倒塌后,重新回到了妻子身边……作者着力点不在于人物经历的事件,而是要表现他们对事件的自我意识,揭示出他们的真正关切之处。
    《乌拉尼亚》是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勒克莱齐奥的最新力作。故事讲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坎波斯”——也就是“乌拉尼亚”,最终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中被迫迁移,在当今物质文明面前归于失败。据作者介绍,这本小说的写作,源于他在墨西哥的米却肯洲生活时所发现的一个印第安自治村庄——1540年由西班牙修道士瓦斯科·德·吉罗加尝试建立的一个理想社会。评委会认为,虽然现实和小说中的乌托邦最终都落空了,但这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梦想,而勒克莱齐奥所做的,正是艺术地说出这一梦想。
    德语瑞士作家查里斯·莱文斯基的作品《梅尔尼茨》展示了一个瑞士犹太人家族从1871年至1945年七十余年间的沧桑变故,家族四代人为了获得成功和承认而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仍屡遭歧视和失败。作者将瑞士犹太人的苦难史浓缩为一个家族传说,构思宏大、情节跌宕起伏而又细致入微。作者在各个叙述时间层面巧妙转换,充分显示了高超的写作才能。
    《萨尼卡》被俄罗斯评论界誉为“高尔基《母亲》的现代版本”。苏联解体后,被剥夺了幸福和未来的外省青年萨尼卡与一大批同样悲愤和茫然的年轻人一起投入“革命”洪流,为此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作者扎哈尔·普里列平的小说以经典的现实主义心理描写展现了萨尼卡这代青年人的困惑、愤怒与绝望,字里行间渗透了对俄罗斯历史的反省和批判,充满变革现实的强烈渴望。
    委内瑞拉作家阿尔贝托·巴雷拉·蒂斯卡的《病魔》通过主人公与身患重病的父亲之间的矛盾纠葛,探讨如何正视疾病,如何对待生活的重要伦理话题——“在确知生活消磨生命的前提下学会以我们自己的脆弱之躯去面对生活”,“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病魔》出版后,获得2006年西班牙阿纳格拉马出版社第24届埃拉尔德小说奖。作者认为,西方在回避疾病的同时杜撰出了一个新的乌托邦:健康。西方用对疾病和衰老的新恐惧取代了原先对死亡的恐惧,将体弱与生病这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妖魔化,而健康与疾病不仅是机体上的问题,还与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智利作家罗伯托·安布埃罗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获奖作品《希腊激情》描述了教授布鲁诺的寻妻之路——一个平常的爱与性的问题,然而故事曲折,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原载:《文艺报》2008-4-2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