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毕希纳:先知,还是天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萧平 参加讨论

     德国最重要的古典作家
     纵使拥有一双洞悉一切的“慧眼”,格奥尔格·毕希纳生前大概也没能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会在死后几十年被重新“发现”,受到那么多读者的推崇,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声誉日隆。这位与亨利希·海涅同时代的德国作家,去世时不到24岁,全部作品放在一起不过30万字,却凭借短暂一生所迸发出来的创作才华,被认为是德国最重要的古典作家以及德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且不说其剧作赢得了豪普特曼和布莱希特这两位德国现代最重要的剧作家大力赞赏,以其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毕希纳文学奖,作为德语文学的最高奖项,自创立以来更是云集了包括海因里希·伯尔、埃利亚斯·卡内蒂、君特·格拉斯、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等诺奖得主在内的众多世界级作家。
     自20世纪初,作品被文学界发现伊始,毕希纳的影响就已经超出了德国。他的戏剧同时在前苏联和西方广泛巡演,并出乎意料地获双方的高度赞赏。在中国,精通德语的诗人冯至,很早就曾发出这样的赞叹:“毕希纳是一位稀有的奇才!”然而直到1979年,傅惟慈翻译出版了毕希纳的重要剧作《丹东之死》,人们才第一次接触到他的完整作品,遗憾的是,1986年印行的《毕希纳文集》,发行量只有2200册。
     尽管如此,毕希纳的作品还是在中国的知识精英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德语研究学者、哲学家刘小枫在其所著《沉重的肉身》一书中,专章推介毕希纳,称其为“现代思想侦探的前驱之一”。之后,因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赫尔措格对毕希纳的无比崇敬,贝尔格根据其作品改编的先锋音乐《沃齐克》的广泛传播,更是激发了众多中国读者探究毕希纳作品的热情。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毕希纳全集》,总算实现了毕希纳迷们一睹“前驱者”风采的夙愿。
     1813年10月17日,毕希纳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个医生家庭。1831至1833年在斯特拉斯堡学医期间,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他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黑森快报》,在这篇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里,毕希纳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毕希纳在吉森的寓所遭到搜查,他被迫离开吉森前往达姆施塔特,重建“人权协会”,并写出剧本《丹东之死》(1835)。此后,毕希纳被迫逃亡,先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医。1836年迁居瑞士的苏黎世,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大学任讲师。其间创作了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1836)、悲剧《沃伊采克》(1835~1836)的片断以及中篇小说《棱茨》(1839),还翻译了雨果的两部剧本《玛丽·杜铎尔》和《吕克莱斯·波尔吉》。1837年2月19日因患伤寒病逝于苏黎世。
     革命和政治诉求贯彻创作
     如其生平所展示的那样,革命和政治诉求在毕希纳的创作中一以贯之。对他来说,文学创作只不过是把他的政治追求用另一种文字手段表现出来而已。他用五个星期时间完成的《丹东之死》被看作表现主义之前的表现主义作品。这部历史剧,在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征服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对那场革命、尤其是对雅各宾党人的恐怖专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雷昂采与蕾娜》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嘲讽了德国封建割据时期统治阶级的腐朽及其生活的空虚和无聊,赞颂了普通人的机智和聪明;未竟之作《沃伊采克》,作为一部社会命运悲剧,取材于1821年发生在莱比锡的一起杀人案件。在这出戏剧中,毕希纳塑造了德国戏剧中第一个无产者艺术形象;而被认定为德语中篇小说代表作品的《棱茨》,则截取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诗人棱茨的生活片断,刻画了一位激进的、内心痛苦的诗人形象。尤值一提的是,除了《黑森快报》之外,毕希纳生前只发表过《丹东之死》,其余作品都是在他逝世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才发表的。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毕希纳几乎一直默默无闻。
     即使放置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毕希纳都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学现象。他一生中短暂的三五年时间,却写出了不朽的作品。他没有刻意追求文学成就,后世却对其给予了崇高的评价。而面对他为数不多的作品,我们与其说是他激情的文笔穿越时空,触动了现代读者的心弦,不如说是他尖锐的思想侦探能力和深沉的关于民主和自由等问题的思考,深深震撼了现代的人们,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他先知般的预见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毕希纳的所有作品都服从于革命和政治表达的需要,却没有因为政治失去其璀璨夺目的文学光芒。因此,恰如有学者所言:格奥尔格·毕希纳仍然是十九世纪最令人不安的,因此也是最现实的德国经典作家。他提出的社会和美学问题视野宽广,一直延伸到我们的时代。即使从最迥然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些作品也被看做并评价为非常多层次、非常深入人心的,他匆匆地走在每一个时代、也包括我们的时代前面……
     诺贝尔奖风向标——毕希纳文学奖
     德国境内有各式各样的文学奖,这对文学创作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中,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毕希纳奖,今天已成为德国的最高文学奖项,一旦某位作家入选,也就意味着他已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
     毕希纳奖于1923年8月11日由黑森州政府与达姆施塔特市共同设立。奖项以19世纪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命名,最初的奖励对象是“为德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德语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以及歌手”。
     在1933年至1944年纳粹政权统治德国期间,该奖项被迫中断。1945年才恢复颁奖。
     1949年,在歌德诞辰二百周年时,德国在法兰克福(美茵河畔)宣布成立“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址定在毕希纳的故乡达姆施塔特市。
     从1951年起,“毕希纳奖”改为纯文学奖,每年由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授予国内外对德语文学卓有贡献的作家。因此毕希纳奖成了德语国家的最高、最令人渴慕的文学奖。
     在1958年最终定稿的颁奖章程中,毕希纳奖被定义为“颁发给用德语写作并表现突出的作家和诗人,获奖者本人要对现今德语文学界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的文学奖项。现在,毕希纳奖的奖金已经高达4万欧元,黑森州政府和达姆施塔特市政府各承担毕希纳奖的一半的组织费用。每年,德国语言文学院都会在其所在地达姆施塔特举行颁奖仪式。
    原载:《文学报》2008-08-2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