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教室里的秘密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清 参加讨论

    这不是一部教育学术专著,也不是教人学习方法的书,更不是一位教师的传记。确切一些说,应该可以称之为随笔。它是一位美国小学教师写的畅销书,书中有作者对教育的认识,有对教学方法的总结。更多的,是让人倍感亲切的故事。
    书的自序标题很吸引人,叫《教室里的火》,雷夫老师在里面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他给学生上化学课,一位女孩的酒精灯灯芯太短,他弯腰尽可能地靠近灯芯,帮学生将灯芯点着,结果孩子们大叫了起来,原来在点灯时,火焰烧到了他的头发。雷夫老师说,“我感觉(并且看上去)自己像个白痴,可是我觉着当教师棒极了”。是呀,对学生、对教学这么投入的老师,怎么可能不是一位好老师呢?
    和所有成功的老师一样,雷夫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书的第二部分“方法”,占到了全书的一半篇幅。其实,他的教学方法也没太多特别之处。他注意培养孩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让他们每周写作文,也教给他们应试技巧——他班里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不过,多才多艺的雷夫,除了教学生阅读写作,还教他们数学、自然、艺术、体育、经济学……一位有激情又有才能的老师,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不过我觉得最值一提的,并不是雷夫老师的教学方法,而是他在教室里的“疯狂之举”。没错,是疯狂,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人甚至觉得他是精神病。他把“如何解决问题”的一张纸,当成“圣经”影印本发给学生,让他们贴在课桌上虔诚地朗诵。他组建“周末电影俱乐部”,让学生一年观赏100多部电影。他带学生从洛杉矶去华盛顿旅游。他还和学生在教室玩摇滚乐,他的教室里没有讲台……
    其实,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感受最深的倒不是雷夫老师的“牛”,而是我们原本以为有天壤之别的中美教育,竟然有那么多相近的地方,而雷夫老师的一些理论,也与中国的某些传统思想不谋而合。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美国的小学生一样要应试,美国一样有扼杀教师创意和热忱的人,美国的老师也会伤害学生自尊。雷夫老师对坚持自己的事业,也“曾在多少个白天和夜晚挣扎不已”。所以,最感动我的不是雷夫的成功,而是他的执著与坚持。
    执著是教师通向成功的路径,但是,执著、方法、爱……,都不是教室里最大的秘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感觉是,自由才是教室里最大的秘密。因为有自由,雷夫老师才能在第56号教室里,按自己的方法给学生上课,展现自己所有的“疯狂”。不妨试想一下,我们的老师想一学期带学生看百部电影,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想带学生作“非必须”的远游,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会是什么态度?除了“悬崖上的小学”那样的,有多少学校的老师,能有条件把教室当成家,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一致?
    曾经也是一名教师的我,读了雷夫老师的书之后,在钦佩、羡慕之余又有难受。“好汉不提当年勇”,逃离讲台已多年的我,今天说自己是多么热爱教师职业,愿意为孩子们付出,可能谁也不会相信。或许没有当过老师的人,很能切身感受教师的无力。现实让太多的老师灰心,只有少数像雷夫老师那样的,没有轻言放弃,并且最终获得了一块自由的天空,让这自由带着自己走向卓越。喜欢这本书的中国老师们,可以努力向雷夫老师学习,可是,第56号教室里最大的秘密——它拥有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能不能被复制呢?我很难说有自信。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 著,卞娜娜 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