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丢失国度的游牧作家奈保尔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魏心宏 参加讨论

    英国是文学大国。可是,现在居于英国文学前位的作家却并非英国人,而是移民作家,这些作家当中有两位都与另外一个也与英国有着很密切关联的国家印度有关,这两位作家就是拉什迪和奈保尔。拉什迪因为牵扯到复杂的关系,我这暂且不谈,主要说说奈保尔。
    奈保尔(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印度裔英国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特立尼达岛(位于向风群岛最南端、委内瑞拉东北部海岸外)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祖父1880年作为契约劳工从印度北部漂洋过海移民特立尼达。奈保尔年幼时,他的父亲Seepersad (希普赛)凭自学成才在特立尼达英语《卫报》做记者,于是举家从乡间小镇搬迁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Seepersad非常喜爱英国文学,他也把这个爱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儿子。奈保尔在18岁的时候,十分意外地得到了特立尼达政府颁发的奖学金,一举考上了英国的牛津大学。这让他以及他的全家喜出望外。他到了英国之后,发奋读书,1961年,也就是他还没到30岁之前,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间》,奈保尔在这个小说当中,尝试着以小说的方式来纪念给他以深刻影响的父亲。奈保尔的母亲Droapatie(朵帕特)也一样给他很多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他成名之后,为他做传记的作家Patrick French(帕克弗兰卡)说,“奈保尔继承了母亲鲜明、坚定、粗狂、略带嘲讽的语气口吻,没有母亲和母亲一家的刺激,他不可能达到以后的成就。”这本书的出版,轰动了整个英语世界,连续重版十多次后,登上了当代英语文学经典的位置。奈保尔本人也因此在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爵。
    奈保尔的写作与他自小就具有的对其家族屈辱地位的认识以及对殖民宗祖国英国文化的蔑视就有着强烈的关系。他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随着求学进入英国,这之后就开始了他彻底迷失自己国度和文化的生活。从严格意义上说,他的祖国应该是印度,他在南太平洋岛国特立尼达出生就意味着他对祖国的丢失,更不要说他后来又进入英国那样一个曾经使他的家园破碎的国家。事实上,奈保尔在成名之后,就开始了在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和南美洲的游走式的写作与生活。当奈保尔成为国际知名的作家、把整个世界作为 他的写作主题后,他喜欢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不受承诺约束的男人,做到其他易感情用事的灵魂做不到的那种无拘无束的观察世界、讲出真相──“把自己仅仅当作 一个‘写作者’,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旅行使奈保尔的视野更加开阔,他观察现实,质疑历史,旅行让他变成了一个游牧的知识分子,一个文化的旅行家,一个“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深刻体验者。他除了小说之外还写了大量的游记、书信、散文等文字,奈保尔试图告诉人们:没有人能和他们所处的异质文化背景相互融合,移民所感受到的永远是文化上的无归属感和异化疏离感。
    奈保尔的个人和婚姻生活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结过三次婚。他的第一个妻子是非印度教的白人英国女子Patricia Hale,(帕特丽夏黑尔)来自一个不幸的低中产阶级家庭。她让奈保尔免于沉沦。在这段婚姻中,妻子处于无可争议的强势地位,但是,在奈保尔的书在英国取得巨大反响之后,生活的天平迅速地扭转,妻子不仅成为他的写作助手,而且还要充当他的保姆和出气桶。由于妻子不会生育,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迅速恶化,奈保尔也因此经常光顾妓女那寻找快乐。
    使奈保尔的命运发生转变的是他于1972年在阿根廷认识的一个名叫Margarita,全名是Margaret Gooding(玛格丽特戈丁)的女人。这是一个盎格鲁-阿根廷女人。她30岁,婚姻不快,有三个孩子。与Pat恰恰相反。奈保尔认为她“个性火爆、玩世不恭、性感诱惑”。奈保尔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极大的冲动,在前段婚姻还根本没有了断的情况下,他与Margaret发生了充满了激情的性关系。他甚至经常在与其性交往的过程中打她,虐待她,但是,在Margaret看来,这都是奈保尔爱她的表示,所以,两个人更加疯狂地跌入到对性快感无休止的追求当中去。奈保尔与Margaret的关系在他与妻子Pat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居然保持了25年,(直到妻子因患乳腺癌于1969年去世)这给妻子Pat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她后来把这些都写进了自己的日记和与自己的亲人的通信当中,这些日记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Tulsa大学的奈保尔档案库里,连奈保尔本人至今都还没有看到过。
    和Margaret 一起的生活使得奈保尔得到了极大的情感与感官的释放,开启了奈保尔1970年代最富创造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他创作了后来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两部作品,那就是是1971年出版的《在 一个自由的国度》(In a Free State),和1979年问世的的《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也正是这部作品使得他最后在2001年度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让人们感到惊诧的是,奈保尔在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典礼上的演讲竟然是《我感谢妓女》。
    奈保尔的创作,源于他强烈的来自祖国的种姓观念,在印度,奈保尔的家族具有着很强的优越感,可是,从他出生起,他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这种优越感,有的却是贫穷不堪的生活和低下的社会地位,而他对英国的殖民主义和固有的价值观念也充满者敌意。至于对那个让他度过童年的特立尼达小岛国,他更是具有着强烈的自怜的感受。他把自己在文学当中的追求比喻成是无根的追寻。有研究奈保尔的专家认为,奈保尔是一个典型的后殖民时代作家,本根在印度,生于加勒比,受教育于英国,成年后游荡四海,他失却了自己的民族身份, 不再眷恋本土,而是自愿地在外漂流,寻找自己“想像中的家园”。
    奈保尔文学世界的价值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他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追寻和想象中。(也还有很多批判和不敬),对殖民主义的谴责和在西方世界中建立起来的特有的价值观念的批判上,而他的小说,也显得十分驳杂的无中心取向,对世界文化霸权一元化下的各民族散乱文化的细致观察与分析上,他的很多小说,杂糅着小说、散记、新闻、速写、议论以及政论的成分,以驳杂、混合的面貌表现一种多元的世界主义文化所包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在冲突。瑞典皇家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奖时强调,之所以颁奖给奈保尔,是想以此来表彰他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前殖民地国家受压抑的历史现实。瑞典文学院称:“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由于他将极具洞察力的叙事方式与不屈不挠的探究精神融为一体,从而迫使我们更加正视世界上那些受压抑的历史。”
    奈保尔的创作对中国作家也产生过一些影响,这主要是中国的一些先锋派作家,他们惊异于奈保尔的文学世界竟然可以这样不受拘束,自由纵横。因此,在他们的一些作品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似乎很近似奈氏风格的手法。但是,要将奈保尔的文学观念引入中国文坛,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看恐怕还需要时间与条件上的准备和沟通。
    我接触到奈保尔的时间并不早,但是,我却发现,中国的出版社对奈保尔具有着极大的兴趣,他的小说以及游记、日记甚至书信几乎全部都有中文版,而出版它的都是国内最有名的文学翻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三联书店、译林出版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我从2002年起就开始搜集有关他的各种作品以及研究著作的中文版本,在我的好友英国文学翻译编辑专家张建平兄的帮助下,到目前为止已经搜集了近二十册,这给我很大的阅读的快乐。2007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妮的《V.S奈保尔研究》一书,我感到也是一本资料详实观点鲜明的专著,值得一读。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06-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