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一个漂泊者和身后的黑非洲----读奈保尔《河湾》 ---------读奈保尔《河湾》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安晓东 参加讨论

    《河湾》是我接触奈保尔所读的第一部小说,书不太厚,二十万字左右所以看起来不太费时,相对传统的叙述风格看它也不费力。当习惯了奈保尔以后,再读托妮·莫里森,读她的《天堂》,我简直要疯掉了。
    至于题目,我搜索了一些解读《河湾》的论文,它们有些做的很细致,比如去写《河湾》的模仿主题、人物的文化身份、意象分析等等。既然有字数限制,那么我就简而化之:一个漂泊者指的是“我”这个叙述者,萨林姆;身后的黑非洲,是无知、贫穷、腐败,一个别无选择的境地。第二次反叛发生在这里,令人可笑的“新领地”也被建造在这片河湾小镇旁。
    和作者类似,主人公萨林姆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从几代前起就居住在非洲海岸,那里是一个“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葡萄牙人混杂的地方,” 他们的祖籍就在印度的西北部。这里和非洲的内陆不同,很早就深受欧洲文明的影响,萨林姆从小就接受了英式的殖民地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处多元文化背景的他对欧洲与本地文化的差异非常的敏感,比如说一枚小小的邮票,“要不是看过独桅帆船的邮票,我会对这种船习以为常。”一些小的事物能够启发他们的新思维。但是,萨林姆不想继续呆在自己的出生地,去“因循传统的做个好人”,当他的朋友因达尔告诉他将要去英国的一所著名大学读书诗,萨林姆就下了决心,要远走高飞。我们可以看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林姆和奈保尔多么相似,奈保尔把自己的身份都给了他,不过因达尔也得到了一部分。同时,也像《文化无根—以V.S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所说的那样,“就如同哈奴曼大宅里的人们那样…地处东非的印度人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萨林姆从年轻时就意识到,他们的封建社区已经落后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快告终结。像毕司沃斯先生一样,萨林姆也离开了自己的‘飞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并试图建构起他与周围世界的一种新型对话关系。” (p98)移民的后来几代人还能否再认同这个飞地?“一部分人可能采取接受文化同化的态度…一部分人则可能成为再移民”,萨林姆、因达尔属于后者,不过因达尔更像是奈保尔,走往宗主国谋生进入文化置换状态,尽管不如奈保尔改造的彻底罢了。
    而命运把萨林姆带到了非洲的内陆,所以就出现了小说开篇所言的样子,开着标致车从东海岸一路开到非洲腹地,来到了河湾这个发生了数不尽故事的小镇。小说的主体部分亦在于此地。这个小镇不但是各式各样的人物汇集之所,也是整个非洲动荡社会的缩影。萨林姆开着一家小商店,他们家曾经的仆人墨迪和他在一起生活。商店的老主顾扎贝思是个小贩,经常在那里批发一些零货卖给自己部落的乡亲们,他们的村子伸出来的秘密河道“既狭窄又艰险,”只有独木舟才能到达这些隐秘的地方,俨然一个世外桃源。这是非洲的一面,部落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不与外界打交道也避免了外界社会的干扰。河湾所属的国家后来独立了,杀戮与动乱接连不断,小镇深受重创,萨林姆小店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当混乱结束后,小镇又像雨后的春笋重现生机,短暂的和平让萨林姆的生意勉强维持。日子还必须过下去,萨林姆用一种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个刚刚独立的国家。热爱非洲的惠斯曼斯神父莫名其妙的被人割掉头颅,城区越来越多的垃圾堆,追着给出租车消毒的卫生官员,聚敛财富的市政服务…
    这就是新非洲,被“大人物”宣扬的新领地,巨大的水泥天窗,冲天的水泥大楼,五彩斑斓的玻璃仍然是对他们曾经的宗主国的模仿,一种“拙劣的模仿”。这些奇迹好像在预示着非洲人在新总统的带领下将要走向现代化,这片新领地是一块没有非洲人的非洲,远离现实,就像小说中讲的“他避开了真正的非洲,也就是由丛林和村庄所构成的非洲,困难重重的非洲,而要创造出不必其他任何国家逊色的东西来。”但是惠斯曼斯神父说过:非洲式的非洲将要退让,欧洲的移植将取得成功。这预言仿佛歪打正着的应验了。新的非洲让萨林姆感觉“愚蠢,也有嚣张”,他怀着一种伤痛和紧张穿行其中。
    果然,这块新领地就像道路两旁新栽的小树,在第一个雨季之后就死掉了。“这个俗艳的新领地其实只是一场骗局。”不仅如此,这个国家的总统出了自己的语录,让孩子们在青年卫队的组织下去游行,还要高呼总统的名字。这种做法倒和文化大革命相类似的了—一群好大喜功的领导人。社会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的现代化也要借鉴,不能只顾着搞政绩面子工程,重复建设,华而不实。提高公民素质,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等等才是正道。
    作为一个作家,奈保尔并没有为所谓的后殖民国家指出出路在哪里。“世界如其所是”这是小说的开头。
    小说的最后一段这样讲到:这时候我们能看到汽船上的探照灯,灯光照在河岸上,照在驳船乘客身上。驳船和汽船脱开了,正在河边的水葫芦丛中斜着漂流。探照灯照亮了驳船上的乘客,他们在栅栏和铁丝笼子后面,可能还不知道自己脱离了汽船独自在漂。后来,又传来了枪声。探照声关上了,驳船再也看不到了。汽船又发动了,所有灯都关上,汽船在一片黑暗中沿河而下,离开了打仗的区域。空中肯定满是蛾子和各种飞虫,探照灯还开着的时候,能看到成千上万这样的虫子,在白色的灯光下,白茫茫一片。
    水葫芦作为一种意象,在小说中多有出现。水葫芦对于当地来讲是一种新事物,它的长势不可遏制,“美丽又危险”。联系起新事物对非洲的冲击,水葫芦无疑成了《河湾》中最有力的象征。
    “白茫茫一片”的不止是耀眼的灯光,也暗示着不知去向何方。“人在这世界上没有位置”,我想起一句古诗“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不知归处的不止萨林姆,还有奈保尔,更有非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