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彼时之伤痛,今日之救赎——读《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谷立立 参加讨论
在写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时,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说:“我试图解释自己从何而来,我试图把一段怪异的童年、一种非同寻常的个人历史讲明白,我也试图去宽恕。”这本基于作者个人回忆的半自传体小说,无疑是这段怪异人生的最佳注脚。多年后,成年的温特森从记忆深处打捞起这段童年往事,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同时,更多了一种宽恕。
    童年对于温特森,无疑是灰暗而压抑的。这个被遗弃的孤女,被笃信宗教的养母收养。在整个少女时代,专制的养母试图将她引入“家庭传教士”的生涯。她被老师、同学视为异类,唯一的朋友竟是年老的信徒艾尔西。
    当正常的欲念成为洪水猛兽,当向往的新生活被重重规条所束缚,生活只有在内心的孤岛中继续。这个与时代相隔离的小世界,纯粹得如同幻象,如建筑在虚妄之中的空中楼阁。生存的芜杂与无奈堵塞住人们的耳目,仿佛只有耶稣,才是这片孤岛与真实世界的唯一联系,而挣扎其间的芸芸众生,都不过是命运棋局里的一枚小卒,墨守成规,在熟知的规则里循规蹈矩地固守着既定的命运,于有意无意间忽略了生活的多重可能性。
    面对这行将就木的人生,是选择屈从,在循规蹈矩中无波无澜地老去,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为自己而出走?温特森选择了离开。“我宁可凝望一轮崭新的冰河纪,也不愿去目睹这些司空见惯的场面生生不息”。成长之疼痛,不正是青春期的必修课吗?也许,脆弱的青春就像是一次悲喜交替、没有终点的旅程,成长的本质就意味着不断地背叛。背离陈旧,迎向新生,离开平淡与见惯不惊的日子,离开一切既定、已知的命运,不顾一切地迎向未知、未卜的另一方。离开,或许只有离开,才是对抗平庸、陈腐的一记最有力的反击。
    温特森用诗一般的调子来讲述记忆,时间的线性叙述于有意无意间被一次次轻易地切断,她一再地跳离叙述的主线,用奇诡、魅惑的圣经故事、民间传说与寓言砌成无数条曲曲折折的分岔小径,而唯一的出口通向离开。臆想、幻觉与作者记忆深处的童年相互交织,小说本身也仿佛成了一个缀满成长忧伤的迷宫。橘子是其中一再出现的隐喻。幼发拉底河畔的秘密花园里,每株植物都长出靶心般的圆环套,正中央是一棵橘子树,“鲜血从裂开的果子里源源地流淌而出”。剥开橘皮,年轻、惶惑的心得到暂时的慰藉,而吃下它,则意味着永远的出离。
    正如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耶稣自然也不是唯一的救赎。也许,我们可以把小说看成是温特森的自我拯救。她以文字为刀,剥开厚厚的橘子皮,切割记忆,如置身事外一样冷冷地旁观自己的成长,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此时,怪异的童年于她,仿佛已是他者的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似是而非的风景中寻找过往的影子,而宽恕也正如散落一桌的橘子皮,渐渐聚合,成为一种可能。
    在一次访谈中,温特森谈到她的写作观:“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只是现实,我常想,如果人们能把自己当作小说,肯定会开心很多。”她抽丝剥茧般地打开紊乱的记忆线轴,将阴郁的童年往事坦然地裸呈于世界眼前。也许,自落笔写下第一个字母之时,童年的阴影便于无形中悄然卸下。于是,彼时之伤痛,渐次淡出,终不免成为今日之救赎。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1月1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