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美国小说对“美国梦”的解读与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jamesnagel(夏子翻译 参加讨论

    “美国梦”是在殖民地之基上建国及在这片新大陆上产生的文学作品中潜藏的神话结构。在文学作品中追溯美国梦的根源,可以追溯至约翰·温斯洛普(John Winthrop)面对这个新社会中的生命本质的思考——这里充盈着获取财富、提高社会地位的机会,但雄心壮志者必须通过体面的方式追求这些利益,并且回报社会。人们追求的是基于包蕴着公平、公正以及怜悯之心的氛围,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的自由。美国梦的原型诞生了,无限的获取物质财富的机遇是对有抱负的、善良的、纯洁的人的回报。他的作品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为清教徒如何在这个新世界中克服困难、努力奋斗,保持清教徒社会的强盛提供了指引。
    勤劳与美德共筑美国梦
    在温斯洛普之后,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将“有所节制的生活”加入了追寻美国梦的伦理之中。他在自传中描述的通过学习、勤奋工作、关注社会事业而通向成功的道路,成了无数美国人学习的典范。霍雷肖·阿尔杰(Horatio Alger)的系列作品也激励了一代美国青年。以成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美国梦小说,则更关注小说主人翁对财富的追求,例如威廉·迪恩·豪沃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的《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The Rise of Silas Lapham)。此类作品都表明,美国梦的实现总是要以伦理道德为支撑,仅有财富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美国梦。
    内心充实、亲情融融比财富重要
    财富并不能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美好人生、美好梦想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一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在微拉·凯瑟(Willa Cather)的《我的安东尼亚》(My Antonia)中,事业有成、在繁华大都市纽约过着富裕生活的主人公,在他的内心深处,最能打动他的却是简单质朴的乡间记忆。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的《巴比特》(Babbitt)描述了主人公获取财富之后,没有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反而继续向外部物质世界求索,最终感到非常无助。斯隆·威尔逊(Sloan Wilson)的《穿灰色法兰绒外套的人》(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中的主人公为了能与家人共度幸福时光,拒绝了一份薪酬优厚的工作,最后,他并不富裕,但生活安适,时常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梦想幻灭、文化认同难觅
    光耀夺目仅是美国梦的一面,有一类作品如一面多棱镜,照出了寻梦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梦想光辉背后的惨剧。亚伯拉罕·卡恩(Abraham Cahan)的《大卫·列文斯基的发迹》(The Rise of David Levinsky)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美国梦的局限,追求财富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尤其会在文化认同方面付出很大代价。该书中,犹太移民列文斯基在美国通过勤奋努力致富,但他剃掉了胡须,每天用英语交流,传统的民族习俗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最终,他失去了文化认同感,感到生活非常空虚。弗·司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则通过一个悲剧更残酷地道出了一战后的美国青年一代所感受到的美国梦的幻灭——盖茨比为得到心中的爱人而渴望致富,怎奈他心中的女神却沦为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他的人生梦想幻灭,最终酿成悲剧。
    社会、族裔、性别视角下的不同解读
    美国梦并非只有一种版本,一些作家从不同的视角给读者以新的启示。John Steinbeck的《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eath)描述了在“大萧条”和干旱的背景下,主人公不得不背井离乡,然而,对劳动者的剥削仍然使他们的生活比较窘迫。理查德·怀特(Richard Wright)的Native Son和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的《隐形人》(Invisible Man)反映了贫穷与种族主义等阻碍了人们对发展机会的追求。安·佩特里(Ann Petry)的《大街》(The Street)道出了黑人母亲抚育孩子的艰辛。从宏大的社会与时代背景观之,仅通过个人奋斗便能实现梦想只是一个微观的、理想化的视角。索尔·贝娄(Saul Bellow)的中篇小说《且惜今朝》(Seize the Day)则讲述了主人公没有实现美国梦,但实现了自身成长的故事。与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梦相比,有意义的人生是一个更好的梦想。《芒果街上的小屋》(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的作者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s),透过小女孩的独特视角,表达了对自由、无族裔歧视、无性别歧视的渴望以及对女性所追求的梦想的思考。对于女性而言,“一所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内涵更为丰富。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3-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