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传媒社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卫东 参加讨论

    

    
    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传媒业以飞速发展与全面繁荣的蓬勃景象为历史做出了生动的断代阐释,而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白贵等著的《当代中国传媒社区的新进路》则是以别开生面的研究内容和潜移默化的思想力量为这个 十年提供了珍贵的媒介档案。“传媒社区”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得以从一个崭新的时空维度来观察当今中国传媒业态的巨大变迁,这无疑是本书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理论贡献。
    “传媒社区”的传播模式究竟法自何处?规律几何?“传媒社区”的族群分布呈现怎样的态势?“传媒社区”的信息流动又存在怎样的问题与误区等等问题,这部专著都逐一给予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讨论与解答。洋洋30万字,读者能够在“显身彼处”的传媒社区中,将问题意识投射到出现娱乐化和故事化迹象的电视新闻报道领域;能够在“回到此处”的传媒社区中,把注意力聚焦于当代中国大众传播领域的三大主要的传播对象(农民、女性和儿童);也能够在“社区狂欢”的节庆中参与特别节目的策划,考察中国大众传媒的非常运作思路与创意路径;同时还能够在当代中国传媒社区的其他角落里,欣赏来自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处的别样风景,从中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到当代中国传媒社区的微观样态。
    该书由小见大,通过“传媒社区”的各个角落而窥见以广播、电视、网络等有组织的技术传播为主导媒体的、当代中国这一特定地域下的传媒的整体风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通过“娱乐化”的喧闹景观,发现了电视新闻深度功能日益淡出的危险信号,通过“故事化”的迷人景观,预告了电视新闻报道开始进入“后演义”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感动中国》的感人景观,重提了典型报道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从上述景观的新发现中,我们可以说,正是“社区”概念的提出扩展了当代中国传媒事业的思维空间与学术空间。
    与其他传媒类书籍相比,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使得该书具备了独特的人本气质和学术伦理风貌。在中国现实传媒环境中,农民、妇女、儿童三大人群占据着相当大的人口比例,但传媒对他们的关注却是普遍缺失。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其掌握和可资调配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因而他们在传媒中也长期陷于“失语”的尴尬之中,再加之社会强势群体在“传媒社区”中获得的优越感都正在使这些本就弱势的群体渐渐完全失去话语权。
    媒介即信息。
    当下,农民、妇女、儿童这三类人群长期属于中国“传媒社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常常为被大众传媒所忽略、漠视和弱化,“如果我们从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语境和最大的拟态现实语境来看,这三大社区主体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活跃程度、参与程度和受重视程度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该传媒社区的务实程度、开放程度和发达程度的高低。”鉴于此,“中国传媒社区”理应全面改进对这三大弱势群体的报道,惟有此方能“‘回到此处’,回到媒介永续发展、坚实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这部著作是白贵先生与他的弟子们近年来对中国“传媒社区”的敏锐观察与深入思考的结晶,正如同作者后记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中国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研究者,我们尽其所能地把我们以理论方式记录、描述、概括、剖析传媒格局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意味,揭示给业界、学界和大众”,作为读者,我们怎能不被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质朴和热诚所打动,又怎能不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代中国传媒社区的新进路》印证了作者自己的话。
    《当代中国传媒社区的新进路》,白贵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63.00元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0-05-12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0-05-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