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学刊》编辑手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红楼梦学刊编辑部 参加讨论
2005年,发生了一桩与《红楼梦》研究有关的社会轰动事件,这就是刘心武先生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宣讲“秦学”。之所以只说“有关”,原因在于:其一,这件事虽然也使《红楼梦》及“红学”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但其成为社会热点的效应表现则在“人气”指数而非学术影响上。其二,刘先生的“秦学”受到了不少的质疑。暂不说从学术本位出发持批评态度的专家观点,仅从支持的言论来看,承认刘先生花了十几年功夫和有自己的东西以及他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权利等等,评价标准早已远离了学术本身。人气指数的可观与学术底线的毫不松动,说明现代公众对言论的宽容和对学术的严格,泾渭分明。
    半年多来,我们不断收到读者的来信来电,要求作为《红楼梦》研究的专业刊物,能对“秦学”有一个明确的回应,以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和准确评价;更有大量来稿,直接从学术角度进行了分析批评。出于正常开展学术批评和推动学术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用适当篇幅加以反映是责无旁贷的。因为,本刊的宗旨,早在1979年创刊号上登载的《创刊词》中就说得十分鲜明:
    全面地科学地评价和阐发《红楼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把古典作家的宝贵遗产真正变成广大群众手里的财富,仍然是我国古典文学和文艺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任务。创办本刊的目的,就是为专业的和业余的《红楼梦》研究者提供一个园地,通过彼此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提高《红楼梦》研究的学术水平。……凡属经过认真研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论著,不管其学术观点如何,本刊都予以刊载,文责自负。
    由此可见,本刊不是什么“机关刊物”,也不是与“平民”对立、为“个别权威和专业人士”所把持的私家领地,更不是只为被“学阀派头霸气口吻笼罩”的“红学领域”服务的。这里是一块真正的学术平台,坚持的是学术的品位与质量,这个空间当然为所有热爱并真正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公众所共享。记得本刊1992年第2辑上就刊发了刘心武先生的《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一文。
    编完这一辑稿件后,感到欣慰的是,这里发表的几篇批评刘心武先生“秦学”的文章,都是从学术出发,诚恳地、与人为善地来与刘先生进行讨论探讨、交流对话的。考虑到报刊、网络上已用了“围殴”之类的字眼,我们在选刊稿件时,特别注意到那些确实是认真读完刘先生大作的,确实是出于学术公心的,确实是经过理性思考的,而又确实是有的放矢的文章,目的是避免引起误解,以切实有利于发挥真正的学术批评应有的作用。
    本刊发稿时,看到了刘先生的《揭秘》第二部,在书的腰封上赫然印着两句话:“刘心武:讨论《红楼梦》请不要以专家身份压人。刘心武:上央视是我决不放弃的公民权利。”
    在一本自定为学术著作的书上写着这么两句话,颇让人吃惊:从第一句看,刘先生对纯学术研究及专家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成见与敌意。这从他抨击“学阀”,自称“平民”和“票友”可以得到印证。从第二句看,刘先生对让他露脸的央视也似乎有失敬重。上央视在刘先生看来犹如进出自家庭院般的自由。要知道,能登上《百家讲坛》的,应是学者、名流,至少应感到是一种优遇,感到有一种责任,却被刘先生视同几乎人人皆应该而且能够享受的“公民权利”了。
    在把学术条件变为公民条件,把学术研究视同日常聊天,把学术批评认作个人攻击,并以个人体验和主观猜想取代理性思考和事实证明的时候,对常识和逻辑的漠视甚至蔑视,给学术肌体的伤害是致命的。而以文化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态度,以降低学术的标准和损害学术的质量为代价,去高谈公众对学术研究的参与共享,则是对公众的误导。因为真正地扩大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是向民众提供社会所能给出的最高标准。因此,我们甘冒“官方”、“围殴”之类的偏见与误解,郑重地推出这几篇文章。我们认为,这至少有助于澄清这样一些学术研究方面的根本问题:
    1、何为学术与学术为何的问题。
    2、学术准备与学术规范是否必需的问题。
    3、正常、正当的学术批评如何开展的问题。
    我们期待着读者的思考与反应,欢迎读者的评判与批评。如果说,睿智的公众是由学术和文化的发展与热烈讨论造就的;那么,学术与文化的发展也应该是由睿智的公众,尤其是批评性公众来推动的。
    原载:《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1期
    
    原载:《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