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里吴语多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秦一民 参加讨论

    《红楼梦》里有不少南方语言,既有金陵话也有扬州话。这是很自然的,因许多人在金陵或扬州生活过,应有其“乡音”。但是还有相当可观的吴语一一金陵话、扬州话均属北方话中“江淮语系”,它们与吴语有很大差别,不可看作一体。这一现象很值得重视,因有些人根本没在吴地住过,却不时流露出一两句吴语,是何原因?若问何谓吴语?可能有不少北方人回答是苏州话,我以前也一直是这样理解的。因苏州历来称“吴”嘛,古文和诗词的注解也常说“吴”即是苏州。为考证红楼词语我认真阅读过几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才知道我对吴语的认识是十分狭小十分片面的。因为语言学上的分类不是单以古时的地理区划(如曾有过吴县、吴郡、吴会郡、吴国、东吴等名称)或者词汇、腔调为标准,主要是根据声母、韵母、声调、语法结构、语音清浊、唇音齿音以及发声时的送气不送气等等许多因素为依据。譬如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不”字称为“勿”,北方人说“不知道”,吴地人谓“勿晓得”,从字形到读音都起了“质”的变化,这是北方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只是目见其文也能领会其意罢了。
    按照上述标准确定的吴语区很大,它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海门、启东、南通和靖江的部分地区,江南是西起丹阳、金坛、高淳一线,向东直到东海之滨。浙江省的绝大部分(只建德、淳安除外),江西省的上饶市、上饶县、玉山县、广丰县。福建省浦城县及其以北地区。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之青弋江秋浦河流域。讲
    吴语的人口据1989年的统计约6975万,涉及到128个县市,是我国普通话以外的第一大语系(参见颜逸明著《吴语概说》,钱乃荣著《当代吴语研究》)。
    将如此广大的地面都算作“吴语区”,是大大出乎一般人的预料的,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因人们都知道苏州话不同于宁波话,它与温州话、福建话更有大距离,怎么能合伙?但按语言学的分类规则又必须如此,至于内部的差别另有解决的办法——语言学家又按其差别分成五个不同的“片”:太湖片(也称北部吴语)、台州片、瓯江片、处衢片、婺州片。
    可是太湖片里的语言仍很复杂,不能划一,因此又分出六个小片和七个音系。六小片为:(1)常州小片(或日毗陵小片),(2)苏沪嘉小片,(3)湖州小片(苕溪小片),(4)杭州小片,(5)临绍小片,(6)宁波小片(又称明州小片或甬江小片)。那七个音系与这六个小片有连带关系,仅稍有移动,就不再细说。如此层层分解,主要是江南的语言变化实在太大,曾有民间谚语曰:“小小丹阳庄,四城十八腔”。丹阳本是个县,说它是个“庄”乃形容其面积不大,但却有十多种不同的语言。所以尽管吴语的分类已相当细致,仍然未能把丹阳县的那个“十八腔”分割清楚,这只能由当地的语言学者再去细分了。
    吴地的语言复杂虽然给人际交往造成诸多不便,但由于它的模式变化多端,很不规范,却为我们今天分析研究红楼人物的语言特征,寻求内在规律,确定其地理方位(归属于哪个“片”和“小片”),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红楼梦》里的吴语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吴语词汇不少。如将头皮说“油皮”,砚台是“砚瓦”(砚砖),姨夫叫“姨爹”,姑妈唤“姑娘”,开水谓“滚水”,蔬菜日“菜蔬”,去年说“旧年”,“本处”指原籍,捉弄人为“使促狭”或“促狭鬼”、“促狭嘴”,父母称呼“老子娘”,舒服(享受)说成“很受用”,大便具有“大秽”之名。又说翻跟头是“翻筋斗”,喝茶喝酒常言“吃”,纺织转音读“纺绩”。还将筷子写“箸子”,马桶为“杩子”,衙役称“门子”。若从前三回中取例,计有:事体、那厢、越发、作甚、作速、疗治、这等、本贯、些须、展眼、旧日、端的、物事、今岁、去岁、岁底、那等、休、老爹、方才、习学、吃疼不过、台矶、匙箸、茗碗、榻、不解、劳什子、这们。我粗略统计书中的这类词汇至少在八百个以上,若细查定会达到千余。常说吴语的人有数十名之多。
    有的词汇苏北人和金陵人也偶尔用之,为什么说它们是“吴语”?因江浙皖三省历代相连,关系密切,有部分语汇串通使用是毫不稀奇的,但从历史上以及使用频率上看,分明是吴地人的常用语,就应将其视为吴语。况且判断一个词是否属于吴语也不能仅看其表面意义,还受到语言结构、语音声调及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故而有些确凿无误的江淮语词汇若被吴地人说出,也就自然转化为吴语。转化的原因请参见本文末尾的两段叙述便知。
    二、语言结构与北方话不同。如板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六回),倘用普通话说应是“打了他一巴掌”。林黛玉对香菱说:“唬了我这么一跳好的”(二十四回),指“吓了我一大跳”。宝钗欲取下红麝串给宝玉看,因她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二十八回),末句实为“不容易褪下来”。这类句式随处可见,第八回里早已有“容易拿不出来”之说。丫鬟们认为李嬷嬷已经退职,“管他们不着”(十九回),照北方话说应是“管不着他们了”。怡红院里的小丫头红玉将“也犯不着生他们的气”的意思说成“也不犯着气他们”(二十六回)。她本来是生别人的气,反说成是“气他们”,实在不可思议。宝玉多次说过“也可以使得”(如二十八回),照北方人的语言习惯“可以”与“使得”取一即可,不必重迭。这样的话语层出不穷,本文引不胜引,现仅到二十八回为止,余者读者可以自查。曾经有人说《红楼梦》中的词语时有颠倒,其实某些颠倒恰是吴地人的语言习惯,当然也不排除抄书人的疏漏,将之推在曹雪芹身上是不妥当的。
    三、称谓不论辈份。也以前几回为例。贾珍呼同辈贾璜之妻为“璜大奶奶”(十回),自己降为孙子。王夫人则称孙子贾蓉是“蓉哥儿”,自己成了弟媳妇。王熙凤曾叫同辈人贾瑞为“瑞大爷”(十一回),平儿也接着呼“瑞大爷”,岂不与“奶奶”辈的王熙凤平起子坐了?更有意思的是薛姨妈竟唤王夫人为“姨娘”(七回),又与宝钗成了同代人。史湘云对林黛五本应以“姐”称呼之,但二十二回忽然唤起“林妹妹”来。此乃“随称”,不是她的奉意。这类称谓贯彻始终,皆体现着吴地风情。例如在吴语区的有些地方,若某家的小孩子的外婆来了,这个孩子当然应叫“外婆”,可是小孩子的父辈亲属也可问一声“外婆好?”甚至连小孩子的爷爷奶奶亦可说句“外婆好?”这后两代人的本意不是说来者系“我的外婆”,而是一种“随称”指“你是我家孩子的外婆”,但只“心照不宣”不必声明罢了。这样的称谓是祖辈传下来的习惯,人们已习以为常,毫不觉得奇怪。可是在北方就很少有这样的称呼。
    四、贾府的那个戏班是一色的苏州姑娘,又是苏州人充当教习,平时爱听的戏曲又是“昆弋两腔”(二十二回),只有能听懂吴语并钟情吴语的人才有这种爱好。
    五、让不识字的人说出吴地成语和俗语。秦氏说过“树倒猢狲散”(十三回),袭人说的“君子防不然”(三十四回),平儿劝人们“得饶人处且饶人”(五十九回),马道婆和王夫人都说过“不当家花花的”(指不应该,罪过之意,见二十五、二十八回)。这些话皆源自吴境,可是秦氏、袭人等既不识字又未说过他们系吴地人,她们的吴语从何而来?这均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然而历来的红楼注释本对这么多的吴地语言却很少作注,反将一些生疏的字词作了“通俗化”的修订(程乙本尤甚),使它们失去了地方特色及原有的意义。红楼人物的语言善用“春秋的法子”(四十二回宝钗语),一字含褒贬,微言寓大意,于细微处见精神,所以修改一两字意思就大变。如第六回中曾说到贾蓉转身回来“听阿凤指示”,这是句标准的吴语,现改为“听何指示”,虽然通俗了,但地方风味全不见了。再如北方人常用的绳子,贾政称为“索子”(三十三回),这反映出不同地区的语言特征,是不可随意乱改的。由于存在这些情况,深入研究吴语就显得特别重要,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在红学研究中不断有人提出“作者是谁”的新论,否认作者是曹雪芹,由于书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吴语,于是人们就有理由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这些“作者”都是精通吴语的吗?是什么原因将他们纠合到一块的?通过探讨吴语或许能看出点是非。因为曹雪芹家在苏杭二州都有重要的亲戚,据说他本人还充任过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幕僚,而两江总督的管区又恰在吴境(辖原江南省及江西省),不懂吴语的人在此地工作会感到诸多不便,这就迫使曹雪芹必须学习吴语,他也有条件尽快学会吴语。但其他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又怎能熟练地运用吴语从事文学创作?
    二、书中有些讲吴语的人与吴地根本无关,作者让他们讲吴语似要暗示其与吴地确实有关系。如第九回顽童闹学堂时就冒出不少吴语词汇,应是他们的父母或者丫鬟、嬷嬷等常年接触的人中有吴地人,否则这群生在京都长在京都的学童的吴语从何而来?那么作者又为何要通过这种迂迴曲折的方式反映吴地风情?应有其一定的目的。
    三、从“程本”修改江南风俗及生疏字词的情况推测(将枸杞芽儿改豆芽儿,赏桂花成了赏菊花等等),程高不太熟悉南方人的生活情趣,但后四十回里仍保留着许多吴语词汇和吴语语法,还有一些吴地民俗,这当是改不胜改之故,而不是出于他们的手笔。现仅举八十一至八十五回为例,词汇有:呢么、促狭、特特、习学、愚夯、猛可里、劳动(指劳累)、活计、起去(起来)、扎挣、张心(操心)、混说白道(胡说八道)、杯箸、理论(理会或讲理)、讪讪、搭讪、越发(更加)、首尾(事情的经过及真相)、说与(说给)。语法有:一老婆子骂外孙女(北方谓外甥女):“等我家去打你一个知道!”即狠打一顿,叫你知道我的厉害。夏金桂扶起了宝蟾,“自己也后悔不来”,指金桂十分后悔,但是已经晚了(均见八十三回)。续书中这类词汇和语法不下二百例,是谁教给他们的?是否他们真看到过那个“迷失”之稿?通过研究吴语能找到有力的证据。因吴语难学,人到中年语言已定型,那就更难,程高不可能为出一部书而花巨大精力去钻研吴语。倘是为了应急才特意去模仿,又不会那么自然贴切地恰到好处。诚然,后四十回里也出现了一些与前文相抵的或前文中根本没有的新词语,这显然是续者修改的痕迹,但它们只占极少数。
    四、早期抄本中缺少六十四、六十七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校注本时用“程甲本”、“梦稿本”补配。现经核查,这两回书中不但有许多吴语词汇,还有吴语语法,且遣词造句的章法也符合前后各回的规律,并增加了全书唯一的一个“姑爹”(六十四回),这说明了三个问题:(1)1982年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新校本补配的内容是选对了,是可信的。(2)六十四、六十七回不是程高撰写的,他们不很通晓吴语(但不是一点不懂),造不出这两回书,更不可能增加“姑爹”一词。(3)“程甲本”出版时搜罗到的底本是十分接近目前已知的早期抄本(主要是己卯、庚辰)而又优于早期抄本的本子,否则那两回书从何处来?
    五、我们至今尚不知第一评书人脂砚斋是何人,不料他的评语从词汇到语法都具有吴语特征。他还能看出谐音字的含义,又用吴语标音。倘能仔细分析那些评语,或许能有所发现。若能确认他的话属于哪个“片”或哪个“小片”,他无疑就是哪个“片”上的人了——我初步感觉他的语言像太湖片中的杭州小片(主要根据有阿凤、痛杀、愧杀、展眼、书音“虚”、秦谐“情”、猴子谓“猢狲”等等),但无绝对把握,这应由深谙杭州方言的同志作出定论。
    六、吴地的民风民俗也很多,这是由何而来?属哪一个“片”?江南的风俗也是变化多端,有“百里不同俗”之说,还有“十里不同俗”之说,某些生活习性都有其固定的“片”,且其根基是非常的牢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它又与语言有连带关系,很值得统盘考虑,一起探讨。如北方没有正月十五以后还请亲友来家“吃年茶”的风俗,也不会将北方话中的“喝茶”说成“吃茶”,袭人却被请回家去“吃”年茶了,她的母亲定是南方人。还有一些小厮也到亲友家去吃年茶了(均见十九回),这些小厮的亲友也应是吴地人。浙江省是梅子的主要产区,故袭人知道酸梅有收敛的功效(三十四回),她若是土生土长的北方姑娘就难以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按照古俗应该在元旦的早晨喝屠苏酒,贾府竟是除夕祭宗祠时就献了屠苏酒(五十三回)。北方的新娘子才开始“挽𩯒”,少女是不挽𩯒的,可是宝钗及丫鬟却都爱“挽着𩯒儿”(七回、六十三回)。北方的新媳妇通常是三天回娘家,多者五天七天不等,但宝钗和湘云都是“回九”,即九天才回门(九十八、一百零六回)。诸如此类的事件实在不少,尚有饯花神、结诗社、消寒会、瓜果节、道士要奉佛像、道婆得供菩萨,柳湘莲削发为僧却去追随道士,惜春分明是出家为尼,又必须穿戴道家衣冠……。这些风俗都应有其一定的地区范围,认真查明这个范围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涉及到《红楼梦》里有吴语的原因及其所处的“片”,不可等闲视之。
    可惜本人不是吴地人,也是吴语及吴地民风的门外汉,只因长期在吴地工作,经过耳闻目染和道听途说,学到了一点吴语知识。本文已说到的这些拙见会有谬误,尚期待着得到指正。正因为我现在是在抛砖引玉,是向真正的吴地人请教,如果说错了话也有益无害——若能用偏见引出真知,不但本人会获得教诲、增长知识,凡是不懂吴语的广大读者也都会从中受益。
    举例来说:连小学生都知道“仔细”一词主要是指做事情认真细心,或者说是“特别细心”,成年人当然更理解此意。但第二回中贾雨村说“仔细关了城”,六回里王熙凤威胁贾蓉“仔细你的皮!”在四十一回中刘姥姥说“仔细失手打了这瓷杯”,五十六回里有甄家的丫鬟斥责贾宝玉“仔细你的臭肉”!,到五十八回又有人警告藕官也“仔细你的肉”,五十九回莺儿编花篮时要“仔细他们抱怨”,六十回则嘱咐春燕“仔细反教莺儿受教导”……。这一系列的“仔细”都不能作“认真细心”解,而是“要注意”、“要小心”和“提防着”的意思。且“提防”一词在吴语中的读音为“隄防”,故麝月的一声“隄防”透露出她的祖籍不是金陵而是在吴境(六十三回,当然还有其它旁证)。又因北方的水堤到浙江称作“埭”,蘅芜苑外的那条翠樾埭应该是借用的浙江景(七十八回)。一是翠樾埭与杭州的著名风景区“柳浪闻莺”有相似之处(五十九回),而宝钗的丫鬟又叫莺儿。二是另一著名景点虎跑寺的正厅即名“翠樾”,再加上那个“埭”字,一条杭州风景线就全部呈现出来了。再如北方话中的“烦他”或“我烦他”之词通常指厌恶他、讨厌他,《红楼梦》里多次说到的“烦他”、“我烦他”却是指“麻烦他”,成了一句表示歉意和感谢的客气话。又如在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说“不指望娘娘来作好事”(二十九回)。这里的“不指望”实为“没想到”,否则张道士的话就是明目张胆地贬低和讽刺贵妃了——意为“娘娘根本不作好事,我从来不对她抱任何希望!”张道士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念头。还有次晴雯斥责小丫头“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七十三回)。当时小丫头们正在前仰后台地打瞌睡,实无一人说话,为什么说她们腔调不好?原来“腔调”一词在吴语中有时指人的“样子”,主要指情绪不佳时的行为举止及神态表现。若某人的这种“样子”不顺别人的眼,就指责他“什么腔调!”“看你那副腔调!”晴雯的话就是这个意思。有许多迹象说明晴雯是吴地人,她经常讲吴语。北方话中的“地界”一词是指两块地或两个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和界标,而书中的“地界”却是指地界内的管辖区(二回、六十九回)。在北方被称为“小婶子”的人应是父母辈中最小的一位叔叔的妻子,可是探春说的“小婶子”指弟媳妇(四十六回),以后贾母和王夫人也都说过同样的话。王夫人、薛宝钗及王熙凤都曾把“应该”说成“不该”(三十四、四十二、四十六回),实际上均是指“怎么不?”北方话中的“道理”一词多指“理由”或者“原因”,红楼人物常说的“道理”却是多指办法、打算、措施或者门路,很少能作“理由”解。在商议宝钗的嫁娶事项时,姨妈说要“从长计较计较”(九十七回),是要认真商讨个更周全更妥当的方案,与普通话中的那个“斤斤计较”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葳蕤”一词在普通话中是形容长得茂盛,欣欣向荣,袭人说宝玉“葳蕤”则是责备他萎蘼不振(二十六回)。贾政又进一步批评宝玉“葳葳蕤蕤”(三十三回),亦是精神萎顿之意。袭人还批评宝玉“拿起脚来走了”(三十二回)。她若是个北方姑娘就应该说“抬起脚”,因北方人的观念是脚只可“抬”起来走,很少有人说“拿”着脚走路的。但南方人的语言习惯爱说“拿”,于是袭人也就“拿”起了宝玉的脚。袭人还笑问黛玉“怎么还不安息?”(三回),北方人只在追悼会上致悼词时才祝死者“安息!”是不敢劝说体弱多病的林妹妹尽快“安息”的。北方话中的“本色”一词常指某种物品固有的色彩或者其气质(如有英雄本色之语),刘姥姥行酒令时说的那个“本色”是指乡下人的专长暨特点(四十一回),这在记述浙江民俗的《都城纪胜》、《梦梁录》等书籍中多见之。“色”字又是浙江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的单位名称,如有杂剧色、歌板色、龙笛色、琵琶色、笙色等等,各色都有“色长”领队督导。他们演技不凡,非常活跃。若遇各色节目同时出巡献艺,人们就称为“色色”、“诸色”或者“各色”。宝玉赞宝钗“色色都知道”(三十回),这是句吴语,并隶属杭州小片。刘姥姥的酒令词中还说“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四十回),历来的红楼注释和红学辞典都将倭瓜解释为“南瓜”,然而南瓜是不落花就结瓜,一直长到拳头般大小时肚脐处还顶着一朵枯萎的黄花,与“花儿落了”才结瓜的事实不符。“倭”字与古代越国有联系,不是单指日本人,所以倭瓜的“正身”究竟系何物?还有进一步斟酌的必要。因为杭州的副食品市场上早就有倭菜,也应该有倭瓜。
    本文不厌其烦地引用上述例子(其实还有不少这样的例证我不能全引,再多唠叨就令人生厌了),主要是想证明书中的大量吴语确实是个不应忽视的组成部分,但却长期未被重视,且又遭到“程乙本”的篡改修订,削去了部分内容,使其面目受损,实在感到痛惜——不过程高认真搜罗散落到鼓担上的残本遗篇,并悉心保管,也是有大功的,对他们应该给予公正的评价。有的北方读者不了解吴语特征,就将一些自己觉得生疏的或者别扭的词语误认为“总归是金陵话”,因此就不去深究了。其实金陵话、扬州话都是北方话中的一个分支,语言学者称之为“江淮语系”或“江淮官话”,它们与吴语是两个系统,有很大差别。除了词汇及语法上的不同,还有语音声调上的区分,根本不能视为一体。加之还有某些很好理解的北方话词语被纳入吴地方言后,就自行改变了原来的词性和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滋生出新的概念,必须把这些“质的变化”解说清楚,才能使南北读者(尤其是初涉红楼的年轻读者)都一看就懂,了然不惑。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要精心安排那么多吴语?属于哪一个“片”?也都需要查个明白。鉴于以上种种原因,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考虑,都应该重视对吴语的研究。
    注:本文引用原著的文字取自82年出版的“脂评庚辰本”。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4期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