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能诞生一门专门的学问,而且研究者不止搞文学的,还有搞政治的、搞哲学的、搞历史的、搞医学的等等,可见《红楼梦》的价值。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①因而《红楼梦》就有了阶级斗争史、封建社会(家族)衰败史、作者自传、宝黛伟大的爱情悲剧等等不同的评价。 的确,从客观上看,《红楼梦》堪称一部优秀的百科全书,它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各科知识。从主观上说,曹雪芹作为一个出身于衰败的贵族家庭且社会地位并不高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愤世,对社会现实不满,另一方面他对现实又无可奈何,只好借助手中的一枝笔去抒发一下胸中的愤懑和无奈。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作者具有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观点,当时的曹雪芹产生和许多历朝历代隐士一样的虚无主义思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有着明显虚无主义思想的愤世小说。 一、从《好了歌》与色空观看《红楼梦》的虚无主义思想 《红楼梦》第一回中写了姑苏的一个乡宦望族甄士隐,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儿英莲,却不幸在元宵节丢失,之后又遭遇大火将家烧毁,无奈之下只好暂且移居岳父家,又常遭白眼。就在甄士隐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时,一个跛足道人给他念了《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②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笔者以为,把其中的“逃避现实”改为“消极”更为恰当。从佛教和道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去努力地建功立业、发财致富,或贪恋妻妾,顾念儿孙,皆因被情欲所蒙蔽而不“觉悟”的缘故。跛足道人唱的这首《好了歌》就是要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但是现实又怎能逃避呢?人死了也就算了,但活着时锦衣玉食,出相入将,美人在旁,子孙满堂又有什么不好呢?即便是和尚道士又何尝不愿衣食无忧呢?不说别的,如果世人为了逃避现实果真都去做了和尚,几十年后又有谁来接和尚的班呢?也就是那些家道中落或屡战屡败的人容易接受虚无主义的思想,或者逃避现实遁世出家,或者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同样是虚无主义,逃避现实虚无得比较彻底,而消极则是有保留的虚无。 甄士隐听了《好了歌》马上心领神会,并做了更具体、更形象的解注: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这种思想观点不仅对于当时封建社会中热衷于追逐名利的那些人物,是当头浇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就是对普通百姓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也是一种打击,让人们感到对人生前途的困惑和无望,虚无主义对人们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还借佛教的“色”“空”的观念,对小说的总体走势有所暗示,读了《石头记》后,“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③。空空道人所悟其实只有“空”、“色”、“情”三个字而已。这三个字与“好了歌”的虚无主义异曲同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全书的思想,并预示着全书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尾。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四句话浓缩了曹雪芹在历经家庭由盛而衰“大彻大悟”后对人生历程的哲理思辨。在历经家族由盛转衰、大悲大喜的多次变故后,曹雪芹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极其深刻的体悟,反映在《红楼梦》中,他给小说设计了一个由“空”、“色”、“情”三个境界组成的红楼世界。小说的全部人物、事件和情节均以“空”为起点和归宿,以“色”为基础,以“情”为中心,充分表现了曹雪芹在理想和信念遭受沉重打击后的愤懑、无奈和消极的思想情绪。 在小说的前五回中,作者描写了“无才补天”、“太虚幻境”以及“木石前盟”三个神话,并由此概括出“空”“色”和“情”这三重境界。 佛教认为,色包括色界和色心。色界就指是有形有声有香有味有粗有细有软有硬的宏观物质世界与微观的物质世界。色心就是色界万物背后所隐藏的理和人对在色界中物与理的受、想、行、识。在小说中,“色”是基础,是作品的物质内容,也是大观园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的现实基础。然而作者在小说中借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将“色”与“空”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作者的虚无主义思想。 “情”是中心,是曹雪芹倾力描写的具体的世界,在“色”的基础上产生又超越了“色”的世界,是宝玉、黛玉这些少男少女们喜怒哀乐的圣地。正因为小说对宝黛爱情描写得如诗如歌,才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部描写宝黛爱情的作品。尽管小说描写了反封建的伟大爱情,描写了大观园乃至整个四大家族的悲欢离合,但结果仍免不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需是了”④。这种“好便是了”的虚无主义思想,与作者的身世和遭遇是密切相关的。 曹雪芹是一个伟大文学家,但他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大背景和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小背景下,作者产生一些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实在是太正常了,我们不能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去要求作者。因此作者在经历过一番人生历程后,把“色”、“情”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生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爱恨情仇,人生自彼岸到此岸,再经此岸达彼岸的整个历程写成红楼一梦,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曹雪芹将《石头记》更名为《红楼梦》正契合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如梦”的儒道哲学思考。 二、《红楼梦》的虚无主义思想实质辨析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要勇于承认现实,《红楼梦》肯定是宣扬了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曹雪芹不仅单纯地宣扬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恨和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红楼梦》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当时的中国是处在封建社会开始分解、从封建经济体系内部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正在萌芽的时期,此时,在封建经济内部生长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萌芽,不仅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的新兴的社会力量有了发展,同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相对立的先进思想也明显地发展了,当时社会除了农民和地主的主要矛盾以外,还存在着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的新兴社会力量和封建统治的矛盾,这种种矛盾也无可避免地在小说中得到体现。 我们知道,清代所谓的“康乾盛世”,表面看起来是歌舞升平,一派盛世景象,实际上是清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期,也是它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矛盾开始充分暴露的时期。这时的大清朝就如同《红楼梦》第二回中古董商人冷子兴嘴里的荣宁二府一样,“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当时清朝的统治者也看到了这一点,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汉人大兴文字之狱,前后有十七起之多,并且到处搜集成千成万的“反书”,这当然会使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有所顾忌,不得不将真事隐起,让读者看到一个假语村。认清这个事实,有助于认清《红楼梦》中虚无主义思想的实质。 《红楼梦》中有一首著名的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许多红学家都把这首诗当做研究《红楼梦》的重要依据。确实,我们应该透过“满纸荒唐言”,去细品“其中味”,才能正确认识小说中宣扬“虚无主义思想”的实质。 “满纸荒唐言”当是作者为了逃避“文字狱”而加的一层伪装,还可以看做是对小说中所宣扬的虚无主义思想的一种否定。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我们可以认为这种矛盾正是作者真实心理的反映。人类世界本身就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人类世界。以《好了歌》为例,其中虚无主义思想的流露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完全消极的东西去彻底批判它。因为这首《好了歌》不仅反映了消极的思想,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这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其积极的因素。曹雪芹出身于封建贵族世家,亲自经历了自己这个贵族家庭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由此看到了所谓“康乾盛世”隐藏的罪恶和危机。《好了歌》便是作者看到想到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作者在其中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大观园,塑造了一批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很多令人向往的生活场景,歌唱了纯洁美好的男女爱情。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情趣高雅的曹雪芹。另一方面,作者也描写了一群封建势力的代表,对他们维护封建专制、图财害命、荒淫贪婪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可是到了最后,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全都毁灭了,这就使曹雪芹陷入一种无可名状的精神痛苦之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再来读作者所写的《好了歌》,就能理解为什么作者一面喊着世上没有什么“好”,因为“好”就是“了”,就是“空”,就是什么也没有,自己的身世是明证,四大家族的衰败是明证,宝黛爱情的悲剧也是明证;一面又让读者透过表面的文字看到隐隐约约写着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曹雪芹这样写固然有避祸的原因,但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也实实在在地让他矛盾和痛苦。我们可以认为,《红楼梦》中尽管有宣扬虚无主义的消极一面,但与四大皆空的和尚之类有着本质的不同,否则的话,中国文学史上就不会有这么一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 “一把辛酸泪”则是作者品味人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曹雪芹同普通人一样,也向往如诗如画、自由自在的仙境,也渴望能永久拥有祥和快乐、心情舒畅的大观园,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原本声名显赫、生活优裕的大家族迅速崩溃,而且是无可逆转,怎能不让人辛酸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文学反映生活。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们的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点的一面镜子,是家长制农村的软弱和勤劳庄稼汉的习以为常的懦弱的反映。”⑤同理,曹雪芹的思想也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我们还可以从书中对和尚道士的有关描写中去解作者虚无主义的“其中味”。首先看《红楼梦》第一回中对现实中预知未来神通广大的一僧一道的描写,虽说这一僧一道来无影去无踪,似乎天下大事尽在掌握之中,然而小说在塑造其形象时却有一丝不敬之意:“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没有一个体健貌端的。再看书中对铁槛寺、馒头庵、清虚观等佛道圣地的描写,到处是乌七八糟。《红楼梦》第十五回,宁府办丧事来到铁槛寺,那一边和尚大做法事,超度亡人,这一边静虚老尼却借凤姐来馒头庵歇息之机管起了人间俗事,老尼用三千两银子攻克了王熙凤,王熙凤利用宁府的地位收人钱财与人消灾,硬是拆散一段姻缘。老尼名为静虚,却既不静,也不虚,可见即便是老尼姑也不是完全信奉四大皆空的虚无主义的。 因此,我们对《红楼梦》中的宣扬消极的虚无主义应当全面辩证地去分析,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曹雪芹虽然看到了社会存在的巨大危机,自己却无力回天徒叹奈何,一面追求美好社会,一面又在无奈中痛苦,反映在《红楼梦》中,就有了一面宣扬消极的虚无主义,一面歌颂纯真爱情和理想生活的矛盾思想的表现。 。 ①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③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⑤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原载:《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原载:《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