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洋洒洒一部《红楼梦》大书中,叙写官宦的情节也不为少,出场大小官员数十人。除了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等世袭王公均系虚衔,以及贾政、林如海、王子腾辈无甚建树之庸官而外,余者多属奸滑、贪酷、淫滥等邪恶之徒。如臭名昭著的贪酷之官贾雨村;受王熙凤之托强今原任长安守备退亲之长安节度使云光;一味好色、将自己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的中山狼军事指挥孙绍祖;整日不务正业、交通外官、依势凌弱威逼贾母贴身丫头鸳鸯作妾,强意搜求石呆子古扇,最后获罪抄家发往台站的一等将军贾赦;见钱眼开,公开卖官现掌大明宫内监戴权;抄家时跟随西平郡王的赵堂官……,此等人士代表着封建末世的官场水平,说成是官场群丑图亦不为过。靠尔等龌龊、奸邪之辈管理国家,国有何望哉!所以作者可以说是抱着一把辛酸泪的悲愤无奈之情来叙写这帮人形动物的。 然而,在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大背景中,作者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颇有官德和人品的外藩王爷,亦即少数民族的领袖形象。虽然着墨不多,或者说仅是通过一件生活小事作为小插曲,便给读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就是围绕着“巧姐”嫁人事件所展现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始末,从而给整个官场增添一丝亮色。 一 狠舅奸叔(兄)计嫁巧姐的阴谋 贾琏前去看望发往台站效力赎罪又染上痨病的父亲贾赦,遂将家中有关事宜交与贾蔷、贾芸代为管理。蔷芸二人送走贾琏,替着在外书房住下。日间便与家人厮闹,有时找了几个朋友吃个“车箍辘会”,甚至聚赌。重要的人员有邢夫人之弟傻大舅,凤姐之兄王仁,赵姨娘之子贾环等缺德少才之徒。他们直闹到偷典偷卖、宿娼滥赌、无所不为的地步。一次,众人于席间酩酊大醉之时,邢大舅数说他姐姐不好,王仁说他妹妹不好,都说得狠狠毒毒的。贾环趁着酒兴,也说起凤姐的坏话来。贾芸更是想着凤姐素日待他不好,一阵抱怨。此时,陪酒的无意说出有个外藩王爷要选一个妃子的信息。兹因贾芸连日在外输了好些银钱,无所抵偿,便向贾环借贷。贾环本是一个钱没有的,便想起凤姐待他刻薄,趁着贾琏不在家,要摆布巧姐出气,遂把这个当叫贾芸来上。于是说出让贾芸与王大舅商量,把巧姐说给外藩王爷的馊主意。王仁闻言满口答应,并决计让环老三在大太太跟前先说,王仁再找邢大舅。计议一定,王仁去找了邢大舅,贾芸去回邢王二夫人,都说得锦上添花。王夫人听后不信,邢夫人却听得邢大舅知道,且心中愿意,便打发人找了邢大舅来问他。邢大舅早已听了王仁的话,又可分肥,便在邢夫人跟前说:“若说这位郡王,是极有体面的,若应了这门亲事,虽说不是正配,管保一过了门,姐夫的官早复了,这里的声势又好了。”邢夫人被傻大舅一番假话哄得心动,清了王仁来一问,更说得热闹异常,于是一致同意派员前去外藩公馆说亲。 外藩王爷却不知底细,于是打发人前去相看。贾芸对相看的入言明:原是瞒着合宅的,只说是王府相亲。等到成了,他祖母作主,亲舅舅的保山,是不怕的。相看的人没有不应之理。接着,果然来了几个艳妆丽服的女人来贾府相看巧姐。此举施即被平儿看破,一向忠于主子又善于济危解难的平儿马上恳求王夫人做主,又恰遇刘姥姥前来贾府探视。在刘姥姥的周旋下,将巧姐转移到乡间避难,并又径与乡间周姓大财主的新中秀才之子为妻,限于篇幅,此事不赘。但由狠舅(王仁为巧姐之亲舅舅)、邢德全为邢夫人之胞弟(该为贾琏王熙凤之舅)、奸叔(巧姐之叔公贾环)、奸兄(王仁为王熙凤之兄,贾蔷、贾芸为巧姐之族兄),是他们这伙无赖好色之徒抱着对王熙凤等主子恼恨仇视的思想,才打上嫁巧姐于藩王的主意的。此为事情的缘起,也便是“舅兄欺弱女”的原委。 二 藩王拒聘巧姐的原因与方略 外藩王爷原本仅是准备买几个使唤的女人,后据媒人一面之辞才派人去相看的。藩王问及巧姐的情况时,相看的人们不敢隐瞒,只得实说。藩王始知巧姐系世代勋戚,便厉声说道:“了不得!这是有干例禁的,几乎误了大事!况我朝觐已过,便要择日起程。倘有人来再说,快快打发出去!”此刻正值贾芸王仁等前来递送年庚,却听得府门里头的人回绝道:“奉王爷的命说,敢拿贾府的人来冒充民女者,要拿住究治的!如今太平时候,谁敢这样大胆!” 外藩王爷无论是买使唤的女人也罢,娶妾也好,既已派人前去相看,巧姐长得如花似玉,她到刘姥姥府上后,都道是天上神仙。前去相看的女人怎能不向藩王如实汇报巧姐的姣好容颜和道德人品呢!藩王还能到哪里再寻找这样的妙龄女子呢?况且巧姐还是贾府中人亦即女方娘家人主动上门提亲的。照理说,藩王既已中意,睁只眼合只眼的将巧姐聘嫁过府亦能蒙混过去,他假装糊涂,待生米做成熟饭后,别人又奈他何?然而,藩王没有这样办。而且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回绝!这不能不说是不同流俗的有胆有识之举! 道理何在?主要原因有两条。其一,“这是有干例禁的。几乎误了大事”!他身为一方的王侯,是受过钦点御封的高官。他对于朝廷的典制律令应是熟知的常识!其中,不能买娶世代勋戚的女子作婢妾唤用是基本法规。其二,是他已朝见过圣上,不久即要择日登程,这当然只是一条不速娶的次要理由。朝见皇帝,等于受命赴任在即。然而,按常规说来,离起程赴任毕竟还有余地,若抓紧办理这件艳事当然来得及。因为外人都知“王府的规矩,三天就要来娶的”。藩王于此时却把择日起程作为理由显然是借口托词!藩王对此事的表态共有三层含意:其一,这是有干例禁的,意即是犯王法的。既然如此,谁能明目张胆地支持我这位受封于当今龙恩的藩王触犯圣律呢?那不是毁我前程吗?所以才说,我亏是没办,若照下人的意见办理之后,就等于犯了律条,“几乎误子大事”!其二,他朝觐已过,意即办理过走马上任的手续,不能拖延,若是拖延到任时日,即意味着对圣上的不忠。在封建社会,作为臣子,对皇上不忠,那还了得?宁可不聘娶小妾,也不能办理对皇上不忠之事!其三,敢拿世代勋戚之贾府千金冒充民女,谁的主谋要究治谁的罪行,如今太平时候,谁敢这样大胆!作者时时处处称颂当时的社会是“河清海宴”、“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这就等于发出了最后通谍:在大好形势下,你们任何人都不要这样胡为吧! 古往今来,一般都遵循这样的道理:对于提亲来说,假若不太合适的话,作为男方只有婉言谢绝之理,而没有强行指斥之由。而此时的藩王却没有谢绝的意思,而是明言指斥,不容置辩。因为他知道,凭他的身份地位,若是稍微不坚决一点,也就等于给那些悦亲献媚者留下回旋的余地,那帮巴结逢迎之人定会软磨硬缠,让藩王同意这门亲事的,那将使他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所以,明智的藩王于此时毫不含糊,义正词严地予以回绝,不仅使本府那些受贿的执事者,即去相看之人无法包揽,就是贾府之一大帮合谋者一律无计可施。因此,即使巧姐当初不被刘姥姥等设计转移出去,也不会嫁与外藩作妾的。这正是她遇到了一位讲官德有操行的开明王爷而免遭凌辱的有幸之处。 三 作者塑造藩王形象的深意与作用 余认为,《红楼梦》大书的即将结尾处,忽然抬出一位颇有水平的外藩王爷来,实际是少数民族领袖,是含有深意的(据《红楼梦大辞典》外藩王爷条:清代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如蒙、回、藏等部的王爷之称。第119回中的“外藩”似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王爷。冯其庸、李希凡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l990年1月北京第l版)。 其一,作者确实想塑造一位值得读者尊崇信赖的高级朝廷命官,以此说明即使是在封建末世腐败龌龊的官场中也不全是贪官、昏官、庸官,毕竟还有讲官德、有才性、忠君爱民的清官、好官的。因为全书中记述的贪官昏官太多了,所以到后来抬出一位有官德操行的好官来,也算是一种希望之光和点缀。书中对藩王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也可以说仅仅是廖廖数语,但已经把一位有官德修养和聪慧干练的藩王形象立在了读者眼前。首先,他十分熟悉当朝的典章制度,也就是说他精通法律。再者是他能够遵守法纪,身体力行。因为,各个时代的官吏,让他们懂得国家的法律似乎不是件很难的事,重要的问题是他们去不去参照执行。例如,就时下来讲。从上到下喊得最厉害的腐败问题,那是违法犯纪的,触犯者能说不懂这些规定?绝然不是,只是他们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置党纪国法而不顾而已。第三,从藩王的言行来看是在自觉自愿地遵守。因为他既已朝觐过圣上,便成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一方王爷了,天高皇帝远,谁奈得他何?在封建时代,一方王爷多娶几房小妾是极其平常之事!然而他不娶巧姐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j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设若中山狼无情兽孙绍祖遇到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妙龄女郎时,会是什么样子呢?他定会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赚骗到手的。如见了甄士隐的丫环娇杏便传情送波的贪酷之官贾雨村等人,若遇有此等机会恐怕也不会顾忌圣上规定的那些王法了吧!所以,像这位藩王爷能有如此的德行,镇守一方,还真能造福一方,把一方治理好呢!因为他本人行得正立得直,他说话办事必定有权威性。这位外藩王爷的出场,确实给封建末世黑暗腐败的丑恶官场增添了一份光彩! 其二,对汉族诸多官吏都刻画得贪婪、恶毒、滥淫、无能,唯独对少数民族之一位王爷塑造得品高德劭,显然另有深意在内。 众所周知,在儒者心中,夷狄——即少数民族,属于落后野蛮的分野。及至后世儒者骂夷狄,越骂越厉害,南宋人为甚。因为那时夷狄打进中国来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宋廷偏安,守着一小块土地过日子。清朝统治者虽然不许讲夷狄华夏的大道理,兹因它本是夷狄。他把华夏的明朝天下夺过来了,按王夫之的说法,汉族的国家还说“可禅、可继、可荣、而不可使异族问之”。清初的局面,正是“异族问之”,如按儒学进行历史说教,这是万万行不通的,皇帝不许,明朝垮了止于谁?清廷的说法是很妙的,归咎于“贼”。故此,他们也不十分骂明朝,恰恰相反,往往还摆出同情明室的态度来。因为这里有个传统问题。《家塾蒙求》论史,只分“正统”、“僭统”,不论汉族异族。“正统”有异族,“僭统”亦有汉族。例如,他将朝代一路数来,数到宋,这是正统。接下来是辽、金、元、明,一视同仁,说到清朝,绝口不说民族之分,好像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似的。文中一律说“我朝”“我皇清”等等。 此典体现了清代史论的特点和皇帝的旨意。乾隆帝要他的大臣们把明人骂清朝的字句删去或修改·还让他们将宋人骂金朝的字句也加以删改。他说·有应删改及抽彻者,务为斟酌妥办。并将查出原文暨删改抽彻之篇,一并粘签解京呈览。但绝不动声色。不可稍涉张皇! 据此而论,《红楼梦》的作者,在塑造官宦的问题上尽可能地避开那些“讪谤群相”的语言,以免招麻烦。所以,他极力避开清朝的严酷文字狱,以歌功颂德的面目出现,处处体现出“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万载不用武备”的观点。书中所塑造的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王爷在众多的汉族官僚群中竟然形成鹤立鸡群之势,能说是即兴之作或偶然为之而没有深邃的寓意吗? 其三,插入一位外藩王爷亦是构筑故事情节的需要,起到了搭桥接榫和渲染气氛的作用。作者为了鞭挞邢大舅、王大舅、贾老三、贾蔷、贾芸等龌龊之徒,揭露他们于赌钱嫖娼之际,设计谋骗巧姐等伤天害理的罪恶行径,以泄其对王熙凤的昔日之恨,只能设计此等情节,否则将与世情事理不合。作者匠心独运,特意让陪酒的外界人士放出一则藩王欲买妾之讹传的信息。设若藩王是个好色之徒也便没有了下文;若藩王属昏庸之辈,将巧姐赚入王府,以后再闹腾出来,则故事将越扯越远,徒费笔墨。所以这位王爷只能是一位品高德邵之人,欲留清白在人间的时世英雄。当他了解事情真象之后,严加斥责,才能在两次不到一百字的精彩描写中就把一位品高德邵有杀伐决断的英明人物活灵活现地塑造出来了。而且完成了他所需要承载的艺术使命!他这位过场人物的穿插正好给平儿王夫人刘姥姥等人与那帮欲卖巧姐的歹人巧加周旋增加了戏剧性冲突,使一系列人物得以灵魂的爆光和实际言行的亮相,真是两派对垒,泾渭分明。设若没有这位藩王作穿线人物,或过场人物,这场闹剧怎么演下去呢?而且这位藩王级别低了不行,那帮人不会动心;京官朝官,各路亲王都不妥,因为他们与贾府向有联系。这件事没有萌发的可能。所以作者独出心裁地推出一位少数民族的王爷,与贾府素无瓜葛,方可充此重任,这实在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令人叹服!这位外藩王爷的言行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在《红楼梦》这座高稚的艺术殿堂里却同样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原载:《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原载:《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