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红楼梦》寻常动词艺术化探幽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万发德 参加讨论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曹雪芹是世界文坛上罕见的语言巨匠。他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艺术财富,其中单就寻常动词艺术化这一点来说,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寻常词语的艺术化是修辞的基本功,这是我国历代相传的修辞艺术。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篇》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篇之彪炳,句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精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刘勰把炼字看作立言之本,是很有道理的。
     在寻常词语艺术化的修辞活动中,寻常动词的艺术化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动词在句子中常常是谓语的中心,在表情达意写景状物时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曹雪芹在其巨著《红楼梦》中展现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联想性的文学语言,真是字字珠玑,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现就词语的变格修辞和词语的常格修辞两方面,探讨一下《红楼梦》在寻常动词艺术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词语的变格修辞,即突破词语的常规,临时改变词语的意义、色彩、词性,使按常规不能搭配的词语搭配起来。1.词类活用,巧妙生动。
     (1)凤姐笑道:“便是他们作,也得要东西,搁不住我不给对牌是难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即要脾,说:“好姐姐,给出牌子来,叫他们要东西去。”(第十四回)
     (2)贾瑞听了,身上巴木了半边,慢慢的一面走着,一面回过头来看。(第十一回)
     (3)贾瑞见凤姐如此打扮,亦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凤姐道:“不知什么原故。”(第十二回)例(1)名词用作动词,这里着一“猴”字,不仅写出了宝玉屈身攀援、纠缠不休的粘劲,而且写出了他娇生惯养天真活泼的情态。例(2)名词用作动词。这一个矗木”字,生动地描绘了贾瑞见色入迷、呆若木鸡的情景,用任何词置换,都不会收到如此好的效果。例(3)名词用作动词,用一“酥”字,将贾瑞见到凤姐时的心动神驰,色令智昏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用“昏”、“晕”等字,都不如“酥”字准确传神。
     (4)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腺胧看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第四十一回)
     (5)平儿道:“他醋你使得,你醋他使不得。”(第二十一回)
     (6)众人都笑道:“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们才托赖些喜。”(第五十四回)
     例(4)形容词用作动词,用“朦胧”一词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刘姥姥醉后视觉模模糊糊、影影绰绰的景象。比“眯蹬”“模糊”更为有力。
     例(5)名词用作动词。这里的“醋”是古汉语中名词的为动用法。“醋你”即对你吃醋,这样使语言显得异常简洁有力。
     例(6)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字驭繁于简,不仅含有喜悦的意思,而且含有要喝酒要讲故事的意思。并且能创造一种喜庆气氛,又符合听话人(贾母)的身分。这一喜字,真有一以当十的功能。又因是击鼓传梅含有喜上届梢之意,故用一“喜”字,最为恰切。2.笔尖含恃,褒贬分明。
     (7)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第二回)(8)罕言寡语,人谓“藏愚”。
     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
     (9)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同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第三回)
     例(7)这里用一“谋”字将雨村善于钻营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脂砚斋批曰:“春秋笔法。”
     例(8)不显露自己的见识和本领谓之“藏愚”,安于自己的朴拙谓之“守拙”,不“愚”而“藏愚”,不“拙”而“守拙”,足见其胸有城府。这四个字明褒而实贬,写尽了薛宝钗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性格席质。因此,脂评指出:“这方是宝卿正传。”
     例(9)用“依附”一词,对蝇营狗苟、溜须拍马的贾雨村予以嘲讽,柔中有刚,绵里藏针。雨村意在趁黛玉进京之机,为自己投靠贾府捞点人情。因而,脂评一针见血地指出:“老师依附门生,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
     3.暗含比喻,形象具体。
     (10)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第四回)
     (11)史湘云道:“你不说你的话咽人,倒说人性急。”(第三十二回)
     (12)贾政那里青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第三十三回)
     例(10)“卷”暗含了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走的比喻,这里用一“卷”字活画出拐子的贪得无厌的嘴脸。例(11)暗中的比喻是把话,成吃进嘴里的食物,所以说话“咽”人。这比“刺激”“唐突”等词生动有力得多了。例(12)这里不说“惯”不说“纵容”而说“酿”确实显得精警有力,因为它暗含了一个比喻:宝玉的性格象酿造酒、醋之类的东西一样逐渐形成。
     (13)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第二十九回)
     (14)我想着,不过是这几个朋友新筑了,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第四十七回)
     (15)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 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第五十七回)
     例(13)这里含的比喻是话象可以嚼的食物。可以嚼出其滋味。这比“品”、“体会”、“想”等词都准确生动的多。着此一“嚼字,使人很自然地会想到宝黛二人沉思细想、心领神会“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的深意的情景。例(14)这里用一“圈”字,绘形绘影地写出了宝玉被管束在家的情景,所含的比喻是宝玉象家畜家禽被圈起来一样,没有行动的自由,这样写来,显得形象深刻。例(15)中的“刺”字用得非常有力,它生动地写出了黛玉因看到宝钗在娘怀里撒娇,想起自己无父无母、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身世而伤心的情景。“刺眼”暗中的比喻是宝钗的撒娇象针一样刺了黛玉的眼,这样写显得多么简洁深刻。
     (16)尤氏在外面悄悄的啐了一口,骂道:“你听听,这一起子没廉耻的小挨刀的,才丢了脑袋骨子,就胡唚嚼毛了。”(第七十五回)
     (17)“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伏你。”只这一句话,便戳了他娘的肺。(第六十回)
     (18)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一面还说:“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后面宝钗黛玉随着,见凤姐儿这般,都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提撮了去了。”(第二十回)例(16)这“唚”暗含的比喻是说纨祷少年说的下流话象猫狗呕吐一样,它有力地表达了尤氏对下流话的厌恶之情。如果改成“说”,就淡而无味了。例(17)的“戳”字用的生动有力。所含的比喻是用枪头子之类的尖东西去刺,用在这里,它有力地表达了贾环的话对赵姨娘刺激得多么强烈。例(18)在这一语言环境里,“撮”的同义形式可以是“拉”、“扯”、“扶”、“架”,作者却选用了撮,足见他对寻常动词艺术化的造诣之深。李嬷嬷气急败坏、大骂袭人,别人劝也无效,凤姐却根据李嬷嬷的心理和自己的地位,并略施小恩小惠,很快治服了李嬷嬷。作者先将凤姐治服李嬷嬷的言行比作一阵风,使“撮”字暗含了一个比喻,从而表现了李嬷嬷“脚不沽地”跟着凤姐走的情景。进而有力地衬托了凤姐精明能干的特点。
     二、词语的常格修辞:即按照语言的常规来使用词语,也就是使用这个词语的常义进行修辞的,该词语同它所描述的对象的搭配,是符合语言常规的。《红楼梦》在常格修辞的寻常动词艺术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1.刻画形象,维妙维肖。
     (19)周瑞家的道:“若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平儿道:“那里够,不过都是有名几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第三十九回)
     (20)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第五回)
     (21)来自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第六回)
     例(19)这里选用一个“摸”字,含义实在丰富,摸是与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要“吃”到螃蟹,就得先“摸”到螃蟹,连“摸”都“摸”不着,还怎能谈到“吃”呢?这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贾府吃螃蟹的纵然很多,但奴仆们是难得沾唇的。
     例(20)这段曲里用一“觑”字,何其生动。“觑”指眯了眼睛集中视力细看,精确地描绘了恶狼将要进击人畜时的情景。这里极形象地表现了中山狼孙绍祖的卑劣本性与净狞面目。如用“看”、“观”、“瞧”等字,则不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例(21)这里着一“蹭”字,活画出农村老妇人在贾府门前心问口口问心欲行又止的为难的形象。比用“走”字、“行”字、“踱”字要有力得多。
     (22)孩子道:“这个容易,你跟我来。”说着,跳蹿蹿的引着刘姥姥进了后门。(第六回)
     (23)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第十二回)
     (24)又等他祖父安歇了,方溜进荣府,直往那夹道中屋子里来等着。(第十二回)
     例(22)这里用重迭式的动词“跳蹿蹿”来描绘孩子给刘姥姥引路时的一蹦三跳的天真烂漫的形象,神情毕现,呼之欲出。其他任何词语皆无法替代。例(23)浪荡公子贾瑞,将凤姐的假话信以为真,黑夜里到贾府会见凤姐。这里用一平平常常的“摸”字,生动地描绘出贾瑞进入贾府时的深一脚浅一脚偷偷摸摸的行走情状。用一平平常常的“钻”字,写尽了贾瑞摸入贾府后蹑手蹑脚、提心吊胆地快步进入穿堂时的狼狈相。绘形绘声,显示了很强的艺术魅力。比“走”、“进”、“到”等词要有力得多。例(24)因贾瑞在黑夜已“摸”进荣府一次,这次去已是熟路,虽同是状写其贼头贼脑提心吊胆的情景,这里用一“溜”字,一来符合情理,二来避免重复,同上例的“摸”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25)平儿指着鼻子,晃着头笑道:“这件事怎么回谢我呢?”(第二十一目)
     (26)宝玉无精打采的,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第二十六回)
     (27)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宝玉只得挨进门去。(第二十三回)
     例(25)中着一“晃”字,把平儿抓到贾琏把柄后的娇俏得意的神态,天真机敏的身影写得跃然纸上。这是写平儿娇俏之态的绝妙之笔,因而脂砚斋批曰:“姣俏如见,迥不犯袭卿,麝月一笔。”例(26)宝玉大病初愈,听了袭人的话,出去逛逛,这里用一“晃”字将宝玉病后时无精打采东倒西歪的行走神态描绘得准确生动。如用“走”字、“踱”字,则远不如这样传神。例(27)先用一“挪”字,写出宝玉的慢慢吞吞、难心苛意的神情。即使一步挪不了三寸,但毕竟“蹭”到这边来了,最后只得“挨进门去”。用一“挨”字写出了宝玉欲行又止,欲止又行的无可奈何的神态。这里依次用了三个寻常动词,将宝玉“杀死不敢去”又不得不去的磨磨蹭蹭的神态描绘得维妙维肖。令人不得不惊叹曹雪芹使寻常动词艺术化的深厚功力。2.描绘神态,画龙点睛。
     (28)此时多浑虫外头去了,那灯姑娘吃了馆去串门子,只剩下睛雯一人,在外间房内爬着。(第七十七回)
     (29)忽闻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第七十七回)
     (30)尝毕,方递与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第七十七回)
     例(28)晴雯重病在身,被驱逐出贾府,在姑舅哥哥家受熬煎,挨日子。这里用一“爬”字活画出晴雯在病中痛苦难奈的可怜神态。与“躺”、“卧”、“睡”、“仰”等词比较,在这里用“爬”是何等准确有力。例(29)在晴雯病到奄奄一息的时候,宝玉冒险去看望他,这里用“死攥”一词,描绘了晴雯对宝玉的到来的惊喜融聚,悲痛交集的神情,有力地表现了晴雯对宝玉的真挚纯洁的爱情。如用“握”、“抓”、“拉”等字,就逊色多了。例(30)不用“喝”字、“饮”字,而选用“灌”字。而且一气都“灌”下去了。这一平平常常的“灌”字,将晴雯病中渴到极点时的咕嘟咕嘟大口喝水的情景写得跃然纸上,将其可怜可悲的形象写得震撼人心,真真称得上是“血泪”文字。
     (31)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第二十五回)
     (32)红玉道:“既是进来,你老人家该同他一齐来,回来叫他一个人乱碰,可是不好呢。”(第二十六回)(33)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第二十六回)
     例(31)写宝玉投到王夫人的怀里,不用“歪”、“躺”、“依”。“睡”、“仰”等“滚”的同义形式的词,而选取了充满动态情味的“滚”字,将宝玉憨态十足的模样,天真烂漫的撒娇神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32)的“碰”字含有走的意思,但远比走的含义丰富得多。它写出了贾芸初到大观园不熟地理情况而东找西摸的情景。故在这种情形下,只有用“碰”字才最为准确有力。例(33)这里用的两个“溜”字,有故作漫不经心地偷偷看的意思,着此二字,贴切细致绘形绘影地描写了贾芸和小红的互相偷看的神态。
     (34)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劳叨了半日,方撤身走了。(第九回)
     (35)兴儿见说出这件事来,越发着了慌,连忙把帽子扒下来在砖地上咕咚咕咚碰的头山响。(第六十七回)
     (36)刚进院门,只见又有一个小丫头在门前探头儿,一见了凤姐,也缩头就跑。(第四十四回)
     例(34)“撤”字一般用在重大严肃的事件上,如“撤退”、“撤兵等,但这里用来表现宝玉上学时跟黛玉告别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这里用一“撤”字,有力地表现了宝玉不愿读圣贤书,对封建家长的叛逆精神和对黛玉恋恋不舍的情景。例(35)凤姐知道了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消息而审问小厮兴儿,兴儿摘下帽子来磕头求饶,这里不用“摘’,字、“脱”字,而用“抓”字,不用“磕”字,而用“碰”字,一“抓”一“碰”,真是神来之笔,它将兴儿急迫慌张、惶恐万状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例(36)用一“缩”字,生动地勾画了小丫头临跑时的急迫畏惧的神态。
     (37)那史湘云却~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第二十一回)(38)二人在枕上翻来复去。黛玉因问道:“怎么你还没睡着?”湘云微笑道:“我有择席的病,况且走了困,只好躺躺罢。你怎么也睡不着?”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第七十六回)
     例(37)这里的叹字用得实在奇妙,它准确地表现了宝玉的高洁的品格和善良的心地。这正如脂批所指出的:“‘叹’字奇,除玉卿外,世人见之自日喜也。”例(38)写湘云、黛玉说自己睡不着的原因。湘云说时用“笑”字,黛玉说时用“叹”字,一“笑”一“叹”,相映成趣,准确地表现了湘云的娇憨天真和黛玉的多愁善感。正如脂批所指出的:“一‘笑’一‘叹’,只二字便写出平日之行景。”
     3.写景状物,境界天成。
     (39)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第七十四回)
     (40)湘云笑道:“……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
     什么!”(第三十二回)
     (41)凤姐听说,便站起来,拉着薛姨妈,目头指着贾母素日放钱的一个木匣子笑道:“姨妈瞧瞧,那个里头不知顽了我多少去了。”(第四十七回)
     例(39)用一个富于动态性的寻常动词“扑”把王善保家的一帮抄检大观园的人的嚣张气焰和凶恶阵势描绘得多么准确、传神。如改用“走”、“奔”等字,则变的平淡无力了。例(40)用一个“搅”字深刻地表现了史湘云对宝玉不以为然的态度,并把宝玉的“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不通世务,行为乖张”的性格特点也有力地表现出来了。例(41)凤姐一方面顺着薛姨妈说的“不过是顽儿罢了”一方面又说明贾母赢了好多钱。但不说“赢”,而说“顽”,这样既与薛姨妈的话相照映,又将赢的意思表现出来,进而表现了凤姐的诙谐的性格特点。这一“顽”字用得真是神采飞扬。
     (42)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第五十三目)
     (43)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得无一隙空地。(第五十三回)(44)说着,远远见贾母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鬟,每人都是打着伞,拥轿而来。(第五十回)
     例(42)的“照”字,用得自然贴切、富有立体感,它将贾母年老眼花的神态,悠然自得的情景,勾画得准确生动。如改用“看”,“观”等字,则变得平淡无奇了。例(43)这里用一寻常动词“塞”,将贾府除夕祭祖时拥挤不堪的情景铺叙得十分真切。在此语境中,比“排”和“站”的表现力要强要多。例(44)的“拥”字用得何等有气派,它形象有力地表现了溜须拍马之情状。《红楼梦》王瀣评本曾记述了这么一件事:江督某公在扬州迎銮,有一个名士拟诗进呈,其中有两句是:“千帆飞渡江南岸,一片黄旗识衔舟。”某公在赞赏的同时,将“飞”字改为“拥”字,诗句变成了“千帆拥渡江南岸”,从而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迎銮的排场、气派和官员的拍马逢迎。王瀣评道:“此处‘拥’字,用得谛当,真是异曲同工。”
     (45)每日也不习文,也不习武,又怕见人,又爱在丫头群里闹。(第六十六回)
     (46)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第四十回)
     (47)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忙忙的咽完了。(第四十九回)
     例(45)一个平平常常的“闹”字,洞隐烛微曲尽其妙地表现了贾宝玉“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辟性乖张”和喜欢在内帏厮混的性格特点,这一“闹”字,用在这里,意蕴十分丰富。例(46)这一“闹”字用得十分精妙,试想,鸡蛋又圆又滑,本来就很难夹,又加上刘姥姥使不惯贾府的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筷子,再想趁热吃,这鸡蛋也就非满碗里闹一阵不可。这一“闹”字,寓静于动,把鸡蛋写活了。例(47)写宝玉吃饭,不说“吃”,或者“用”,而偏着一“咽”字,真贴切之极,因他急着要去芦雪庵与众人赏雪联诗,故草草“咽”完了事,此一“咽”字,将宝玉狼吞虎咽的吃饭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
     (48)那小丫头子们都忙出去,找姐唤妹的告诉他们:“快来听,二奶奶又说笑话儿了。”众丫头子们便挤了一屋子。(第五十四回)。
     (49)凤姐儿厉声道:“叫他!”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巳没了主意了,只得乍着胆子进来。(第六十七回)
     (50)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第二十七回)
     例(48)用一“挤”字来写人稠,比“站”字和“坐”字有力得多:从意义上讲,“挤”字最能表达人稠得达到“饱和”状态的情景。从声音上说,站(zhan)和坐(zuo)开口度大,而挤(ji)开口度小,从听觉上给人一种间不容发的感觉,意义内容和声音形式相得益彰。因而寻常动词“挤”用在这里声情并茂,其艺术化的程度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例(49)这里的“乍”字用得准确自然,兴儿听见凤姐的恶声已吓得骨酥筋软,万般无奈,也只得张开胆子,硬着头皮去见凤姐,用一“乍”字写尽了兴儿心惊肉跳的恐惧情状,实为传神之笔。例(50)着一“闹”字,真富有特色和表现力。一来符合说话人的身分。二来表现了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密切,态度随和。或喊或叫或拉或扯或推或拥都可,故用一“闹”字最为恰切,确是以简驭繁的独到之笔。
     (51)凤姐儿道:“房里既没人,谁叫你来的?你便没看见我,我和平儿在后头扯着脖子叫了你十来声,越叫越跑。”(第四十四回)
     (52)一句没说完,只听喊道:“好了!”宝林二人不防,都唬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第三十回)(53)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第七十回)例(51)这一“扯”字,生动地描绘了凤姐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叫的情态。例(52)不说凤姐“走”了进来,“踱”了进来,而说凤姐“跳”了进来,真乃传神之笔。一个“跳”字,将凤姐兴高采烈的神态,故作惊奇的模样,爽快麻利的风度表现得十分突出。这一“跳”字,又多么符合凤姐的性格。例(53)的“退”字用得绝妙。不用“落”、“降”、“坠”等词,而用“退”这一富有动态感的寻常动词,将在风紧力大之时铰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飞快后落的情景写得真切传神,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联想的空间。
     (54)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第七十七回)
     (55)不一时,只见从那边两骑马压地飞来,离凤姐车不远,一齐蹿下来,扶车回说:“这里有下处,奶奶请歇更衣。”(第十五回)
     (56)复又想了一条主意出来,悄命旺儿遣人寻着了他,或说他作贼,和他打官司将他治死,或暗中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第六十九回)
    例(54)不用“掂”、“拿”等一般动词,而用含有强烈的憎恶之情的“撂”字,深刻有力地表现了王夫人的心狠手辣。例(55)宁府大出丧队伍浩浩荡荡通过野外时,写报信的两骑马用“压地飞来”四字,这一方面渲染了环境气氛,一方面借马的飞扬跋扈,衬托出贾府的炙手可热不可一世的气焰。写那骑马的人下马动作,用一“蹿”字,更是形影、神态、声威俱现。所有这些,有机地组成了一幅声情并茂的画图,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呼之欲出,身临其境。例(56)连用两个“治”字写尽了凤姐凶狠毒辣的手段。她千方百计,必欲治死张华剪草除根而后快。这里如果将“治”字改作“杀”字或“害”字,则就大为逊色了。
     (57)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者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第三回)
     (58)晴雯呜咽道:“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第七十七回)
     (59)他娘也正为芳官之气末平,又恨春燕不遂他的心,便走上来打耳刮子,骂道:“小娼妇……你就该死在那里伺候。”(第五十九回)
     例(57)这一“蹲”字的运用,确实是化静为动的典型笔墨。石狮子本是静物,不会蹲,这里却用充满动态感的“蹲”字来描绘它,将静物勾勒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深刻印象。
     例(58)这里不用同义形式的“断”“判”“说”等,而用动作性强烈的“咬”字,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王夫人栽脏陷害睛雯的毒辣手段,血口喷人的阴险嘴脸,顽固不化的恶劣态度。例(59)这一“死”字用得很奇特,它将春燕娘的龇茅咧嘴的模样,恶声劣气的神态和盘托出。
     (60)尤氏笑道:“说的你不知是谁!我告你说,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丧两钟罢。”(第四十四回)
     (61)贾母因又叹道:“我想着,他从小儿服侍了我一场,又服侍了云儿一场,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亏他磨了这几年。”(第五十四回)
     例(60)劝酒时,应该说“喝”、“饮”、或者“下”,但这里尤氏偏用“灌丧”一词,这样用词富有情趣:一来符合尤氏的身分,二来写出了大家的热闹劲儿,同时也是对凤姐说的“你要安心孝敬我,跪下我就喝。”的话的对答。例(61)贾母夸袭人会服侍宝玉,不说“服侍”、不用“照顾”,也不用“伺候”,偏用一个“磨”字,真是绝妙之词,一字千钧,它除了写出服侍、伺候的意思外,还表现了宝玉的“寻愁觅恨”“似傻如狂”“行为乖张”的难缠劲儿,更表现了袭人的尽心尽力千方百计地服侍好宝玉的认真。4.动词连用,花团锦簇。
     (62)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囊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如何?”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地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他罢!”(第十七回)
     例(64)只为一荷包事,作者就用了“铰”、“赶”、“解”、“递”、“掷”、“抢”等动词,把宝黛爱情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地表了出来。黛玉铰荷包事,明面上是“堵气”,实则表现了她对宝玉爱情的真挚深沉热烈;宝玉“赶”来,忙着“解”衣领,“解”荷包、“递”荷包,既写出了宝玉的一时慌张的神情,又写出了宝玉对黛玉的义厚情深。黛玉了解了事情的真象之后,“又愧又气”,不料宝玉又用话激她,并将荷包“掷”向黛玉怀中,致使后悔莫及的黛玉大为恼火,于是拿起荷包来又“剪”。这“怒之极正是情之极”。宝玉深知此理,因此忙回身“抢”住。这里连用了六个动词,把黛玉偏妒多疑的性格,微妙复杂的心理,宝玉的纯朴厚道的性格刻画得腾挪跌宕,一波三折,(65)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例(65)这段话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里面几个动词连用得非常出色。写清流用“泻”,指流得很快,比“流”的含意丰富而又有特色。“插”字暗含一个比喻,象一种硬物插在那里,写出楼的高耸貌,十分生动,比“立”更富于形象性。一“隐”字将雕甍画槛人格化了,写来富有立体感。写石磴用“穿”字,写栏杆用“抱”字,写兽面用“衔”字,象“穿”过,象“抱”着、象“衔”着,都暗含一个比喻,显得特别生动形象。
     (66)四人终是小孩子心情,只顾他们情分上义愤,便不顾别的,一齐跑入怡红院中。豆官便先一头,几乎不曾将赵姨娘撞了一跌。那三个也便拥上来,放声大哭,手撕头撞,把个赵姨娘裹住。(第六十回)
    例(66)五个动态感很强的动词,用得恰到好处。当贾府梨香院女伶藕官、蕊官、苍天官、豆官得知芳官被赵姨娘打骂以后,出以义愤,她们一块“跑”到怡红院,豆官怒不可遏,便一头将赵姨娘“撞”了一跌,那三个也不示弱,便蜂“拥”而上,用手黑“撕”,以头乱“撞”把赵姨娘“裹”住。如果把“跑”换作“走”,把“撞”换作“顶”,把“拥”换作“凑”,把“撕”换作“揪”,把“裹”换作“围”,就不足以表现她们义愤填膺的情景,疾恶如仇的精神,勇于反抗的性格。
    清人袁枚说:“若夫字法,所以组织成句者,一句妥贴,则全篇生色。下字之法:贵乎响,言其有声也;贵乎丽,言其有色彩也;贵乎切,一字可以追魂摄魄者也;贵乎精,的然如明珠,屹然如长城也。”(《随园诗话》这段话正好道出了《红楼梦》寻常动词艺术化的奥秘,这是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时所致力追求的。他千锤百炼,苦心经营,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使寻常动词艺术化达到了一字千钧、形神兼备的程度,进入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从而使寻常动词象颗颗明珠放射出璀璨的光芒,极大的丰富了文学语言修辞的艺术宝库。
    注:本文的例子均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本《红楼梦》。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2年1期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2年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