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事件对比显盛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陆琴  参加讨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足堪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相媲美。对比,是《红楼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除了人物描写,在对事件与环境的描写中对比手法也常常被运用。曹雪芹常通过一些事件及环境描写的对比,突现出贾府的盛衰变化。
    先看同样是由王熙凤料理的两场丧事——秦可卿及贾母丧事的对比。
    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料理贾母侄重孙媳妇秦可卿的丧事,肆意奢华,极尽奢靡。凤姐办理过程中杀伐决断,一呼百诺,出尽风头。第一百一十回身为皇妃祖母的诰命夫人贾母去世时,却“银钱吝啬”,“捉襟见肘”,“草草了事”。凤姐总理时,上下埋怨,力诎语塞,丢尽了面子。
    从死者的地位来说,秦可卿是穷儒从育婴堂抱来的弃儿,辈分最低,年纪极轻,死后为了“风光”些,才花了一千两银子给贾蓉捐了个五品官,而且是非“正常”之死——原稿中是因与贾珍私通败露才自缢身亡的。警幻仙姑所演可卿的《好事终》曲子:“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种人的死,本应草草掩埋才是,可是丧事却非常奢华。贾母是两府的“老祖宗”,辈分最长,年寿最高,是皇妃的祖母,一品诰命夫人,而且是寿终正寝。丧事却办得这般草率,其对比是极其强烈的。
    再从主办丧事的王熙凤的角度看,王熙凤在冷子兴的口中是“言谈爽利,心机深细,男人万不及一”的,协理宁国府治丧,是作者写她第一次逞能使威,结果“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利害,自此俱各兢兢业业,不敢偷安”。一下子,她威镇两府。而在治理贾母丧事时,却“力诎失人心”,婆母责怪,丈夫抱怨,“闹得像失魂落魄的样儿”,终于“瞻前不能顾后”,“吐血倒地”,丧事也“七颠八倒”,“不成事体”,这只“偏从末世来”的“凡鸟”真的心力交瘁地来到了“末世”,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再看同是在大观园中的两次联诗。
    第五十回写芦雪庵联诗,正值贾府鼎盛时期,此时的大观园内粉妆玉琢,琉璃世界,正是吟诗作对的大好时光,园中除了迎春姐妹、薛、林、史、李纨、宝玉等以外,又来了宝琴、岫烟、李绮、李纹,连与诗词歌赋从来无缘的王熙凤也来凑热闹,在联诗时开了个“一夜北风紧”的头。可以说是书中最大的一次群芳聚会。“脂粉香娃”们割腥啖膻,抢诗联句,争才斗奇,好不热闹。诗中有“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的盛世景象;有“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可调”的高情逸趣;结尾竟是“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的歌时颂圣了。
    到了贾府大变故前夕的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尽管也时值中秋,银辉泻地,“皓月清波”,也是充满歌情诗料的良辰美景。但其时,宝钗、宝琴因薛蟠事发而家去;宝玉因晴雯病重,“诸务无心”;探春因“家务恼着,无心游玩”。偌好的一个中秋之夜,只剩下了黛玉湘云两人,后来加进了带发修行的女尼妙玉,其凄清孤寂可想而知。联句中也只好是“秋湍泻石髓”,“空剩霜月痕”的凄冷;是“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的伤叹。至于常为后人称引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一联,连联句的湘云都觉着“凄清奇谲”。槛外人妙玉则评曰:“太悲凉。”她对两人的联句总的评价是“颓败凄楚”。
    作者写前后两次联诗,从人事的安排、场面的渲染,到联诗的内容、风格的基调都是对比着精心构画的。前一次人员是众,场面是盛,内容是丰,格调是乐;而后一次,人员是寡,场面是冷,内容是约,格调是悲。其对比之鲜明,显而易见。
    《红楼梦》的对比可谓是无处不在,可以说是把对比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不仅仅人、物之间可以作对比,前后发生的事件及其中的人物、环境也可以作对比。《红楼梦》中事件及其中环境、人物的对比还有很多,如抄检大观园和查抄宁国府的对照描写,刘姥姥数进荣国府的不同情形,等等,不再一一叙述。仅从这两场丧事以及两次联诗的对比,我们清楚看到了贾府的一盛 一衰巨大落差,正可谓“事件对比显盛衰”。
    原载:《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01期
    
    原载:《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年第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