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试解明义诗句“不记金钗正幅图”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明义所见《红楼梦》是何等模样?
    对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如何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今试解明义诗句“不记金钗正幅图”。
    一、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
    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图。
    往事风流真一瞬,题诗赢得静工夫。[1]11
    二、诸家之理解
    (一)蔡义江先生的理解
    蔡义江先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里写道:
    “红楼春梦”一首:前两句应是说神游太虚幻境事(第五回)。“正幅图”,疑是“正副图”之讹。后二句似说宝玉风流之事皆瞬息逝去,唯于诗词一道,尚因此而获得工夫。[2]480
    
    (二)吴世昌先生的理解
    吴世昌先生在《论明义所见〈红楼梦〉初稿》里写道:
    今本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早在第五回,所见《金陵十二钗》图名为正册副册,而此钞本则名为“正幅”。末句旨意不明。是不是说宝玉在梦中阅图时警幻(或别人)命他“题诗”,因而“赢得静工夫”?[3]7
    (三)马瑞芳女士的理解
    马瑞芳女士在《一部早期的、内容单一的〈红楼梦〉——对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考察》里写道:
    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看到大观园正副金钗诗句及图画,他的梦是“春梦”当有梦中交合,“题诗赢得静工夫”可能写梦中诗词使贾宝玉意外地悟得写诗技巧。从本诗在组诗中排列次序看,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梦游太虚幻境开始是贾宝玉在大观园居住时做的梦,“正幅图”里的女性不可能过多超出明义题咏内容。也就是说:明义所见《红楼梦》主要内容是围绕贾宝玉的风流趣事,不像《石头记》既对贾府做了深刻描写又有广泛社会内容。[4]227
    ……第七首,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并见到“正副图”;[4]240
    
    (四)朱淡文女士的理解
    朱淡文女士在《红楼梦论源》里写道:
    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副]图。
    往事风流真一瞬,题诗嬴[赢]得静工夫。(其七)
    此首前两句写宝玉事后追忆梦游太虚幻境,梦中翻看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等情事,然已印象模糊。“往事风流真一瞬”收结梦游转入下句宝玉题《四时即事》诗,他心满意足赢得了暂时的平静。这两个情节分别见今本第五、二十三回。此诗将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和题《四时即事》诗捏合一起,显示在明义所见《红楼梦》中,这两个情节先后承接。[5]205
    
    (五)刘上生先生的理解
    《红楼梦学刊》1999 年第二辑,载有刘上生先生的《论〈红楼梦〉的两个叙事起点》。其文云:
    附带提到:从组诗第七首可知,今本第五回之梦游太虚等情节,也来自初稿中的大观园故事。第七首诗云:“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副?)图。往事风流真一瞬,题诗嬴[赢]得静工夫。”前二句即太虚幻境诸事,“往事风流”疑即初试云雨之事,“题诗”不知是否今本第23回之《四时即事诗》?诗中“眼前春色梦中人”,“抱衾婢至舒金凤”等句,即影“往事风流”。在《红楼梦》初稿中,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大观园,在“宝钗扑蝶”(第4首)之后。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我在前文的推论,即从黛玉进府到初试云雨,均非《石头记》初稿所有。它们另有来源,这来源便是明义所见《红楼梦》抄本,即《红楼梦》初稿。[6]159
    三、我的初步评说
    以上五位红学家对待“不记金钗正幅图”,各自态度不同:
    1、蔡义江先生怀疑“幅”字错误
    ——“正幅图”,疑是“正副图”之讹。
    2、吴世昌先生纯客观的罗列情况。
    ——今本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早在第五回,所见《金陵十二钗》图名为正册副册,而此钞本则名为“正幅”。
    3、马瑞芳女士倾向于“副”字。
    4、朱淡文女士将“幅”字订正为“副”字。
    5、刘上生先生对“幅”字存疑,对“副”暂不肯定。
    四、钞本(原始根据)写的是“正幅”
    凡考证必须追根溯源。
    以上三位先生、两位女士是否见过原始的文本(即非现代印刷的文本)?我估计他们都见过吧。
    仅从以上引文看,以上三位先生、两位女士的论述重点在于释义,而不在于对版本的探索。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追根溯源,只有一个来源——国家图书馆所藏《绿烟琐窗集诗选》钞本。此钞本就是明义的诗歌集选本,其中载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
    吴世昌先生在《论明义所见〈红楼梦〉初稿》里写道:“……而此钞本则名为‘正幅’。”
    吴世昌先生的《论明义所见〈红楼梦〉初稿》发表于1980年。
    吴世昌先生在《综论曹雪芹卒年问题》里写道:“敦敏的《懋斋诗抄》是旧抄本。据我在北京图书馆所见原本的情形如下”。[7]44
    (原载《新建设》1963年6月号,收录于《红楼梦探源外编》)
    《综论曹雪芹卒年问题》定稿于1963年三月九日。
    当初的北京图书馆就是后来的国家图书馆。
    吴世昌先生1962年九月底从英国回到中国,定居北京,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之研究员。
    显然,吴世昌先生1963年春季到过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他在看阅《懋斋诗抄》的同时,极有可能看阅了明义的《绿烟琐窗集诗选》。
    或者说,吴世昌先生在1980年前,极有可能看阅了明义的《绿烟琐窗集诗选》。
    五、吴恩裕先生对《绿烟琐窗集诗选》钞本的介绍
    吴恩裕先生在《明义的〈绿烟琐窗集诗选〉及其〈题红楼梦〉二十首诗》里写道:
    “以前我们只知道明义有这两首诗,现在从北京图书馆(童注:现为国家图书馆)发现了明义的《绿烟琐窗集诗选》才知他的《题红楼梦》诗竟有二十首之多。……《诗选》的情况如下:(一)最后二十首《古意》中……疑非作者莫办。此外,五言律诗中……所以都应该是原作者的手迹。……(四)自七言律诗,直到最后《古意》二十首以前各诗及词,则又是另外一个人所写。《题红楼梦》诗竟有二十首,就在这一部分之内。……”[8]134,136,137
    我想:既然《绿烟琐窗集诗选》里有明义的手迹,这意味着《绿烟琐窗集诗选》是有来头的。不过,“则又是另外一个人所写。《题红楼梦》诗竟有二十首,就在这一部分之内。”,那么,“正幅”二字是否写对了?使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我想:只有回到分析《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上面了。
    六、《牡丹亭》里金钗图
    “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图。 往事风流真一瞬,题诗赢得静工夫。 ”
    这“金钗”二字何等眼熟!
    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读过的《红楼梦》之前的著名的文学作品里,在哪一个作品里有“金钗”入“图”呢?
    就是《牡丹亭》!
    《牡丹亭·幽媾》之【前腔】写道:“金钗客寒夜来家”。[9]128
    《牡丹亭·骇变》之【懒画眉】写道:“当年曾此葬金钗”。[9]162
    《牡丹亭·欢挠》之【隔尾】写道:“俺影着这一幅美人图那边躲”。[9]136
    七、“往事风流真一瞬”
    明义所见《红楼梦》对《牡丹亭》是否有所借鉴,我们还必须继续检验。
    《牡丹亭·幽媾》全齣写的就是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风流幽会。
    明义所见《红楼梦》将此情节的“现在式”变成“过去式”,变成了宝玉做梦,梦中重现宝玉和金钗(小名“颦颦”)(在《石头记》中演变为黛玉,但黛玉没有风流幽会之事)的风流幽会。
    这就是“往事风流真一瞬”!
    八、“题诗赢得静工夫”
    明义所见《红楼梦》对《牡丹亭》是否有所借鉴,我们还必须继续检验。
    《牡丹亭·写真》里有杜丽娘的念白:“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9]59
    这就是杜丽娘在自画像上的题诗。
    《牡丹亭·玩真》里有柳梦梅的念白:“丹青妙处却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欲傍蟾宫人近远,恰些春在柳海边。”[9]118
    这就是柳梦梅的步韵。
    明义所见《红楼梦》将此情节的“现在式”变成“过去式”,变成了宝玉做梦,梦中重现金钗的题诗行为和宝玉的步韵行为。
    宝玉的步韵行为就是“题诗赢得静工夫”!
    至于金钗的题诗内容和宝玉的步韵内容,曹雪芹应自有一番绝妙的创作。
    九、宝玉梦见的就是一幅图
    从以上三节类似情景分析,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宝玉梦见的是一幅图,而不是多幅图(十五幅图)。
    (在《石头记》第五回里,宝玉翻阅“金陵十二钗”册子。
    “金陵十二钗”册子有三本,即正册、副册、又副册。每册有十二个女性的判词与图。共有三十六个女性的判词与图。
    宝玉只来得及看到十五个女性的判词与图。)
    多幅图(十五幅图)才有正图(正册之图)与副图(副册之图)之分。
    仅仅一幅图,当然就不存在“正图(正册之图)与副图(副册之图)之分”。
    因此,从明义《题红楼梦》多首绝句互相关联的意义来看,第七首第二句的确是“不记金钗正幅图”,而不是“不记金钗正副图”。
    我们不能以后来产生的《石头记》里的多幅图(十五幅图),来“纠正”先前产生的《红楼梦》的一幅图。
    十、“正”与“整”通假
    是“不记金钗正幅图”,而不是“不记金钗正副图”。这个判断解决了“幅”字问题,但“正”字还是令人有点费解。
    说不定,明义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
    (一)
    我们先“由今知古”。
    《新华词典》载“整”字有五个基本义项[10]1139:
    1、完全,没有残缺或剩余。例:整天,化整为零。
    2、有秩序,不紊乱。例:整齐,整洁。
    3、整理,使有秩序,使健全。例:整饬,整党。
    4、修理,使完好。例:整旧如新。
    5、使吃苦头。例:整人。
    (二)
    在冯其庸先生、邓安生先生著《通假字汇释》里载“正”字:
    二、通“整”。整治:整齐。……正,整理编次。……正理,整理,治理。……正治,即整治,整齐。……正,整理。……整设,置备,设置。……按:“正”、“整”同源字,音近义通,故多通借。互见“整”字条。[11]401
    《通假字汇释》里载“整”字:
    整。通“正”。……正当,恰好。……按:“正”、“整”同源字,古多通借。互见“正”字条。[11]417
    (三)
    如果明义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那么,我们就应该将“不记金钗正幅图”理解为“不记金钗整幅图”。
    在“不记金钗整幅图”里,“整”的意义应该是《新华词典》所载“整”字的第一个基本义项“完全,没有残缺或剩余”。
    在冯其庸先生、邓安生先生著《通假字汇释》里所载“正”字通假“整”的诸义中,恰恰没有“完全,没有残缺或剩余”之义。
    也许明义仅知道“正”与“整”能通假,至于一些具体的义项,他哪里有《新华词典》和《通假字汇释》?
    十一、“一往而深”的情痴
    永忠在《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写道: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笑语私。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1]10
    永忠的这三首绝句写于乾隆三十三年。
    永忠所观是《红楼梦》,而不是《石头记》。
    永忠所观之《红楼梦》,来自于墨香。墨香是明义的堂姐夫。
    墨香是敦敏、敦诚的叔父。
    因此,红学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永忠所观之《红楼梦》,与明义所见之《红楼梦》,是同一种《红楼梦》。
    永忠的《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的第二首绝句的首句是“颦颦宝玉两情痴”。
    无独有偶,《牡丹亭》写的就是杜丽娘与柳梦梅“情痴”,其效果正是“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和“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写道: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9]1
    十二、对“宝玉步韵”(题诗)试做一点推测
    明义所见《红楼梦》对《牡丹亭》只是借鉴,绝不是抄袭。
    曹雪芹借《牡丹亭》之“旧瓶”装自己的“新酒”。
    因为明义所见《红楼梦》已经失传(许多内容已经化入《石头记》中),所以,我对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所蕴含的内容作些推测:
    在宝玉的梦中,黛玉在自画像上“题诗”。黛玉“题诗”的内容,是难以猜想的。不过,对于“宝玉步韵”(题诗)的内容,我想勉强的猜测一番。
    《石头记》第五十一回有薛宝琴的《怀古诗》十首。其中有《梅花观怀古》。其诗云:“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我猜测这首诗与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所言“题诗赢得静工夫”有关。
    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这首诗就是宝玉写的“步韵”诗。到了《石头记》里,这首诗就变成薛宝琴写的怀古诗。
    参考文献:
    [1] 一粟。红楼梦卷[M]。中华书局,1963。
    [2]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M]。团结出版社,1991。
    [3] 吴世昌。论明义所见〈红楼梦〉初稿[J]。红楼梦学刊,1980(1)。
    [4] 马瑞芳。一部早期的、内容单一的〈红楼梦〉——对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考察[J]。红楼梦学刊,2003(2)。
    [5] 朱淡文。红楼梦论源[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 刘上生。论《红楼梦》的两个叙事起点[J]。红楼梦学刊,1999(2)。
    [7] 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吴恩裕。吴恩裕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6年。
    [9] 汤显祖。牡丹亭[M]。三晋出版社,2008。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9。
    [11] 冯其庸、邓安生。通假字汇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原载:《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三期
    

    
     相关文章
    
    
    “焚符破玺”令人惊!
    从元妃属兔说到《红楼梦》后半部的作者
    《计算机与“红学”研究综论》列举的电脑分析《红楼梦》三例
    我对电脑分析《红楼梦》的评说
    电脑分析欧洲作品的成功案例
    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动
    《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何不避曹雪芹家族之讳?
    论曹佳氏的长寿及其影响
    程伟元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首席整理者
    童力群《贾府示意图》简介
    论纳尔苏行动对曹家的作用及影响
    论《 还原脂砚斋 》的片面性 ——驳欧阳健先生曲解有正本
    一条令人费神的诗注
    林小红考论——兼说《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话说“曹雪芹在秦淮河畔会情人”之谜团(五)
    
    
    

    原载:《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三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